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年春致仕建文元年己卯复以年老辞不与事/帝念其任事久留住京师考遣兴集中有宴集)
   (赐第之葵心堂诗乃是年三月十五日事分韵/者为董学士伦茹尚书瑺 高太常逊志
任尚书)
   (亨泰程都御史本立李尚书至刚郑庶子济黄/侍郎福张尚书紞高经历德𤾉凡十有一人太)
  …… (第 24a 页)
   (甓川江阴孙作大雅居南湖昆山顾德辉仲瑛/居合溪天台徐一夔大章居白苧里会稽江汉)
   (朝宗居濮院桐庐姚桐寿乐年居海盐之峨溪/而河南 高逊志士敏
东平牛谅士良江都丘民)
   (克庄钱唐陈世昌彦博建德张翨翔南皆来侨/居四明周棐以陆宣公书院山长留居 (第 31a 页)
  过徐良夫耕渔轩次倪元镇韵
西山久思往经春复逾秋回看岸傍树尚系烟中舟日
月倏飞腾不异川波流至今远游兴浩然殊未休东风
江上来沄沄水生洲便欲引双屩飞行紫岩头如何苦
蹉跎徒睇云路修谷鸟在林杪鸣声亦相求今君展清

宴胡不邀同游开馆集群彦翩翩文采优相逢尚难得
况兹旬日留欢然对樽俎情意两绸缪嗟彼丘壑赏岂
顾茅茨幽愁来发清咏独倚城南楼
   (诗话吴中徐达左良夫耕渔轩名士留题甚众/朱德润泽民为作图仉机沙大用作传 高逊志)
   (士敏
作记唐肃处敬作铭王行止仲作序杨基/孟载作说释道衍作后序因编为金兰集其十)
   (二世孙大业受业于予 (第 14a 页)
  龟峰春意
振策陟龟峰极目散烦襟攀萝越巘㟧观奇拥嵚岑气
和濯柔荑景淑悦鸣禽澹薄白日辉游漾轻云阴予情
亦何欲物理谅可寻芳菲三春意赑屃千年心持此较
贞脆因之寄知音
  高逊志(八首/)
…… (第 22a 页)
   (无慑宠辱何足惊盖矢之有素矣后人选诗据/崔林集云太常作周尊师传后题洪武三十五)
   (年岁次壬午春正月初吉前吏部侍郎太史河/南 高逊志
又祈南诗后书云河南 (第 23b 页)
高逊志
大明)
   (洪武吏部侍郎因疑革除之后不署建文职官/故称洪武第壬午正月靖难师尚未渡江让皇)
   …… (第 23b 页)
   (焉又北平所司州县官以靖难师起弃职远避/有朱宁等二百一十九人宁亦未有登载者至)
   (于侍书之葬其师则诸公所未及知也予尝面/请学使者以程公本立姚公瑄杨公任 高公逊)
   (志
建四忠祠于嘉兴而以侍书配食于高公之/右学使者诺而不果行也世有主持风教者表)
   (忠之典冀吾党/君 (第 27a 页)
   (及盖不能不惑于野史之纪述然如梁田玉史/仲彬辈不与则不可谓顾公无卓识也首陈其)
   (说者万公元吉惟是吾乡 高太常逊志
恤典阙/焉后之君子覈其实而损益之可矣顾公致仕)
   (归晚入闽道出温州为悍帅/所杀诗罕流传录其一绝 (第 18a 页)
  题渊明像(明贝琼/)

  题陶渊明像 (明高逊志/
)
  题渊明图(明丘浚/)
  题渊明像(明张羽/)
  题渊明醉像(明徐贲/)
  渊明像(明于 …… (第 3b 页)
  题渊明像         (明/)贝 琼

素琴无弦不复鼓清樽有酒还相持老奴迁鼎亦苦早
先生拂衣应巳迟子房结客报秦日武侯出师匡汉时
古人今人本同调坐对南山惟赋诗
  题陶渊明像         (明/)高逊志
玉山颓兮葛巾偏老仆扶持步不前莫道先生浑不醒
醉中犹记义熙年
  题渊明图         (明/)(第 18b 页)
  子昂竹石(明金幼孜/)

  题倪云林竹石(明 高逊志/
)
  云林画竹树秀石(元饶介/)
  云林画竹树秀石(明于思缉三首/)
  云林画竹树秀石(明陈允 …… (第 3b 页)
      (明/)金幼孜
翡翠临风好珊瑚出海清江南春事晚暮雨鹧鸪声
  题倪云林竹石        (明/)高逊志
卷石不盈尺孤竹不成林惟有岁寒节乃知君子心 (第 15b 页)
   元史目录记
洪武元年秋八月上既平定朔方九州攸同而金匮之

书悉输于秘府冬十有二月乃诏儒臣发其所藏纂修
元史以成一代之典而臣濂臣祎实为之总裁明年春
二月丙寅开局至秋八月癸酉书成纪凡三十有七卷
志五十有三卷表六卷传六十有三卷丞相宣国公臣
善长率同列表上已经御览至若顺帝之时史官职废
皆无实录可徵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天
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又明年春二月乙丑开
局至秋七月丁亥书成又复上进以卷计者纪十表二

传三十又六凡前书有所未备颇补完之其时与编摩
者则臣赵埙臣朱右臣贝琼臣朱世廉臣王濂臣王彝
臣张孟兼臣 高逊志
臣李懋臣张宣臣李汶臣张简臣
杜寅臣俞寅臣殷弼而总其事者仍臣濂与臣祎焉合
前后二书复釐分而附丽之共成二 (第 8a 页)
   高太常啬庵遗稿序
建文壬午靖难师入自金川门文学博士方先生孝孺
以下死者不可胜记吾乡之殉国者有若程先生本立
姚先生瑄杨先生任而 太常少卿高先生逊志
洁身去
其官走永嘉山中是秋穷饿以死其门人翰林侍书同
里蒋先生兢敛而葬之芙蓉峰北野史所载盛庸兵败
自经 (第 13b 页)
世而明祖实录其初修自建文即位之初领其事者
常少卿高逊志
佥都御史程本立等假是编在则开国
之政治必粲然可观迨永乐中再修三修要不外杨士
奇一手所改削避祸益巧逢君 (第 7a 页)
名者又 高太常逊志
弃官遁永嘉山中穷饿而卒比于
林右出处未详者有间右有谥而太常无之是亦阙典
也已清字源甫弋阳人正德辛未进 (第 13b 页)
封识达京师三年二月仍命宋濂王祎充
总裁官续成元史纂修一十五人朱右贝琼朱世廉王
廉王□张孟兼 高逊志
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俞寅
殷弼埙仍与焉秋七月史成进上以卷计之纪十志五
表二传三十有六其前书未备者补完 (第 7b 页)
庐姚桐寿居海□之峨溪昆山顾德辉居合溪温州陈
秀民居竹邻巷闽卓成大居甓川江阴孙作居南湖而
东平牛谅河南 高逊志
江都丘民钱塘陈世昌会稽唐
肃江汉皆来侨居一夔卜宅于春波门外白苧里四明
周棐以陆宣公书院山长留梨林□城 (第 9b 页)
  嘉兴高氏家传
弘光元年四月工部虞衡司主事高承埏为其父原

任工部屯田司郎中道素伏阙讼冤天子悯之诏吏
部覆议准复原职复拜疏为九世祖故太常寺少卿 高巽志
请得如革除诸臣补祠定谥章下所司未逾
月而国难作而高氏一门死忠勤事昭纶綍而垂史
册后千斯年固与天壤同敝 (第 9a 页)
矣越十有四年戊戌虞
衡子佑釲以余旧待罪太史氏乞为家传以徵野史
乃按而次之曰太常讳 巽志
(第 9a 页)
士敏
徐州之萧县人
元季侨居嘉兴从郑元祐高启诸人游为世儒宗年
二十五为鄮山书院长洪武二年以续修元史徵入
(第 9a 页)
   白苧里社一人
残元之际天台徐一夔侨居嘉兴春波门外白苧里桐
庐姚桐寿昆山顾德辉温州陈秀民闽卓成大江阴孙
作东平牛谅河南 高逊志
江都邱民钱唐陈世昌会稽
唐肃江汉皆避地在禾中而吾乡周棐以宣公书院山
长留梨林唱酬最多详见朱竹垞禾录 (第 22b 页)
   记钱长史荅邹处士书事
初洪武间锡山邹处士伯阳有昆季五人曰某某伯阳
惇同气署其堂曰聚玉取庾氏金昆玉季语也伯阳广
交纳滕尚书用亨为作篆书刻枋间而同邑钱长史仲
益时为太常博士伯阳以文记属之太常报书云吾长
少卿高公士敏
及侍讲方公希直方操今日文印且
不苟作其言能重轻人非其笔也无足以崇兹堂者既
为请之高公业已许矣须其成也 (第 13b 页)
  造唐山人居

行行野田尽荒蹊入秋水何人有新屋郁郁松林里欣
然造其门晤言乃君子解衣坐微凉超遥适閒美日澹
疏雨晴山色散匆几石上闻鸟鸣林端见云起平生事
外心即此胡不喜少暇同饮泉幽期自今始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永嘉曹睿以休假同
   高巽志
徐一夔鲍恂牛谅诸公出西郭憩景德寺
  携樽相慰藉环坐乃以唐人因过竹院逄僧话又
  得浮生半日閒之句分 (第 18a 页)
之业琳琅什袭长腾竹素之辉臣等袜线
才微巾箱学浅测蠡窥管徒仰企于高深载笔记言但
勉遵于指授伏愿乾行协健 巽志
懋修方策流光永作 (第 2b 页)
   跋家藏赵魏公二体千文

右赵魏公二体千文后有跋语而无名氏验印章为方
公孝孺永乐初禁藏其书故当时人刮去名字以避祸
耳最后则 高公逊志
二公皆题为叶夷仲所藏夷仲临
海人名见泰博学善草书仕国朝为刑部主事此书或
疑其笔弱子始亦以为然而出规入 (第 7a 页)
   博文斋记
翰林朱君文冕方举进士来京师予识之稠人中容貌
词气望而知为博学君子也后当廷对予为受卷官见
君所对策浩然切于理于时百馀人如君之文者甚少
予又窃自喜识之稠人中者不谬也既而君果登甲科
为给事于时 学士高君逊志
喜古文词数与予言君之 (第 8b 页)
                于思缉
乔木千章高出云幽篁几个石嶙峋平生丘壑真成癖
莫怪乌藤来往频
                 高巽志

苍然古木石岩幽移得江南一段秋共说倪君知籀法
数竿潇洒更风流
                唐肃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