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三贤岂有
古今乎业已上记蔡中丞请得增祠三子为六贤从之
而卒阴阻于里中人罢子业而入李何为五贤祠云予
李川父
所为五贤祠记自中州七先生外犹有不胜
其耽耽者而独置子业勿谈嗟乎子业之不遇身后且
尔士之相知难矣而又奚 (第 12b 页)
兮思古人鱼来迎兮鹤与吟惟
秋鸿兮北以南志不可骋兮乐不可单还予舟于江皋
兮吾将续先王之遗音
  艮岳赋 (李濂/
) (第 10a 页)
室百千万年战斗息告成祖祢乐无极老人起拜曰子
之言美矣郁郁哉请毋死而俟诸土木
  哀曹娥赋(有序/)  (李濂/
)
 曹娥江在绍兴府城西五十馀里有曹娥庙在江之
 浒李子赴官四明渡是江舣舟谒庙乃作赋哀之时
 正德辛 (第 7b 页)
巳岁也
我舟南下兮待罪四明道经娥江兮维缆庙傍肃我衣

冠兮跪奠椒浆搦管属赋兮敬吊娥英越中山水兮灵
淑攸聚上虞之墟兮产兹孝女五月五日兮父溺于斯
逆涛而上兮不得其尸娥年十四兮柔婉令仪哀吟泽
畔兮闻者歔欷旬有七日兮哭声弗衰沈渊寻父兮与
家人辞皇天监娥心后土怜娥悲载经五日抱父江湄
父子聚首兮厥事神奇川灵拥导兮若负而随烈魂千
䙫兮如或见之瞻拜庙貌兮灵风飒旗毛发竦竖兮心
口嗟咨谇曰人孰无死兮古今一轨娥名永垂兮死犹

不死穹碑汉篆兮丽牲庭戺度尚雅志兮邯郸文美绝
妙好辞兮悟三十里摩挲讽诵兮嘉叹不己我赋孔哀
兮投之江沚援翰写情兮聊以代诔江云漠兮江波㳽
㳽西日发棹兮极目烟水
  剡溪赋(有序/)  (李濂/
)
 余尝闻越中山水之佳者剡为最思往游焉而未能
 也属者壬午之秋偶以公事至剡放舟游瞩殊慰平
 生缅怀 (第 8b 页)
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十      馀姚黄宗羲编
  赋二十
   吊古二
  首阳山赋(有序/)  (李濂/
)
 首阳山在蒲州南四十五里即雷首山也禹贡曰壶
 口雷首至于太华昔伯夷叔齐隐居兹山李子按部
 河东过 …… (第 1a 页)
首阳之殍兮死犹不死廉贪立懦兮闻者兴起维圣之
清兮万世仰止
  吊长平赋(有序/)  (李濂/
)
 长平之坑武安君之无道极矣嘉靖癸未秋余西巡
 泽潞道经斯地山川如旧风景怆恍停车四顾怛然
 伤之于 (第 2b 页)
千仞而踌蹰人知斯亭孰识其居人知斯乐讵知
其馀斯则公之泉石也而非宾客所能与哉
  岳阳楼赋(并序/)  (李濂/
)
 丁丑之秋余客巴陵郡守黄侯巽设宴于岳阳楼酒
 既酣侯洗觥揖予曰古今达人胜士登游留咏者多 (第 10b 页)
人益安岁穰物熙邑用大康
兹惟神之休长吏之志而黎人之攸企愿钦事亡斁敢
因以荐闻神其采诸
  晋烈士庙碑 (李濂/
) (第 3a 页)
塞分筑之类其事在
大臣而所谓工与料者则在民矣民可使之困乎故治
河非难也备工与料之为难也
  宋都汴论 (李濂/
)
余每见世之君子喜诵吴起在德不在险之语以为千
古名言窃谓起之言信美固不可以人废但失内外交
修之意耳 …… (第 7b 页)
强矣诗曰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有天下国家者其尚懋于图治以
祈天永命慎勿惑于茫不可稽之天数哉
  族葬论上 (李濂/
) …… (第 10b 页)
之也君子有维持世道之责以辟邪说正人
心为己任盍求古人族葬之制而行之以为斯世斯民
之表乎
  族葬论下 (李濂/
)
人有言曰宗法废而天下无亲族自封建之制不行而 (第 12b 页)
之进僮
而劳之曰诚尔治之密也尔志之定也人思籓卫其身
心者顾不若僮于圃也哉僮有言亦可受也哉
  墓祭说 (李濂/
)
或问墓祭礼乎李子曰非礼也曰古有之乎曰三代以
前无有也曰周礼春官冢人凡祭墓为尸周礼亦不足
法乎曰周 (第 1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一百五     馀姚黄宗羲编
  说五
  医说 (李濂/
)
李子曰上古圣人之置医也为凡民耳是故凡民有医
君子无医客闻而愕曰异哉言乎敢问君子之无医何
也曰医为 …… (第 1a 页)
  纸说 (李濂/
)
书契既作式代结绳隆古用竹简嗣易以缣帛依书长
短随事截之名曰幡纸故其字从糸贫者无之或用蒲
写书若路 …… (第 4a 页)
世乎
  乘轿说 (李濂/
)
或问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吾闻诸
易矣然则仕者之乘轿也果昉于何代乎李子曰古无
是制也故 (第 6a 页)
又有徐君故误称之
  医辨三首 (李濂/
)
   嘉靖已酉夏六月余避暑于城南墅客有造访
   者留酌林木之阴偶谈及医事数条间有溺于
   旧 …… (第 6a 页)
于天下今之学医者咸师宗之如学
者之于濂洛关闽然恶在其为世医也是故三世之说
君子不泥焉
  济池灵石辨 (李濂/
)
河北之济源县盖有济渎庙云庙中有二池世所传济
源池是也予游济池徘徊池上见庙之里门有石碣一
刻记云大 …… (第 10a 页)
谈镵石刻书假托传播格物穷埋
之君子固弗为之惑而庸夫俗子或从而信之是不可
以不辨嘉靖乙巳春三月夷门老人 李濂
书于济池之
天庆宫
  顾命辨(周复俊/)
苏氏云成王崩未葬君臣皆冕服礼与曰非礼也谓 (第 11a 页)
为各委其业而资养之母令荒废
均思其职因解立爱之义豫用晓之请诸名人图咏为
二卷子孙谨守焉
  三不幸解 (李濂/
)
伊川先生曰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
之势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敢问斯言
何谓也曰 (第 1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一百三十六   馀姚黄宗羲编
  问答三
   杂体
  私谥答问 (李濂/
)
或谓门人弟子之私谥其师礼与 (第 1a 页)
嵩渚
子曰非礼也郊
特牲曰古者生无爵死无谥爵谓大夫以上也故卿大
夫有谥士无谥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是 …… (第 1a 页)
也心丧则可谥则不可
  忌日答问 (李濂/
)
李子当考妣忌日必杜门谢客不亲书史蔬素竟日客
有造谒于门者阍人辞焉他日客愠见曰先生何简客
也曰以忌 …… (第 3a 页)
日接见宾客笑谈如故者逆理也君子爱人
以德君其勿深咎予哉客再拜曰先生教我矣作忌日
答问
  招魂葬答问 (李濂/
)
嘉靖丁酉冬十一月十日汴马生北赴南省试渡河走
冰坏其舟溺而死求其尸逾月不可得其家拟招魂葬
焉乃质于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十六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七
   著述
  山西碑刻目略序 (李濂/
)
夫山西尧舜禹之故都也秦汉以来碑刻繁于天下乃
嘉靖癸未秋余赴官晋阳窃自念曰兹行也必得纵观
古金石之 …… (第 1a 页)
目略贻我同志聊资博识云尔呜呼好古君子岂无先
得我心之同然者乎嘉靖乙酉冬十一月朔日浚义
濂川父
书于雁门行台
  河南碑刻目略序 (第 2a 页)
(李濂/
)
余少读欧阳公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洪适𨽻释郑樵
金石略窃爱其纪载三代秦汉以来金石遗文甚夥濂
虽间见 …… (第 2a 页)
且各缀以数语效颦欧赵萃玉河
嵩聊以为一方碑刻目略俟后有所得则续录于左焉
是为序
  夏周正辨疑会通序 (李濂/
)
濂闻之师曰春秋昭明如日月简易如天地垂训命辞
直书无隐顾世之学者每求之于深奥而圣人笔削之 …… (第 3b 页)
大快事也区区自惟寡陋夫何所知
讵敢仰测圣笔之万一博稽众论漫尔折衷如曰不然
请俟来哲
  汴京遗迹志序 (李濂/
) …… (第 5b 页)
日而已
乃若区区删订取舍之意备见凡例所谓一代兴衰治
乱之故亦略寓于其中读是编者当自得之
  事类赋序 (李濂/
)
宋博士渤海吴淑著事类赋百篇奉诏而为之注蒐罗
百家贯穿古今可谓博洽也已余览是书未尝不嘉其
考覈之精 …… (第 7b 页)
皆徘匪古之轨盖遵当时取士
之制云尔开封守南宫白侯刻寘郡斋请余序之余僭
书所见于卷端如此甲午冬十一月朔 嵩渚李濂
书 …… (第 8b 页)
  救荒本草序 (李濂/
)
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本
草兴焉陶隐居徐之才陈藏器日华子唐慎微之徒代
有演述皆 (第 9a 页)
  苏门集序(吴国伦/)
高子业仕为按察使卒于楚其友陈约之尝梓其苏门
集以遗楚人后二十年门人亢子益重梓于梁顾在楚
者楚人人传之在梁者即荐绅大夫不多见盖亢以梓
归其家属其家屡匮不能守至为子钱家所籍匿不传
者几二十年予再至梁始谋诸陆道函赎之得复传嗟
乎子业庶几不朽哉中州谈艺之士率谓子业兴七先
生后然自献吉仲默而下难乎雁行子业者乃他日子

钟称诗而求多于文献吉评文而求多于诗即二说并
持而瑕瑜固不相掩矣吾友徐子与卿为汝南太守时
盖尝登平台谒唐三贤祠慨然兴嗟曰高常侍与李杜
齐名一时之遇也献吉仲默并策上驷而驰中原高子
业虽骖驾第缓辔后至耳且皆中州名产于三贤岂有
古今乎业已上记蔡中丞请得增祀三子为六贤从之
而卒阴阻于里中人罢子业而入李何为五贤祠云予
李川父
所为五贤祠记自中州七先生外犹有不胜 (第 17a 页)
而绕逐之则其火自灭耳推此
言也匪直医人固可医国矣偶因时论之异而深有感
于斯言故为表而出之
  医史序 (李濂/
)
医史者余辑前史所载方技列传以为学医者之正宗
也前史无传而诸名家文集有为之撰传者亦采录之
都无可考 (第 10b 页)
而医术显著者则僭为之补传蒐罗访索凡

得七十有二人而古今之名医略备矣或曰医小道也
子孳孳焉辑之何居 嵩渚
子曰医道渊微非言可尽非
通乎天地之化明乎阴阳之理达乎运气之旨察乎事
物之赜者弗足以语此儒者以是为小道 (第 11a 页)
而非易也吾之
观易也观是焉尔矣诸生闻吾之言若有契焉遂请书
以为记时嘉靖戊戌秋九月既望也
  藏书阁记 (李濂/
)
书贵于多乎哉曰不贵多也有一言而终身可行者矣
有半部论语而足以治天下者矣奚以多为书不贵于
多乎哉曰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四百十七    馀姚黄宗羲编
  传三十一
   方技
  吴伟 (李濂/
)
吴伟字次翁江夏人少孤贫善绘画之技不师而能山
水人物入神品性戆直有气岸与俗寡谐求者非其人
不应虽素 …… (第 1a 页)
可胜也灵淑钟会宜有伟之奇京师语曰千金一图江夏吴
嗟乎伟今亡矣一图虽千金鲜也
  云峤翁 (李濂/
)
云峤翁者夷门之遁士也姓郑氏名镒字尚直笃嗜书册缘
蚤攻医术而所蓄方伎之书尤多乃钩玄阐微多所自得以 …… (第 2b 页)
称医中读书多
烛理明者必曰云峤翁云峤翁汴中故多医翁之前有
周溥文渊者亦以善医鸣所著有方法考源藏于家 嵩渚
子曰余所读司马迁史记窃见其为太仓公作传
博载其应诏所对自齐侍御史成至公乘项处凡二十
有三人攻疗之验甚 …… (第 5b 页)
传兼用二体以成之第愧文思彫落笔力萎弱
弗足以传远尔草创既成付其家俾其子孙宝藏之以
诏来裔
  王叔和 (李濂/
)
王叔和高平人也仕西晋为太医令性度沉靖潜心方
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平生雅好著述乃本黄帝
素问秦越 …… (第 6a 页)
龟镜攻疗之梯航广仁术而利
天下厥功甚溥叔和又有脉诀四卷脉赋一卷纂次张
仲景伤寒论为三十六卷行于世云 嵩渚
子曰宋熙宁初光禄卿直秘阁林忆校诸医经方
书而王氏脉经始镂板于广西漕司序之者长乐陈孔
硕也元泰定间医学 …… (第 7b 页)
所载二十四种之名义弗合是故世之国手遂以
为赝书而轻之恐亦终不可废也知医君子其尚审察
之哉
  启玄子 (李濂/
)
王冰(一作/砅)自号启玄子唐宝应中为太仆令笃好医术 …… (第 8a 页)

嵩渚
子曰启玄子所撰玄珠世无传者今有玄珠十卷
昭明隐旨三卷皆后人依托为之虽非启玄子真书然
于素问阃奥颇有发 …… (第 11a 页)
使上古圣人精微
幽眇之书顾付之方技之流于是缙绅先生咸罕言之
而是道益衰矣呜呼惜哉
  葛应雷(子乾孙 李濂/
) …… (第 11a 页)
饮之子恶其多密减其半饮
之不下问其故子以实对曰少耳亦无伤也我命来年
当死今则未也再服二两愈明年果卒 嵩渚
子曰吴门故多医最知名者曰葛可久其后乃有 …… (第 13a 页)
疾深浅言之神验无事诊
候也流风相承议论指授是故吴中多善医迄今犹然
故传可久父子行事并著之
  戴原礼 (李濂/
)
戴思忠字原礼以字行婺州浦江人也家世儒业究心
医术而志在泽物少随父老徒步至乌伤从朱丹溪先 …… (第 13b 页)
皆檃括丹溪之书而为之君子以为无愧师门云 嵩渚
子曰学贵渊源道须传授是故师心自是者术必
疏宗非其人者业斯谬矧医之为道也以人命死生为
寄而可以苟简草率 (第 16a 页)
下终息丘樊矫矫
太仆光耀玙璠蝉蜕污浊霞举云掀猎精吐灵综古立
言饮水饭蔬清风洒然代有作者兴忾文园
   嵩渚李先生
墓碑(陈柏/)
毅皇帝初年北地李献吉汝南何仲默以文章著学士
大夫皆曰何李未几大梁 (第 36a 页)
李川父
与谯国薛君采相继
起又曰李薛由是四先生之名岳岳遍海内 (第 36a 页)
川父
(第 36a 页)
即李先生也先生名濂字 川父
其先为大梁人世业小
儿医宋季有以医显者曾赐金钟因称曰金钟李氏曾
祖得祥祖信皆传其业父敬少业儒长精于医 …… (第 36b 页)
山之阳慕延叔坚之为人乃辟景延堂朝则肆
力六籍手自笺注夕则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间而作
请文者无虚日所著有 嵩渚
集祥符文献志乡贤传汴
京遗迹志鸠异记医史诸传及李氏族谱居室记凡若
干卷而河南通志多出其手先生才高学博 (第 38a 页)
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岂其谓我耶语家老亟营莬裘吾没齿矣始公十二治
博士家言应试而学使者张常甫沔阳守 李川甫
奇之
至携之署夫人加盥沐焉而劳之酒食曰才固不乏州 (第 11b 页)
 滕克恭(一首/)
   克恭字安卿祥符人仕元为集贤院直学士遇
   乱避地钱塘洪武初两聘充本省考试官有谦
   斋稿 (李川父
云先生诗/律清婉颇有足观)
   (诗话昆山周寿谊一百一十四岁魏观守苏州/举为乡饮宾新昌吕不用有叔祖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