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张长公
远哉长公萧然何事世路多端皆为我异敛辔朅来独
养其志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扇上画赞(陶潜/)
  荷蓧丈人 长沮桀溺 于陵仲子 张良公
  丙曼容   郑次都  
薛孟尝  周阳圭
三五道邈淳风日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形逐物迁心 (第 15b 页)
慝并作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以直从曲此既无君又复
无臣恽敢再拜奉觥歙色惭动不知所言门下掾 郑敬
进曰君明臣直功曹言切明府德也可无受觥哉歙意
少解曰实歙罪也敬奉觥恽乃免冠谢曰昔虞舜辅尧
四罪咸服谗言 …… (第 14b 页)
任是昭豺虎从政既陷诽谤又露所言罪莫
重焉请收恽延以明好恶歙曰是重吾过也遂不宴而
罢恽归府称病延亦自退 郑敬
素与恽厚见其言忤歙 …… (第 14b 页)
奉坟墓尽问学道虽不从政施之有政是
亦为政也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子勉正性命勿劳神以
害生恽于是告别而去敬字 次都
清志高世光武连徵
不到恽遂客居江夏教授郡举孝廉为上东城门候帝
常出猎车驾夜还恽拒关不开帝令从者见面于 (第 15b 页)
燐大是可畏康熙戊午浙之大吏皆欲以
先生应词科之荐以死力辞巳而万徵君季野亦有史
馆之招先生送之叹曰嗟乎 郑次都
能招郅君章同隐
戈阳山中不能禁其喟然而别从此出处之事且有操
之者徵君以是终不受馆职幕府以重币乞先生课 (第 5b 页)
悲琴台之故址兴亡一揆死生同梦皆吾禅心道味
也然则介白之隐洵无忝戴颙宗测介白之上沙安知
不与庞公之鹿门 郑敬
之蚁陂杜景齐之始宁山舍并 (第 5b 页)
   赞曰
事亲尽欢其难在色彼养以禄我养以力
义在(一作/存)爱敬荣不假饰嗟尔众庶鉴兹
前式

  扇上画赞
   荷蓧丈人 长沮桀溺
   于陵仲子 张长公
   丙曼容  郑次都
   薛孟尝 周阳圭
三五道邈淳风日尽九流参差牙相推陨
形逐物迁心无常准是以达人有时而隐
四体不勤五 (第 8b 页)
 晋 陶潜 撰
 赞 疏
  扇上画赞
   荷蓧丈人 长沮桀溺 于陵仲子 张良公
   丙曼容   郑次都  
薛孟尝 周阳圭
三五道邈淳风日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形逐物迁心 (第 1a 页)
息为之下泣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具设酒食请族人)
(赐金然欢娱同之/娱言我禄则微薄)折芰燔枯此焉自足(书曰 郑敬
字次/善曰谢承后汉)
(蔡邕与袁公书曰酌麦醴燔乾鱼欣然乐在其中矣/翰曰/都钓鱼大泽折芰而坐以蒲荐肉瓠 …… (第 23a 页)
善曰孟子曰舜闻一善言见一)
(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铣曰谓人有/之谓盛德谢承后汉书曰 郑敬
(第 35b 页)
次都
琴书自乐礼记曰作)
(作谓著文章以述明圣之义/一言一行之善者艺道艺也述)道非兼济事止乐善亦
无得而( (第 35b 页)
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
(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也鸟兽不/君章汝南人也 郑次都
隐于弋阳山中恽即去从 (第 36a 页)
次都
止渔)
(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子勉正性命勿劳神以害生告别而去/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将为许巢而去尧舜也 (第 36a 页)
次都
曰)
(注涂泥也炭犹火也言人如坠泥火意欲济之令出其难也/恽客于江夏郡举孝廉为郎尚书曰民坠涂炭/向曰同 (第 36a 页)
    颜延年(安郡道经寻阳常饮渊明舍自晨达/善曰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延之为始)
(潜隐居有诏礼徵为著作郎不就故谓徵士/昏及渊明卒延之为诔极其思致/铣曰陶)
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酸之水出焉其中多琁/善曰山海经曰升山黄)


(伯夷周时隐者四皓汉时隐者/父尧时隐者伯成子高禹时隐者)故巳父老尧禹锱铢
周汉(将为巢许乎而父老尧舜也礼记孔子曰儒有上不臣/善曰范晔后汉书曰郅恽谓 郑敬
曰子从我为伊吕乎)
(禄之视之轻如锱铢矣/济曰言此数人秉行守节以其身轻/天子下不事诸侯虽分国如锱铢有 (第 20b 页)
肴从游学)禄微赐
金而欢同娱老(赐金娱老谓疏广也/已见张景阳咏史诗)折芰燔枯此焉自
(谢承后汉书曰 郑敬
(第 19b 页)
次都
钓鱼大泽折芰而坐以/蒲荐肉瓠瓢饮酒琴书自乐焚枯已见应璩百一诗) …… (第 19b 页)
(汉书曰 郑敬
(第 32a 页)
次都
琴书自乐礼记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道非兼济
事止乐善亦无得而称焉(周易曰智周万物 (第 32a 页)
若使是君为尧舜之)
(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东观汉记曰郅恽字君章汝南人也 郑次都
隐)
(于弋阳山中恽即去从 (第 31a 页)
次都
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
(我为伊尹乎将为许巢而去尧舜也 (第 31a 页)
次都
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子勉正性命勿劳神以害生告别而去恽客)
(于江夏郡举孝廉为/郎尚书曰民坠涂炭)而吾 (第 31a 页)
旧事曰四皓秦时为博士辟于/上洛熊耳山西襧衡书曰训夷皓之风)故己父老尧
禹锱铢周汉(范晔后汉书曰郅郓谓 郑敬
曰子从我为/伊吕乎将为巢许乎而父老尧舜乎礼记)
(孔子曰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虽分国如锱铢/有如此 (第 19a 页)
高谢人间。(本集)

  △丙曼容

  丙公,望崖辄归。匪骄匪吝,前路威夷。(本集)

  △ 郑次都

  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本集)

  △薛孟尝

  孟尝游学,天网时疏。眷言
熙戊午,浙之大吏皆欲以先生应词科之荐,以死力辞。已而万徵君季野亦有史馆之招,先生送之,叹曰:『嗟乎! 郑次都
能招郅君章同隐戈阳山中,不能禁其喟然而别,从此出处之事,且有操之者』。徵君以是终不受馆职。幕府以重币 (第 212 页)
磬翁则不得自制也。南北无所用心。顺之而已。余何憾焉。司马徽,庞公望衡对宇。作鸡黍相欢。邓敬, 郑次都
折芰包荷相从。彼大福人也。千载不可多得。然则磬翁又何憾焉。夫为水萍。余与磬翁同也。其去也。以此自释。 (第 227L 页)
阜隆然以高。仪可治其上为屋。杂植花药竹木之属。坐拥群书。淡然自得。既而丧室独居。益无意于米盐。吾尝感 郑次都
钓于弋阳山中。与邓君折芰为荐。以荷包肉。相从讲论。方是时。群雄并争。海内鼎沸。念二君者。如海天云鸿。 (第 27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