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正嗣统诏
礼皇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
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汉/宣)
(武帝曾孙昭帝武帝少子悼考宣帝父史/皇孙也宣帝既后昭帝不当考史皇孙)哀帝以外藩
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或误时朝(或惑/同)既尊 恭皇 立
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长信(哀帝定陶恭王子为成帝/后藩妾定陶傅太后及丁)
(姬也长信宫名皇太后所居帝 (第 5b 页)
礼皇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
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汉/宣)
(武帝曾孙昭帝武帝少子悼考宣帝父史/皇孙也宣帝既后昭帝不当考史皇孙)哀帝以外藩
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或误时朝(或惑/同)既尊 恭皇 立
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长信(哀帝定陶恭王子为成帝/后藩妾定陶傅太后及丁)
(姬也长信宫名皇太后所居帝 (第 5b 页)
恭逊刘裕原晋之弊起于
浮誇清谈之极祸成永嘉宋齐梁陈元魏东西南北瓜
分后周并齐隋文混一始盛开皇炀帝穷奢 恭帝 禅唐
唐高之兴太宗之谋闺门惭德责以春秋田以租调兵
以府卫七百馀员首定官制贞观仁义髣髴三代本根
不正随 (第 16a 页)
浮誇清谈之极祸成永嘉宋齐梁陈元魏东西南北瓜
分后周并齐隋文混一始盛开皇炀帝穷奢 恭帝 禅唐
唐高之兴太宗之谋闺门惭德责以春秋田以租调兵
以府卫七百馀员首定官制贞观仁义髣髴三代本根
不正随 (第 16a 页)
叠藩国
尽君臣之分朝廷厚亲爱之诚宗庙之神灵降监用禧
海宇之臣工仪刑承德而某等何人乃敢昏迷自恣侮
慢弗 恭皇 上廓天地之恩奈某等负丘山之罪罔之生
也庸何惜哉伏望皇上奋昭乾断涣发宸刚将各官拿
送法司明正其罪以为人 (第 18b 页)
尽君臣之分朝廷厚亲爱之诚宗庙之神灵降监用禧
海宇之臣工仪刑承德而某等何人乃敢昏迷自恣侮
慢弗 恭皇 上廓天地之恩奈某等负丘山之罪罔之生
也庸何惜哉伏望皇上奋昭乾断涣发宸刚将各官拿
送法司明正其罪以为人 (第 18b 页)
(三代敌怨者魏分东西之后东魏静帝逊位于神武之/子齐文宣历传废帝昭帝武成后主幼主而邺乃亡 西)
(魏恭帝 逊位于安定公之子周闵帝/历明帝武帝至建德六年始平邺也)昔周王鲔水之师
尚劳再驾(吕氏春秋曰武王伐纣至 (第 3a 页)
(魏恭帝 逊位于安定公之子周闵帝/历明帝武帝至建德六年始平邺也)昔周王鲔水之师
尚劳再驾(吕氏春秋曰武王伐纣至 (第 3a 页)
(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月公见子产赐之莒鼎左传襄十年曰 宋公
享晋)
(侯于楚丘请以桑林舞师题以旌夏晋侯惧而退入于/房去旌卒享而还及著雍疾卜桑林见杜注曰祟见于) (第 72a 页)
(侯于楚丘请以桑林舞师题以旌夏晋侯惧而退入于/房去旌卒享而还及著雍疾卜桑林见杜注曰祟见于) (第 72a 页)
为诸侯庶子而设汉以后则通乎天子
矣如汉文帝以代王入承汉统是也汉哀帝时帝白王
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 恭皇 又引春秋母以子
贵之说遂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 (第 47a 页)
恭皇 后中郎
将冷裒复奏言恭皇太 (第 47a 页)
恭皇 后皆不宜复冠以定陶 …… (第 47a 页)
蕃国之号车服置吏宜皆如制及为 恭皇 立庙京师大
司空师丹曰定陶恭皇太 (第 47b 页)
恭皇 后以定陶系号者母
从子妻从夫之义也欲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
以明尊无二上之义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 …… (第 47b 页)
父之义尊父母也为人后者为其
子故为所后服斩衰三年降其父母以期明尊本祖而
重正统也孝成皇帝圣虑深远故为 恭皇 立后承祭祀 (第 47b 页)
恭皇 长为一国太祖万代不毁恩义已备陛下既继 …… (第 47b 页)
陶之祀今欲立庙京
师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须毁空去一国太祖
不隳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 恭皇
也今按师丹所陈足为百代定论后世凡以旁支入继
大统者多由人欲以俚俗不经之礼使绝其所生既已
拂于天理人情 (第 48a 页)
矣如汉文帝以代王入承汉统是也汉哀帝时帝白王
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 恭皇 又引春秋母以子
贵之说遂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 (第 47a 页)
恭皇 后中郎
将冷裒复奏言恭皇太 (第 47a 页)
恭皇 后皆不宜复冠以定陶 …… (第 47a 页)
蕃国之号车服置吏宜皆如制及为 恭皇 立庙京师大
司空师丹曰定陶恭皇太 (第 47b 页)
恭皇 后以定陶系号者母
从子妻从夫之义也欲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
以明尊无二上之义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 …… (第 47b 页)
父之义尊父母也为人后者为其
子故为所后服斩衰三年降其父母以期明尊本祖而
重正统也孝成皇帝圣虑深远故为 恭皇 立后承祭祀 (第 47b 页)
恭皇 长为一国太祖万代不毁恩义已备陛下既继 …… (第 47b 页)
陶之祀今欲立庙京
师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须毁空去一国太祖
不隳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 恭皇
也今按师丹所陈足为百代定论后世凡以旁支入继
大统者多由人欲以俚俗不经之礼使绝其所生既已
拂于天理人情 (第 48a 页)
送内弟卢遵游桂州序(子厚舅/之子)
外氏之世德存乎古史扬乎人言其敦大朴厚尤异乎
他族由遵而上五世为大儒(后汉卢植涿郡人植子毓/毓子珽珽子志志子谌)
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元和姓纂卢谌子偃偃子昭昭/曾孙靖靖三子景裕为齐文襄)
(帝师辩为周武帝师光/为 魏恭帝 师号帝师房)其风之流者皆好学而质重遵
余弟也(一本弟下/有子字非)广而不肆巽而不慑孝敬忠信之道
拳拳 (第 5a 页)
外氏之世德存乎古史扬乎人言其敦大朴厚尤异乎
他族由遵而上五世为大儒(后汉卢植涿郡人植子毓/毓子珽珽子志志子谌)
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元和姓纂卢谌子偃偃子昭昭/曾孙靖靖三子景裕为齐文襄)
(帝师辩为周武帝师光/为 魏恭帝 师号帝师房)其风之流者皆好学而质重遵
余弟也(一本弟下/有子字非)广而不肆巽而不慑孝敬忠信之道
拳拳 (第 5a 页)
一直自然千里(见伤/心赋)风飙欲远(见连/珠)光景将升(后汉/书梁)
(皇后生有/光景之祥)后魏二年 (恭帝/廓) 封涪城县开国公(隋书金山/郡涪城县)
(注旧置始平郡西魏改郡/为涪城后周又改曰安城)时年五岁也虹蜺满 (第 2b 页)
(皇后生有/光景之祥)后魏二年 (恭帝/廓) 封涪城县开国公(隋书金山/郡涪城县)
(注旧置始平郡西魏改郡/为涪城后周又改曰安城)时年五岁也虹蜺满 (第 2b 页)
在。今
以明庭百辟。列土诸侯。中外同辞。再三沥恳。臣等不胜大
愿。谨奉玉宝玉册。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孝 恭皇帝。 伏惟
皇帝陛下体尧舜之至道。法日月于太虚。威于夷狄。恩及
虫鱼。奉国者继加荣宠。违天者咸就诛锄。典礼 (第 07b 页)
以明庭百辟。列土诸侯。中外同辞。再三沥恳。臣等不胜大
愿。谨奉玉宝玉册。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孝 恭皇帝。 伏惟
皇帝陛下体尧舜之至道。法日月于太虚。威于夷狄。恩及
虫鱼。奉国者继加荣宠。违天者咸就诛锄。典礼 (第 07b 页)
此咎非安定公而谁?(《周书·文帝纪下》,魏文帝崩,皇太子嗣位三年,太祖与公卿定议废帝,尊立齐王廓,是 为恭
帝。元年,帝大飨群臣,魏史柳虬执简书于朝。)
闵帝纪》)
明帝
帝讳毓,小名统万突,文帝长子,大统中封宁都郡公,行华州事,拜宜州刺史。 恭帝 末授大将军,镇陇右。孝闵受禅,进柱国,转岐州刺史,以元年九月奉迎即天王位,其三年八月称皇帝,改元武成
明帝
帝讳毓,小名统万突,文帝长子,大统中封宁都郡公,行华州事,拜宜州刺史。 恭帝 末授大将军,镇陇右。孝闵受禅,进柱国,转岐州刺史,以元年九月奉迎即天王位,其三年八月称皇帝,改元武成
初迁镇远将军,除步兵校尉。侯景召授银青光禄大夫,加中军将军,拜行台郎中,除黎阳郡守,去职。大统末除安 西将
军,拜著作佐郎,恭帝初进号南平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六官建,为史史上士。周受禅,加征南将军、右金紫光
节、平东将军、吏部郎中,出为李弼行军长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尚书左丞,进吏部尚书,赐姓宇文氏 。恭
帝末拜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进爵为侯。孝闵受禅,除工部中大夫,转民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出
高帝姓萧。名道成。 武帝名赜。 主昭业。 主昭文。 明帝名鸾。 主宝卷。(本名明贤。) 和帝名宝隆。
梁
武帝姓萧。名衍。 简文帝名纲。 孝元帝名绎。 敬帝(经世书作 恭帝。 )名方智。
后梁
(第 301L 页)
梁
武帝姓萧。名衍。 简文帝名纲。 孝元帝名绎。 敬帝(经世书作 恭帝。 )名方智。
后梁
(第 301L 页)
昭成帝建国。 道武帝登国, 皇始, 天兴, 天赐。 太宗永兴, 神瑞, 泰常。 世祖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高宗兴安,(一作贞安。) 兴光, 太安, 和平。 显祖天安, 皇兴。 高祖延兴, 承明, 太和。 世宗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肃宗熙平, 神龟, 正光, 孝昌, 武泰。 敬宗建义, 永安。 主晔建明。 节闵帝普泰。 废帝朗中兴。 孝武帝太昌, 永兴, 永熙。 文帝大统。 废帝钦乾明。 恭帝廓
绍泰。
东魏
孝静帝天平, 元象, 兴和, 武定。
京兆王愉建平。 北海王颢孝机, 建武。 (第 313H 页)
东魏
孝静帝天平, 元象, 兴和, 武定。
京兆王愉建平。 北海王颢孝机, 建武。 (第 313H 页)
寿。)○厉公。(无忌。)○文公。(赤。)○成公。(说。)○庄公。(购。)○僖公。(入春秋。)
【增】 (宋公) 微子。(开。一名启。帝乙子。)○微仲。(衍。)○ (第 424L 页)
宋公。(稽。) ○丁公。(申。)○湣公。(共。)○炀公(熙。○湣弟。)○厉公。(鲋祀。○弑兄。)○僖公。(举。)○惠 …… (第 424L 页)
终安王二十三年辛丑。三十君。凡七百七十四年。)
【增】(宋春秋后系)休公。(田。○悼公子。)○辟公○ 宋公。(剔成。) ○康王。(偃。○弑兄僭王。齐楚魏灭之。始周成王三年戊子。终赧王二十九年甲戌。三十二君。凡八百二十九年 (第 425H 页)
【增】 (宋公) 微子。(开。一名启。帝乙子。)○微仲。(衍。)○ (第 424L 页)
宋公。(稽。) ○丁公。(申。)○湣公。(共。)○炀公(熙。○湣弟。)○厉公。(鲋祀。○弑兄。)○僖公。(举。)○惠 …… (第 424L 页)
终安王二十三年辛丑。三十君。凡七百七十四年。)
【增】(宋春秋后系)休公。(田。○悼公子。)○辟公○ 宋公。(剔成。) ○康王。(偃。○弑兄僭王。齐楚魏灭之。始周成王三年戊子。终赧王二十九年甲戌。三十二君。凡八百二十九年 (第 425H 页)
闻丧成服条下。 通典。有奔大丧条。其说甚备。盖出于谷梁传,五经通义等书。魏时礼官议
奔丧礼。有除丧而归。哭于墓者。皆听哭于陵。东晋成帝咸康中。 恭皇 后山陵。司陵(《通典》과 《南溪集》에 의거하여 ‘徒’로 교감하였다.)西曹属王濛议立奔丧之制。请 (第 125L 页)
奔丧礼。有除丧而归。哭于墓者。皆听哭于陵。东晋成帝咸康中。 恭皇 后山陵。司陵(《通典》과 《南溪集》에 의거하여 ‘徒’로 교감하였다.)西曹属王濛议立奔丧之制。请 (第 12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