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杂著卷六
上辛筠谷侍御
兼才旧夏寄一函,内附哈仔栏纪略钞本。蛤仔栏向未内属,旧冬 梁九山 据谢退谷所著纪略,条列奏闻,今已奉旨收抚。纪略一书,夏间已梓于前台郡守双梧杨公;如得其本,当即寄览。 (第 111 页)
上辛筠谷侍御
兼才旧夏寄一函,内附哈仔栏纪略钞本。蛤仔栏向未内属,旧冬 梁九山 据谢退谷所著纪略,条列奏闻,今已奉旨收抚。纪略一书,夏间已梓于前台郡守双梧杨公;如得其本,当即寄览。 (第 111 页)
(卑南觅在南路傀儡山后,凡七十二社。水沙连在北路,距彰化县治九十里,凡二十四社。泗波澜一名秀孤鸾,又名秀姑鸾,在山后;北界噶玛兰、南界凤山,横四百馀里、亘二百馀里。三处皆地宽土沃,闽、粤人多私垦其中。收之,则有益国家;弃之,则徒贻奸宄。诚使置官司、定田赋,收千馀里所出之利以佐正供,纳数十万无籍之民咸遵国法,劳在一时、逸在万世,岂曰小补云哉?噶玛兰之开创,议自同知徐梦麟;继之者,知府杨廷理。嘉庆十五年,奏准于总督方维甸;至十六年,总督汪志伊、巡抚张师诚乃定议。丈田地,置官司焉。然十三年少詹事 梁上国
一疏,实有以成之。台郡田,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计一甲,约内地十一亩三分一釐零 (第 7 页)
总之,膏沃制胜之地,不为我有,必为人有。前台湾道姚莹、方传燧,台湾府邓传安,具有禀陈。前詹事闽人 梁上国
章奏内,引雍正初年前宪满题报:南北二路生番,自古未通声教;近见内附熟番饱煖优游,亦莫不欢欣鼓舞,愿附 (第 48 页)
书至,未数月,君亦归而余又远出,遂自此不共杯酒之欢矣。
梁履将木南山馆词 ■长乐梁洛观履将秀才,宫詹 九山上国先生 之曾孙也。为人机警而有至性,出笔秀削 ,宜于倚声,年未三十而卒。有木南山馆词一卷,余拟序而刻之。以中
梁履将木南山馆词 ■长乐梁洛观履将秀才,宫詹 九山上国先生 之曾孙也。为人机警而有至性,出笔秀削 ,宜于倚声,年未三十而卒。有木南山馆词一卷,余拟序而刻之。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