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题洪伯应所藏尤庵先生手笔四勿箴帖后
先笔簇子跋
先祖潘南先生请却北元使疏跋
洞虚斋 集跋
铭
沧江镜铭(并序)
盥盆铭
烛铭
书架铭
砚铭
笔铭
先笔簇子跋
先祖潘南先生请却北元使疏跋
洞虚斋 集跋
铭
沧江镜铭(并序)
盥盆铭
烛铭
书架铭
砚铭
笔铭
曰。凡我先生之后孙。若昧春秋之大义。则是忘吾祖也。其戒之哉。 崇祯三戊午暮春。十四代孙胤源。谨跋。 洞虚斋
集跋
右 (第 432H 页)
洞虚斋 集。尚州故处士 (第 432H 页)
成献徵 之遗稿也。公天姿明睿。闻道特早。不幸年二十三而殁。后道伯疏请 褒赠。赠司宪府持平。集一卷。诗四十八首 (第 432H 页)
右 (第 432H 页)
洞虚斋 集。尚州故处士 (第 432H 页)
成献徵 之遗稿也。公天姿明睿。闻道特早。不幸年二十三而殁。后道伯疏请 褒赠。赠司宪府持平。集一卷。诗四十八首 (第 432H 页)
公忧。哀毁踰节。肂殓尽礼。虽当盛暑。不脱衰绖。甲午冬往拜师门。留侍累日。讲质庸学。多所觑得。仍受伯父 洞虚斋
行状而归。是后往来薰炙。实不寻常。辛丑闻师门易箦。即发赴。与尹屏溪,蔡凤岩诸公议定服制。初终诸节商确 (第 100L 页)
哭三年。自名为大明进士。生讳虎英。师事尤庵先生。守道自废。生讳大徵寔公之祖也。生六岁。作句惊人。其伯 洞虚斋献徵。
间世灵慧。有异人名。仲氏秋潭晚徵暨翠阴尔鸿父子。阐儒术。后学尊之。公母宋氏。以习静,野隐为祖内外。胚 (第 507H 页)
之以时措矫救之术。虽其中或有近于处士之大言者。而其见闻之宏博。议论之端的。庶几乎适用之学。尚州故学生 成献徵。
年仅弱冠而夭死。然资品绝异。学识高明。臣得见其所著遗稿。则其文学之博洽。姑舍勿论。论说性理者。略不蹈 (第 235L 页)
大司宪松斋罗公(世缵)行状
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黄公(胤后)行状
洞虚斋成公(献徵) 行状
澹岩处士郑君(龟河)行状
进士禹公(圣瑞)行状
县监崔君(弘甸)行录
大司宪松斋罗公(世缵)行状
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黄公(胤后)行状
洞虚斋成公 (献徵) 行状
澹岩处士郑君(龟河)行状
进士禹公(圣瑞)行状
县监崔君(弘甸)行录
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黄公(胤后)行状
洞虚斋成公(献徵) 行状
澹岩处士郑君(龟河)行状
进士禹公(圣瑞)行状
县监崔君(弘甸)行录
大司宪松斋罗公(世缵)行状
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黄公(胤后)行状
洞虚斋成公 (献徵) 行状
澹岩处士郑君(龟河)行状
进士禹公(圣瑞)行状
县监崔君(弘甸)行录
如公者可谓拔萃之英杰矣。以尚夏之寂寥数语。顾何能轻重公耶。谨摭家乘而略加诠次如右。以俟后之立言者。 洞虚斋成公(献徵)
行状
本贯昌宁县。
高祖讳漤。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行通训大夫工曹佐郎。号听竹。师事栗谷先生。光 (第 146H 页)
拔萃之英杰矣。以尚夏之寂寥数语。顾何能轻重公耶。谨摭家乘而略加诠次如右。以俟后之立言者。
洞虚斋成公 (献徵) 行状
本贯昌宁县。
高祖讳漤。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行通训大夫工曹佐郎。号听竹。师事栗谷先生。光 …… (第 146H 页)
考讳虎英。倜傥自奇。出入尤庵先生之门。
妣德水李氏。通德郎东野之女。玉山公瑀之玄孙。
君讳 献徵 字文式。始祖高丽太子中允仁辅。自是簪组蝉联。有曰士达。集贤殿太学士谥文孝。与崔莹讨耽罗有功。封昌山府 (第 146L 页)
本贯昌宁县。
高祖讳漤。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行通训大夫工曹佐郎。号听竹。师事栗谷先生。光 (第 146H 页)
拔萃之英杰矣。以尚夏之寂寥数语。顾何能轻重公耶。谨摭家乘而略加诠次如右。以俟后之立言者。
洞虚斋成公 (献徵) 行状
本贯昌宁县。
高祖讳漤。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行通训大夫工曹佐郎。号听竹。师事栗谷先生。光 …… (第 146H 页)
考讳虎英。倜傥自奇。出入尤庵先生之门。
妣德水李氏。通德郎东野之女。玉山公瑀之玄孙。
君讳 献徵 字文式。始祖高丽太子中允仁辅。自是簪组蝉联。有曰士达。集贤殿太学士谥文孝。与崔莹讨耽罗有功。封昌山府 (第 146L 页)
醉睡堂金公(声振)墓志铭(并序)
梦皋崔公(必烨)墓志铭(并序)
云圃李公(霙)墓志铭(并序)
洞虚斋成公(献徵) 墓志铭(并序)
墓表
遁庵赵公(脩)墓表
芸窗先生文集卷之十 醉睡堂金公(声振)墓志铭(并序)
梦皋崔公(必烨)墓志铭(并序)
云圃李公(霙)墓志铭(并序)
洞虚斋成公 (献徵) 墓志铭(并序)
墓表
遁庵赵公(脩)墓表
芸窗先生文集卷之十
梦皋崔公(必烨)墓志铭(并序)
云圃李公(霙)墓志铭(并序)
洞虚斋成公(献徵) 墓志铭(并序)
墓表
遁庵赵公(脩)墓表
芸窗先生文集卷之十 醉睡堂金公(声振)墓志铭(并序)
梦皋崔公(必烨)墓志铭(并序)
云圃李公(霙)墓志铭(并序)
洞虚斋成公 (献徵) 墓志铭(并序)
墓表
遁庵赵公(脩)墓表
芸窗先生文集卷之十
片野心云尔。铭曰。
倡起义旅而不以自多。懋著功劳而不以自居。伟哉云圃居士。岂亦闻大树将军之风者欤。 洞虚斋成公(献徵) 墓志铭(并序)
洞虚斋成公姿近上智。学究天人。而才逾弱冠。不幸短命。尤翁惜之曰实关运气。遂庵状其德曰 (第 449L 页)
。铭曰。
倡起义旅而不以自多。懋著功劳而不以自居。伟哉云圃居士。岂亦闻大树将军之风者欤。
洞虚斋成公 (献徵) 墓志铭(并序) (第 449L 页)
洞虚斋成公 姿近上智。学究天人。而才逾弱冠。不幸短命。尤翁惜之曰实关运气。遂庵状其德曰间世之才。此可以不朽千古也 (第 449L 页)
夫。公之六代孙百源抱遗集。属余以墓铭。余虽昏耗蔑识。而以托名为幸。不敢固辞。谨按公讳 献徵 字文式。系出昌宁。始祖高丽太子中允仁辅。世袭簪组。有曰士达集贤殿太学士谥文孝封昌山府院君。有曰世平入 (第 449L 页)
倡起义旅而不以自多。懋著功劳而不以自居。伟哉云圃居士。岂亦闻大树将军之风者欤。 洞虚斋成公(献徵) 墓志铭(并序)
洞虚斋成公姿近上智。学究天人。而才逾弱冠。不幸短命。尤翁惜之曰实关运气。遂庵状其德曰 (第 449L 页)
。铭曰。
倡起义旅而不以自多。懋著功劳而不以自居。伟哉云圃居士。岂亦闻大树将军之风者欤。
洞虚斋成公 (献徵) 墓志铭(并序) (第 449L 页)
洞虚斋成公 姿近上智。学究天人。而才逾弱冠。不幸短命。尤翁惜之曰实关运气。遂庵状其德曰间世之才。此可以不朽千古也 (第 449L 页)
夫。公之六代孙百源抱遗集。属余以墓铭。余虽昏耗蔑识。而以托名为幸。不敢固辞。谨按公讳 献徵 字文式。系出昌宁。始祖高丽太子中允仁辅。世袭簪组。有曰士达集贤殿太学士谥文孝封昌山府院君。有曰世平入 (第 449L 页)
秋潭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偶吟(甲寅。余受大学于伯氏 洞虚斋献徵。 读三百遍后。静坐持敬三月有馀。一朝恍然若有契悟。即赋一绝。伯氏见而喜之曰。粗见其体用。)
赠觉
诗
偶吟(甲寅。余受大学于伯氏 洞虚斋献徵。 读三百遍后。静坐持敬三月有馀。一朝恍然若有契悟。即赋一绝。伯氏见而喜之曰。粗见其体用。)
赠觉
秋潭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偶吟(甲寅。余受大学于伯氏 洞虚斋献徵。 读三百遍后。静坐持敬三月有馀。一朝恍然若有契悟。即赋一绝。伯氏见而喜之曰。粗见其体用。)
无上亦无下
诗
偶吟(甲寅。余受大学于伯氏 洞虚斋献徵。 读三百遍后。静坐持敬三月有馀。一朝恍然若有契悟。即赋一绝。伯氏见而喜之曰。粗见其体用。)
无上亦无下
。吟曰百日花。百日红。花无十日红。今有百日红。见者奇之。九岁丁内艰。执丧如成人。少长励志于学。随伯氏 洞虚斋
讳 (第 572H 页)
献徵 受业。伯氏授大学一部。教以居敬工夫。府君虚心服膺。讨静僻处。讲读不辍。无事时。静坐涵养。夜半就寝。鸡 …… (第 572H 页)
振。后学谁将开导。若我之愚。则吝孰为之刮。过孰为之督耶。然则今公之亡。曷不为号天而恸哭耶。于乎。先兄 洞虚斋。 默契真静。洞见大原。以觉后觉为己任。公负特立之才。幼仪受学。开视圣学之宗旨。直阐洛闽之正脉。说以时习 (第 582H 页)
献徵 受业。伯氏授大学一部。教以居敬工夫。府君虚心服膺。讨静僻处。讲读不辍。无事时。静坐涵养。夜半就寝。鸡 …… (第 572H 页)
振。后学谁将开导。若我之愚。则吝孰为之刮。过孰为之督耶。然则今公之亡。曷不为号天而恸哭耶。于乎。先兄 洞虚斋。 默契真静。洞见大原。以觉后觉为己任。公负特立之才。幼仪受学。开视圣学之宗旨。直阐洛闽之正脉。说以时习 (第 582H 页)
洞虚斋先生
文集序
洞虚斋先生 文集序[韩德全 洞虚斋先生 文集
诗
半月(辛丑)
月夜次三南韵(丙午)
咏月
偶吟(甲寅)
赠 …… 问天道(辛亥)
杂著
太虚说(按此全文。殆尽亡失。见存只此。甚可惜。肰其为言愈小而愈妙。故谨取而书。) 洞虚斋先生 文集附录
附录
学生成公行状[权尚夏]
庆尚监司赵显命上疏大略(壬子)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成宇柱
洞虚斋先生 文集序[韩德全 洞虚斋先生 文集
诗
半月(辛丑)
月夜次三南韵(丙午)
咏月
偶吟(甲寅)
赠 …… 问天道(辛亥)
杂著
太虚说(按此全文。殆尽亡失。见存只此。甚可惜。肰其为言愈小而愈妙。故谨取而书。) 洞虚斋先生 文集附录
附录
学生成公行状[权尚夏]
庆尚监司赵显命上疏大略(壬子)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成宇柱
洞虚斋先生
文集序
洞虚斋先生 文集序[韩德全]
天生生知之资不数。生则背后便有位与寿赶到。三代以上。元气酽醲。故禀得许多。即凑得许 (第 381H 页)
多。此必肰之理也。及仲尼为无位之匹夫。颜子为早夭之穷秀才。俱以生知之圣。吃此抹摋。则气与理始龃龉而为此劫。明白来第一番缺陷事矣。是故程子论颜子。而曰衰周天地。养得一仲尼。已是多也。天为圣人借地步。固已狭矣。其于颜子。又无转仄处何也。气淡故数局故。况后颜子又二千年。世运日下一级。而欲执理以讼之得乎。 洞虚斋成先生。 真生知之资也。神解天授。明睿无碍。不由师承。径造知之极处。正向所谓上古酽醲之时。凝位寿之本子。而不幸 (第 381H 页)
洞虚斋先生 文集序[韩德全]
天生生知之资不数。生则背后便有位与寿赶到。三代以上。元气酽醲。故禀得许多。即凑得许 (第 381H 页)
多。此必肰之理也。及仲尼为无位之匹夫。颜子为早夭之穷秀才。俱以生知之圣。吃此抹摋。则气与理始龃龉而为此劫。明白来第一番缺陷事矣。是故程子论颜子。而曰衰周天地。养得一仲尼。已是多也。天为圣人借地步。固已狭矣。其于颜子。又无转仄处何也。气淡故数局故。况后颜子又二千年。世运日下一级。而欲执理以讼之得乎。 洞虚斋成先生。 真生知之资也。神解天授。明睿无碍。不由师承。径造知之极处。正向所谓上古酽醲之时。凝位寿之本子。而不幸 (第 381H 页)
洞虚斋先生
文集
诗
半月(辛丑)
玉兔身全缺。银蟾面半开。谪仙飞去后。词客几停杯。
月夜次三南韵(丙午 ……花光灿烂红翻日。柳色依俙绿映虚。归思谩教佳景感。客怀还使(缺)歔。何时始得身强健。好带和风返故居。 洞虚斋先生 文集
书
…… (第 384L 页)
也。以此等语有可劝勉者矣。岂宜于如此颛懵之人哉。深窃愧悚也。奄遭再从南姑之丧。索肰心灰。未得奉和。 洞虚斋先生 文集
记
水石亭记(乙巳)
水石亭者。虬川所作之亭也。丙子之后。亭宇灰烬。墙壁颓崩。遗墟独存 …… (第 387L 页)
槩。弃于寂寞之边。风月无主。云烟空老。岂不惜哉。余不胜慨肰而为之记。(与水石亭诗。俱载舆地新编。) 洞虚斋先生 文集
策
问天道(辛亥)
对。易之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言天道 …… (第 388H 页)
物遂。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修矣。荡荡唐虞之化。巍巍三代之治。岂难于吾身亲见之哉。(缺) 洞虚斋先生 文集
杂著
太虚说(按此全文。殆尽亡失。见存只此。甚可惜。肰其为言愈小而愈妙。故谨取而书。) (第 392L 页)
诗
半月(辛丑)
玉兔身全缺。银蟾面半开。谪仙飞去后。词客几停杯。
月夜次三南韵(丙午 ……花光灿烂红翻日。柳色依俙绿映虚。归思谩教佳景感。客怀还使(缺)歔。何时始得身强健。好带和风返故居。 洞虚斋先生 文集
书
…… (第 384L 页)
也。以此等语有可劝勉者矣。岂宜于如此颛懵之人哉。深窃愧悚也。奄遭再从南姑之丧。索肰心灰。未得奉和。 洞虚斋先生 文集
记
水石亭记(乙巳)
水石亭者。虬川所作之亭也。丙子之后。亭宇灰烬。墙壁颓崩。遗墟独存 …… (第 387L 页)
槩。弃于寂寞之边。风月无主。云烟空老。岂不惜哉。余不胜慨肰而为之记。(与水石亭诗。俱载舆地新编。) 洞虚斋先生 文集
策
问天道(辛亥)
对。易之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言天道 …… (第 388H 页)
物遂。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修矣。荡荡唐虞之化。巍巍三代之治。岂难于吾身亲见之哉。(缺) 洞虚斋先生 文集
杂著
太虚说(按此全文。殆尽亡失。见存只此。甚可惜。肰其为言愈小而愈妙。故谨取而书。) (第 392L 页)
洞虚斋先生
文集附录
附录
学生成公行状[权尚夏]
本贯庆尚道昌宁县。
高祖讳漤。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 …… 考讳虎英。倜傥自奇。不流于俗。出入于尤庵先生
之门。先生甚爱之。
妣德水李氏。通德郎东野之女。玉山公瑀之玄孙也。
君讳 献徵 字文式。始祖高丽太子中允仁辅。自是簪组蝉联。有曰士达集贤殿太学士。谥文孝。与崔莹讨耽罗有功。封昌山府 …… (第 393H 页)
云云。尚州故学生 成献徵。 年仅弱冠而夭死。肰资品绝异。学识高明。臣得见其所著遗稿。则其文学之博洽。姑舍勿论。论说性理者。略不蹈 (第 395L 页)
附录
学生成公行状[权尚夏]
本贯庆尚道昌宁县。
高祖讳漤。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 …… 考讳虎英。倜傥自奇。不流于俗。出入于尤庵先生
之门。先生甚爱之。
妣德水李氏。通德郎东野之女。玉山公瑀之玄孙也。
君讳 献徵 字文式。始祖高丽太子中允仁辅。自是簪组蝉联。有曰士达集贤殿太学士。谥文孝。与崔莹讨耽罗有功。封昌山府 …… (第 393H 页)
云云。尚州故学生 成献徵。 年仅弱冠而夭死。肰资品绝异。学识高明。臣得见其所著遗稿。则其文学之博洽。姑舍勿论。论说性理者。略不蹈 (第 395L 页)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成宇柱]
右我伯从祖洞虚先生遗稿也。先生数岁知读书。五六岁。无书不读。七八岁。文章已就。虽弱冠而殁。其间著述。不为不多。而丧祸之馀。屡经回禄。殆尽亡失。今之存者只若干。惜哉。生知之资。希世之音。终不可泯灭于世。而子孙零替。家力又残。恨无㽕寿其传矣。岁己丑春。余以同春先生文集重刊事。在兴岩之院斋。一日三从弟国柱之彦来谓余曰洞虚先生遗稿。在于故纸之中。散落无馀。差过数年。则将至断烂无徵。原役告讫之后。收拾败弃之板。登梓而藏于家。则岂非吾门之幸耶。若拘以资
力之难。吾当相之。余应曰诺。遂令迷豚最烈净写一通。族侄兢烈校其讹。付之剞劂氏。凡几日而告成。今焉后世之人。庶几知有 洞虚斋成先生 也。从孙宇柱谨识。 (第 396H 页)
洞虚斋先生 文集识[成宇柱]
右我伯从祖洞虚先生遗稿也。先生数岁知读书。五六岁。无书不读。七八岁。文章已就。虽弱冠而殁。其间著述。不为不多。而丧祸之馀。屡经回禄。殆尽亡失。今之存者只若干。惜哉。生知之资。希世之音。终不可泯灭于世。而子孙零替。家力又残。恨无㽕寿其传矣。岁己丑春。余以同春先生文集重刊事。在兴岩之院斋。一日三从弟国柱之彦来谓余曰洞虚先生遗稿。在于故纸之中。散落无馀。差过数年。则将至断烂无徵。原役告讫之后。收拾败弃之板。登梓而藏于家。则岂非吾门之幸耶。若拘以资
力之难。吾当相之。余应曰诺。遂令迷豚最烈净写一通。族侄兢烈校其讹。付之剞劂氏。凡几日而告成。今焉后世之人。庶几知有 洞虚斋成先生 也。从孙宇柱谨识。 (第 39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