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说凤尾诺        陆龟蒙
或问予曰凤尾诺为何䓁物图耶书耶对曰余之所闻
自晋讫于梁陈以来藩邸之书也凡封子弟为王则开
府辟僚属取当时士有学行才藻者中是选其所下书
东宫则曰令上书则曰笺诸王下书则曰教上书则曰
启应和文章则曰应令应教下其制一等故也其事行
则曰诺犹汉天子肯(集作/可非)臣下之奏曰可也凤尾则所
诺笺之文也綷縩䙰褷然织与绘莫的知既肯其行必

有褒异之辞若今之批荅案耳 晋元帝
为琅邪王时帝
美其才令通习外事常使批凤尾诺南齐江夏王锋高
帝第十二子甚怜之年五岁使学凤尾诺下笔便工帝 (第 13b 页)
祈寒则怨童
子何知率三省于短怀寄一尘于宝地别驾弘农杨公
守坚字越石本枝鼎贵胄胤岳灵直道守公智印观法 司马琅琊王公
元勖字固礼高闱袭吉皇士令名资位
升闻妙意融朗盛矣美矣左之右之时有(一无/有字)新罗通 (第 13b 页)
大夫为邠(阙/)刺史以工部尚书为
单于大都护专征上郡榆林之地(阙/)为左金吾卫大将
军又以户部尚书奉 晋王
出车之重(阙/)时厥后投艰感
慨能纳大忠以恤大事理蒲十六年再(阙/) 台以司空
兼侍中以司徒兼中书令 (第 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御定全唐诗总目一    总集类
    太宗(一卷/)
    高宗
     中宗
    睿
(共一卷/)
    明皇(一卷/)
    肃宗 (第 1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五
  李日知(荥阳人历相 中宗睿
宗)
 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中宗幸安乐公主/第从官赋诗日知)
 (卒章独存规/诫识者多之) (第 1a 页)
  武帝以裴秀为司空诏
夫三司之任以翼宣皇极弼成王事者也故经国论道

赖之明哲苟非其人官不虚备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裴
秀雅量弘博思心通远先帝登庸赞事前朝朕受明命
光佐大业勋德茂著配踪元凯宜正位居体以康庶绩
其以秀为司空
   元帝
下张闿诏
夫二千石之任当勉励其德绥齐所莅使宽而不纵严
而不苛其于勤功督察便国利人抑强扶弱使无杂滥
(第 3b 页)
  元帝答齐国双马书
名重桂条形图柳谷襄阳地穴近求未易滇池水里远
访犹难价匹龙媒声齐骥子河精曜采似伏波之铸铜

震象飞文笑东瀛之刻玉加以控斯银勒利此金衔鞍
揭镂衢光含两月缠荣紫缕色丽双丝方嗤晋后恒乘
郑国之驷更鄙曹君经饷蜀王之马
   元帝
与刘智藏书
自林宗遄反玄度言归以结元礼之心弥益真长之叹
故以临风望美对月怀贤有劳寤寐无忘兴寝方今玄 (第 7b 页)
 (杨云观敦与导书如此敦之逆谋导岂不知盖坐观/成败敦胜则从敦晋胜则从晋千古漏网之贼也其)
 (得美名者子孙/贵盛弥缝之也)
  上 琅琊王
荐南人士(顾荣/) (第 10a 页)
  皇明同姓诸王传序(明郑晓/)
明兴同姓鲜少所谓庙祔十五王者皆追王也当是时
开基江左去塞万里近亦数千里虽尝图宅咸阳诏迁
汴邑然时有未遑议遂中辍高皇帝驱戎出塞复靖中

原经始虑终防闲为至于是大启宗封错布万国择选
诸子周匝三垂文皇英略盖世开府北平天险地利甲
于诸藩北平以东历渔阳卢龙出喜峰包大宁控葆塞
山戎为宁王度渝关跨辽东西并海被朝鲜联开原交
市东北诸夷为辽王北平西接古北口濒于雍河中更
上谷云中巩居庸蔽雁门为谷代王雁门之南太原其
都会也表里河山为 晋王
逾河而西历延庆韦灵又逾
河北保宁夏倚贺兰为庆王兼殽陇之险周秦都圻之 (第 1b 页)
  冯道传(欧阳修/)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
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为巡官以其文学
荐之 晋王
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庄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充翰林学士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夹河 (第 11b 页)
  游琅琊山记(宋濂/)
洪武八年十有一月壬子日皇上以皇太子暨诸王久
处宫掖无以发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
事濂实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进启曰
臣闻琅琊山在州西南十里 晋元帝
潜龙之地帝尝封 (第 6a 页)
琅琊王
山因以名颇闻秀丽伟拔为淮东奇观愿一游
焉而未能也敢请皇太子驩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第 6a 页)
年西
幸洛阳顾瞻形胜颇有留都之意而群臣勿从太宗时
为晋王扈从力言其非便艺祖曰迁洛尚未也终当居
长安耳 晋王
因诵吴起在德不在险之语以致讽之艺
祖不答繇是知艺祖之知非不知汴之不可都也特阻
于众论而雄断未施懋建大 (第 9a 页)
  乳母庙训(仇俊卿/)
事贵合经势嫌树表若乳母有庙何始乎汉灵帝封乳
母宋娥为山阳君左雄奏曰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
制惟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阿母王圣为野王君生为
天下所咀嚼死为天下所忻快初封野王汉阳地动今

封山阳君京城复震专政在阴其灾尤急此皆生前爵
里之荣犹未尝立庙也若庙宇之创讵可以易言者乎
东晋元帝
为王妃虞氏先亡欲立庙王导与贺循论
虞庙犹云于名则未满于理则变常夫以帝子之妃而
庙犹多议况乳母特设一庙 (第 1b 页)
  后湖记(谢杰/)
湖汉以前未之闻吴赤乌四年凿青溪泄后湖水宝鼎
二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入新宫厥名姑著寻更练湖 晋元帝
肄舟师于此名北湖宋文帝元嘉中名习武湖 …… (第 7a 页)
迁之灵谷而祠有像于鸡鸣
葬以金棺银椁志趺坐其中不僵也为一比丘营二堵
窣亦殊典哉正西有卢龙山本名狮子山 晋元帝
渡江
以比北之卢龙故名高皇帝曾此督开平王破伪汉南
为石头城其山曰马鞍曰四望北为湖头塔其山曰直
渎曰大 (第 8b 页)
   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

    琅琊王
傅蔡公碑
   玄文先生李子材碑
   郡掾史张玄祠堂碑
   袁满来墓碑
   童幼胡根碑
    (第 4a 页)
   又

   又
   上太子笺
   与丞相笺
   又
   又
   答 晋王睿

  书
   答太傅府书 …… (第 3a 页)
    (醇降于聪雁门乌丸复反琨亲/出御之刘粲乘虚袭取晋阳)
聪以七月十六日复决计送死臣即自东下率中山常
山之卒并合乐平上党诸军未旋之间而晋阳倾溃(考/异)
(云十六国春秋亦云琨/收兵常山本传误也)
   与丞相笺
    (建兴元年 琅琊王睿
用郤鉴为兖州/建兴元年十一月壬寅朔与丞相笺) …… (第 16b 页)
戈此亦大溃也辄敕演谨自守而已
   又
传长安消息主上是秦王
   又
致裘一领亦达其情耳
   答 晋王睿
(第 17b 页)
  序

   山海经序
   尔雅序
   方言序
  设难
   客傲
  哀策文
    晋元帝
哀策文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五十六目录 …… (第 3b 页)
焦先混沌而槁杌阮公昏酣而卖傲翟叟遁形以倏忽
吾不几韵于数贤故寂然玩此员策与智骨
  哀策文
    晋元帝
哀策文 (第 29a 页)
  内典碑铭集林序
夫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力引接故鹊园善
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是宣金牒方寄银身

自象教东流化行南国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 晋王
画像经五帝而弥新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
一代名人或脩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铭颂所
称兴公而已夫 (第 76a 页)
惟圣则道洽幽显仁沾
动植爻象不陈乾坤将息微臣作颂用申罔极
  祭文
   祭江文
维开皇元年行军元帅 晋王
谨以太牢之奠敬祭南渎
大江之神仰惟灵性包平智德擅灵长上膺东井下纪
南国引双流而分九派长四渎而纳百川自 (第 19b 页)
我皇上胤祚咸宜前星炳曜万国重熙
 逸句(附/)
  白兔赋(有序/)        (晋/)王 廙 丞相琅琊王
始受旄节作镇北方仁风所被回面革心
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译而献白雉著在前典历代以为
美谈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