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跋
唐人及第书名雁塔未必锓诸石也明自永乐二年命
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南京国子监撰记者翰林侍读
学士王达也十三年会试天下贡士于北京登科考谓
是岁即命立石国子监然今无有有之自宣德五年林
震榜始也由宣德讫崇祯十三年碑凡七十一通思陵
厌薄进士故将下第举人与廷试贡士史惇等百六十
三人又 吴康侯 等百人尽留特用于是惇等请援进士
例谒孔庙行释菜礼并立石题名帝如所请大学士周
延儒奉敕撰文太仆寺少卿翰 (第 15b 页)
唐人及第书名雁塔未必锓诸石也明自永乐二年命
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南京国子监撰记者翰林侍读
学士王达也十三年会试天下贡士于北京登科考谓
是岁即命立石国子监然今无有有之自宣德五年林
震榜始也由宣德讫崇祯十三年碑凡七十一通思陵
厌薄进士故将下第举人与廷试贡士史惇等百六十
三人又 吴康侯 等百人尽留特用于是惇等请援进士
例谒孔庙行释菜礼并立石题名帝如所请大学士周
延儒奉敕撰文太仆寺少卿翰 (第 15b 页)
明朝进士题名碑
国子监进士题名碑。始自 皇明宣德五年。林震榜讫。崇祯十三年庚辰。魏德藻榜。凡七十一通。其下尚可容两碑而帝厌薄进士。将下第举人史惇, 吴康侯 等。尽留特用。惇等请援进士例。谒圣释菜。树碑题名。帝可之。太学士周延儒奉敕撰文。立于庚辰碑次。而十六 (第 316L 页)
国子监进士题名碑。始自 皇明宣德五年。林震榜讫。崇祯十三年庚辰。魏德藻榜。凡七十一通。其下尚可容两碑而帝厌薄进士。将下第举人史惇, 吴康侯 等。尽留特用。惇等请援进士例。谒圣释菜。树碑题名。帝可之。太学士周延儒奉敕撰文。立于庚辰碑次。而十六 (第 316L 页)
金川之兵。乃人伦之大变也。是以国言喧腾。野史至以为 让皇帝为僧。而西山之封。指为其所藏。然 让皇帝实自焚。乌有之说。何从而生也。 上修举阙典。苟久于位。必追尊而祀之。岂迟待至 弘光时耶。
崇祯十四年。重修大学讫。八月 上临雍。祭酒南居仁坐讲皋陶谟。司业罗大任讲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以上俱坐听。赐茶讲毕。 上入敬一亭。观 世宗所立程子四箴碑。遂传礼部将庙学诸碑。俱摹榻进览。又石鼓文残阙。亦令察补进呈。
崇祯庚辰。 上留意人材。俾下第举人及廷试贡士。俱留特用。悉畀民社之任。于是举人史惇以下一百
六十三人。贡士 吴康侯 以下一百人。许同进士出身。惇等请谒文庙行释菜礼。并立石大学题名。皆进士所得为也。阁臣张四知持不可。 (第 264L 页)
崇祯十四年。重修大学讫。八月 上临雍。祭酒南居仁坐讲皋陶谟。司业罗大任讲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以上俱坐听。赐茶讲毕。 上入敬一亭。观 世宗所立程子四箴碑。遂传礼部将庙学诸碑。俱摹榻进览。又石鼓文残阙。亦令察补进呈。
崇祯庚辰。 上留意人材。俾下第举人及廷试贡士。俱留特用。悉畀民社之任。于是举人史惇以下一百
六十三人。贡士 吴康侯 以下一百人。许同进士出身。惇等请谒文庙行释菜礼。并立石大学题名。皆进士所得为也。阁臣张四知持不可。 (第 264L 页)
烈皇帝留意人材。命下第举人及廷试贡生。俱留特用。悉畀以民社之任。于是举人史惇以下一百六十三人。贡生 吴康侯
以下一百人。许同进士出身。时勉以复社耆宿。与于特用榜中。其后死事者陆培等凡十一人。如孝廉陈瑚,处士归 (第 387L 页)
。思陵留意人材。俾下第举人及廷试贡士。俱留特用。悉畀以民社之任。于是。举人史惇以下一百六十三人。贡士 吴康侯
以下一百人。许同进士出身。其后死事者凡十一人。立贤无方。未尝不收国士之报。克勤复社。耆宿注名。特用榜 (第 21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