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序而相与
言之使郊愈复生当不易吾言矣刘君之诗十九岁前
皆焚去二十至四十九之所存亦十之七八耳今其门
萧翀
所编者凡若干卷翀 (第 3b 页)
鹏举
亦嗜于诗盖得刘 (第 3b 页)
而相与言之
使郊愈复生当不易吾言矣刘君之诗十九岁以前皆
焚去二十至四十九之所存亦十之七八耳今其门人 萧翀
所编者凡若干卷翀字 (第 5b 页)
鹏举
亦嗜于诗盖得刘君
之传者也
  汪右丞诗集序(宋濂/)
昔人之论文者曰有山林之文有台阁之文山林之文 …… (第 5b 页)
  刘职方诗集序(乌斯道/)
天下艺之工者虽出于性聪亦历岁滋久然也何独艺
哉至于诗亦然诗之工非直体裁声律开阖起伏无可
疵焉而已年益高功益深则苍苍如乔松劲柏老雕健
鹘使萎籋披靡之气屏绝于万里之外人读之神自张
而气自王也岂惟然哉意速而词畅趣深而景融神变
化而莫之测识向之工人见其工至是而工之迹泯焉

如扁氏之斲轮郢人之斲垩服鍊之仙骨蜕而形化然
后为诗之工也诗之工固矣然非味道腴而薄世纷亦
未足以言诗必理不使情胜道不为物溺天地万象皆
吾之妙焉者也故吐精萃华自无不美矣如三百篇皆
思无邪岂流于情欲之私剪剪焉状物写情者所可比
哉余游豫章偶会晤太和 萧翀
(第 20b 页)
鹏举
者逆旅间听其
诵所为诗皆清新典丽问其师则职方郎中刘先生子
高也先生行脩学充未冠时即有能诗名至四十有九 …… (第 20b 页)
诗粲焉成卷 鹏举
刻梓以传金华宋翰林序诸首以五
美备称焉固已脍炙人口然五十以后之诗则不在所
刋卷中 (第 21a 页)
鹏举
又裒集若干卷示余余讽咏之使人神清
骨爽疲忘忧释不能去手俨孚余前所商𣙜无毫发遗
恨者也先生之诗不刻削 …… (第 21a 页)
子安伤于弱李长吉伤于怪
又岂不足徵欤余亦好为诗今老矣而诗不及年尚当
造先生之门求其不逮先为序诸首简俾 鹏举
再刋以
淑诸人人见之又将舍鱼而取熊掌矣
  王敏功诗集序(乌斯道/)
世之论诗者孰不曰凡工诗必拟诸古 (第 21b 页)

之然皆不能以保而有也惟兹稿一十三帙贮以小箧
野人不知其为文字也深瘗之草间乃获存焉非幸欤
他日余友 萧翀
取而校之既虑其杂而无所属复惧其
漫而无所徵也乃析诸体而类次之若五七言长短古
律并绝句四三言等作通得若 (第 16b 页)
度出关鼓鸣控按察司
时镇守司设监中监巡按御史及布政分守诸司咸闻
变眙愕不知所为而按察司判状发分巡佥事 萧翀

阅翀故党鲁至是乃刑孝子令其诬服孝子不堪蹶起
大言曰必欲杀竞竞固非畏死者也顾人孰无父母耶
且竞既已 (第 15b 页)
  过南圳访友同王子与罗子理分韵得满字
连阜衍平皋深林閟虚馆扬襟畅遐思散帙延清款溪
莼花羃羃田黍实纂纂径回阡弥永水落涧初满载欣
秋稼登矧惬人事罕欲往悲旷涂言归理修疃
  岁暮南归留别 萧翀
旅寐不能旦披衣坐床帷屋角晓色动鸟鸣己多时起
坐出庭际云物正华滋残雪未尽消群山郁参差即此 …… (第 2b 页)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
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昨看新图湖上宅
烟雾白日生高堂层峰上蟠石皓皓绝岛下瞰江茫茫
长松并立各千丈间以灌木相低昂松下上人坐碧草
秋影忽落衣巾凉囊琴未发弦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赤城霞气通雁荡巫峡雨色来潇湘谁能千里坐致此
欲往久叹河无梁风尘涨天蔽吴楚六年怅望神惨伤
玄猿苦啼岩北树白雁不到江南乡赭山焚林绝人迹
如此山水非寻常此图本为自安写亦感同姓悲殊方
幽轩素壁泉声动对此令我心为狂何由扪萝逐麋鹿
振衣直上云中冈登临一写漂泊恨长啸清风生八荒
  题溪山春晓图寄赠 萧翀
土山戴石石角倾偃树杂出如幢旌青天微茫晓色动 …… (第 5b 页)
  步月

乘凉步月过西邻草露霏微湿葛巾一径竹阴无犬吠
飞萤来往暗随人
  八月十一日自水南渡江道金华过北岩访 萧鹏
  举
是日云阴掩冉不见日色道中赋绝句
八月棠梨露叶红荒陂古水湛青铜秋风依旧岩前路
高下寒山落日中
  正月 (第 12a 页)
   镃字孟勤泰和人宣德丁未进士累官太子少
   师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有尚约集
   (静志居诗话 萧鹏举
学诗于刘槎翁当日宋景/濂乌继善刘仲脩交称之宫 (第 1b 页)
鹏举
之子家法)
   (不/坠)
  乐隐为尹克俊赋 (第 1b 页)
相与一
言之使郊愈复生当不易吾言矣刘君之诗十九岁以
前皆焚去二十至四十九之所存亦十之七八耳今其
门人 萧翀
所编者凡若干卷翀字 (第 26b 页)
鹏举
亦嗜于诗盖得
刘君之传者也
   汪右丞诗集序
昔人之论文者曰有山林之文有台阁之文山林之文
其气枯以 (第 26b 页)
与军事也功上获厚赏而都御史 萧翀
因以府江兵备
荐自古田告捷诸猺转相传语畏公如神公以为府江
箐密道远不可骤以兵入驯虎兕要必有诱之者首以 (第 29b 页)
盗通判等官数十员民多称便官至兵部尚书卒谥忠


   萧翀
字凌汉内江人成化辛丑进士弘治十四年以右
都御史总督两广先是古田贼韦朝威伏杀副总兵马
俊参议马铉其后益 (第 50b 页)
  杨必进字抑之吉水人正德辛未进士嘉靖间广西按

察副使会聚兵攻古田凤凰寨三月不下公猝至其地
阅狱出囚之壮者二百人许其自效阴部勒之夜分篝
火自间入诸囚斧木仰登出寨后焚其巢诸司夜见寨
火争踊跃相贺及明见诸囚出询故始愧谢不及功上
获厚赏而都御史 萧翀
因以府江兵备荐自古田告捷
诸猺转相传语畏公如神公以为府江箐密道远不可
骤以兵入首以恩信结其心诸猺间出 (第 44a 页)
  刘东山公(时雍)晚年肃州之谪虽事出逆瑾其实公同年
焦阁老芳者为之公与焦素无他特忌公名尔岑猛赂
既行瑾集大臣议欲寘公重辟诸大臣惴惴不敢吐一
语独都御史屠公滽曰刘大夏此何罪必欲文致之当
共不应瑾勃怒骂屠恶语汝党刘邪明日大臣以屠议
奏瑾谋于焦及吏部尚书刘宇宇又素嫉公者乃署刘
某轻议夷人迁徙与潘尚书蕃俱发远戌瑾初拟广西

边卫焦曰是送二人归也乃定肃州(何孟春馀冬序录)

   萧翀

  弘治十四年以右都御史 (第 14a 页)
萧翀
总督两广招抚古田永
福诸盗诛左州土酋韦广隆索其党悉寘诸法(列卿纪)

  熊绣

  熊绣字汝明宁远 (第 14a 页)
  是年左都御史陈金通断藤峡改名永通峡

  十三年秋八月田州府土官岑猛以兵袭龙州

  十四年古田猺乱提督都御史 萧翀
总镇太监王堂总 (第 20a 页)
兵官抚宁侯朱麒讨之竟从招抚而罢

  是年封川猺盘古义纠合贺县上下峒诸猺大肆流劫
戕杀官军焚烧庐舍蹂躏剽掠民无宁居右都御史
调集汉达官军土兵万馀人分道进讨俘斩百六十


  十五年左州土人韦广隆作乱伏诛

  是年秋九月黄 (第 20b 页)
成其才也必矣此可
为常人贺也于其行也知学奭者皆赋诗送之而予书
其说以为序
   运副萧公挽诗序
山东 盐运副使萧公鹏举
既没之八年其子孟廉辑凡
士大夫哀挽之词为一卷求予序之予自幼时则闻乡 (第 8a 页)
   故山东盐运副使萧公妻郭氏墓志铭
孺人郭氏字淑琼泰和筱溪故家元万安县主簿与恭
之子与恭娶同邑南溪萧氏生孺人䔍世婚之义故孺
人归于舅家为山东 盐运副使鹏举
之配郭氏故饶财 (第 36a 页)

职任之重与其所已然者而期其将然者以为诗序
   赠萧进士南归诗序
萧镃孟勤吾邑南溪故家其尊府山东 盐运副使鹏举
尝受业于刘先生子高能传其所学居家以行义闻其 (第 26a 页)
鹏汉甫游皆蔼然孝友之行而房谱实自鹏翔
甫作之超然远识不泥于常见而得以伸其尊祖敬宗
之心可不谓贤矣乎今 鹏举先生
之子孟勤入翰林为
侍读孙彦清为国子助教鹏翔甫之子叔章鹏汉甫之
孙铨皆以明经为县学训𨗳衣冠文物之盛他 (第 31a 页)
也予不敢辞故备书以序之读是诗亦可以兴矣
   送山东都转运盐副使萧公序
前吏部尚书刘崧之高弟弟子曰 鹏举萧公
事我大祖
高皇帝为苏州同知今为山东都转运盐副使既三载
考于京师复任山东或者曰公老矣较利分毫于簿书
(第 33b 页)
节虽不为过侈而必周于情文性强记博
览工诗辞尤善四六骈俪雅好宾客每剧饮尽醉酬酢
不勌今山东都转运盐副使 萧君鹏举
于处士为妻党
亲居南溪处士所甚相迩时乡先生刘尚书槎翁致仕
还馆授萧氏处士亟遣其子亮往从之游一时贤士若 …… (第 9b 页)
曲故既葬之曰人人悲悼之赙奠者交道娶萧氏隐士
仁杰之女即 鹏举
之从姊也谙书循妇道性严正子四
人长即亮也次长庚次月旦皆蚤卒又次即亢女四人
皆适钜族孙男八人钧铎镛锜锡 (第 11a 页)
必远为桓圭之子
若孙者疏浚之尽其道慎无壅遏之则李氏之福其有
涯哉
  南溪萧氏族谱序
予家食时闻泰和 萧翀鹏举
之名甚盛及登进士官京师
(第 20b 页)
鹏举
为山东运副以没卒不获一见识以为慊今年
秋其侄子炜携其尊府鹏翔所修萧氏房谱示予其序 (第 20b 页)
文则 鹏举
作也反覆观之有以见运副昆季为忠厚纯
雅之士人所不能及也夫人之所以异于草木鸟兽之
类者以有五常之道也自 (第 21a 页)
   恒斋
学道贵有恒为善亦如此一毫无间断迥若天渊比柳

也河东良艺德传父子槐阴荫千亩河润连九里是心
扩充之奚止一乡已昔闻陶唐风今见陶唐理
   题刘宪副为 萧鹏举
写雨竹图
风雨川上至秋声满乔林初疑凤鸾引忽若蛟龙吟洋
洋飞动意矫矫变化心隐晦在一壑干霄故千寻美人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