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刘静之墓铭(高攀龙/)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故曰隐居以求
其志孟氏亦曰士之事在尚志故士平居辨途慎术择乎
中庸及乎得善固执之死矢靡他焉即功业文章不少槩
见于天下天下信之以其身卜世之安危岂非笃仁义诚
之不可掩者哉万历壬子五月七日刘静之卒于家静之
官未列大夫年不及强仕海内士咨嗟痛悼以为国家失
其柱石人伦失其冠冕此何以故嗟乎此所谓诚不可掩
者也静之名 永澄 别号 (第 1b 页)
练江静之 其字也世为扬之宝应
人大父德斋公曰宪父春宇公曰继善司训镇江母曰王
氏 (第 1b 页)
静之 生有至性八岁诵文信国正气歌衣带赞即立信
国位朝夕谒拜人以此见其志矣十四补诸生十九举贤 …… (第 1b 页)
书同年中召 静之 饮酒有娼佐觞 (第 2a 页)
静之 即谢不□二十
而娶家贫不能具新衣王孺人力经营之 (第 2a 页)
静之 曰休矣
吾意中自新不必衣也戊戌下第筑土室自键并昼夜
读乂善病室中书签药裹外无一长物辛丑成进士选
读中 (第 2a 页)
秘书为有力者所夺人为不平 静之 无几微见颜
色以善病告授顺天教授慨然曰师失其道久矣进诸
生相期勉以圣人之学严程课饬行检伸冤抑惩污浊 …… (第 2a 页)
学者称 淮南夫子 而 (第 2b 页)
静之 益考求国家典章名臣言行
六曹之职九边之要兵农钱榖之数矻矻如居土室时
巳迁国子学正权要为子弟居閒一切格 (第 2b 页)
不行会雷震
郊坛有诏令礼部具修省事 静之 曰灾异求直言自汉
唐宋及我祖宗未有改也□万安刘吉时恶人言灾异
邹汝愚一疏炳烈千古今者一切报罢塞谔谔之 (第 2b 页)
门务
容容之福传之史册尚谓朝廷有人乎当事者为 静之
座师亟言之不省亡何楚宗狱妖书狱及京察事继起 …… (第 2b 页)
静之 具疏陈得失而司训公适至京不果上 (第 3a 页)
静之 作甲
乙杂志邸中杂记又为归德相国所器重咨对出处之
道时人愈侧目满三载不迁 (第 3a 页)
静之 曰昔阳城为国子师
斥诸生三年不省亲者京兆李谔久不归省李皋谓无
亲之子不可与事君吾归矣遂归杜门读书三年 (第 3a 页)
而司
训公王孺人俱未艾健饭会皇太后覃恩人谓 静之 奈
何不以一命贲两尊 (第 3a 页)
静之 乃至京候命而王孺人讣 (第 3a 页)
静之 力行丧礼墨面柴骨三年苫块外寝壬子春补 …… (第 3a 页)
职方主事未赴卒 静之 质甚弱独目烱烱然英采逼人
善谈论其于古今治乱人才短长如指之掌尝曰某当
某时有某事惜放过彼宁知千载而下 (第 3b 页)
有 刘静之 者指
其空缺处然吾辈在今日宁知千载而下无 (第 3b 页)
刘静之 者
指其空缺处乎而 (第 3b 页)
静之 内行纯备孝事其父母及大父
母训迪子弟出于至诚每谓子弟不类非尽子弟过父
兄炉锤不具火力不足不能使入镕铸 …… (第 3b 页)
及郡邑大夫至伸人冤抑援人疾苦不啻若身受毒螫
者以呼吸间去之为快 静之 即尸居蠖伏乎其神常周
六合以内于世道民生所关下至闾阎情伪江海盗贼
咨诹询度无不得其要领世固不乏修身洁 (第 4a 页)
行士也然
□□饬治象貌不为世訾诟而巳至神理血脉与斯人
之徒通洽无二者视 静之 何如哉 (第 4a 页)
静之 官不过七品其
志以为天下事莫非吾事若何而圣贤吾君若何而圣
贤吾相若何而圣贤吾百司庶职斯道一日行于天下 …… (第 4a 页)
彝自不容巳匪是者即
入无父无君之途下弑父弑君之种衰世此道不明务
党人之媮乐误皇舆之败绩盖千古一辙也故 静之 注
离骚于此三致意焉推此志也百世以俟圣人可 (第 4b 页)
静
之
得年三十有七配韩孺人弟永沁子心学山阴刘起
东按国论私谥曰 (第 4b 页)
贞修先生 长洲文文起摭遗事为贞
修状攀龙知 (第 5a 页)
静之 深矣得文起文为志其大者人言 (第 5a 页)
静
之 成进士三年郡学三年国学三年洗沐三年宅忧世
曾不能用其万分之一余谓 (第 5a 页)
静之 所为 (第 5a 页)
静之 不以用不
用也铭曰
自昔圣贤与时衰盛盛时所驾衰世所屏浩荡乾坤不
容何病川泳岩游理情缮性明吾之是不与世 …… (第 5a 页)
静之 天之所命悯此道微以是乱正俾示正见为千秋
镜世所取正是谓为政有如不信上视孔孟
明 (第 5b 页)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故曰隐居以求
其志孟氏亦曰士之事在尚志故士平居辨途慎术择乎
中庸及乎得善固执之死矢靡他焉即功业文章不少槩
见于天下天下信之以其身卜世之安危岂非笃仁义诚
之不可掩者哉万历壬子五月七日刘静之卒于家静之
官未列大夫年不及强仕海内士咨嗟痛悼以为国家失
其柱石人伦失其冠冕此何以故嗟乎此所谓诚不可掩
者也静之名 永澄 别号 (第 1b 页)
练江静之 其字也世为扬之宝应
人大父德斋公曰宪父春宇公曰继善司训镇江母曰王
氏 (第 1b 页)
静之 生有至性八岁诵文信国正气歌衣带赞即立信
国位朝夕谒拜人以此见其志矣十四补诸生十九举贤 …… (第 1b 页)
书同年中召 静之 饮酒有娼佐觞 (第 2a 页)
静之 即谢不□二十
而娶家贫不能具新衣王孺人力经营之 (第 2a 页)
静之 曰休矣
吾意中自新不必衣也戊戌下第筑土室自键并昼夜
读乂善病室中书签药裹外无一长物辛丑成进士选
读中 (第 2a 页)
秘书为有力者所夺人为不平 静之 无几微见颜
色以善病告授顺天教授慨然曰师失其道久矣进诸
生相期勉以圣人之学严程课饬行检伸冤抑惩污浊 …… (第 2a 页)
学者称 淮南夫子 而 (第 2b 页)
静之 益考求国家典章名臣言行
六曹之职九边之要兵农钱榖之数矻矻如居土室时
巳迁国子学正权要为子弟居閒一切格 (第 2b 页)
不行会雷震
郊坛有诏令礼部具修省事 静之 曰灾异求直言自汉
唐宋及我祖宗未有改也□万安刘吉时恶人言灾异
邹汝愚一疏炳烈千古今者一切报罢塞谔谔之 (第 2b 页)
门务
容容之福传之史册尚谓朝廷有人乎当事者为 静之
座师亟言之不省亡何楚宗狱妖书狱及京察事继起 …… (第 2b 页)
静之 具疏陈得失而司训公适至京不果上 (第 3a 页)
静之 作甲
乙杂志邸中杂记又为归德相国所器重咨对出处之
道时人愈侧目满三载不迁 (第 3a 页)
静之 曰昔阳城为国子师
斥诸生三年不省亲者京兆李谔久不归省李皋谓无
亲之子不可与事君吾归矣遂归杜门读书三年 (第 3a 页)
而司
训公王孺人俱未艾健饭会皇太后覃恩人谓 静之 奈
何不以一命贲两尊 (第 3a 页)
静之 乃至京候命而王孺人讣 (第 3a 页)
静之 力行丧礼墨面柴骨三年苫块外寝壬子春补 …… (第 3a 页)
职方主事未赴卒 静之 质甚弱独目烱烱然英采逼人
善谈论其于古今治乱人才短长如指之掌尝曰某当
某时有某事惜放过彼宁知千载而下 (第 3b 页)
有 刘静之 者指
其空缺处然吾辈在今日宁知千载而下无 (第 3b 页)
刘静之 者
指其空缺处乎而 (第 3b 页)
静之 内行纯备孝事其父母及大父
母训迪子弟出于至诚每谓子弟不类非尽子弟过父
兄炉锤不具火力不足不能使入镕铸 …… (第 3b 页)
及郡邑大夫至伸人冤抑援人疾苦不啻若身受毒螫
者以呼吸间去之为快 静之 即尸居蠖伏乎其神常周
六合以内于世道民生所关下至闾阎情伪江海盗贼
咨诹询度无不得其要领世固不乏修身洁 (第 4a 页)
行士也然
□□饬治象貌不为世訾诟而巳至神理血脉与斯人
之徒通洽无二者视 静之 何如哉 (第 4a 页)
静之 官不过七品其
志以为天下事莫非吾事若何而圣贤吾君若何而圣
贤吾相若何而圣贤吾百司庶职斯道一日行于天下 …… (第 4a 页)
彝自不容巳匪是者即
入无父无君之途下弑父弑君之种衰世此道不明务
党人之媮乐误皇舆之败绩盖千古一辙也故 静之 注
离骚于此三致意焉推此志也百世以俟圣人可 (第 4b 页)
静
之
东按国论私谥曰 (第 4b 页)
贞修先生 长洲文文起摭遗事为贞
修状攀龙知 (第 5a 页)
静之 深矣得文起文为志其大者人言 (第 5a 页)
静
之 成进士三年郡学三年国学三年洗沐三年宅忧世
曾不能用其万分之一余谓 (第 5a 页)
静之 所为 (第 5a 页)
静之 不以用不
用也铭曰
自昔圣贤与时衰盛盛时所驾衰世所屏浩荡乾坤不
容何病川泳岩游理情缮性明吾之是不与世 …… (第 5a 页)
静之 天之所命悯此道微以是乱正俾示正见为千秋
镜世所取正是谓为政有如不信上视孔孟
明 (第 5b 页)
夫安得谓其非狂也狷也
清也和也猗与斯人荡涤污世砥柱流俗是之谓忠信
廉洁为圣人所思世人所师
职方 刘静之先生 墓志铭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故曰隐居以
求其志曾晰季路颜渊之徒侍侧曰盍各言尔志如或
知尔 (第 7a 页)
以此往矣孟氏亦曰士之事在尚志故士平居辨
途慎术择乎中庸盖兢兢毫釐千里云及乎得善固执
之死矢靡他焉即功业文章不少槩见于天下天下信
之如星辰之灾祥蓍龟之凶吉以其身卜世之安危岂
非笃仁义诚之不可掩者哉万历壬子五月七日 刘静
之 卒于家 (第 7b 页)
静之 官未列大夫年不及强仕海内士咨嗟
痛悼以为国家失其柱石人伦失其冠冕如可赎者人
百其身矣此何以故嗟乎此所 (第 7b 页)
谓诚不可掩者也 静之
(第 7b 页)
永澄 别 (第 7b 页)
练江静之 其字也世为扬之宝应人大父 …… (第 7b 页)
德斋公曰宪父春宇公曰继善司训镇江母曰王氏 静
之 生有至性八岁诵文信国正气歌衣带赞即立信国
位朝夕谒拜人以此见其志矣十四补诸生十九举贤
书同年中召 (第 8a 页)
静之 饮酒有娼佐觞 (第 8a 页)
静之 即谢不往二十
而娶家贫不能具新衣王孺人力经营之 (第 8a 页)
静之 曰休矣
吾意中自新不必衣也戊戌下第筑土室自□并昼夜
读又善病室中书签药裹外无一长物辛丑成进士选
读中 (第 8a 页)
秘书为有力者所夺人为不平 静之 无几微见颜 …… (第 8a 页)
进诸
生相期勉以圣人之学严程课饬行检伸冤抑惩污浊
审勤惰寒者衣之饥者食之羔雉之贽不及于门北方
学者称 淮南夫子 而 (第 8b 页)
静之 益考求国家典章名臣言行
六曹之职九边之要兵农钱谷之数矻矻如居土室时
已迁国子学正权要为子弟居间一切格 (第 8b 页)
不行会雷震
郊坛有诏令礼部具修省事 静之 曰灾异求直言自汉
唐宋及我祖宗未有改也往万安刘吉时恶人言灾异 …… (第 8b 页)
邹汝愚一疏炳烈千古今者一切报罢塞谔谔之门务
容容之福传之史册尚谓朝廷有人乎当事者为 静之
座师亟言之不省亡何楚宗狱妖书狱及京察事继起 (第 9a 页)
静之 具疏陈得失而司训公适至京不果上 (第 9a 页)
静之 作甲
乙杂志邸中杂记又为归德相国所器重咨对出处之
道时人愈侧目满三载不迁 (第 9a 页)
静之 曰昔阳城为国子师
斥诸生三年不省亲者京兆李谔久不归省李皋谓无
亲之子不可与事君吾归矣遂归杜门读书三年 …… (第 9a 页)
训公王孺人俱未艾健饭会皇太后覃恩人谓 静之 奈
何不以一命贲两尊人 (第 9b 页)
静之 乃至京候命而王孺人讣
矣 (第 9b 页)
静之 力行丧礼墨面柴骨三年苫块外寝壬子春补
职方主事未赴卒 (第 9b 页)
静之 质甚弱独目炯炯然英采逼人
善谈论其于古今治乱人才短长如指之掌尝曰某当
某时有某事惜放过彼宁知千载而下 (第 9b 页)
有 刘静之 者指
其空缺处然吾辈在今日宁知千载而下 (第 9b 页)
刘静之 者
指其空缺处乎 (第 9b 页)
静之 内行纯备孝事其父母及大父 …… (第 9b 页)
云虽小事不可为人嘱托自损廉心故竿
牍不及郡邑大夫至伸人冤抑援人疾苦不啻若身受
毒螫者以呼吸间去之为快 静之 即尸居蠖伏乎其神
常周六合以内于世道民生所关下至边疆情伪江海
盗贼咨诹询度无不得其要领世固不乏修身洁 …… (第 10a 页)
斯人之徒通洽无二者视 静之 如何哉 (第 10b 页)
静之 官不过七
品其志以为天下事莫非吾事若何而圣贤吾君若何
而圣贤吾相若何而圣贤吾百司庶职斯道一日行于
天 …… (第 10b 页)
者即入无父无君之途下弑父弑君之种衰世此道不
明务党人之媮乐误皇舆之败绩盖千古一辙也故 静
之 注离骚于此三致意焉推此志也百世以俟圣人可
矣 (第 11a 页)
静之 得年三十有七配韩孺人弟永沁子心学山阴
刘起东按国论私谥曰贞脩先生长洲文文起摭遗事
为贞脩状攀龙知 (第 11a 页)
静之 深矣得文起为志其大者人言 (第 11a 页)
静之 成进士三年郡学三年国学三年洗沐三年宅忧
世曾不能用其万分之一余 (第 11a 页)
静之 所 (第 11a 页)
静之 不以用 …… (第 11a 页)
不用也铭曰自昔圣贤与时衰盛盛时所驾衰世所屏
浩荡乾坤不容何病川泳岩游理情缮性明吾之是不
与世竞吁嗟 静之 天之所命悯此道微以是乱正俾示
正见为千秋镜世所取正是谓为政有如不信上视孔
孟
孝廉陈贲闻墓志铭 (第 11b 页)
清也和也猗与斯人荡涤污世砥柱流俗是之谓忠信
廉洁为圣人所思世人所师
职方 刘静之先生 墓志铭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故曰隐居以
求其志曾晰季路颜渊之徒侍侧曰盍各言尔志如或
知尔 (第 7a 页)
以此往矣孟氏亦曰士之事在尚志故士平居辨
途慎术择乎中庸盖兢兢毫釐千里云及乎得善固执
之死矢靡他焉即功业文章不少槩见于天下天下信
之如星辰之灾祥蓍龟之凶吉以其身卜世之安危岂
非笃仁义诚之不可掩者哉万历壬子五月七日 刘静
之 卒于家 (第 7b 页)
静之 官未列大夫年不及强仕海内士咨嗟
痛悼以为国家失其柱石人伦失其冠冕如可赎者人
百其身矣此何以故嗟乎此所 (第 7b 页)
谓诚不可掩者也 静之
(第 7b 页)
永澄 别 (第 7b 页)
练江静之 其字也世为扬之宝应人大父 …… (第 7b 页)
德斋公曰宪父春宇公曰继善司训镇江母曰王氏 静
之 生有至性八岁诵文信国正气歌衣带赞即立信国
位朝夕谒拜人以此见其志矣十四补诸生十九举贤
书同年中召 (第 8a 页)
静之 饮酒有娼佐觞 (第 8a 页)
静之 即谢不往二十
而娶家贫不能具新衣王孺人力经营之 (第 8a 页)
静之 曰休矣
吾意中自新不必衣也戊戌下第筑土室自□并昼夜
读又善病室中书签药裹外无一长物辛丑成进士选
读中 (第 8a 页)
秘书为有力者所夺人为不平 静之 无几微见颜 …… (第 8a 页)
进诸
生相期勉以圣人之学严程课饬行检伸冤抑惩污浊
审勤惰寒者衣之饥者食之羔雉之贽不及于门北方
学者称 淮南夫子 而 (第 8b 页)
静之 益考求国家典章名臣言行
六曹之职九边之要兵农钱谷之数矻矻如居土室时
已迁国子学正权要为子弟居间一切格 (第 8b 页)
不行会雷震
郊坛有诏令礼部具修省事 静之 曰灾异求直言自汉
唐宋及我祖宗未有改也往万安刘吉时恶人言灾异 …… (第 8b 页)
邹汝愚一疏炳烈千古今者一切报罢塞谔谔之门务
容容之福传之史册尚谓朝廷有人乎当事者为 静之
座师亟言之不省亡何楚宗狱妖书狱及京察事继起 (第 9a 页)
静之 具疏陈得失而司训公适至京不果上 (第 9a 页)
静之 作甲
乙杂志邸中杂记又为归德相国所器重咨对出处之
道时人愈侧目满三载不迁 (第 9a 页)
静之 曰昔阳城为国子师
斥诸生三年不省亲者京兆李谔久不归省李皋谓无
亲之子不可与事君吾归矣遂归杜门读书三年 …… (第 9a 页)
训公王孺人俱未艾健饭会皇太后覃恩人谓 静之 奈
何不以一命贲两尊人 (第 9b 页)
静之 乃至京候命而王孺人讣
矣 (第 9b 页)
静之 力行丧礼墨面柴骨三年苫块外寝壬子春补
职方主事未赴卒 (第 9b 页)
静之 质甚弱独目炯炯然英采逼人
善谈论其于古今治乱人才短长如指之掌尝曰某当
某时有某事惜放过彼宁知千载而下 (第 9b 页)
有 刘静之 者指
其空缺处然吾辈在今日宁知千载而下 (第 9b 页)
刘静之 者
指其空缺处乎 (第 9b 页)
静之 内行纯备孝事其父母及大父 …… (第 9b 页)
云虽小事不可为人嘱托自损廉心故竿
牍不及郡邑大夫至伸人冤抑援人疾苦不啻若身受
毒螫者以呼吸间去之为快 静之 即尸居蠖伏乎其神
常周六合以内于世道民生所关下至边疆情伪江海
盗贼咨诹询度无不得其要领世固不乏修身洁 …… (第 10a 页)
斯人之徒通洽无二者视 静之 如何哉 (第 10b 页)
静之 官不过七
品其志以为天下事莫非吾事若何而圣贤吾君若何
而圣贤吾相若何而圣贤吾百司庶职斯道一日行于
天 …… (第 10b 页)
者即入无父无君之途下弑父弑君之种衰世此道不
明务党人之媮乐误皇舆之败绩盖千古一辙也故 静
之 注离骚于此三致意焉推此志也百世以俟圣人可
矣 (第 11a 页)
静之 得年三十有七配韩孺人弟永沁子心学山阴
刘起东按国论私谥曰贞脩先生长洲文文起摭遗事
为贞脩状攀龙知 (第 11a 页)
静之 深矣得文起为志其大者人言 (第 11a 页)
静之 成进士三年郡学三年国学三年洗沐三年宅忧
世曾不能用其万分之一余 (第 11a 页)
静之 所 (第 11a 页)
静之 不以用 …… (第 11a 页)
不用也铭曰自昔圣贤与时衰盛盛时所驾衰世所屏
浩荡乾坤不容何病川泳岩游理情缮性明吾之是不
与世竞吁嗟 静之 天之所命悯此道微以是乱正俾示
正见为千秋镜世所取正是谓为政有如不信上视孔
孟
孝廉陈贲闻墓志铭 (第 11b 页)
士君子而况其子孙也哉然则孺人之遗教远矣
刘念台先生淮南赋跋尾
右山阴刘念台先生淮南赋盖为宝应 刘练江先生 作
诔者也两先生之于为儒皆所谓笃行好学守死善道
者也其相为友有不仅直谅多闻之为益者矣当万历
中纪朝廷 (第 14a 页)
政治大坏念台先生方出而 练江先生 告归
于家然皆内进修其德而外系心于天下之事欲援手
以救斯民者念台先生以行人出使过䢴方欲见 (第 14a 页)
练江
先生 而先生已没故其痛尤深次年使还又过䢴不胜
其悲私谥之曰贞修而作此赋因自书以贻其家人此 (第 14a 页)
卷是也乾隆乙酉秋 练江先生 之六世孙台拱携来江
宁出以示鼐读之使人感怀悽怆不能自已又念先六
世祖汀州府君与念台 (第 14b 页)
练江 两先生皆万历辛丑进士
卒皆为名臣俯以通家之情仰增敬慕用敢识词于其
后云后学桐城姚鼐记
方拗堂会试 (第 14b 页)
刘念台先生淮南赋跋尾
右山阴刘念台先生淮南赋盖为宝应 刘练江先生 作
诔者也两先生之于为儒皆所谓笃行好学守死善道
者也其相为友有不仅直谅多闻之为益者矣当万历
中纪朝廷 (第 14a 页)
政治大坏念台先生方出而 练江先生 告归
于家然皆内进修其德而外系心于天下之事欲援手
以救斯民者念台先生以行人出使过䢴方欲见 (第 14a 页)
练江
先生 而先生已没故其痛尤深次年使还又过䢴不胜
其悲私谥之曰贞修而作此赋因自书以贻其家人此 (第 14a 页)
卷是也乾隆乙酉秋 练江先生 之六世孙台拱携来江
宁出以示鼐读之使人感怀悽怆不能自已又念先六
世祖汀州府君与念台 (第 14b 页)
练江 两先生皆万历辛丑进士
卒皆为名臣俯以通家之情仰增敬慕用敢识词于其
后云后学桐城姚鼐记
方拗堂会试 (第 14b 页)
翳投之辄缩武不敢入视先生何如也先生有集十馀
卷先是尝与同志曾大理于健郭中丞相奎 刘光禄静
之 谓宜稍约以贻来兹而竟未就侍御安节吴公神交
先生有年观风螺川撷江芷荐先生祠下谓先生语末
学正鹄托塘南王 (第 34a 页)
卷先是尝与同志曾大理于健郭中丞相奎 刘光禄静
之 谓宜稍约以贻来兹而竟未就侍御安节吴公神交
先生有年观风螺川撷江芷荐先生祠下谓先生语末
学正鹄托塘南王 (第 34a 页)
真切学问如高攀龙 刘永澄
其最贤者说者曰东林未尝
无小人固矣乃今之攻人往往不于流品而于其意见以
意见分门户即以门户分流品如意见 …… (第 3a 页)
章公颖公号南
洲陶文简周宁宇(名应/中)皆出其门喜与门士激扬风节先
生心窃慕之长师许敬庵先生孚远已交 刘静之永澄 丁
长孺元荐而入东林与高忠宪问答首善书院初立邹忠
介(元/标)冯恭定(从/吾)主讲席忠介宗解悟恭定重 …… (第 35b 页)
三乎润山曰然则学问之要只是
静而存养乎曰道著静便不是润山日几者动之微有动
则必有静矣曰此所谓动非以动 静之 动言也复其见天
地之心是也心只是一个心常惺而常觉不可以动静言
动静者时位也以时位为本体传注之讹也虽然 …… (第 36b 页)
恤鳏三恤孤四恤婺五恤丧六助婚罪人与醮妇不
恤先生自终养归闻许敬庵先生之卒于途中不至家而
往哭焉丁长孺 刘静之 卒后每过必哭先生不妄交其平
生希声慕义于先生者满天下所称性命之友则周宁宇
高忠宪丁长孺 (第 42b 页)
刘静之 魏忠节先忠端公六人而巳崇祯
八年十年越郡饥先生募米分遣诸生赈之全活五万馀
人十三年又饥煮粥平粜活者又 (第 42b 页)
无小人固矣乃今之攻人往往不于流品而于其意见以
意见分门户即以门户分流品如意见 …… (第 3a 页)
章公颖公号南
洲陶文简周宁宇(名应/中)皆出其门喜与门士激扬风节先
生心窃慕之长师许敬庵先生孚远已交 刘静之永澄 丁
长孺元荐而入东林与高忠宪问答首善书院初立邹忠
介(元/标)冯恭定(从/吾)主讲席忠介宗解悟恭定重 …… (第 35b 页)
三乎润山曰然则学问之要只是
静而存养乎曰道著静便不是润山日几者动之微有动
则必有静矣曰此所谓动非以动 静之 动言也复其见天
地之心是也心只是一个心常惺而常觉不可以动静言
动静者时位也以时位为本体传注之讹也虽然 …… (第 36b 页)
恤鳏三恤孤四恤婺五恤丧六助婚罪人与醮妇不
恤先生自终养归闻许敬庵先生之卒于途中不至家而
往哭焉丁长孺 刘静之 卒后每过必哭先生不妄交其平
生希声慕义于先生者满天下所称性命之友则周宁宇
高忠宪丁长孺 (第 42b 页)
刘静之 魏忠节先忠端公六人而巳崇祯
八年十年越郡饥先生募米分遣诸生赈之全活五万馀
人十三年又饥煮粥平粜活者又 (第 42b 页)
启新。明武进人。万历进士。巡抚广西。有像象管见。象钞续抄书。)曰。棱角多。全无浑厚气象。何以学为。 刘永澄(刘永澄字静之。明宝应人。万历进士。官职方主事。与东林诸贤。为性命友。)
曰。物来顺应。顺者顺乎天理也。非顺乎人情也。
贺钦(贺钦字克恭。号医闾。明定海人。成化进士。官户科给 (第 505L 页)
明武进人。万历进士。巡抚广西。有像象管见。象钞续抄书。)曰。棱角多。全无浑厚气象。何以学为。
刘永澄 (刘永澄 字静之。明宝应人。万历进士。官职方主事。与东林诸贤。为性命友。)曰。物来顺应。顺者顺乎天理也。非顺乎 (第 505L 页)
贺钦(贺钦字克恭。号医闾。明定海人。成化进士。官户科给 (第 505L 页)
明武进人。万历进士。巡抚广西。有像象管见。象钞续抄书。)曰。棱角多。全无浑厚气象。何以学为。
刘永澄 (刘永澄 字静之。明宝应人。万历进士。官职方主事。与东林诸贤。为性命友。)曰。物来顺应。顺者顺乎天理也。非顺乎 (第 505L 页)
东林格言赞
耳习琐尾之谈。目习徵逐之行。以不悖时俗为忠厚。以不分黑白为老成。矜矜于箪食豆羹之义。拘拘于竹头木屑之能。而至于触当世之网。撄小人之忌。上关国是。下关清议者。惟恐犯手撩须。百不一发。此是乡人之巧于谋身。淟涊龌龊也。能于淡泊冷寂时无歆想心。才见志趣。能于风波震撼时无惊恐心。才见器度。能于群讥众诋时立得脚定。才见贞固。能于尊官厚禄时回得头早。才见明哲。能于
主少国疑时看得命轻。才见气节。能于从容谈笑时解得至难。才见才识。此是丈夫之轩昂磊落也。修之吉悖之凶。试玩濂翁之图书。用君心行君意。姑舍詹尹之龟策。事物之变。虽曰千涂万岐。义利之别。只须一刀两段。窃取东林社诸贤格言。既以自励。且以警痴呆罔两之汉。(上一节 刘永澄 言。下一节于孔兼言。并万历进士。顾宪成讲学东林时。与之从游。)
皇明诸君子赞(并小序)
皇明三 (第 40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