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使以先有功升都指挥佥事进同知
今以副总兵协守大同次軏潘氏出大同前卫正千户
女四长适都指挥刘汉次适参将 李淳
次适都指挥李
泽次适指挥毕钺嗣子汉孙男一曰本女一许嫁
指挥林某嗣子某予既序公事复为诗以系之诗曰
真人 (第 31b 页)
之书
   寿 憩庵李先生
诗序
成化丙午十二月二十有九日封翰林编修 (第 25a 页)
憩庵李先
寿届七十维时其子宾之适以侍讲学士满三载复
拜推恩之典进封先生如宾之官于是寮采诸君子以
先生寿祉荐臻宠 …… (第 25a 页)
丐者袒泣河侧即驰取绵襦予之与人交
一于诚信阛阓势利之流绝不与接遇大夫士相知者
一觞一咏情意周洽暇则坐 憩庵
中弟劝兄酬白首辉
映子姓侍侧雍雍如也盖有古人之风焉夫以先生之
才之德使少试于用其必典司帝制润色皇猷以 (第 26b 页)
  跋手书 李淳
大字结构

  右 (第 3a 页)
李淳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见王氏法书苑书以晋为
上而法莫备于唐正如声病权舆于江左而律切至三
唐而益密也世所传笔 (第 3a 页)
生正统甲子享年七十有五元配盛氏继李氏潘氏各封
夫人子男二即輗軏也女四长适都指挥刘汉次参将 李淳
次都指挥李泽次应袭舍人毕汉孙男一本也女
一尚在室洪惟我国家圣治宏敷右文宣武至西北二
边选用将帅尤难其 (第 2b 页)
 世宗第三子字清之。号琅玕居士。 世宗尝赐堂扁匪懈。又号匪懈堂。封安平大君。长于诗。以书画名。好名士博奕丝竹。日夜不绝。 端宗初即位。人心危惧。瑢独忠于王室。顾智术浅短。不能有为。癸酉。大臣金宗瑞等被诛。政府奏盲人池和,朝士李贤老言瑢贵不可言。又据谶言。下元甲子圣人出。饮木觅井水。白岳之北。真兴王之地。居之可以受福。瑢即建第。号武溪精舍。欲应之。且言我不止为大君。指授皇甫仁等以腹心。赵克宽为兵曹判书。赵衷孙为兵曹正郎。掌兵权。尹处恭为军器判事。赵藩为军器录事。掌器仗。赵顺生,李石贞,池净等为党援。刻日举事。瑢当诛。窜江华。移乔桐。两司又

启瑢首恶请诛之。遂遣义禁镇抚 李淳
伯。赐瑢死。英宗丁卯复官。己卯谥章昭。
瑜。
 世宗第六子。封锦城大君。少从 世祖受易。 世祖常爱之 (第 109H 页)
咸悦倅。送馔物。)吕士推,(年友。星州人。)李悌庆, 李淳,(参奉。楷大人。)
高思勿,(咸阳倅。致馔物。)郑梦与,(海伯。在京可书。)韩应仁,(审药。送新历。)吏曹书吏李寿男。( (第 498H 页)
 每恨明皇计不长。致令胡羯谩猖狂。若将妃子赐阿荦。绝胜朋妃嫁虏王。昔乌孙纳和。白登解围。皆用此计。虽是戏作。不

可谓无理也。
中朝李文正公幼举神童入朝。行不能踰门限。帝命以对曰。神童之足短。对曰。天子门高。帝抱置膝上。时其父伏在丹陛。又命以对曰。子坐父立。礼乎。对曰。嫂溺叔援。权也。其神异如此。
我朝金时习五岁能属文。名以五岁而不名。 英庙闻其名。召致政院。知申事朴以昌。抱置膝上曰。我老矣。以老为题。时习即吟曰。老木开花心不老。又指壁画山水图为题。即曰。小亭舟宅何人在。 传旨曰。予欲亲见。恐骇人听。还授家亲。韬晦教养。待年长学成。将大用云。
高丽崔司空温。与河千旦, 李淳
牧同在诰院。河,李俱有文名。崔倚其阀阅。待之甚轻。一日有敕撰邻国微诰书。崔公当秉笔。搔首苦吟。未得其 (第 188L 页)
适李明祥,进士李孝相,李之焕。曰元吉,亨吉,贞吉,李树纪妻。长房出。曰师吉,处吉,泰吉,辛致干, 李淳
行妻。次房出。曰在淳,在游。明祥二子也。曰鲁修,鲁儒。孝相二子。曰元行,贞行。之焕二子也。玄孙教铉。 (第 435L 页)
 答李达李天机书。太极之有动静。太极之自动静也。天命之流行。天命之自流行也。朱子既曰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而先生之言则太极动静与天命流行。似是有二物而不相干。为其问者之有理使之语。故各下一自字。以见其非有使之者。似不在于对举而分言之也。朱子之言曰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栗谷其机自尔之说。并如何。
所论得之。朱子云云。此是灼见动静之妙。说出来攧扑不破底。栗谷云云。未敢知。
 答 李淳
问目。儿名摄主告。若有遗子则造主时。已不及矣。姑旁注题以摄主者之名。而三年然后即以儿名改题而摄告耶。 (第 152L 页)
 答。鄙人曾未见击蒙要诀。只依丧祭备要用祝。而此与要诀语不甚相远。故因前用备要之说。
주-D024问。退溪集中。 李淳
问曰。父母坟与外祖同托一山。则祭之当何先。退溪先生答曰。先外祖。愚意以为外祖既非正位。伯叔祖父母之祔 (第 479H 页)
 按集览葬条所引孔子(一作氏)谓大夫三月。士踰月者。大夫除死月为三月。士数死月为三月。是越一月。故言踰月耳。葬有此除死月而数之语。通典亦有殇

服以月计。不以岁之文。独于五服年月之制。不得如是耶。若人死在月晦。而为之服九月以下者。必数其死月。则是其所服只八月与四月与二月也。而可乎。
服之月数。既有古制。何可擅引之乎。
 丧大记。父不次于子。兄不次于弟。疏。丧卑。故尊者不居其殡宫之次也。然则兄之于弟。与父子同尊卑也。 李淳
问退溪先生。父祭子。拜否。答曰。礼。同居者各主妻子之丧注。妻则当拜。子不当拜。又问叔父祭侄。亦可拜否 (第 320H 页)
十三。祔葬同原。有二男鹄立,鹤立。鹄立。进士。婿。士人李堪。鹄立生载厚,履厚,命厚。鹤立生道厚。婿。 李淳
熙。又有二男二女。幼。有朽浅遗稿四卷。又有言行录。阳川许穆。撰。
[刊记]
癸巳夏固城县开刊 (第 565L 页)
。凭藉势焰。而投托仁弘之九族与乡闾者。果不知其纪极。然则我国豪强第一酋长。非仁弘而谁也。又星州有士人 李淳
者。年踰七十。尝以淑行被公荐。辟为斋郎矣。乃愤仁弘只以私怨齧人害物。乃作长书贻其门客。使传于仁弘。其 …… (第 244H 页)
显戮于两观之下。鬼已议阴诛于地下矣。汝师其身之死。固不足惜也。馀殃之及。其孙儿之殒灭。汝师胡独不念。 李淳
之书。比其大要也。盖仁弘只有独子。为义兵大将时死焉。今又只有一孤孙而已故也。仁弘得此书于七十老人。难 (第 244L 页)
而施罪。乃使人夺其食贫之妾。以泄其愤。俄又命还。欲致其来谢。即张仪夺邑还邑之故智也。 李淳
虽老。自少挺立之士也。岂眩于操纵。而甘受其笼络者哉。乃辞而不受。顾其妾何人也。乃星州品官权峍家之婢。 (第 244L 页)
而仁弘予夺。不啻如己物。则其威制乡人。莫敢谁何之实。于此亦足观矣。况 李淳。
今见在星州。实一山野朴直之人。何敢讳此事于君父之前耶。其仁弘之豪侠威棱。此亦非一證欤。此则仁弘处乡阴 (第 244L 页)
   祭文[郑琢]
   祭文[朴惺]
   祭文[徐思远]
   祭文[韩百谦]
   祭文[宋光启]
   祭文 李淳
   祭文[安东乡校权终允等]
   祭文[李堉]
   祭文[朴廷璠]
   挽词[郑逑]
 
初葬星州北山。公之殁也。移奉合葬于同州治西今勿法里虎坪亥坐之原。石斲而未表者。殆七十载矣。公之外曾孙 李淳
与外玄孙李堉。谋诸玄孙灿,烱,烜,熏,焯五世孙震生,挺生等。募工而请刻之。余娶于光山李氏。即李舍人之 (第 335H 页)
故次火。金阴稚故次水。岂以水生木土生金耶。朱子答曰以四时之序推之可见。正是此意。深幸暗合。退溪先生答 李淳
问曰。若作行之序看则无此疑。亦此意也。)
司马温公尽心行己。以诚为本。而其要自不妄语始。刘元城力行七 (第 226H 页)
内外子孙二十馀人。衣冠者八人。登台省者一人。观察使一人。节度使一人。又庶出子女五人男仁源。婿金晋灏, 李淳,
郑元辅,柳承业。皆有子女共二十四人。铭曰。
子孙之承承。吉人之昌。子孙之振振。吉人之祥。崇四尺之封。 (第 255L 页)
。六十三。附葬同原。有二男。鹄立,鹤立。鹄立进士。婿士人李堪。鹄立生载厚,履厚,命厚。鹤立生道厚。婿 李淳
熙。又有二男二女幼。有朽浅遗稿五卷。又有言行录。
茅溪文先生行状
先生讳纬。字顺甫。姓文氏。本丹城人 (第 335L 页)
死于国。昭有文章。文南床。以校理参讨施爱。封鸡川君谥襄敏 赠吏判。昕,晋并生员。三女适郑卿缁,闵兴, 李淳。
士章四男琛,瑞,瑾判官,玎参军。一女适主簿金諟敬。士良无后。士宁一女适金叔南。士温一男昈。尚质子处效 (第 411H 页)
三子曰赞成壶山。赞成第三子曰判事琳。判事子曰录事师命。初名安信。录事第二子曰 我朝开国功臣德城君文。 李淳
万姓谱。则书以德山宋系。而自枢密公以下。历书至德城君。又自德城君历书朝散公以下七世。至参奉庆瑞。金鲁 (第 52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