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哀帝寻崩升平五年而穆/帝崩不满斗不至十年也)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太和末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太和末童谣及 海/西公 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
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
京口民间谣二首
(晋书五行志曰王恭在京口民间 (第 9b 页)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太和末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太和末童谣及 海/西公 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
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
京口民间谣二首
(晋书五行志曰王恭在京口民间 (第 9b 页)
(拜使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司州刺史)
王司州在谢公坐咏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
旗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简文帝(讳昱字道万中宗少子也仁闻有智度/穆帝幼冲以抚军辅政大司马桓温废)
(海西公 而立帝/在位三年而崩)
初荧惑入太微寻废海西简文登阼复入太微帝恶之 (第 12a 页)
王司州在谢公坐咏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
旗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简文帝(讳昱字道万中宗少子也仁闻有智度/穆帝幼冲以抚军辅政大司马桓温废)
(海西公 而立帝/在位三年而崩)
初荧惑入太微寻废海西简文登阼复入太微帝恶之 (第 12a 页)
百官诏(咸安二年三月诏/)
朕居阿衡三世(穆帝永和元年诏会稽王昱录尚书六/条事二年何充卒昱遂辅政升平中请)
(归政不许历哀/帝帝奕凡三世)不能济彼时雍乃至海西失德(帝奕废/为 海西)
(公/ )殆倾皇祚赖祖宗灵祇之德皇太后淑体应期藩辅
忠贤百官戮力用能荡氛雾于昊苍耀晨辉于宇宙遂 (第 12b 页)
朕居阿衡三世(穆帝永和元年诏会稽王昱录尚书六/条事二年何充卒昱遂辅政升平中请)
(归政不许历哀/帝帝奕凡三世)不能济彼时雍乃至海西失德(帝奕废/为 海西)
(公/ )殆倾皇祚赖祖宗灵祇之德皇太后淑体应期藩辅
忠贤百官戮力用能荡氛雾于昊苍耀晨辉于宇宙遂 (第 12b 页)
晋惠帝
晋书载惠帝闻蛙鸣问为官蛙私蛙见饿者云何不食
肉麋由此言之愚昧甚矣及荡阴之败兵人引嵇绍斩
之帝曰忠臣也勿杀绍血溅帝衣左右欲浣衣帝曰嵇
侍中血勿浣也由此言之英明甚矣一惠帝也相去数
年何其乍愚乍明如此史之言或虚或实必居一于此
矣
桓温诬 海西公
(第 31a 页)
晋废帝 为桓温所废降为 (第 31a 页)
海西公 崇德太后诏数其昏
浊溃乱动违礼度有此三孽不知谁子人伦道丧丑声
遐布温之矫诏盖皆诬辞又造谣言谓 (第 31a 页)
海西公 不男使
内人与向龙交而生子所谓本言是马驹今诧成龙子
也又欲杀海西三子乃造谣云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 (第 31a 页)
缰汝非皇太子安得甘露浆谣言传布人遂以为实矣
温既杀君不厚诬其恶何以为辞按臧荣晋书云废帝
深虑横祸乃杜塞聪明既废之后终日酣畅耽于内有
子不育以保天年时人怜之为作歌焉以此證之桓温
矫诏之辞奸党伪造之谣其可信乎 海西公 可谓受诬
千载矣温公通鉴书此亦不分别史氏之言其可尽信
乎
包谞 (第 31b 页)
晋书载惠帝闻蛙鸣问为官蛙私蛙见饿者云何不食
肉麋由此言之愚昧甚矣及荡阴之败兵人引嵇绍斩
之帝曰忠臣也勿杀绍血溅帝衣左右欲浣衣帝曰嵇
侍中血勿浣也由此言之英明甚矣一惠帝也相去数
年何其乍愚乍明如此史之言或虚或实必居一于此
矣
桓温诬 海西公
(第 31a 页)
晋废帝 为桓温所废降为 (第 31a 页)
海西公 崇德太后诏数其昏
浊溃乱动违礼度有此三孽不知谁子人伦道丧丑声
遐布温之矫诏盖皆诬辞又造谣言谓 (第 31a 页)
海西公 不男使
内人与向龙交而生子所谓本言是马驹今诧成龙子
也又欲杀海西三子乃造谣云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 (第 31a 页)
缰汝非皇太子安得甘露浆谣言传布人遂以为实矣
温既杀君不厚诬其恶何以为辞按臧荣晋书云废帝
深虑横祸乃杜塞聪明既废之后终日酣畅耽于内有
子不育以保天年时人怜之为作歌焉以此證之桓温
矫诏之辞奸党伪造之谣其可信乎 海西公 可谓受诬
千载矣温公通鉴书此亦不分别史氏之言其可尽信
乎
包谞 (第 31b 页)
(唐李阳冰建亭在其上李白序/之名姑熟亭盖走芜湖道也)
通驿公馆南有水亭焉四甍翚飞巉绝浦屿盖有前摄
令河东薛公栋而宇之今宰陇西李公明化开物成务
又横其梁而阁之昼鸣閒琴夕酌清月盖为接輶轩祖
远客之佳境也(说文甍屋栋也徐锴曰所以承瓦故从/瓦诗小雅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郑笺曰)
(伊洛而南素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翚者乌之奇异者/也孔颖达正义斯革斯飞言檐阿之势似鸟飞也周易)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左思吴都赋輶轩蓼扰李/周翰注輶轩轻车也昔人多以輶轩为使车之通称见)
(九卷注輶甍音萌/翚音挥 音由)制置既久莫知何名司马武公长材
博古独映方外因据胡床岸帻啸咏而谓前长史李公
及诸公曰此亭跨姑熟之水可称为姑熟亭焉嘉名胜
槩自我作也(世说桓宣武引谢奕为 司马奕 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座席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
(每曰我方外司马方舆胜览姑熟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 (第 5b 页)
通驿公馆南有水亭焉四甍翚飞巉绝浦屿盖有前摄
令河东薛公栋而宇之今宰陇西李公明化开物成务
又横其梁而阁之昼鸣閒琴夕酌清月盖为接輶轩祖
远客之佳境也(说文甍屋栋也徐锴曰所以承瓦故从/瓦诗小雅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郑笺曰)
(伊洛而南素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翚者乌之奇异者/也孔颖达正义斯革斯飞言檐阿之势似鸟飞也周易)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左思吴都赋輶轩蓼扰李/周翰注輶轩轻车也昔人多以輶轩为使车之通称见)
(九卷注輶甍音萌/翚音挥 音由)制置既久莫知何名司马武公长材
博古独映方外因据胡床岸帻啸咏而谓前长史李公
及诸公曰此亭跨姑熟之水可称为姑熟亭焉嘉名胜
槩自我作也(世说桓宣武引谢奕为 司马奕 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座席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
(每曰我方外司马方舆胜览姑熟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 (第 5b 页)
王彪之
人恒病乎才略不足应天下之变才略足以应变而或
不适乎事理之宜则其病反有甚焉者是以君子不特
贵乎才略之优而尤贵乎用之得其当譬之干将莫邪
用以诛击盗贼则为义用以为盗贼之事则为乱用之
同而所用异善恶判焉如水火故君子有时而智有时
而愚皆以适夫义而已焉可苟乎桓温之于晋犹汉之
曹操魏之司马懿也少缓不死则篡晋必矣入朝而废 海西公 是篡弑之渐也于斯之时立朝之士才足以任
天下之重力抗大义而拒之使犬鼠之徒无所肆其噬
齧之奸则善矣不然则 (第 54b 页)
人恒病乎才略不足应天下之变才略足以应变而或
不适乎事理之宜则其病反有甚焉者是以君子不特
贵乎才略之优而尤贵乎用之得其当譬之干将莫邪
用以诛击盗贼则为义用以为盗贼之事则为乱用之
同而所用异善恶判焉如水火故君子有
而愚皆以适夫义而已焉可苟乎桓温之于晋犹汉之
曹操魏之司马懿也少缓不死则篡晋必矣入朝而废 海西公 是篡弑之渐也于斯之时立朝之士才足以任
天下之重力抗大义而拒之使犬鼠之徒无所肆其噬
齧之奸则善矣不然则 (第 54b 页)
御路杨歌(晋书五行志曰晋海西公太和中民/为此歌白者金行马者国族紫为夺)
(正之色明以紫间朱也 海西公 寻废三子非 (第 4b 页)
海西公 之子缢以马缰死之明日南方献甘)
(露/)
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缰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
凤 (第 4b 页)
皇歌(晋书五行志曰 晋海西公 生皇子百姓/歌之其歌甚美其旨甚 (第 4b 页)
海西公 不男) …… (第 4b 页)
(兴宁民复歌曰云云哀帝寻崩升平/五年而穆帝崩不满斗不至十年也)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
太和末童谣(晋书五行志曰太和末童谣及 海/西公 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
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
京口民间谣(二首晋书五行志曰王恭在京口/民间忽 (第 17a 页)
(正之色明以紫间朱也 海西公 寻废三子非 (第 4b 页)
海西公 之子缢以马缰死之明日南方献甘)
(露/)
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缰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
凤 (第 4b 页)
皇歌(晋书五行志曰 晋海西公 生皇子百姓/歌之其歌甚美其旨甚 (第 4b 页)
海西公 不男) …… (第 4b 页)
(兴宁民复歌曰云云哀帝寻崩升平/五年而穆帝崩不满斗不至十年也)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
太和末童谣(晋书五行志曰太和末童谣及 海/西公 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
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
京口民间谣(二首晋书五行志曰王恭在京口/民间忽 (第 17a 页)
于山石字
九仙山麓居民尝淘井出石一片广踰尺纵尺五六寸
有文九行云我有一庄园寄在于山边于山九道士呼
名为九仙辄然来相贺磊老自相传李公来战日此无
二一物只有一积金寄在于山庄不在中山中只在陇
西郡我住东西城庄在于山下有人若不信但看碑中
话只看于山松于山金出现不在路旁只在中陇西拾
得无分张时人莫笑金泥师拾得金泥也有富语多鄙
俚又有一石末有太和二年字文云吾年乙丑金围一
片寄在山前在山左臂不归庚申须归乙未留传子孙
衣锦次第时人见碑吾今在世按太和乃 晋废帝 年号
碑语不可解字迹婉秀似晋人风度(林来斋/金石考)
县治石铭
宋庆历四年秘书丞张纬出宰莆田再新 (第 30a 页)
九仙山麓居民尝淘井出石一片广踰尺纵尺五六寸
有文九行云我有一庄园寄在于山边于山九道士呼
名为九仙辄然来相贺磊老自相传李公来战日此无
二一物只有一积金寄在于山庄不在中山中只在陇
西郡我住东西城庄在于山下有人若不信但看碑中
话只看于山松于山金出现不在路旁只在中陇西拾
得无分张时人莫笑金泥师拾得金泥也有富语多鄙
俚又有一石末有太和二年字文云吾年乙丑金围一
片寄在山前在山左臂不归庚申须归乙未留传子孙
衣锦次第时人见碑吾今在世按太和乃 晋废帝 年号
碑语不可解字迹婉秀似晋人风度(林来斋/金石考)
县治石铭
宋庆历四年秘书丞张纬出宰莆田再新 (第 30a 页)
日书空
夷甫矜空谈神州已陆沉深源复中起苍生更谁
倚嗟嗟一百年处士相后先书空计已左周旋犹
作我东山捉鼻四十春苍生所望真斯人
(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海西公
局缩肉马作犊 (第 15b 页)
海西公 犊化龙犊化龙是龙子朝
向离宫生暮向吴宫死吴宫死悲何如君不见永
嘉袖手永昌呼入庙曾言帝室储何因龙种欺黄 (第 15b 页)
犊会见鸡雌扰凤雏 (海西公 不男使左右句龙与内侍接生子以为/世子民间谣云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局)
(缩肉元帝时谣/孝武时/谣云 …… (第 15b 页)
识英物 日书空
海西公 鬼董狐
东山卧 牛心炙
阿房城 长星见
负畚来 行路难
丁零王 新平寺
五经表 借鬼兵
(第 60b 页)
夷甫矜空谈神州已陆沉深源复中起苍生更谁
倚嗟嗟一百年处士相后先书空计已左周旋犹
作我东山捉鼻四十春苍生所望真斯人
(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海西公
局缩肉马作犊 (第 15b 页)
海西公 犊化龙犊化龙是龙子朝
向离宫生暮向吴宫死吴宫死悲何如君不见永
嘉袖手永昌呼入庙曾言帝室储何因龙种欺黄 (第 15b 页)
犊会见鸡雌扰凤雏 (海西公 不男使左右句龙与内侍接生子以为/世子民间谣云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局)
(缩肉元帝时谣/孝武时/谣云 …… (第 15b 页)
识英物 日书空
海西公 鬼董狐
东山卧 牛心炙
阿房城 长星见
负畚来 行路难
丁零王 新平寺
五经表 借鬼兵
(第 60b 页)
龄,成帝长子。咸康八年封琅邪王,升平五年五月迎立,改元二:隆和、兴宁。在位四年,谥曰哀皇帝。
以 东海王奕 为 琅邪王 诏(升平五年五月壬戌)
朕获承明命,入纂大统,顾惟先王宗庙,烝尝无主。太妃丧庭,廓然靡寄,悲痛感摧,五内抽割。宗国之重,情礼兼隆。胤嗣之重,义无与二。 东海王奕, 戚属亲近,宜奉本统,其 琅邪王。(《晋书·哀帝纪》) 上嗣显宗以修本统诏(十一月丙辰)
显宗成皇帝顾命,以时事多艰,弘高世之风,树德博重,以
以 东海王奕 为 琅邪王 诏(升平五年五月壬戌)
朕获承明命,入纂大统,顾惟先王宗庙,烝尝无主。太妃丧庭,廓然靡寄,悲痛感摧,五内抽割。宗国之重,情礼兼隆。胤嗣之重,义无与二。 东海王奕, 戚属亲近,宜奉本统,其 琅邪王。(《晋书·哀帝纪》) 上嗣显宗以修本统诏(十一月丙辰)
显宗成皇帝顾命,以时事多艰,弘高世之风,树德博重,以
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馀齿。仰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晋书·康献褚后传》)
以琅 邪王奕承大统诏(兴宁三年二月)
帝遂不救厥疾,艰祸仍臻,遗绪泯然,哀恸 切心。琅 邪王奕,明德茂亲,属当储嗣,宜奉祖宗,纂承大统。便速正大礼,以宁人神。(《晋书·废帝纪》)
以会 ……书·哀帝纪》)
以废帝奕为东海王令(太和六年十一月)
王室艰难,穆哀短祚,国嗣不育,储宫 靡立。琅 邪王奕亲则母弟,故以入纂大位。不图德之不建,乃至于斯。昏浊溃乱,动违礼度。有此三孽,莫知谁子。人伦道 ……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诬罔祖宗,倾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今 废奕为 东海王,以王还第,供卫之仪,皆如汉朝昌邑故事。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殁,心焉如割。社稷大计,
以琅 邪王奕承大统诏(兴宁三年二月)
帝遂不救厥疾,艰祸仍臻,遗绪泯然,哀恸 切心。琅 邪王奕,明德茂亲,属当储嗣,宜奉祖宗,纂承大统。便速正大礼,以宁人神。(《晋书·废帝纪》)
以会 ……书·哀帝纪》)
以废帝奕为东海王令(太和六年十一月)
王室艰难,穆哀短祚,国嗣不育,储宫 靡立。琅 邪王奕亲则母弟,故以入纂大位。不图德之不建,乃至于斯。昏浊溃乱,动违礼度。有此三孽,莫知谁子。人伦道 ……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诬罔祖宗,倾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今 废奕为 东海王,以王还第,供卫之仪,皆如汉朝昌邑故事。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殁,心焉如割。社稷大计,
大兴中出为司徒左长史,累迁吴兴太守,明帝时拜御史中丞,迁侍中,成帝时为太常,徙尚书,转尚书右仆射,领 东海王
师,迁左仆射,后为尚书仆射。转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复徙领军将军,加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出为镇
高祖宣帝, 世宗景帝, 太祖文帝, 世祖武帝, 孝惠帝, 孝怀帝, 孝悯帝, 中宗元帝, 肃宗明帝, 显宗成帝, 康帝, 孝宗穆帝, 哀帝, 废 帝海西公, 太宗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志二十卷
天文, 地理, 律历, 礼, 乐, 职官 (第 266H 页)
改元(二。)隆和。(一年壬戌。)兴宁。(三年癸亥。元年丙寅)帝奕。(哀帝母弟。成帝壬寅生。初封琅琊王。哀帝崩。即位。辛未为桓温所废。封东海王。寻降 海西公。
迁于吴。孝武帝丙戌。卒于吴。在位六年。寿四十五。罗 奈勿。句 古国原,小兽林。济 近肖古。)
改元 (第 403H 页)
改元 (第 403H 页)
恩而归。以辛未十一月某日。疾终于家。春秋八十五。用明年正月。葬湖西沔川郡大峙里丙向之原。盖自察访公始寓居湖西。子孙因家焉。夫人朴氏。汉城参军庆业之女。先公三十年卒。葬海美县八谷里。有子男二人。长顼武科。次頔。女二人。皆嫁为士人妻。林茂,金之鼎其婿也。馀男七人。须,赖,硕,颀,颙,顗,桢。女一人适进士安廷赫。余世居岭南之宁海府。宁去沔且千里。落落无夤缘相接。岁丙戌。从试集京师。与君始识面。后十年。余以亲命至沔。参判公尚无恙。君昼夜不离侧。唯诺承将。若童幼然。及退而燕。花树之乐。怡愉湛翕。君时年已五十馀。余于参判公为袒免亲。同祖 海西公。
君常呼余为叔。君没后数年。余从宦在京师。君之门人李生锡福。持君行录一通。请余志其墓。余既与君同宗。又 (第 47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