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宫忝称儒者置十金之产雅叶中人晏子
以嚣尘可容曹公以泥水自蔽罗含宋玉尝戾止于荆
蛮萧相武侯亦潜安于僻巷 杨德祖
家唯弱柳殷仲文
庭只枯槐冯衍姜辛繁钦苔(一作/蕙)碧复有稻名半夏药
号恒春长榆是(一作/亦)降星精脩 (第 12b 页)
庶人不识宜
(疑/)心宁可得乎翻乃疾走恶迹掩耳畏声雠匹夫念平
素杀桓邵毙娄圭道路以目天下钳口岂不惜哉 杨德
才虽清秀志非远图托事行诛死非其罪司马懿雄
材大度勇而有谋审其狼顾知而不剪若言天下(疑/)
则吾未知 (第 3b 页)
访他山之石东西向
踰于万里烱效官昌运负谴明时始以东宫学士出为
梓州司法倾盖相逢当仁不让庶使见曹娥之碣 杨修
叹其好词读元寿之文高祖称其佳作其词曰
大矣丞相天地翼(集作/寅)亮烝哉侯王子孙蕃昌条分叶
散源浚流长 (第 19b 页)
  庙议疏(张孚敬/)
臣伏惟皇上以大孝之心议尊亲之典初因廷臣执论
聚讼四年更诏三遍盖自汉宋以来之君所不决之疑
至皇上决之所未成之礼至皇上成之真可谓洗千古
之陋垂百王之法者也是以新诏传宣愚氓丕应盖礼
必如此然后合乎天理之正即乎人心之安也兹光禄
寺署丞何渊妄肆浮言破坏成礼称献皇帝为所自出

之帝请立世室列祀太庙此何言也臣与廷臣抗论之
初即曰当别为兴献王立庙京师又曰别立祢庙不干
正统此非臣一人之议天下万世之公议也今何渊以
献皇帝为所自出之帝比之今之 德祖
请立世室比之
周文王武王不经甚矣皇上聪明中正谅已察之兹言
也上干九庙之威监下骇四海之人心臣不敢不为皇 (第 28a 页)
薄郡守之荣愿
左右之勤也古今一揆先后不贸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聊以当觐不敢多云质死罪死罪
  答临淄侯笺 (杨修/
)
修死罪不侍数日若弥年载岂繇爱顾之隆使系仰之
情深耶损辱嘉命蔚矣其文诵读反覆虽风雅颂不复 (第 5a 页)
  又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
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理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
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
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
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
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

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
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
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动天
气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
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今
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丕白
  与 杨德祖
(魏曹植/)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 …… (第 3b 页)
易行非良乐之御易民而治非楚郑之政愿
足下勉之而已矣适对嘉宾口授不悉往来数相闻曹
植白
  答临菑侯书 (杨修/
)
不侍数日若弥年载岂独爱顾之隆使系仰之情深耶 (第 7a 页)
  遗崔颐书(齐豫章王/)
昔汉氏西京梁王建国平台东苑慕义如林马卿辞武
骑之官枚乘罢弘农之守每览史传尝窃怪之何乃脱
略官荣栖迟藩邸以今望古方知雅志彼二子者岂徒
然哉足下博闻强记钩深致远视汉臣之三箧似陟蒙
山对梁相之五车若吞云梦吾兄钦贤重士敬爱忘疲

先筑郭隗之宫常置穆生之醴今者重开土宇更誓山
河地方七百牢笼曲阜城兼七十苞举临淄大启南阳
方开东阁想得奉飞盖拽长裾藉玳筵蹑珠履歌山桂
之偃蹇赋池竹之檀栾其崇贵也如彼其风流也如此
幸甚幸甚何乐如之高视上京有怀 德祖
才谢天人多
惭子建书不尽言宁俟繁辞
  与荆州隐士刘虬书(萧子良/)
玉烛登年金商在律炎凉始贸动静惟 (第 14a 页)
中人晏子以嚣尘可容曹公以泥水自蔽 杨德祖
家惟
弱柳殷仲文庭只枯槐冯列姜辛繁钦蕙碧安有稻名
半夏药号恒春长榆亦降星精修竹乃生云母潘岳馆
里常闻 (第 19a 页)
  文士论(徐应雷/)
夫一世皆意不可一世吾不知谁可一世者一世谁可
者哉盖意不可一世者一世皆然文士为甚颜介曰一
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
更有傍人斯小才而气浮者也彼得意则客气横溢不
得意则怨天尤人得意而无厌则亦怨天尤人故常意

不可一世其志不在高山流水本非伯牙也而谓一世
无子期其听不能察峨峨泱泱本非子期也而谓一世
无伯牙才如祢正平必不待孔北海以显彼非祢正平
也而谓一世无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
夫世无孔文 (第 13a 页)
杨德祖
何与吾事也甚矣文士之急知巳也独不闻
老子曰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张仲蔚博学善属文所处
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 (第 13a 页)
悖慢犯法杜笃乞
假无厌路粹隘狭已甚陈琳实号粗疏繁钦性无检格
刘桢屈强输作王粲率躁见嫌孔融祢衡诞傲致殒
丁廙扇动取毙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传玄
忿斗免官孙楚矜誇凌上陆机犯顺履险潘岳乾没耴
危颜延年负气摧 (第 7b 页)
也于鳞乃差次古乐府拟之又为录别诸
篇及它文益工不胫而走四裔然居恒邑邑思一当世
贞兄弟曰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
吾其季孟间哉而
世贞则挹损不敢以雁行进也大司空朱公衡时巡抚
伺于鳞间迫起之为置酒欢甚自是诸公推毂于鳞 (第 12b 页)
往往相食汉熹平之际治钩党狱诛
蕃武膺滂等锢天下名贤二百馀人及长安之乱诸君
子无死者惟袁隗伍琼周毖孔融 杨修
五六人耳然皆
为卓操弄斧非有慷慨致命之义宋宣和时籍元祐奸
党百二十人丰稷陈瓘等仅得不死及汴京之乱诸君 (第 15b 页)
  文士(徐应雷/)
夫一世皆意不可一世吾不知谁可一世者一世谁可

者哉盖意不可一世者一世皆然文士为甚颜介曰一
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
更有傍人斯小才而气浮者也彼得意则客气横溢不
得意则怨天尤人得意而无厌则亦怨天尤人故常意
不可一世其志不在高山流水本非伯牙也而谓一世
无子期其听不能察峨峨泱泱本非子期也而谓一世
无伯牙才如祢正平必不待孔北海以显彼非祢正平
也而谓一世无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
夫世无孔文 (第 21b 页)
杨德祖
何与吾事也甚矣文士之急知已也独不闻
老子曰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张仲蔚博物善属文所处
蓬蒿没人时人莫识唯刘 (第 22a 页)
里安可忽诸足下以
为吾为有学为能文吾岂有一能者哉能言之如此尔
大略足下渊淳虚白大似黄叔度英秀朗察复如 杨德
诚具美之器超时之珍也仆所以钦爱而不忍舍既 (第 10a 页)
  吕江峰集叙(李开先/)
古有建安七子大历十才子今嘉靖十年后更有八才

子之称八人者迁转忧居聚散不常而相间不过数年
其久者亦止八九年而已不知天下何以同有此称详
其所作任忠斋以奇警熊南沙以简古唐荆川以明畅
而陈后冈之精细王遵岩之委曲赵浚谷之雄浑各随
其材力吕江峰独以雅致擅名七子所长果是不可及
但任失之靡丽熊失之悭涩唐失之软弱而失之深晦
者陈失之疏荡与缠纠者乃赵与王也吕亦自谓有方
板之失其短处自不可掩古人多不讳短如曹子建贻 杨德祖
书备论同时数子不少假借雪浪斋等与大历
诗人各有评驳惟余兼有七病素无一长亦幸得厕名
于其间任有考功集熊 (第 3b 页)
令子仲素求予序则十老者又前显后贤也难矣哉
仲素诸贤勉焉老而继焉予时谢事则将继予季父为
嘉客也
  送 杨修
撰诗序(杨士奇/)
仁宗皇帝临御之初下诏求贤山东按察司首举仲举
明年徵至吏部尚书屡试文章奏授翰林检讨 (第 12a 页)
亦以荐为检讨适相类也时 杨修
撰慎薛吏部蕙皆有
文名杨则自负博洽菲薄宋贤薛则专精内典泡影经
籍闻予谈公学行皆未以为然己而晤公二人乃 (第 19a 页)
   谢赐榖表

   章
    改封陈王谢章
    封二子为公谢恩章
   书
    与 杨德祖

    与吴质书
    与司马仲达书
    与陈琳书 …… (第 8a 页)
  书

   与 杨德祖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
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
仲宣独步 …… (第 69a 页)
   前录自序
故君子之作也俨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质素也如秋
蓬摛藻也如春葩氾乎洋洋光乎皓皓与雅颂争流可
也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虽触类
而作然芜秽者众故删定别撰为前录七十八篇

   柳颂序
予以閒暇驾言出游过友人 杨德祖
之家视其屋宇寥
廓庭中有一柳树聊戏刋其枝叶故著斯文表之遗翰
遂因辞势以讥当今之士
   郦生颂序
(第 74a 页)
   谢康乐云夭枉兼常其斯人乎临川好文明远

   自耻燕雀贡诗言志文帝矜才又自贬下就之
   相时投主善用其长非襧正平 杨德祖
流也集
   中文章实无鄙言累句不知当时何以相加江
   文通遭逢梁武年华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
   (第 1b 页)
具僚璯弁星离玉帛
云聚集三烛于兰席聆万岁之祯声岂不盛哉岂不韪
哉昔桓公志在伐莒郭牙审其幽趣魏后心存去 汉德
究其深言臣愚昩忖诚不足以知微然伏揆圣心规
模宏远既图载其事必克就其功臣不胜欢喜
   议给虏书疏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