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院而死于此者吾已在巡且耻院中有此官也南都
书张捷
请赠恤赠太仆少卿谥节悯而以其在巡比之
身死封疆者复与卫景瑗朱之冯三人同赐祠祀
   明左都御史蕺山刘 (第 9a 页)
   又
宋之官制前后不同元丰以前所云尚书侍郎给事谏
议诸卿监郎中员外郎之属皆有其名而不任其职谓
之寄禄官以为叙迁之阶而已元丰以后尚书侍郎等
皆为职事官而以旧所置散官为寄禄官故元丰以后
之金紫光禄大夫犹 前之吏部尚书
也银青光禄大夫
(第 15a 页)
前之
五部尚书也正议大夫犹 (第 15a 页)
前之
六部侍郎也太
中大夫犹 (第 15a 页)
前之
谏议大夫也朝请朝散朝奉郎犹 (第 15a 页)
前之
诸曹员外郎也元人修史者未审宋时更改之由其撰
诸臣列传也误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一槩存之 (第 15a 页)
者皆世指目所谓东林党人也公与
之游日夜相切劘辨学术真伪政治得失人才邪正慨然
欲以天下为己任吏部左侍郎 张捷
尝力荐吕纯如为本
部尚书盖纯如名𨽻逆案有旨不许给事中吕某遂荐捷
为之公上疏言逆案者乱臣贼子无父无君 (第 14b 页)
真寇祸则谓洪承畴杀
贼之多诞至于死忠之籍尤多确核如奄难则丁乾学
以牖死甲申则陈纯德以俘戮死南中之难则 张捷

维垣以逃窜死史局依之资笔削焉地志亦多取公今 (第 14a 页)
  跋三垣笔记后
映碧先生三垣笔记最为和平可以想见其宅心仁恕
当时多气节之士虽于清议有功然亦多激成小人之
祸使皆如映碧先生者党祸可消矣其中力为弘光洗
雪言其娈童季女之诬至于主立潞藩诸臣皆绝不计
及又言其仁慈胜而决断少当时遗臣中不没其故君
者有几人欤于龚鼎孳直书其垣中之过不少贬更人
所不尽知也其中记甲申死难诸臣有李国桢记乙酉
死难诸臣有 张捷
杨雄垣则失考也至郑鄤一案当主 (第 19a 页)
叔之口何不及此笔记恐误也据平叔所言
亦不能讳其豫名于要典而又不能决言其为淇澳同
志其词支矣映碧素不贬 张捷
因此而并信其所与者
耳以平叔之文不能雪其父孝子慈孙之憾也
  题陶丈紫笥集 (第 23a 页)
淳耀之于陈子龙张志发之于黄道周杨嗣昌之于杨
廷麟 张捷
之于夏允彝此胥载诸史册灼灼在人耳目
间者也而椒兰绛灌暨殊涂杂流不具列焉万世士观
此忮才之念倘不觉涣然 (第 35b 页)
拒来告之人如此则才识自生勋猷自著今
师济名硕雅懋虚怀臣亦志希他山用资吐握一也其
次曰伸公议吏部左侍郎 张捷
无端保奸致激群论其
在今日所为去留非徒邪正之关实亦安危攸系何者
凡彼死灰计竭惟幸家国多凶所以向者盛传 …… (第 6b 页)
贾褫勘潘国
祯以荐刘诏承刑何独于今众恶必察且昔年逆案之
定圣意本以弭争故如邓英持正尚云违旨镌官岂以 张捷
背公终听腼颜就列乎息棼遏萌是在乾断二也
其次曰宣义问夫祖考者臣庶所欲崇戴以明忠丰芑
之怀虽迂有道内臣 …… (第 7a 页)
  驳张少宰疏
奏为微臣冒危言事动触凶锋敬暴愚衷仰祈圣鉴事

顷臣以求去之身陈时政十六其一则言铨佐 张捷

奸当去状捷乃披猖反噬恭奉圣旨倪元璐供事讲筵
不必苛求其干与考选投送议稿事情著自行回奏 (第 12a 页)

著遵旨速出佐铨毋得久稽该部知道钦此陛下之
优待讲臣而欲发谮人之情可为至已除投送议稿事
情另疏奏明外谨 …… (第 12a 页)
结人心乖离其臣实驽而曰上何欲速
此又臣之所痛也臣怀此二痛所以矢诚极言诸事而
归根本于丝纶又以其馀及于 张捷
臣心知祸与言俱 …… (第 14b 页)
语殊属轻率倪元璐还著恪恭职
业以图自效该部知道
  议稿回奏疏
为遵旨回奏并录呈议稿以祈圣鉴事顷铨佐 张捷

辩臣疏横口诬讦臣谨具实以对今年夏秋之间吏礼
二部方奉旨会议馆员考选事宜盈庭纷然踰月未决
臣偶于客 …… (第 15b 页)
考选一事游扬一人或亦有他事干挠有则以告则亦
谴臣即 张捷
为臣乡山阴县令五年交分不薄此捷所
云知交也近臣入都亦复五年时有往来皆当捷宪铨
津要中经考选考察不止一 (第 18b 页)
争其人争其事也传
升一途非所以待正人君子有誉贤者未必即受是用有
誉者乃所以斥有誉也魏国公徐弘基公疏荐 张捷
有旨
部议先生曰何议为因言勋臣无荐举文臣例使其人果 (第 17b 页)
。凡朝臣之玷伪命者。所共斥绝。如吴尔埙,傅鼎铨,张家玉等在从逆案。及其晚节成就。乃尔卓绝。又杨维垣, 张捷
并阉党也。夤缘马士英。贪货专利。江左以倾。卒能办一死。君子或舍其黩而取其贞。一死之重如是哉。彼皆涂人 (第 275L 页)
路。互为声援。塞井陉绝孟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以规取中原。不省。部议起用 张捷,
阮大铖。正宸谏不纳。改大理寺丞。请暇归。及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吴有涯字茂申。吴江人。天 (第 327H 页)
泽清,广昌伯刘良佐。又起原任 吏部侍郎张捷,
御史张振孙,刘光斗,工部主事邹之麟。正宸复疏争。不听。
封太后弟邹存义为大兴伯。福府千户常应俊为襄卫 …… (第 342H 页)
。初维垣谋起官礼部尚书钱谦益。起蔡奕琛吏部右侍郎力荐之。谦益东林领袖。附马士英等。为天下所笑。内批补 张捷
吏部左侍郎。寻进尚书。补张孙振为御史。掌河南道印。孙振论劾苏松巡抚祁彪佳贪奸。且定策有异议。词连吴甡 …… (第 350H 页)
复用。之龙再疏争之。适特疏言祖制。惟科臣专封驳之权。未闻勋爵而参驳正之司。不几背明旨而蔑祖制乎。是时 张捷
秉铨。部务皆出阮大铖。而选郎以贪黩济之。吏道庞杂。适抄驳侃侃。不惮权贵。安远侯柳祚昌荐授程士达。督理 …… (第 359L 页)
之勤王。至浙东各散去。华玉亦削发为僧。
进吏部侍郎蔡奕琛。为东阁太学士。
通政使杨维垣疏请重定钦案。 吏部尚书张捷
又奏 …… (第 362H 页)
起。望陛下勿信偏词。使一人免向隅之恨。则宇宙享荡平之福。帝以王之明自供甚明。命法司节略审案各谕之。 吏部尚书张捷
题准恤成国公朱纯臣。照张辅例赠王。纯臣固率先劝进李自成。为自成所诛者也。
琉球国遣使入贡请袭封。命给 …… (第 366L 页)
死。百川桥乞儿投水死。题诗桥上。有云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吏部尚书张捷
自经死。副都御史杨维垣并二妾俱死。或云逃走。为仇人所杀。礼部郎中刘万春,主事黄端伯。以不屈被杀。多铎 (第 374L 页)
之需耳。人情不甚相远。帷中之嬿婉。宠之欲富。眼 前之捷
给。爱之欲厚者。臣亦不谓常情之外矣。然方今两仓罄竭。百官料禄。取江都米而足之。而又后告之者。亦 殿下 (第 38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