別集類
總集類
詔令奏議類
雜家類
钱公嗣其任一时遗民
皆为歌诗以记之吾闻江右建宁之城隍为明故总督
侍郎揭公重熙广右桂林之城隍为明故总督 侍郎张
公同敞 亦此例也呜呼忠介初唱义时六狂生拥之而
出布衣戴少峰奋臂一呼众人云集在斯庙也予每徘
徊神字旁皇追溯当日 (第 14b 页)
皆为歌诗以记之吾闻江右建宁之城隍为明故总督
侍郎揭公重熙广右桂林之城隍为明故总督 侍郎张
公同敞 亦此例也呜呼忠介初唱义时六狂生拥之而
出布衣戴少峰奋臂一呼众人云集在斯庙也予每徘
徊神字旁皇追溯当日 (第 14b 页)
是惧故山别墅皆荒芜斥卖无复向日之观余
为作后东皋草堂歌盖伤之也又二年知稼轩以相国留守桂林城陷不
屈与 张别山 俱死别山者江陵人故相文忠公曾孙讳 (第 8a 页)
同敞 为督师司马
稼轩临难遗表曰庚寅十一月初五日闻警开国公赵印选移营先去卫
国公胡一青宁远伯王永祚绥宁伯蒲 (第 8a 页)
缨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
尽室而行惟督臣 张同敞 从江东泗水过江相期共死其赴义则闰十一
月之十七日也累囚一月两人从容唱和稼轩得诗八首曰二祖江山人
尽掷 …… (第 8a 页)
难频经浑不愁劫运千年弹指到纲常万古一身
留欲坚道力凭魔力何事俘囚学楚囚了却人间生死业黄冠莫拟故乡
游 别山 和章有曰棱棱瘦骨不成眠祖德君恩四十年腰膝尚存堪作鬼
死生有数肯呼天又曰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又 …… (第 8a 页)
二
公死有旧给事中后出家号性因者收其骨义士杨硕父藏其稿稼轩孙
昌文间关归以其诗与表刻之吴中为浩气吟云 别山 死事最烈其未死
也受考掠尔臂俱折目晴出语不为挠稼轩有初六日纪事一诗曰文山
当日犹长揖堪笑狂生礼太疏 (第 8b 页)
别山 和曰臂先头断生堪贱身为城亡计
岂疏衔木焉知舌在否伤睛自笑眼多馀此其被刑时事也稼轩以义命
自处从容整暇 (第 8b 页)
为作后东皋草堂歌盖伤之也又二年知稼轩以相国留守桂林城陷不
屈与 张别山 俱死别山者江陵人故相文忠公曾孙讳 (第 8a 页)
同敞 为督师司马
稼轩临难遗表曰庚寅十一月初五日闻警开国公赵印选移营先去卫
国公胡一青宁远伯王永祚绥宁伯蒲 (第 8a 页)
缨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
尽室而行惟督臣 张同敞 从江东泗水过江相期共死其赴义则闰十一
月之十七日也累囚一月两人从容唱和稼轩得诗八首曰二祖江山人
尽掷 …… (第 8a 页)
难频经浑不愁劫运千年弹指到纲常万古一身
留欲坚道力凭魔力何事俘囚学楚囚了却人间生死业黄冠莫拟故乡
游 别山 和章有曰棱棱瘦骨不成眠祖德君恩四十年腰膝尚存堪作鬼
死生有数肯呼天又曰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又 …… (第 8a 页)
二
公死有旧给事中后出家号性因者收其骨义士杨硕父藏其稿稼轩孙
昌文间关归以其诗与表刻之吴中为浩气吟云 别山 死事最烈其未死
也受考掠尔臂俱折目晴出语不为挠稼轩有初六日纪事一诗曰文山
当日犹长揖堪笑狂生礼太疏 (第 8b 页)
别山 和曰臂先头断生堪贱身为城亡计
岂疏衔木焉知舌在否伤睛自笑眼多馀此其被刑时事也稼轩以义命
自处从容整暇 (第 8b 页)
(西崦又/岘诸集)
葛一龙(字震甫吴县人以监生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有尺木斋等集)
赵舜举(字虞臣兰溪人官工/部郎中有日下秋声)
蒋臣(字一介初名姬胤字子卿桐城/人崇祯中举贤良授户部主事)
董养河(字叔会漳州人以诸生/应辟召官户部主事)
史能仁(河南鹿邑人由举人知济南/新城县调淄川迁兵部主事)
吴德操(字鉴在桐城人仕为大理/寺丞有北征草过江集)
陈济生(字皇士国子祭酒仁/锡子官太仆寺丞)
张廷立(字诤臣华亭/人崇祯岁贡) 张同敞(号别山太师居正曾/孙承荫官尚书寺丞) 吴日昶(字函川桐城人官中/书舍人有世仪堂集)
申演芳(字孝观太师时行孙承荫官中/书科中书舍人有玄閒 (第 21a 页)
(西崦又/岘诸集)
葛一龙(字震甫吴县人以监生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有尺木斋等集)
赵舜举(字虞臣兰溪人官工/部郎中有日下秋声)
蒋臣(字一介初名姬胤字子卿桐城/人崇祯中举贤良授户部主事)
董养河(字叔会漳州人以诸生/应辟召官户部主事)
史能仁(河南鹿邑人由举人知济南/新城县调淄川迁兵部主事)
吴德操(字鉴在桐城人仕为大理/寺丞有北征草过江集)
陈济生(字皇士国子祭酒仁/锡子官太仆寺丞)
张廷立(字诤臣华亭/人崇祯岁贡)
张同敞(号 别山 太师居正曾/孙承荫官尚书寺丞)
吴日昶(字函川桐城人官中/书舍人有世仪堂集)
申演芳(字孝观太师时行 (第 21a 页)
葛一龙(字震甫吴县人以监生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有尺木斋等集)
赵舜举(字虞臣兰溪人官工/部郎中有日下秋声)
蒋臣(字一介初名姬胤字子卿桐城/人崇祯中举贤良授户部主事)
董养河(字叔会漳州人以诸生/应辟召官户部主事)
史能仁(河南鹿邑人由举人知济南/新城县调淄川迁兵部主事)
吴德操(字鉴在桐城人仕为大理/寺丞有北征草过江集)
陈济生(字皇士国子祭酒仁/锡子官太仆寺丞)
张廷立(字诤臣华亭/人崇祯岁贡) 张同敞(号别山太师居正曾/孙承荫官尚书寺丞) 吴日昶(字函川桐城人官中/书舍人有世仪堂集)
申演芳(字孝观太师时行孙承荫官中/书科中书舍人有玄閒 (第 21a 页)
(西崦又/岘诸集)
葛一龙(字震甫吴县人以监生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有尺木斋等集)
赵舜举(字虞臣兰溪人官工/部郎中有日下秋声)
蒋臣(字一介初名姬胤字子卿桐城/人崇祯中举贤良授户部主事)
董养河(字叔会漳州人以诸生/应辟召官户部主事)
史能仁(河南鹿邑人由举人知济南/新城县调淄川迁兵部主事)
吴德操(字鉴在桐城人仕为大理/寺丞有北征草过江集)
陈济生(字皇士国子祭酒仁/锡子官太仆寺丞)
张廷立(字诤臣华亭/人崇祯岁贡)
张同敞(号 别山 太师居正曾/孙承荫官尚书寺丞)
吴日昶(字函川桐城人官中/书舍人有世仪堂集)
申演芳(字孝观太师时行 (第 21a 页)
论。惟祠在南安,而台郡未蒙敕建;遗灵莫妥,民望徒殷。至于赐谥忠,我朝恢廓之规,远轶隆古:如瞿式耜、 张同敞
等,俱以殉明捐躯谥之「忠宣」、「忠烈」。成功所处,尤为其难;较之瞿、张,奚啻伯仲。合无仰恳天恩,准予 (第 18 页)
三月,吉安陷;四月,抚州陷。初,杨廷麟、刘同升起义恢复临江,上加廷麟大学士督师;同升以守制不受官,寻卒于家。廷麟兵既败敌,遂乘胜追至樟树镇不戒,反为所乘,大败;遂弃临江,退守吉安。廷麟在吉安所恃者,广营、滇营兵。滇营者,先帝时命中书科 舍人张同敞
用牙牌调发入京;兵未集,京师陷。宏光时,复敕云南巡按御史陈盖押赴南京。及是,始抵江西省;南京已失,仍 (第 14 页)
自成栋殁,庾关不守。闻北兵将有窥粤意,粤督杜永和奏请宝丰伯罗成耀出镇韶州,许割南韶属之;要贿万馀金始行。
六月,留守式耜疏题尚宝司丞 张同敞 复原官翰林学士兼兵部右侍郎,总督各路兵马;又题佥都御史毛寿敦监督襄国公王进才、邓国公马进忠两路军务。 (第 49 页)
皆奉旨给敕印。寿敦,湖广公安人;御史毛羽健之子。好读书,有谋略,能耐劳苦;楚奇才也。 同敞 为江陵曾孙;以世荫锦衣卫前户。先帝时,改中书科舍人;隆武帝爱其才敏,特授翰林院编修,累升学士。在武冈 (第 49 页)
忤刘承允,仍还任子之职。至是,留守抗疏题复,且以知兵,兼总督之任;诸大帅皆以所举为得人云。 同敞 为人健瘦而髯,有胆气。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诸将奔, (第 49 页)
同敞 危坐不去。诸将复还,再与敌持,敌亦旋退,故卒以此全。意气慷慨,诗文数千言援笔立就。年四十无子;妻死, …… (第 49 页)
留守疏报湖南情形,言北兵已抵长沙。据胡一青、赵印选书有云:『北来之帅,所称定南王孔有德也;实抵衡州。水陆并进,一面发宝庆,一面大队来永州』等语。是时永州为王永祚、张明纲围五月矣。其将李东斗坚守不下;有德命辰常镇帅马蛟麟为前锋以拔永。十二月十二日,一青方薄城下。北兵衔枚疾趋,远出永州河外,一青不设备,遂大败。是夜复被劫营,滇将普明全军俱没。报至,总督 张同敞 驰赴全州,檄武陵侯杨国栋驻全州策应。全州为粤西门户,危如累卵;北兵既解永围不敢深入者,曹志建兵屯龙虎 …… (第 52 页)
十一月初五日,兴安塘报至,知本月初四日严关诸塘尽扫。留守檄印选出城赴子营,为城守计,恋老营不行;再促之,则已尽室而去。一青、永祚与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绥宁伯蒲缨各家老营则俱已奔窜,永祚且迎降矣。独存留守式耜危坐府中,家人尽散。总兵戚良勋操二骑至,邀留守速出,再为后图。留守叱曰:『尔去则去耳,
我去,不过多活几日。自古至今,谁不死者;但愿死得明白耳』。良勋去。总督 张同敞 自灵川回,闻知城虚无人,止留守在;遂泅水过江,直入府。曰:『事迫矣!奈何』?留守曰:『皇上以留守命吾 (第 59 页)
,当与城存亡。自丁亥三月桂林频破时,已搆一死;今得死所矣,夫复何言。子无留守之责,盍去诸』? 同敞 毅然曰:『死则俱死耳。古人耻独为君子,吾师固不许予同死乎』?遂呼酒,与共坐饮。四顾左右,惟一老兵不去 …… (第 59 页)
:『安禄山、朱泚自以为王,何王之贱也』!有德又曰:『吾先圣之裔,势会所迫,以至今日;阁部何太执耶』? 同敞 厉声曰:『尔无辱先圣,不过毛文龙部下走卒耳!乃自以为圣裔耶』?骂语甚多,不具述。每一语,留守一为之 …… (第 59 页)
抚掌。有德怒叱左右缚之,逼令跪,不屈;折其两臂、伤一目。式耜曰:『是宫詹司马 张同敞 也。与吾同难,应与吾同死焉。焉得辱之』。有德命解其缚,还衣冠,令坐。两人曰:『吾中国人不惯坐地,呼椅 …… (第 60 页)
:『为僧,薙发之渐也。发短命长,吾不为也』。南冠而囚,终日赋诗唱和,以明厥志。至十一月十四日,式耜语 同敞 曰:『吾两人待死十日矣!尚隐忍偷生,其为苏武耶?李陵耶?谁实知之』! (第 60 页)
同敞 曰:『即草檄,命老兵间道驰谕焦琏曰:「城中满兵无几,若劲旅直入,孔有德之头可立致也」』。老兵去八十里 …… (第 60 页)
为逻卒所获,献之。十七日辰刻,有数骑至系所,请留守出;留守曰:『已知之』。援笔作诗二首:一自题,一赠 同敞。 肃衣冠,南向拜讫。所录临难时与 (第 60 页)
同敞 唱和诸稿共一百一首,置几上;从容步出。遇 (第 60 页)
同敞 于道, (第 60 页)
同敞 曰:『快哉,行也。厉鬼杀贼,谁敢忘之』。行至城隅,见一磐石,式耜曰:『吾生平爱佳山水,此石颇佳,可以 (第 60 页)
死矣』。刑者从之,遂与 同敞 并遇害。 (第 60 页)
同敞 既刑,尸不仆;首坠,跃而前者三。顷刻大雷电,雪花如掌,空中震击者亦三;敌人为之股栗。而广州亦以是月初 …… (第 60 页)
警报沓至,留守公吟笑如常。且曰:『今冬、明春,吾与诸君且衣锦还故乡耳。此地那得有忧』。盖公初奉粤抚之命,湖州山中有松仙者授以锦囊数封,谕临危始发;发则其事与年月日时皆预定也。依其策行之,如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诸事,具有成效。是年庚寅,祗馀一封;外标庚寅元旦发。发之,有「扶公荣归」四字;公以荣归必锦旋也。予忽心动,恶其「扶」字将为「扶衬」乎?且仅馀一封,亦属可疑。公天性和雅,顾亦信其术深;每当危急之际,辄处之泰然。诸将帅亦仗公从容镇静,卒以立功。久之,军心既弛,将益骄,多不用命,而公犹以前事自持;局外者忧之。适 张别山(同敞) 自全州回,一见称契;移予舟,缆其所居漓江草堂下。每酒后悲 (第 63 页)
警报沓至,留守公吟笑如常。且曰:『今冬、明春,吾与诸君且衣锦还故乡耳。此地那得有忧』。盖公初奉粤抚之命,湖州山中有松仙者授以锦囊数封,谕临危始发;发则其事与年月日时皆预定也。依其策行之,如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诸事,具有成效。是年庚寅,祗馀一封;外标庚寅元旦发。发之,有「扶公荣归」四字;公以荣归必锦旋也。予忽心动,恶其「扶」字将为「扶衬」乎?且仅馀一封,亦属可疑。公天性和雅,顾亦信其术深;每当危急之际,辄处之泰然。诸将帅亦仗公从容镇静,卒以立功。久之,军心既弛,将益骄,多不用命,而公犹以前事自持;局外者忧之。适张别山 (同敞) 自全州回,一见称契;移予舟,缆其所居漓江草堂下。每酒后悲 …… (第 63 页)
歌慷慨,自誓必死。 别山 无子,手一大卷,尽军中所作诗文;示予曰;『此即子也。谁为吾留之乎』?一日,遥向荆棘丛指曰:『此境大佳 …… (第 64 页)
事如此,吾必死之』。予曰:『往时封疆受之朝廷,失则死之;今者以我为政,我在则失者可复,死则竟失矣』。 别山 曰:『虽然,无可为矣。吾往时督兵,兵败吾不去、将去复回,以取胜者有之。昨者,败兵踣我而去矣。士心如此 (第 64 页)
,不死何为』!故予闻桂林陷,而知 别山 之必死也。在桂林晤诸勋,武陵侯杨国栋,豪侠有气慨;兴宁伯胡一青,身不满五尺,精悍之色见于眉间;赵印选 …… (第 64 页)
久之,闻桂林破,留守与张司马同日死。在桂林者,吴其以单骑奔柳州;德操被执不受官,尽其橐中装以免;刘远生、湘客隐迹猺峒中;金堡先期已投芽坪庵为僧,释名性因;惟丁时魁乞降,即日补广西学道,不数日死。予初谓道隐必死,已而 别山 死而道隐僧,颇讶之;已见其上定南王书,请收留守公及张司马尸,词气慷慨,乃信其非惧死而逃于僧者也。留守 (第 65 页)
六月,留守式耜疏题尚宝司丞 张同敞 复原官翰林学士兼兵部右侍郎,总督各路兵马;又题佥都御史毛寿敦监督襄国公王进才、邓国公马进忠两路军务。 (第 49 页)
皆奉旨给敕印。寿敦,湖广公安人;御史毛羽健之子。好读书,有谋略,能耐劳苦;楚奇才也。 同敞 为江陵曾孙;以世荫锦衣卫前户。先帝时,改中书科舍人;隆武帝爱其才敏,特授翰林院编修,累升学士。在武冈 (第 49 页)
忤刘承允,仍还任子之职。至是,留守抗疏题复,且以知兵,兼总督之任;诸大帅皆以所举为得人云。 同敞 为人健瘦而髯,有胆气。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诸将奔, (第 49 页)
同敞 危坐不去。诸将复还,再与敌持,敌亦旋退,故卒以此全。意气慷慨,诗文数千言援笔立就。年四十无子;妻死, …… (第 49 页)
留守疏报湖南情形,言北兵已抵长沙。据胡一青、赵印选书有云:『北来之帅,所称定南王孔有德也;实抵衡州。水陆并进,一面发宝庆,一面大队来永州』等语。是时永州为王永祚、张明纲围五月矣。其将李东斗坚守不下;有德命辰常镇帅马蛟麟为前锋以拔永。十二月十二日,一青方薄城下。北兵衔枚疾趋,远出永州河外,一青不设备,遂大败。是夜复被劫营,滇将普明全军俱没。报至,总督 张同敞 驰赴全州,檄武陵侯杨国栋驻全州策应。全州为粤西门户,危如累卵;北兵既解永围不敢深入者,曹志建兵屯龙虎 …… (第 52 页)
十一月初五日,兴安塘报至,知本月初四日严关诸塘尽扫。留守檄印选出城赴子营,为城守计,恋老营不行;再促之,则已尽室而去。一青、永祚与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绥宁伯蒲缨各家老营则俱已奔窜,永祚且迎降矣。独存留守式耜危坐府中,家人尽散。总兵戚良勋操二骑至,邀留守速出,再为后图。留守叱曰:『尔去则去耳,
我去,不过多活几日。自古至今,谁不死者;但愿死得明白耳』。良勋去。总督 张同敞 自灵川回,闻知城虚无人,止留守在;遂泅水过江,直入府。曰:『事迫矣!奈何』?留守曰:『皇上以留守命吾 (第 59 页)
,当与城存亡。自丁亥三月桂林频破时,已搆一死;今得死所矣,夫复何言。子无留守之责,盍去诸』? 同敞 毅然曰:『死则俱死耳。古人耻独为君子,吾师固不许予同死乎』?遂呼酒,与共坐饮。四顾左右,惟一老兵不去 …… (第 59 页)
:『安禄山、朱泚自以为王,何王之贱也』!有德又曰:『吾先圣之裔,势会所迫,以至今日;阁部何太执耶』? 同敞 厉声曰:『尔无辱先圣,不过毛文龙部下走卒耳!乃自以为圣裔耶』?骂语甚多,不具述。每一语,留守一为之 …… (第 59 页)
抚掌。有德怒叱左右缚之,逼令跪,不屈;折其两臂、伤一目。式耜曰:『是宫詹司马 张同敞 也。与吾同难,应与吾同死焉。焉得辱之』。有德命解其缚,还衣冠,令坐。两人曰:『吾中国人不惯坐地,呼椅 …… (第 60 页)
:『为僧,薙发之渐也。发短命长,吾不为也』。南冠而囚,终日赋诗唱和,以明厥志。至十一月十四日,式耜语 同敞 曰:『吾两人待死十日矣!尚隐忍偷生,其为苏武耶?李陵耶?谁实知之』! (第 60 页)
同敞 曰:『即草檄,命老兵间道驰谕焦琏曰:「城中满兵无几,若劲旅直入,孔有德之头可立致也」』。老兵去八十里 …… (第 60 页)
为逻卒所获,献之。十七日辰刻,有数骑至系所,请留守出;留守曰:『已知之』。援笔作诗二首:一自题,一赠 同敞。 肃衣冠,南向拜讫。所录临难时与 (第 60 页)
同敞 唱和诸稿共一百一首,置几上;从容步出。遇 (第 60 页)
同敞 于道, (第 60 页)
同敞 曰:『快哉,行也。厉鬼杀贼,谁敢忘之』。行至城隅,见一磐石,式耜曰:『吾生平爱佳山水,此石颇佳,可以 (第 60 页)
死矣』。刑者从之,遂与 同敞 并遇害。 (第 60 页)
同敞 既刑,尸不仆;首坠,跃而前者三。顷刻大雷电,雪花如掌,空中震击者亦三;敌人为之股栗。而广州亦以是月初 …… (第 60 页)
警报沓至,留守公吟笑如常。且曰:『今冬、明春,吾与诸君且衣锦还故乡耳。此地那得有忧』。盖公初奉粤抚之命,湖州山中有松仙者授以锦囊数封,谕临危始发;发则其事与年月日时皆预定也。依其策行之,如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诸事,具有成效。是年庚寅,祗馀一封;外标庚寅元旦发。发之,有「扶公荣归」四字;公以荣归必锦旋也。予忽心动,恶其「扶」字将为「扶衬」乎?且仅馀一封,亦属可疑。公天性和雅,顾亦信其术深;每当危急之际,辄处之泰然。诸将帅亦仗公从容镇静,卒以立功。久之,军心既弛,将益骄,多不用命,而公犹以前事自持;局外者忧之。适 张别山(同敞) 自全州回,一见称契;移予舟,缆其所居漓江草堂下。每酒后悲 (第 63 页)
警报沓至,留守公吟笑如常。且曰:『今冬、明春,吾与诸君且衣锦还故乡耳。此地那得有忧』。盖公初奉粤抚之命,湖州山中有松仙者授以锦囊数封,谕临危始发;发则其事与年月日时皆预定也。依其策行之,如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诸事,具有成效。是年庚寅,祗馀一封;外标庚寅元旦发。发之,有「扶公荣归」四字;公以荣归必锦旋也。予忽心动,恶其「扶」字将为「扶衬」乎?且仅馀一封,亦属可疑。公天性和雅,顾亦信其术深;每当危急之际,辄处之泰然。诸将帅亦仗公从容镇静,卒以立功。久之,军心既弛,将益骄,多不用命,而公犹以前事自持;局外者忧之。适张别山 (同敞) 自全州回,一见称契;移予舟,缆其所居漓江草堂下。每酒后悲 …… (第 63 页)
歌慷慨,自誓必死。 别山 无子,手一大卷,尽军中所作诗文;示予曰;『此即子也。谁为吾留之乎』?一日,遥向荆棘丛指曰:『此境大佳 …… (第 64 页)
事如此,吾必死之』。予曰:『往时封疆受之朝廷,失则死之;今者以我为政,我在则失者可复,死则竟失矣』。 别山 曰:『虽然,无可为矣。吾往时督兵,兵败吾不去、将去复回,以取胜者有之。昨者,败兵踣我而去矣。士心如此 (第 64 页)
,不死何为』!故予闻桂林陷,而知 别山 之必死也。在桂林晤诸勋,武陵侯杨国栋,豪侠有气慨;兴宁伯胡一青,身不满五尺,精悍之色见于眉间;赵印选 …… (第 64 页)
久之,闻桂林破,留守与张司马同日死。在桂林者,吴其以单骑奔柳州;德操被执不受官,尽其橐中装以免;刘远生、湘客隐迹猺峒中;金堡先期已投芽坪庵为僧,释名性因;惟丁时魁乞降,即日补广西学道,不数日死。予初谓道隐必死,已而 别山 死而道隐僧,颇讶之;已见其上定南王书,请收留守公及张司马尸,词气慷慨,乃信其非惧死而逃于僧者也。留守 (第 65 页)
且何得移内阁之诰敕于翰林,而以翰林官管内阁之诰敕乎!臣闻皇上即位以来,他职悉听荐举;惟翰林不肯假借。 侍郎张同敞
以中书为思文皇帝特授,陛下因事落其词衔,宁加卿贰!惟刘湘客以留守辅臣瞿式耜力争不已,得备讲读。故翰林 (第 18 页)
鄞江城隍之神,里党莫称其为谁氏。予考之开庆四明志,则以为汉初之纪将军信。吾不晓纪将军之何以得祀于吾乡也,其殆如奉国军谯楼祀唐睢阳六忠之例,盖宋高宗航
海时崇祀以励臣节者乎?近忽传故太保阁学忠介钱公嗣其任,一时遗民皆为歌诗以记之。
吾闻江右建宁之城隍为明故总督侍郎揭公重熙,广右桂林之城隍为明故总督 侍郎张公同敞, 亦此例也。呜呼!忠介初唱义时,六狂生拥之而出,布衣戴少峰奋臂一呼,众人云集,在斯庙也。予每徘徊神宇, (第 94 页)
海时崇祀以励臣节者乎?近忽传故太保阁学忠介钱公嗣其任,一时遗民皆为歌诗以记之。
吾闻江右建宁之城隍为明故总督侍郎揭公重熙,广右桂林之城隍为明故总督 侍郎张公同敞, 亦此例也。呜呼!忠介初唱义时,六狂生拥之而出,布衣戴少峰奋臂一呼,众人云集,在斯庙也。予每徘徊神宇, (第 94 页)
除临清知州。永历中为谏官。以言事杖戍清浪。遂为僧。名性因。又名今释。字澹归。虞山瞿式耟留守桂林。江陵 张同敞
总制粤西。庚寅十一月。清定南王耿精忠以兵至。二人皆被执。式耟乃草密表。申奏于朝而死。其略曰臣本书生。 …… (第 346H 页)
祚,绥宁伯蒲英,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俱去。城中一空。臣抚膺曰朝廷以高爵饵此辈。遂作如此乎。督臣 张同敞 遥知城中已虚。遂泅水过江。直入臣寓。臣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吾得死所矣。子非留守可无死。 (第 346L 页)
同敞 正色曰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国难乎。是夜明灯独坐。童仆散尽。只一老兵在。夜雨淙淙。遥见城外火 (第 346L 页)
光烛天。鸡鸣。定南兵已围各门。辰刻噪声始至。臣与 同敞 危坐中堂不为动。数骑突至。执臣与 (第 346L 页)
同敞 而去。时大雨如注。从泥淖中蹒跚到靖江府。时定南耿精忠坐府。靖江王父子亦以守国业已移置。惟见武士如林。 (第 346L 页)
引见定南。臣等不拜。彼亦不强。臣与 同敞 立而曰惟求速死。定南慰曰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甲申之变。大清为先帝复仇。且葬祭成礼。固人人所当感激 (第 346L 页)
者。曷不降乎。臣与 同敞 曰今城已亡。吾二人敢言生乎。即遣人安置一所。臣等不薙发。亦不强。今彼兵取梧秪早晚间。臣仰天长号曰当年 …… (第 346L 页)
虑。保护宸躬。以全万姓之生。以留一丝之绪。臣等罪戾重大。惟有一死。以报隆恩。复作浩气吟八律。 同敞 和之。俱就戮尸弃于市。莫有收者。堡抵书精忠曰山僧梧水之罪人也。承乏掖垣。奏职无状。系狱几死。编戍清浪 (第 347H 页)
祚,绥宁伯蒲英,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俱去。城中一空。臣抚膺曰朝廷以高爵饵此辈。遂作如此乎。督臣 张同敞 遥知城中已虚。遂泅水过江。直入臣寓。臣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吾得死所矣。子非留守可无死。 (第 346L 页)
同敞 正色曰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国难乎。是夜明灯独坐。童仆散尽。只一老兵在。夜雨淙淙。遥见城外火 (第 346L 页)
光烛天。鸡鸣。定南兵已围各门。辰刻噪声始至。臣与 同敞 危坐中堂不为动。数骑突至。执臣与 (第 346L 页)
同敞 而去。时大雨如注。从泥淖中蹒跚到靖江府。时定南耿精忠坐府。靖江王父子亦以守国业已移置。惟见武士如林。 (第 346L 页)
引见定南。臣等不拜。彼亦不强。臣与 同敞 立而曰惟求速死。定南慰曰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甲申之变。大清为先帝复仇。且葬祭成礼。固人人所当感激 (第 346L 页)
者。曷不降乎。臣与 同敞 曰今城已亡。吾二人敢言生乎。即遣人安置一所。臣等不薙发。亦不强。今彼兵取梧秪早晚间。臣仰天长号曰当年 …… (第 346L 页)
虑。保护宸躬。以全万姓之生。以留一丝之绪。臣等罪戾重大。惟有一死。以报隆恩。复作浩气吟八律。 同敞 和之。俱就戮尸弃于市。莫有收者。堡抵书精忠曰山僧梧水之罪人也。承乏掖垣。奏职无状。系狱几死。编戍清浪 (第 347H 页)
是时警少急则 驾辄动。虽有瞿式耟请留之疏。亦无及矣。南宋之奔迸。亦不若是之烦矣。
冬十一月。清人陷桂林。督师临桂伯瞿式耟,总督 张同敞 死之。
式耟之必死于桂林者。知 皇祚之不可复恢。而宁死于封疆也。盖其勋帅骄溢。兵饷俱绌。虽欲为之后 (第 69H 页)
冬十一月。清人陷桂林。督师临桂伯瞿式耟,总督 张同敞 死之。
式耟之必死于桂林者。知 皇祚之不可复恢。而宁死于封疆也。盖其勋帅骄溢。兵饷俱绌。虽欲为之后 (第 69H 页)
人。前朝丁丑进士。明末为谏官。永王时。以言事杖戍清浪。遂为僧。虞山瞿式耟稼轩。以相国。留守靖江。江陵 张同敞别山。
以学士。总制粤西。庚寅十一月。定南王。率师至。二人皆被执。式耟。乃草密表。申奏于朝而死。其略曰。臣本 …… (第 123H 页)
绥宁伯蒲英。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俱去。城中一空。臣抚膺曰。朝廷以高爵饵此辈。遂作如此乎。督臣 张同敞 遥知城中已虚。 …… (第 123H 页)
遂泅水过江。直入臣寓。臣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吾得死所矣。子非留守。可无死。 同敞 正色曰。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国难乎。是夜明灯共坐。童仆散尽。只一老兵在。夜雨淙淙。遥见城外 (第 123L 页)
。火光烛天。鸡鸣。定南兵已围各门。辰刻噪声始至。臣与 同敞。 危坐中堂。不为动。数骑突至。报臣与 (第 123L 页)
同敞 而去。时大雨如注。从泥淖中。蹒跚到靖江府。时定南孔有德坐府。靖江王父子。亦以守国。业已移置。惟见武士 (第 123L 页)
如林。引见定南。臣等不拜。被(一作彼)亦不强。臣与 同敞 立而曰。惟求速死。定南慰曰。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甲申之变。大清为先帝复仇。且葬祭成礼。固人人所当 (第 123L 页)
感激者。曷不降乎。臣与 同敞 曰。今城已亡。吾二人敢言生乎。即遣人安置一所。臣等不薙发。亦不强。今彼兵取梧。祇早晚间。臣仰天长号曰 …… (第 123L 页)
陛下暂宽圣虑。保护宸躬。以全万姓之生。以留一丝之绪。臣等罪戾重大。惟有一死以报隆恩。复作浩气吟八律。 同敞 和之。俱就戮。尸弃于市。无有收者。性因上书定南曰。山僧梧水之罪人也。承乏掖垣。奏职无状。系狱几死。编 (第 123L 页)
绥宁伯蒲英。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俱去。城中一空。臣抚膺曰。朝廷以高爵饵此辈。遂作如此乎。督臣 张同敞 遥知城中已虚。 …… (第 123H 页)
遂泅水过江。直入臣寓。臣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吾得死所矣。子非留守。可无死。 同敞 正色曰。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国难乎。是夜明灯共坐。童仆散尽。只一老兵在。夜雨淙淙。遥见城外 (第 123L 页)
。火光烛天。鸡鸣。定南兵已围各门。辰刻噪声始至。臣与 同敞。 危坐中堂。不为动。数骑突至。报臣与 (第 123L 页)
同敞 而去。时大雨如注。从泥淖中。蹒跚到靖江府。时定南孔有德坐府。靖江王父子。亦以守国。业已移置。惟见武士 (第 123L 页)
如林。引见定南。臣等不拜。被(一作彼)亦不强。臣与 同敞 立而曰。惟求速死。定南慰曰。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甲申之变。大清为先帝复仇。且葬祭成礼。固人人所当 (第 123L 页)
感激者。曷不降乎。臣与 同敞 曰。今城已亡。吾二人敢言生乎。即遣人安置一所。臣等不薙发。亦不强。今彼兵取梧。祇早晚间。臣仰天长号曰 …… (第 123L 页)
陛下暂宽圣虑。保护宸躬。以全万姓之生。以留一丝之绪。臣等罪戾重大。惟有一死以报隆恩。复作浩气吟八律。 同敞 和之。俱就戮。尸弃于市。无有收者。性因上书定南曰。山僧梧水之罪人也。承乏掖垣。奏职无状。系狱几死。编 (第 123L 页)
。而犹保赵氏之一血块。则永历之窘遁缅甸。独非朱氏之一血块耶。且史可法之忠义。何损于宗泽辈。而瞿式耟, 张同敞
之节义。亦何减于文,陆也。今正史未出。永历末年事。不能详知。而后世秉史笔者。有能明朱子之义。则黜僭虏 (第 112L 页)
次文山零丁洋诗。示赵而庆。
宗臣谈笑植天经。算定熊鱼秤有星。一鼓义声怜劲草。南冠行色感漂萍。悲歌幸伴 张同敞。(指林炳赞) 快事难逢麦述丁。拟写孤帆浮海影。千秋在后补丹青。
次韵寄咸阳河司马 (第 482H 页)
宗臣谈笑植天经。算定熊鱼秤有星。一鼓义声怜劲草。南冠行色感漂萍。悲歌幸伴 张同敞。(指林炳赞) 快事难逢麦述丁。拟写孤帆浮海影。千秋在后补丹青。
次韵寄咸阳河司马 (第 482H 页)
江南诸臣。只有死法。)
文龙走犬尔何知。发短命长我不为。司马张君同此意。从容谈笑就刑时。(瞿式耟。与 张同敞 同死。)
次郭鸣远幽侨三十绝
云栖
我欲依山小屋成。白云真面挂檐楹。当中妙着垫巾子。朝暮看佗洒扫 (第 50H 页)
文龙走犬尔何知。发短命长我不为。司马张君同此意。从容谈笑就刑时。(瞿式耟。与 张同敞 同死。)
次郭鸣远幽侨三十绝
云栖
我欲依山小屋成。白云真面挂檐楹。当中妙着垫巾子。朝暮看佗洒扫 (第 50H 页)
瞿式耜(永历庚寅。清兵入严关。兵民鸟兽散。式耟衣冠危坐署中。总兵戚良勋操二骑至。请式耟速出。再为后图。式耟曰。尔去则去。我去不过多活几日。自古及今。谁不死者。良勋去。总督 张同敞
至。式耟曰。子无留守之责。盍去诸。 (第 71L 页)
同敞 曰。死则俱死耳。呼酒与共觞饮。以敕书釰印。付中军徐高。驰上行在。坐至天晓。清兵执二人。孔有德曰。谁是 (第 71L 页)
瞿阁先生。式耟曰。某是也。城既陷惟求死。有德曰。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阁部毋自苦。我掌兵马。阁部掌钱粮。一如前朝可也。式耟曰。天朝大臣。岂为汝供职。有德曰。我先圣之裔。势会所迫。以至今日。阁部何太执。 同敞 厉声曰。尔不过毛 (第 71L 页)
文龙下走犬耳。毋辱先圣。有德怒。叱左右缚之。式耟曰。此司马 张同敞 也。求与吾同死。不可辱。有德命释缚。还其衣冠。遣官守护。居二人于别第。令薙发不可。令为僧亦不可。曰为 (第 72H 页)
僧者薙发之渐也。发断命长。我不为也。日与 同敞 赋诗赓和。未几被杀。临刑作诗曰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桓 …… (第 72H 页)
民鸟兽散。二骑来何方。为言须速去。再图庸何伤。欲去尔则去。我去几日强。自古谁不死。死死不其臧。同志有 同敞。 呼酒与共觞。兀坐待天晓。星斗仰苍苍。俘虏颜孔厚。谓共掌兵粮。堂堂天朝老。岂忍群犬羊。我发不可断。我命 (第 72H 页)
同敞 曰。死则俱死耳。呼酒与共觞饮。以敕书釰印。付中军徐高。驰上行在。坐至天晓。清兵执二人。孔有德曰。谁是 (第 71L 页)
瞿阁先生。式耟曰。某是也。城既陷惟求死。有德曰。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阁部毋自苦。我掌兵马。阁部掌钱粮。一如前朝可也。式耟曰。天朝大臣。岂为汝供职。有德曰。我先圣之裔。势会所迫。以至今日。阁部何太执。 同敞 厉声曰。尔不过毛 (第 71L 页)
文龙下走犬耳。毋辱先圣。有德怒。叱左右缚之。式耟曰。此司马 张同敞 也。求与吾同死。不可辱。有德命释缚。还其衣冠。遣官守护。居二人于别第。令薙发不可。令为僧亦不可。曰为 (第 72H 页)
僧者薙发之渐也。发断命长。我不为也。日与 同敞 赋诗赓和。未几被杀。临刑作诗曰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桓 …… (第 72H 页)
民鸟兽散。二骑来何方。为言须速去。再图庸何伤。欲去尔则去。我去几日强。自古谁不死。死死不其臧。同志有 同敞。 呼酒与共觞。兀坐待天晓。星斗仰苍苍。俘虏颜孔厚。谓共掌兵粮。堂堂天朝老。岂忍群犬羊。我发不可断。我命 (第 7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