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高处士合葬志铭(李梦阳/)
高处士者大梁人也名瑾字彦节年六十八岁正德四
年二月五日而卒葬郑门茔矣后十有二年为正德辛
已而其配侯氏亦卒以明年正月二十七日启处士竁
合焉侯氏少其夫二岁卒之年七十八矣生二男子长
曰珣东明县丞擢知黟县又知东光次曰璐从弟提杀
之二女子一归周镛驿丞一归陆澍典膳珣生三男子
长曰爵次曰仲嗣县学生次曰叔嗣举人璐一男子曰

爱李子曰孔子有言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
者斯可矣予诵其言未尝不酸心流涕也盖重伤时俗
之偷云夫惑赝成真溺华忘实矿金璞玉非其人莫识
也乃人见艺材辩博豪纵赫霍辄敛詟慕效称贤或峨
冠飞缨气使威喝则又嗟羡敬事之遂令闾阎山野悃
朴自修力田饬行之夫闇沕无闻不见礼于辈流吁时
之偷亦甚矣乃余今幸知 高处士处士固
闇沕人也夷
考其行则孝弟俭直者也少事母岁时上寿自歌舞为 (第 10b 页)
  粤大记自序(郭棐/)
谨按昔云阳氏肇都沙丘迨轩辕分野厥维荆扬吾广
介焉是为扬粤古有九丘志河内司马彪有九州志然
皆略于岭服 高固
相楚始传铎氏微盖铎椒作也汉杨
孚撰南裔志晋王范著交广春秋而粤之声名文物彬
彬缃素后祀有考焉唐宋以来纪 (第 11b 页)
 经注有豫章太守贾萌讨莽而死陈留风俗传有淮

 阳 高固
不附莽而死令狐德棻北周书及唐史宰相
 世系表有建威将军令狐迈豫于东郡之难而死均
 可附入者 (第 18b 页)
   高处士合葬志铭
高处士者大梁人也名瑾字彦节年六十八岁正德四
年二月五日而卒葬郑门茔矣后十有二年为正德辛
巳而其配侯氏亦卒以明年正月廿七日启处士竁合
焉侯氏少其夫二岁卒之年七十八矣生二男子长曰
珣东明县丞擢知黟县又知东光次曰璐从弟提杀之
二女子一归周镛驿丞一归陆澍典膳珣生三男子长

曰爵次曰仲嗣县学生次曰叔嗣举人璐一男子曰爱
李子曰孔子有言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
斯可矣予诵其言未尝不酸心流涕也盖重伤时俗之
偷云夫感赝成真溺华忘实矿金璞玉非其人莫识也
乃人见艺材辩博豪纵赫霍辄敛詟慕效称贤或峨冠
飞缨气使威喝则又嗟羡敬事之遂令闾阎山野悃朴
自修力田饬行之夫闇沕无闻不见礼于辈流吁时之
偷亦甚矣乃余今幸知 高处士处士固
闇沕人也夷考 (第 16a 页)
数人之外不得苟以老名也武公之圣固无所愧
于下然欲退而从乡先生长老几杖安车游宴之衎乐
而有所不能三老之 高固
无所羡于上然欲进而据公
卿大夫宠数事业之崇显而有所不可得齿之在于上
世而有可尚者得人之难既如彼其于所 (第 49a 页)
武为典属)
(国师古曰典属国本秦官/汉因之掌归义蛮𡰥属官)敛气馀勇雄边遗则孝实天
经忠为令德(左传 高固
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孝经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左氏传曰忠为令德)(第 65b 页)
    (字命/题)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
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蒙马
一何威浮江亦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高云逐
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大室嵩山/记嵩山有)
(太室少室二山孟门地域志在吉州与龙门相对五龙/易六爻而五爻皆以龙为象故曰五龙蒙马左庄十年)

(齐宋师次于稷公子偃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守/之大败宋师按皋比即虎皮也浮江宋均为九江太)
(郡多暴虎均下令去陷阱其后虎相与度江而去贾馀/勇贾说文售也左成二年 高固
入晋师曰欲勇者贾余)
(馀/勇)
   野田黄雀行(王僧虔伎录为相和歌瑟调三十/六曲内有野田黄雀行乃 (第 22a 页)
  客来即与共青缠谋筑荒山野意全门外定栽桃似锦
檐边还种竹如椽一区白屋随吾分千载青囊见子传
寄语灵泉李兼善肯来宜在菊花天


  次閒閒吴宗师韵

  应酬驰骛百无成爱客须分实与声君似远公邀共社
我如 高固
盍逃盟抽心括胃非能事问水寻山足此生
不看西楼松上月多情偏照鬓间明 (第 12a 页)
还末序云予读孟子书以为天下惟泰山为高也今陟
其顶而观之则知所谓高者特高于地耳而山之上其 高固
无穷也予于是而悟学之无止法矣
辛亥年三十六岁正月为次男聘李鹤峰兄第五女先
是媒举显宦予曰彼富我贫素不 (第 33b 页)
  次仲实见寄韵
平居忆故旧怀抱辄不佳兴来望浮云怅恨独举杯奇
文孰能赏高言孰能偕兹辰辱使至喜有意问来讽诵
剧倾倒百过卷且开得知贤者心出处与作排山岳纵
可移厥 高固
崔嵬敝庐迩喧市卑湿苦病骸常念川路
脩杖屦安得陪抚事意疏散毋论与俗乖犹恐战不胜
常处涧谷隈斯言弗果践临 (第 8a 页)
丁之解牛。轮扁之斲轮。有所自得。故阖辟变幻。无意于用巧。而古今莫之能及。斯其所以神乎。
陶渊明诗。其 高固
不及建安。而冲澹和粹。出于自然。读之可以养人性情。真有道者之言也。
朱子曰。圣贤立言。本自平易。平易 (第 295H 页)
何。今承来教。不胜惶恐。然环顾今日。传得此事一脉者其谁。苟有其实。虽欲逊避而不可得。不量己分。自处太 高固
妄也。责有所归。饰让过谦者。亦非中道如何。子皓想日益精进。何以则可以一致身于诸名胜之间。以警发昏愚也 (第 50H 页)
。景仰古人雅矣。今奉盛问。清风满怀。敢不扬眉。一陈所蕴。遂为之说曰。士生天地间。莫不以清高为志。则清 高固
士之所同尚也。志之所尚。既在于清高。则兴之所发。亦在于清高。故耳之所聆。目之所视。身之所处。意之所适 (第 13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