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论肃明皇后请别立庙议

议曰礼宗庙父昭子穆皆有配座每室一帝一后礼之
正仪自夏殷而来无易兹典伏惟 昭成皇
太后有太姒
之德以配食于睿宗则肃明皇后无帝(旧唐书/志作启)母之尊
自应别立一庙谨按周礼云奏夷则歌小 (第 14b 页)
   太子少傅窦希瑊神道碑  李堪然
若夫悬象著明保傅系三台之位厚德载物公侯分五

岳之尊环耀魄而布阴阳佐林蒸而平水土斯所以寅
亮天地宁济寰区自匪气禀英灵艺兼文武发挥成务
之本模楷具寮之德则何以弼谐邦教调护元良粤惟
纂懿前修追踪上哲总淳粹以秀出偶会昌而挺生贤
戚载彰宠光崇贲者其在我司空豳国公乎公讳希瑊
字美玉扶风平陵人也 昭成皇
太后之介弟开元神武
皇帝之元舅即隋工部侍郎左右武侯大将军纳言司
空上柱国陈国公抗之曾孙皇朝驸马都尉工 (第 1b 页)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金之为宝百鍊而惟精玉之称德久幽而不昧圣人美
焉君子比焉可铄也不可夺其刚可毁也不可污其洁
伟哉冯公秉斯操矣公讳昭泰字遇圣长乐人也说学
于故史岂不闻舅氏之厥初乎毕公建德乎周毕万大

名乎(集作/于)魏别封之裔遂氏冯城秦则丞相并时汉则
将军重世积仁钟庆王者郁兴间晋南浮因燕北号家
变成国为天下雄勋业竞五霸之先子孙齐二王之后
公即 昭成皇帝
之十代孙也高祖大将军随州刺史长
山公谦以寇恂之才翊戴周武曾祖兵部尚书左仆射
魏国公世基以曹参之力经济 (第 4b 页)
  大臣行三年丧疏(陈忠/)
臣闻之孝经始于爱亲终于哀戚上自天子下至庶人
尊卑贵贱其义一也夫父母于子同气异息一体而分

三年乃免于怀抱先圣缘人情而著其节制服二十五
月是以春秋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闵子虽要绖
服事以赴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故称君使之非也
臣行之礼也周室陵迟礼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诗自伤
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言已不得终竟子道亦上之耻
高祖
受命萧何创制大臣有宁告之科合于致忧之
义建武之初新承大乱凡诸国政多趣简易大臣既不
得告宁而群司荣禄念 (第 5b 页)
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
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
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 昭成
克商奄而周德著
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 (第 8b 页)
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
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 昭成
克商奄而周德著
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
良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 (第 45b 页)
  门铭           卢 仝
食残奸𨠯狡佞讦愎身之八杀皆惠恃已狎不肖如贤
才命之(阙/)孽有是有此余敢辞无是无此余之师一日

不见余心思思其人惧其人其交其难敢告于门
  二铭(并序/)         罗 衮
黄帝作巾几之法孔甲有盘盂之戒太公陈觞镜之铭
所以 昭成
败而防遗阙也衮不敢追迹圣贤辄取枕杖
二物而为之铭亦古之贱士不忘君臣之分也
   枕铭
或枕或欹有安有 (第 24b 页)
    (上疏/云)
臣闻之孝经始于爱亲终于哀戚上自天子下至庶人
尊卑贵贱其义一也夫父母于子同气异息一体而分
三年乃免于怀抱先圣缘人情而著其节制服二十五

月是以春秋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闵子虽要经
服事以赴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故称君使之非也
臣行之礼也(自臣有大丧至此并公羊传之文也闵子/骞遭丧君使之从军骞乃要绖而服以从)
(军役事了退家致位丧次极尽私恩/故君使之虽非臣从君命有礼也)周室陵迟礼制不
序蓼莪之人作诗自伤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言已不
得终竟子道者亦上之耻也 高祖
受命萧何创制大臣
有宁告之科合于致忧之义(宁告休谒之名吉曰告凶/曰宁论语吾闻夫子人末)
(有自致者也 (第 30a 页)
恭王谧或号绝伦或称独步韶气真情又为物表郭文
谢敷戴逵等皆置心天人之际抗身烟霞之间亡 高祖
兄弟以清识轨世王元琳昆季以才华冠朝其馀范汪
孙绰张玄殷觊略数十人靡非时俊又炳论所列诸沙
门等帛昙邃者 (第 3a 页)
道士盖帝先注意于妃顾难夺之朱邸思纳诸禁中乃
言出自妃意所云作嫔藩国者据妃曾受册云然其曰
太后忌辰者 昭成
窦后以长寿二年正月二日受害则
天后以建子月为岁首中宗 (第 9b 页)
(欲同苦辛而不可得语更惨戚闻史记 高祖
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 阴铿诗远戍唯 鼓寒山但见松 吏)
(即送徒之长/烈未尝怒瞋) (鲍照诗呵 (第 34a 页)
  冰泮冰合
汉光武渡滹沱河俄顷冰合真有神助矣其后帝命其
处为危渡口示天幸不可恃以戒子孙此其大度何如
也石勒击刘曜济自大堨以河冰泮为神灵助号为灵
昌津此其去光武远矣石勒自谓遇光武当并驱中原

未论两家仁暴只兹一事绝尘莫攀石勒何其大言无
忌耶其 代王什翼犍
击刘辰河冰未合乃以苇絙约流
澌而冰合复恐未坚又散苇于上冰草相结有如浮梁
出其不意遂大破之此则以人力迎 (第 9b 页)
三难异科杂焉同会(杂谓/相参)建始
元年以来二十载间群灾大异交错蜂起多于春秋所
书八世著记久不塞除 (高祖
至元帝著记/灾异未塞除也)重以今年正
月己亥朔日有食之三朝之会(岁月日三者之/始故云三朝)四月丁
(第 7b 页)
    (绝告宁之典贻则万世诚不/可改宜复建武故事忠上疏)
臣闻之孝经始于爱亲终于哀戚上自天子下至庶人
尊卑贵贱其义一也夫父母于子同气异息一体而分
三年乃免于怀抱先圣缘人情而著其节制服二十五

月是以春秋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闵子虽要绖
服事以赴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故称君使之非也
臣行之礼也(自此以上至臣有大丧并公羊传之文也/闵子骞孔子弟子也遭丧君使之从军骞)
(乃要绖而服以从军役事了退家致位丧次/极尽私恩故君使之虽非臣从君命有礼也)周室陵迟
礼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诗自伤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
言己不得终竟子道亦上之耻也 高祖
受命萧何创制
大臣有宁告之科合于致忧之义(论语吾闻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
(丧/乎)建武之初新 (第 18a 页)
  嘉议大夫贵州按察使云心于公墓志铭
公余同年友也精敏绝人余同年三百五十人张榜甫
三日公皆识其字无遗一人故其为士居官声称异等
用不尽才时论咸惜云公讳鏊字器之号云心于氏之
先本扬之仪真人胜国末讳彦成者徙籍于滁洪武初
彦成伯子小乙从戎镇江卫卒从 高祖
忠嗣之改编滁
州曾大父和来省乐其土遂家于滁和生大父椿轩处 (第 24a 页)
   新漏刻铭(并序曹梁书本传云倕为骠骑临川/王东 掾是时礼乐制度多所创革)

     (高祖
雅爱倕才敕撰新漏刻铭其文甚美郎/刘璠梁典天监六年以旧刻乖舛敕员外)
    (祖恒治之萧子云东宫杂记 (第 46a 页)
  妇祔于祖姑(二条)

  曲台礼云别庙皇后禘祫于太庙祔于祖姑之下此乃
皇后先崩己造神主夫在帝位如 昭成
肃明元献昭德
之比 (第 17a 页)
昭成
肃明之崩也睿宗在位元献之崩也元宗在
位昭德之崩也肃宗在位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
别庙当为太庙合食之主 (第 17a 页)
儒不通大义匡衡贡禹之徒遂建议云高帝为太祖孝
文为太宗孝武为代宗孝宣为中宗惠景巳下为迁庙
适值汉祚不永 昭成
已降德不逮于四君向若汉有八
百之祚继德之君有若孝文 (第 6b 页)
    (嗣议嗣君即位并无庙见之文蕃支纂/业乃有虔谒之礼左丞萧琛议从之)
窃闻祗见厥祖义著商书朝于武宫事光晋册岂有正
位居尊继业承天而不虔觐祖宗格于太室毛诗周颂
篇曰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郑注云新王即政必

以朝享之礼祭于祖考告嗣位也又篇曰闵予小子嗣
王朝庙也郑注云嗣王者谓成王也除武王之丧将始
即政朝于庙也则隆周令典焕炳经纪体嫡居正莫若
成王又二汉由太子而嗣位者西京七主东都四帝其 昭成
哀和顺五君并皆谒庙文存汉史其惠景武元明
章六君前史不载谒事或是偶有阙文理无异说议者
乃云先在储宫已经 (第 25b 页)
如而顾西有违命之蜀
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
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 昭成
克商奄
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
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御四境为国爪牙者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