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
之利韩必为关中之侯若是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
许鄢陵婴城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
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之右壤
可拱 (第 4a 页)
为王虑莫如善楚秦楚合而为
一以临韩韩必敛手王施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
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许
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
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右壤可
(第 4a 页)
王襟以山东之险(蔽障/如襟)带以河曲之
(围绕/如带)韩必为关中之候(比之/候吏)若是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战惧/则然)许鄢陵(今开封/州县)婴城上蔡召陵(属汝/宁府)不往
来也(韩魏口/不通女)此而 (第 10b 页)
   张知白
张文节知白沧州清池人考其历官亦未到两浙宋元

明诸志叙人物亦无有及知白者闻志宋贤传忽阑入
之谓与林逋游过四明择鄞之十七甲居焉此何据耶
考范光阳撰张士埙行状 郑梁
撰张遐勋行状俱云系
出文节公知白其后有讳吁者徙居于鄞然则张村之
族虽出自知白其徙鄞者乃张吁也吁与知白 (第 8b 页)
出与诵之暑退秋来襆被南返查子
过别索序此编长吟低讽慨然喜其与余有合也易曰
同声相应余其能无言哉同学弟 郑梁
题于燕京旅次 (第 7a 页)
 若此余家与鸿胪世有姻余少时曾见其印谱一
 二册及选耆旧集往从其家借书虽残失过甚
 尚有存者近更得吾友 郑梁
所作鸿胪传叙其七
 使外国因忾然想见一时车书之盛而士大夫家
 唯以藏书相尚四部焕然无奇不出今日追慕其 (第 3b 页)
  张丈韫山墓表铭
张先生讳锡璁字德符别署韫山浙之宁波府鄞县人
也张氏旧以多财雄于甬上至进士雪汀先生士埙始
受业姚江黄先生之门称高弟是为先生之父进士之
长公渔溪锡璜亦举于乡是为先生之兄先生读书承
其家学 郑高州寒村
范延平笔山万徵君石园皆契之
其赋性醇厚而和平圣门之所谓善人也其造诣不言
而躬行汉世之所称长者也其为诗 …… (第 12a 页)
  柴丈渔山墓表铭
汉时于学校中必有高材生之选以是知瑰伟轶群之
士古亦难其人也吾乡自 国初诸老先生逝后陈先
生宗献为古学同时和之者为董先生次欧陈先生鲁
水柴先生渔山而渔山之材最高其为文浩浩落落不
依傍人门户如河决下流而东注也如登高山而小一
切也如庖丁迎刃解牛而磅礡自如也充其所至欧阳
兖公苏学士晁詹事之流诗则渭南一派于是前辈
高州寒村
一见惊倒许其以诗古文词名世前此先生
不甚爱惜所作及 (第 13b 页)
寒村
之言始稍稍收拾之题其集 (第 13b 页)
  钱东庐徵君墓表 郑高州寒村
之殁也谓其子云吾有不了事二其一则
姚江黄先生墓文其一则老友东庐钱丈墓文也岁在
丙辰予为黄先生篹神道碑 …… (第 14a 页)
师遂有功王命叙先生从征
功授官先生以母老固辞不赴邺园亦欲荐之先生中
夜遁去先生豁达伉爽笃于友朋之谊故 郑高州寒村
曰管夷吾称鲍叔推财以我为贫吾于东庐见之性介
特姚江黄先生之卒先生素车往吊径哭其墓不见丧
主而返雅称契 (第 15a 页)
讳性字义门别号南溪浙之慈溪县鹳浦人也以
故按察副使溱为祖世所称秦川先生者也以故知高
州府梁为父世所称 寒村先生
者也生于康熙乙巳十
一月二十六日卒于乾隆癸亥七月十日其年七十有 …… (第 3b 页)
  李东门墓表
李太学暾字寅伯一字东门鄞人杲堂先生子也杲堂
艰于得子四十后始举太学初堕地面上有如小耳者
数十为系去之稍长右颊有瘢作鸦青色有相者见之
曰此海外阿罗汉化身也负才气颇狂侠杲堂读书雅
守绳墨不肯少有疏略而太学不耐章句之学通其大
意而巳杲堂文词简练组织严于律度而太学信笔立
成既冠梨洲黄先生见其诗曰是能独开生面者而
丈寒村
尤喜之郑南溪谢北溟万西郭为四子之集太
学为之长性好游春则渡钱唐探河渚入姑苏游邓尉 …… (第 7b 页)
湖放弃诗酒然其潇洒跌宕要足以自豪矣尤留
心甬上水利时时为当道言之卒年七十有五所著松
梧阁集其佳处时与 寒村
相近云少时尝豫證人之社
然不喜讲学或劝之则曰今世之为此者特希世以盗
名耳吾不屑也语虽放诞然亦未尝不切 (第 8b 页)
公余生生有湖上七子之编高隐君鼓峰有石户之吟
其中诗称极盛而尚未有人辑而汇之者承平而后诗
盟中振 郑高州寒村
周即墨證山姜编修湛园董秀才
缶堂舒广文后村诸公为一辈胡京兆鹿亭张大令萼
山诸公又为一辈虽其才力各有所 (第 27b 页)
   万履安之子八人著者斯年斯大斯同
万氏八子最能绍蕺山之学为梨洲高弟者曰斯选当
时以康斋比之斯大斯同皆精于经斯同并精于史又
其一曰斯备工于诗而斯年最长非诸弟匹也
   黄百家用 郑寒村
文立石化安山墓门 (第 16b 页)
寒村
未及为此文而卒
   林霁山郑朴翁
二君何从得其卒之年月此郢书燕说也
   陈邦彦以诸生起兵
陈公是 (第 16b 页)
也善读先生之文者宁如是乎斯大曰然则子
盍书之以告天下之读南雷文案者梁唯唯遂书之
康熙庚申孟秋之月门人 郑梁
百拜谨序 …… (第 5a 页)
  答刘伯宗问朱子壶说 答汪魏美问济洞争端
  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 答范国雯问喻春山律历
  答万充宗质疑书 答 郑禹梅
家谱杂问
 卷五
  都督佥事瑞岩万公墓表天津巡抚留仙冯公神道碑铭
  寿儿圹志 冯中丞墓志铭
   (第 7a 页)
绅之为读书种子者绝而沦剥甲子之馀犹能檃括遗
声所谓馆课试录之出自馆阁者不惟不足为法且以之
为戒矣闻之 郑禹梅
曰今世作者可略而言出于幕客者
以割裂为修辞出于经生者以肤浅为大家虽分路扬镳
曾何与文章之事乎天尾旅奎 …… (第 17a 页)
人巳足又何必至于
四哉去岁老母八旬交游之作喜得范阳孙钟原一言然
亦以其人足重而余先时之所注意者在吾友 郑禹梅
(第 19b 页)
禹梅
薄游在外不果作今八月初六 (第 19b 页)
禹梅
之母施恭 …… (第 19b 页)
人六十诞辰以其序见属余文岂能过 禹梅
(第 20a 页)
禹梅
之注
意则与余同恭人为永从县令之孙女总戎二华公之侄
孙女其姑即总戎之女也妇姑之慈孝著闻郡邑当平子
先 …… (第 20a 页)
其墓以 郑禹梅
之跛翁传尽其大指故阁笔者久之而经
累请不巳又二年始克为之铭曰
三代之治悬隔千祀制度文为三传三礼牛毛茧 (第 45a 页)
之篆亦可传后乎铭曰
物盛而衰衰久而复天道之常人事之卜吁嗟孺人霜雪
性情高名之家而荼苦一生
  雪中简 郑禹梅
老来生怕是严寒雨雪今年四度看香结浓云埋唵叭酒 …… (第 4b 页)
员改知县值铨选壅滞又连丁内
外艰需次于家者十馀载读书之外好古书画法帖与其
友陈夔献陈介眉范国雯王文三 郑禹梅
之辈相砥砺于
古昔乙卯始入京候补行人丙辰卒于寓舍康熙十五年
某月某日也距生崇祯十三年庚辰某月某日年三 (第 9b 页)
  辞祝年书
顷见万贞一 郑禹梅
以某年满六十徵文相宠某不胜愕
然如昏沈梦中忽然摇醒记忆此身方才痛哭某十七失
父斯时先忠端公年袛四十三 …… (第 18b 页)
  江村
江水绕孤村芳菲在何处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
抱病南悾下孤吟苦雨题往来词客少次韵有红闺(女/音)
  次 郑禹梅
春暮韵
浸寻衰病异他年诗瘦三分贾浪仙花到棠梨成鬼节村
寒杨柳过饧天春光巳入离亭笛燕子犹衔细雨田不是 (第 9a 页)
  荅 郑禹梅
修家谱杂问(丁巳)
 兵部主事刑部主事是宋世职名否
按宋官制六部自尚书以下止有侍郎郎中员外郎三项
其 …… (第 28a 页)
吾无为质
  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
辛亥郑平子先生六十余为文寿之羡其萧然自得隐居
之乐今又十年令子 禹梅
书来复欲余言念此十年间先 (第 3a 页)
生既閟其声光轻灭喧俗 禹梅
三入长安公车流冗灌浦
书带静然四屋当世得气之家方且文号儒宗武称将表
风腾波涌更相骀藉以先生之才亦何难 …… (第 3b 页)
吊古伤今欤则先生之年正未可知也虽然先生终不得
与皋羽韶父诸人比文章未坠必有英绝领袖之者 禹梅
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于自然照烂卷
轴砥艺苑之横流余且苦其轩车不容巷门庭无子真之
迹矣
  (第 4b 页)
复加优劣汝曹即极力模写有能增益此二字乎后世即不信
今人之文章其有不信 忠端公之言乎不须妄为蛇足余友 郑禹梅
新有文声持此往告之其必不以世俗之文诳汝也 (第 17b 页)
  碧纱笼石刻跋
王敬公之才之遇岂阇黎所能预识为之纱笼亦至
矣而犹以诗愧之褊哉敬公相业诚有可讥然其浚
扬州大渠利转运以盐铁济军国之用亦不为无功
坡公诗以阇黎为具眼亦过激之论也古木兰院僧
心平属书碧纱笼扁遂论之如此
  二老重逢图跋
朱竹垞 郑寒村
两先生为老 (第 13a 页)
寒村
元孙勋持竹垞 (第 13a 页)
寒村
诗墨迹索题余既和诗且书二老堂扁俾勋 (第 13a 页)
    (夏启芬曰:「奠邑」合为「郑」字,「秦川」合为「溱」字;即慈溪郑溱,所称为平子先生也。意国初藏是集者恐有忌讳,故隐拆其姓名耶?张美翊曰: 郑寒村
「父秦川府君行状」云:『先君丙戌以后,别号秦川』。) (第 309 页)
状官之燕。得其方以来。试之辄效。
辛巳春。洪承旨受畴痔疾极重。百药无效。其侄佐郎禹翊适访我。时南海人 郑梁
吉亦到。言乌胆极好。屡见效云。洪归试之果然。乌午前所捉则有胆。午后则无胆。故必捉于午前。其胆极小。以 (第 37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