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公疏激怒宫闱故虽
元祐党籍已赦而公三窜谪屈伸荣辱之变未尝不以
正也朝廷虽謇切乡党常和乐识虑虽达权操舍 常据
经学术虽敏辨讲肄常钝默修之身及家未尝无本末
次第也谏必行人臣之荣遇也然道之难全而非节不
著喜闻过人主 (第 8b 页)
元祐党籍已赦而公三窜谪屈伸荣辱之变未尝不以
正也朝廷虽謇切乡党常和乐识虑虽达权操舍 常据
经学术虽敏辨讲肄常钝默修之身及家未尝无本末
次第也谏必行人臣之荣遇也然道之难全而非节不
著喜闻过人主 (第 8b 页)
辄捍法网桁杨桎梏相望
不几尽天下而刍狗之耶世常酷赵禹张汤夫见知腹
诽之法自汤作始深文巧诋得酷名宜矣禹 常据 法守
正亦不免焉者夫不得其意而惟文法是绳虽以萧何
之律案劾民之不聊生者巳过半矣虽比之汤亦可也
莪溪君 (第 20a 页)
不几尽天下而刍狗之耶世常酷赵禹张汤夫见知腹
诽之法自汤作始深文巧诋得酷名宜矣禹 常据 法守
正亦不免焉者夫不得其意而惟文法是绳虽以萧何
之律案劾民之不聊生者巳过半矣虽比之汤亦可也
莪溪君 (第 20a 页)
州潮阳县殪凶攻逆稍正天讨假以岁月因潮之
民阻山海之险增兵峙粮以立中兴根本亦吾国
之莒即墨也刘兴为潮宿寇叛服不 常据 数郡跋
扈杀掠尤惨遂诛之十二月十五日闻北帅张弘
范自明秀步骑水陆并进乃入南岭栅险自固二
(第 41b 页)
民阻山海之险增兵峙粮以立中兴根本亦吾国
之莒即墨也刘兴为潮宿寇叛服不 常据 数郡跋
扈杀掠尤惨遂诛之十二月十五日闻北帅张弘
范自明秀步骑水陆并进乃入南岭栅险自固二
(第 41b 页)
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谈宾/录)
润州甘露寺有块石状如伏羊形制略具号恨石相传
孙权 常据 其上与刘备论曹公壁间旧有罗隐诗板云
紫髯桑盖两沉吟恨石空存事莫寻汉鼎未分聊把手
楚醪虽美肯同心英雄已 (第 8a 页)
润州甘露寺有块石状如伏羊形制略具号恨石相传
孙权 常据 其上与刘备论曹公壁间旧有罗隐诗板云
紫髯桑盖两沉吟恨石空存事莫寻汉鼎未分聊把手
楚醪虽美肯同心英雄已 (第 8a 页)
观于存心而后见君子之异也夫君子岂能有以高天
下哉彼所以存其心于万物之中者自穆然其不可及
矣今夫俗不可同世不可合士不幸生今日而戛戛乎
求有以异于人此亦非圣贤之所戒也异之云者天下
皆小人而吾君子焉耳而天下之贵君子而贱小人也
亦通情也谁甘处小人而奉我以君子者哉其力皆足
以相持其气皆足以相报其机智皆足以相乘而斗捷
其学问意见皆足以相矜相傲而不让孰为君子而君
子者矫矫然居万物之群而物莫之乱也物即能败君
子以名抗君子以势而终莫能胜君子以品也异哉是
遵何道乎人伦万物之间非万物逐于邪而君子独居
其正是非之在今日其理亦有不可凭者矣独恃此隐
微寤寐之地居天下之所不辨而悠然有以自得者其
人乃自此远焉毁誉动静之际非万物处其下而君子 常据 于上屈伸之在今日其故亦有不可知者矣惟观 (第 23b 页)
下哉彼所以存其心于万物之中者自穆然其不可及
矣今夫俗不可同世不可合士不幸生今日而戛戛乎
求有以异于人此亦非圣贤之所戒也异之云者天下
皆小人而吾君子焉耳而天下之贵君子而贱小人也
亦通情也谁甘处小人而奉我以君子者哉其力皆足
以相持其气皆足以相报其机智皆足以相乘而斗捷
其学问意见皆足以相矜相傲而不让孰为君子而君
子者矫矫然居万物之群而物莫之乱也物即能败君
子以名抗君子以势而终莫能胜君子以品也异哉是
遵何道乎人伦万物之间非万物逐于邪而君子独居
其正是非之在今日其理亦有不可凭者矣独恃此隐
微寤寐之地居天下之所不辨而悠然有以自得者其
人乃自此远焉毁誉动静之际非万物处其下而君子 常据 于上屈伸之在今日其故亦有不可知者矣惟观 (第 23b 页)
之语。或是他人之言。今庙不可虚。尊无二
上。非时不造主。合载一主行。皆大圣祖及宣尼亲所发明
者。比之 常据。 不可同涂。又邱明修春秋。悉以君子定褒贬。
至陈泄以忠获罪。晋文以臣召君。于此数条。复称君子。将
评得 (第 14b 页)
上。非时不造主。合载一主行。皆大圣祖及宣尼亲所发明
者。比之 常据。 不可同涂。又邱明修春秋。悉以君子定褒贬。
至陈泄以忠获罪。晋文以臣召君。于此数条。复称君子。将
评得 (第 14b 页)
尽之良心至此坏尽到得
利害切身则虽弑父与君亦将无所不至矣孔子此言
明白正大可为万世切戒而自古及今庸人 常据 高位
窃重禄者盖因此样人多能谨畏自守而以和柔悦人
故人君不觉而信用之也然则如之何曰人君正心以
照临百 (第 25a 页)
利害切身则虽弑父与君亦将无所不至矣孔子此言
明白正大可为万世切戒而自古及今庸人 常据 高位
窃重禄者盖因此样人多能谨畏自守而以和柔悦人
故人君不觉而信用之也然则如之何曰人君正心以
照临百 (第 25a 页)
乐缓斋记
世之缓者非一途人皆目之以迂众人非之而不易其
所操者其自得者与其见利不惑者与客有好古博雅
褒衣峨冠趋中律吕言法典谟非乐不作非礼不居射
利后时屡空晏如人皆以为不足而巳独谓之有馀 常
据
缓而自乐揭斋颜而特书诚不能疾行而争先甘后
尘以徐徐以安处而忘势以缓步而当车他日豢龙先
生连轩结驷驺从 (第 12a 页)
世之缓者非一途人皆目之以迂众人非之而不易其
所操者其自得者与其见利不惑者与客有好古博雅
褒衣峨冠趋中律吕言法典谟非乐不作非礼不居射
利后时屡空晏如人皆以为不足而巳独谓之有馀 常
据
尘以徐徐以安处而忘势以缓步而当车他日豢龙先
生连轩结驷驺从 (第 12a 页)
章甫皆号其人曰容斋。而当时赐谥文定。后避 泰陵徽谥。不复敢称云。殊非 先朝所以壹惠易名之意也。请令太 常据
当时谥状。更其谥焉。 上可之。于是凡为公之后孙者博考公私记载。并无谥状。独有慎斋周世鹏所撰行状。泽堂 (第 381H 页)
〔事实〕定五年。子泄为费宰。(即不狃)仲梁怀弗敬。子泄怒谓阳虎曰子行之乎。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详上阳货章。)〇定八年。公山不狃不得志于季氏。因阳虎欲去三桓。事败。阳虎奔晋。(详上阳货章。)〇案孔注邢疏。皆以公山弗扰以费畔。为定五年事。考之左传定五年。不狃但劝阳虎逐仲梁囚桓子。无据邑以畔之文。然虎与不狃。同是家臣。不据费邑则无缘囚桓子。是年之据邑畔无疑。是年据邑畔。至八年作乱。阳虎奔晋。而公山不狃安然无事。至定十二年。季氏将堕费。而公山不狃率费人以伐鲁。则其间八年。不狃 常据 费邑。季氏莫能除也。当此之时。季平子逐昭公。昭公八年在外。竟死乾侯。而季氏自立。定公在其掌握。国人咸 (第 344L 页)
来村婆。
雪后试渔信笔记见
南江背山冰壮厚。万顷一色玻瓈碧。新覆半尺雪屃奰。不分虚渊与平陆。日暮鱼队 常据 石。渔户有事伺暝色。扰扰官僮笭箵集。丁丁利斧玄冰凿。密纺挟竹纳其中。亘掣双窍两端缚。窥瞰穴口水浑黑。 (第 354H 页)
雪后试渔信笔记见
南江背山冰壮厚。万顷一色玻瓈碧。新覆半尺雪屃奰。不分虚渊与平陆。日暮鱼队 常据 石。渔户有事伺暝色。扰扰官僮笭箵集。丁丁利斧玄冰凿。密纺挟竹纳其中。亘掣双窍两端缚。窥瞰穴口水浑黑。 (第 354H 页)
老马之智。为君献焉。时令宫样。不敢容喙。窃有可疑。人谓胡制者。抑近理。胜国时自忠烈王以后六尚元公主。 常据
宫闱。威权震主。至恭悯朝首尾百年。俗移从北。其势当然。今闻宫样结为椎髻。上加簇道里。簇道里者亦恐北方 (第 529L 页)
学于王考公。洒扫应对。晨昏定省。必遵所学。王考公甚奇爱之曰。吾虽九举不第。门户之望。其在斯儿。读书。 常据
手于地。仰思俯察。两手指节。皆受病成赘。其勤苦如此。及长。文思大进。四书六经。诸子百家。钩深搜奥。如 (第 409H 页)
孔孟之作春秋。辟杨墨。皆不过空言而已。乃与禹,周同功。何也。以其惧乱臣贼子之心。而立尊君敬亲之道也。今梁启超于古代之弃亲兼爱者。既尊为圣人实学。后世之弑父与君者。又称以哲后治臣。大者如此。自馀制度文章。又何足问。深恐自玆
以往。乱贼之心。无所惧。君父之尊。无由立矣。是使天下万世之为人臣子者。 常据 自主独立之权。而忠孝之道。不复过而问焉。此天地之缺齾。纲常之鸩毒也。诵法孔孟者。孰不深忧而力救之哉。 (第 454L 页)
以往。乱贼之心。无所惧。君父之尊。无由立矣。是使天下万世之为人臣子者。 常据 自主独立之权。而忠孝之道。不复过而问焉。此天地之缺齾。纲常之鸩毒也。诵法孔孟者。孰不深忧而力救之哉。 (第 454L 页)
旨公。奉养淑夫人尽其欢。友弟妹甚笃。与察访公同居。怡愉之乐。至老不替。自少时讲明四礼。于祭仪尤加详。 常据
文公说订正俗误。大为宿儒所称赏。承旨公之葬也。日者以阴阳拘忌。悉避诸子妇。本命辰难于选吉。公曰无是理 (第 10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