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为北齐檄陈文      卢思道
告三江之表伪署君臣将帅州郡邑落士民等盖闻上
玄垂象列宿拱辰极之忠厚载成形百谷指沧溟之大
是以三五以降哲王元后远覃声教大燀威灵日月之
所照临俱荷亭育舟车之所通泊咸附象鞮我大齐积
德累功开物成务光宅寰海覆帱蒸民虞夏受终顾有

惭德汤武革命未云尽善沧波已东九译请吏玉门之
右万里无尘诸华冠带之俗肆勤南亩皮服引弓之渠
顿颡北阙内外禔福区宇慑然皇上垂拱岩廊司契而
已惟夫太伯之后实号勾吴少康之裔是为于越江界
湫湄如掌之陋涂泥所集瘴疠自兴自昔皇王列壤班
瑞春秋之义爵不过子在晋永嘉运圯数极 司马炽

无一旅播越江滨刘萧已还多历世祀魏氏奄一神州
置之度外且西吞巴蜀北㨿淮淝善人君子可以为国 (第 24a 页)
  玺辨(刘定之/)
咸阳县民段义于河南乡修舍得古玉印文曰受命于
天既寿永昌上之诏蔡京等辨验以为秦玺遂命曰天

授传国受命宝改年号为元符秦始皇以蓝田玉制玺
六面方正螭纽李斯撰文以鱼鸟篆刻之子婴降时献
汉祖汉诸帝常佩之故霍光废昌邑王贺持其手解脱
其玺组王莽篡位元后初不肯与后乃出投诸地螭角
微玷董卓之乱帝辨出走失玺孙坚得于城南甄宫井
中袁术拘坚妻得以称帝术死玺仍归汉传魏𨽻刻肩
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玺魏传 晋晋怀帝
失位玺归刘
聪聪死传曜石勒弑曜取玺冉闵篡石氏置玺于邺闵 (第 5a 页)
   (孝节贞肃渊恭庄𣪣奉天靖圣烈皇后寻改帝/庙号曰𣪣宗唐藩称制复改威宗 皇朝顺治)
   (初更谥帝曰钦天守道敏𣪣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 孝怀
宗端皇帝后曰孝敬贞烈慈惠庄敏) (第 21b 页)
  玺辩            刘定之
咸阳县民段义于河南乡修舍得古玉印文曰受命于
天既寿永昌上之诏蔡京等辩验以为秦玺遂命曰天
授传国受命宝改年号为元符秦始皇以蓝田玉制玺

六面正方螭纽李斯撰文以鱼鸟篆刻之子婴降时献
汉祖汉诸帝常佩之故霍光废昌邑王贺持其手解脱
其玺组王莽篡位元后初不肯与后乃出投诸地螭角
微玷董卓之乱帝辩出走失玺孙坚得于城南甄官井
中袁术拘坚妻得以称帝术死玺仍归汉传魏𨽻刻肩
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玺魏传 晋晋怀帝
失位玺归刘
聪聪死传曜石勒杀曜取玺冉闵篡石氏置玺于邺闵
死国乱其子求救于晋谢尚尚遣兵入邺助守因绐得 (第 22a 页)
  野望(鹤注此亦大历四年春作/ 张正见诗王城野望通)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野

树侵江阔春蒲长(子丈/切)雪消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三四远望承上乾坤郡国五六近望起下扁舟空去中/二联虽俱属言景然细玩语意仍是四句分截 五岭)
(在南三苗在北江涨直侵野树雪消始长春蒲五六倒/装句法 顾注尾联抱负甚大感慨甚深 裴逊之诗)
(纳纳江海深秦乐府行行重行行戍贾谊传乘传而行/郡国 舒曰 始皇略定扬越谪 五方南守五岭塞)
(上岭一也骑归岭二也都庞岭三也略绪岭四也越城/岭五也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焉元和郡国志 晋)
(怀帝
分荆州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限北以洞/庭为限 祖𤥻诗方城殊风壤 书窜三苗于三危注)
(三苗之 (第 47b 页)
(破坏貌梁书衣冠毙锋镝之下老幼粉戎马之足晋书 孝怀帝
纪永嘉五年六月癸未刘曜王弥石勒同寇洛)
(川王师频为所败死者甚众丁酉刘曜王弥入京师帝/开华林园门出河 (第 36a 页)
    (王覃为太子成都王颖/复废覃自立为皇太弟)
朕以不德纂承鸿绪于兹有五载祸乱滔天奸逆仍起
至乃幽废重宫宗庙圯绝成都王颖温仁惠和剋平暴
乱其以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如故
    豫章王炽
为皇太弟诏(永安元年十二月河间/王颙将张方逼帝迁长) (第 4b 页)
    (安颙废颖表立炽/为太弟是为 怀帝)
天祸晋邦冢嗣莫继成都王颖自在储贰政绩亏损四
海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 (第 5a 页)
豫章王炽
先帝爱子令
问日新四海注意今以为皇太弟以隆我晋邦以司空
越为太傅与太宰颙夹辅朕躬司徒王戎参录朝政光 (第 5a 页)
   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齐贤曰九域志鄜/州洛郊县有三川)
(镇时禄山据洛阳陷长安北虏即禄山也士赟曰永嘉 晋怀帝
年号时五胡乱华刘聪称帝于平阳五年刘曜)
(王弥陷京师 (第 8a 页)
怀帝
蒙尘于平阳中/原衣冠之族并南奔避乱于江左)但用东山谢安石为
君谈笑静胡沙(士赟曰谢安高卧东山事见七卷 (第 8a 页)
 嗣昔人之清尘也详具下篇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河
外无反正江介有䠞(蹙/同)圯万邦咸震慑(质涉/反)(去/声)流赖
君子拯溺由道精龛暴资神理秦赵欣来苏燕魏迟(去/声)

文轨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
里随山疏浚潭傍岸艺枌梓道情舍尘物贞(刘须溪云/即作正字)
(读/)观丘壑美
 赋也崩腾崩坏而腾沸也永嘉 晋怀帝
年号太元晋
 孝武年号河外指洛阳西晋所都反正谓拨乱而反
 之正也江介江淮之间东晋所有之地䠞促狭也慑 (第 4a 页)
中原之乏主(炯曰此下序远祖滔逢西晋之乱随元帝/渡江始居江陵也 繁弨曰 晋怀帝
改元)
(永嘉永嘉之后怀悯遇害刘石继乱故云中原乏主任/昉王俭集序宋末艰虞传曰民神之主也若百姓困是) (第 8b 页)
  传国玺文(始皇并天下乃用蓝田玉为玺方阔四寸命李斯篆书饰以虫鸟鱼龙之形郑
文宝传国玺谱云用卞氏璧工人孙寿刻汉高祖入关子婴奉玺降及魏受禅篆小七字于侧
曰魏所受汉传国玺相传至五代后唐清泰帝焚于摘星楼当
晋怀帝
为刘聪所执玺入刘石 (第 19b 页)
于井中得之袁术夺于
坚妻术死荆州刺史徐璆闻帝为曹操迎在许昌以玺
送之帝逊位以玺归之魏常道乡公禅位玺归 晋怀帝

遇刘聪之害玺归于聪聪死归于曜曜为石勒所灭玺
归于勒勒灭入于冉闵闵败见收于闵之将军蒋干者
晋镇西将军谢 (第 6b 页)
 文武怀悯(晋书司马懿字仲达仕魏为太尉武帝即/位追谥宣皇帝懿长子师字子元仕魏为)
 (大将军追谥景皇帝师弟昭字子上仕魏封晋王追/谥文皇帝昭子炎字安世受魏禅谥武皇帝 怀皇帝)
 (讳炽
武帝第二十五子也惠帝无嗣立为皇太弟在/位六年为刘曜执归弑之孝悯皇帝讳邺吴孝王晏)
 (之子也初封秦王 (第 22a 页)
怀帝
遇害大臣/立之在位四年为刘曜执归弑之)缀旒(公羊传君若/赘旒然言为)
 (下所执持东西/耳赘亦作缀) (第 22a 页)
于郏鄏卜世三十卜)
自元康以(作已/五臣)来艰祸(祸难/五臣作)繁兴永嘉之际氛
厉弥昏(惠帝年号永嘉 怀帝
年号祸谓赵王伦作乱氛恶/善曰晋书曰惠帝即位攺元曰元康/向曰元康)
(勒等昏乱王室也/气厉危也谓刘聪石 (第 31b 页)
先诛乂出征连战败走遂诛之/翰)而怀
帝以豫章王登天位(为皇太弟皇弟崩太弟即位崩谥/善曰于宝晋惠纪曰诏 豫章王炽)
(
书曰天位艰哉/曰 (第 24a 页)
孝怀皇帝
尚)刘向之(作文/五臣)谶云灭亡之后有少如
(作而/五臣)水名者得之起事者据秦川西南乃得其
(其字 …… (第 24a 页)
(临汝无贰尔心/济曰帝天也言/五臣作也字/善曰毛诗曰上帝)
(祥瑞而速灭亡哉应由人不能弘道/岂天于我 怀帝
有二心乎何其先降)淳耀之烈未渝故
大命重集于中宗元皇帝(皇帝讳睿字景文嗣为/善曰晋中兴曰中宗元) (第 24b 页)
(干宝晋惠纪曰诏 豫章王炽
为皇太弟皇帝崩/太弟即位崩谥曰 (第 22b 页)
怀皇帝
尚书曰天位艰哉)刘向之
谶云灭亡之后有少如水名者得之起事者据秦川西
南乃得其朋案悯帝盖秦王之子也得位 (第 22b 页)
      箕山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弃瓢岩畔中宵月千
古空闻属许由(古史云许由贤人隐<折 t="33"/>于箕山读书尧帝使人召之/欲以天下禅位于由由曰不愿闻喧烦之事/遂临)

(河洗耳常以手掬泉饮之后巢父取一瓢赠由令由<折 t="33"/>盛泉饮之由挂/瓢于树其瓢空被风吹之作声由以其瓢鸣喧乃弃之于岩下也夫皓)
(鹤者非幽坟而下栖鸳雏者非醴泉而<折 t="33"/>不饮/若处之于烦小/食之以珍羞者岂可得之也)洛阳
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笑倚门时晋朝不是王夷甫大
智何由得预知(晋史曰石勒者是胡奴也少童时为人把马于洛阳城/东门倚门长笑晋相王夷甫入朝遇见乃/曰胡雏乱)
(中原也乃令捕之不获勒后为刘聪下将将兵入洛阳打 晋怀帝
而杀/夷甫天下遂大乱矣此谓王夷甫先预知石勒后乱中原也去志大必)
(有巨德王行虽言异志岂/可拘后故在将 (第 12b 页)
不佳,不堪出也。(□□□□□□引《晋八王故事》。张方之乱,逼上出谒宗庙,上以青筒诏敕中书。)

豫章王炽
为皇太弟诏(十二月丁亥)

  天祸晋邦,冢嗣莫继。成都王颖,自在储贰,政绩亏损,四海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 豫章王炽
先帝爱子,令闻日新,四海注意,今以为皇太弟,以隆我晋邦。以司空越为太傅,与太宰夹辅朕躬。司徒王戎参
盾之卒,又无卫文共滕之民。当易危之势,处难济之中,鸠集伤痍,抚和戎狄,数年之间,公私渐振。会京都失守 ,孝
怀板荡,群逆纵逸,充斥王畿,边萌顿仆,苟怀宴安,咸以为并州之地四塞为固,东阻井陉,西限蓝谷,前有太行
(咸康七年)

  世祖武皇帝光有四海,元皇后应乾作配。元后既崩,悼后继作,至杨骏肆逆,祸延天母。 孝怀皇帝
追复号谥,岂不以鲧殛禹兴,义在不替者乎!又太宁二年,臣忝宗正,帝谱泯弃,罔所循案。时博咨旧齿,以定昭 ……违,臣子之道,务从丰厚,仁明之称,表于往代,又见故尚书仆射裴议悼后故事,称继母虽出,追服无改。是以 孝怀皇帝
尊崇号谥,还葬峻陵。此则母子道全,而废事荡革也。于时祭于弘训之宫,未入太庙。盖是事之未尽,非义典也。若以悼后复位为宜,则应配食世祖;若以复之为非,则谱谥宜阙,未有位号居正,而偏祠别室者也。若以 孝怀皇帝
私隆母子之道,特为立庙者,此苟崇私情,有亏国典,则国谱帝讳,皆宜除弃,匪徒不得同祀于世祖之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