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集句分析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创作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检索
被提及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群体影响力研究
人物库
126818
“孟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11527
正文
10907
序
85
题目
385
注释
129
子标题
21
人物库
263
先秦
72
汉朝
4
魏晋
1
唐朝
11
宋朝
99
金朝
5
元朝
19
明朝
27
清朝
37
近现代
10
当代
2
古籍库
114449
经部
36006
史部
8353
子部
26561
集部
41472
道部
914
佛部
1143
古籍库 集部
總集類
古文雅正(清)蔡世远
44
皇清文颖(清)圣祖仁皇帝
96
明诗综(清)朱彝尊
2
明文海(清)黄宗义
363
南宋杂事诗(清)沈嘉辙
4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维基](清)严可均辑
138
全唐文(清)周绍良
247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1
钦定千叟宴诗(清)乾隆
1
钦定四书文(清)方苞
226
甬上耆旧诗(清)胡文学
1
御定历代赋汇(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37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2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清)郭元釪
7
御选古文渊鉴(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56
御选唐宋诗醇(清)乾隆
5
御选唐宋文醇(清)乾隆
64
粤西诗载(清)汪森
29
槜李诗系(清)沈季友
1
北齐文纪(明)梅鼎祚
1
东汉文纪(明)梅鼎祚
32
古诗纪(明)冯惟讷
7
古乐苑(明)梅鼎祚
2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
31
后周文纪(明)梅鼎祚
1
皇霸文纪(明)梅鼎祚
2
梁文纪(明)梅鼎祚
2
闽中十子诗(明)袁表
1
明经世文编选录(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
1
明文衡(明)程敏政
68
南齐文纪(明)梅鼎祚
2
全蜀艺文志(明)周复俊
20
三华集(明)钱子正
1
释文纪(明)梅鼎祚
20
四六法海(明)王志坚
8
宋文纪(明)梅鼎祚
4
隋文纪(明)梅鼎祚
1
唐诗品汇(明)高柄
1
唐宋八大家文钞(明)茅坤
52
文编(明)唐顺之
58
文章辨体汇选(明)贺复徵
241
吴都文粹续集(明)钱谷
46
西汉文纪(明)梅鼎祚
10
西晋文纪(明)梅鼎祚
11
新安文献志(明)程敏政
75
中州名贤文表(明)刘昌
15
草堂雅集(元)顾瑛
1
风雅翼(元)刘履
12
古赋辩体(元)祝尧
1
荆南倡和诗集(元)周砥
1
唐音(元)杨士弘
16
天下同文集(元)周南瑞
1
文选补遗(元)陈仁子
59
元文类(元)苏天爵
45
成都文类(宋)扈仲荣
3
崇古文诀(宋)楼昉
13
二程文集(宋)程颢
1
古文关键(宋)吕祖谦
10
古文集成前集(宋)王霆震
62
古文苑(宋)章樵
20
会稽掇英总集(宋)孔延之
1
两宋名贤小集(宋)陈思
2
论学绳尺(宋)魏天应
456
妙绝古今(宋)汤汉
1
三国志文类(宋)
5
三体唐诗(宋)周弼
1
十先生奥论注(宋)阙名
2
唐文粹(宋)姚铉
94
文苑英华(宋)李昉
150
文章轨范(宋)谢枋得
14
文章正宗(宋)真德秀
56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宋)魏齐贤
9
六臣注文选 (梁)萧统
251
文选 (梁)萧统[李善等注]
9
文选注 (梁)萧统
271
別集類
台湾诗荟杂文钞(近现代)连雅堂
4
雅堂文集(近现代)连雅堂
16
安村集(清)朴光后
2
聱牙斋集(清)姜锡圭
22
八吾轩集(清)金声久
4
八友轩集(清)赵普阳
3
白湖集(清)尹鑴
67
白水集(清)杨应秀
210
白下集(清)尹淳
2
白下集(清)黄磻老
7
百弗庵集(清)崔兴远
22
柏后集(清)金基洙
5
半崧集简编(清)章甫
1
保晚斋集(清)徐命膺
18
抱犊山房集(清)嵇永仁
1
抱经堂文集(清)卢文弨撰
48
北轩集(清)金春泽
42
贲需斋集(清)姜奎焕
61
本庵集(清)金钟厚
140
弼云稿(清)金令行
1
博泉集(清)李沃
6
逋轩集(清)权德秀
3
苍霞集(清)元景夏
8
苍雪斋集(清)权斗经
12
沧溪集(清)林泳
88
槽岩集(清)赵昌期
5
梣溪遗稿(清)尹定铉
3
曾文正公诗集(清)曾国藩撰
16
昌舍集(清)孙命来
7
陈迦陵文集(清)陈维崧
5
陈检讨四六(清)陈维崧
18
陈清端公文选(清)陈瑸
1
成斋集(清)赵秉铉
5
诚庵集(清)朴文五
33
诚斋集(清)南汉皓
49
痴庵集(清)南景羲
35
痴轩集(清)金德五
5
耻庵集(清)李之濂
42
初庵全集(清)金宪基
15
初庵集(清)申混
12
樗村遗稿(清)沈錥
48
川沙集(清)金宗德
56
春洲遗稿(清)金道洙
7
纯斋稿(清)纯祖
19
醇庵集(清)吴载纯
14
丛琐(清)吴宖默
51
存研楼文集(清)储大文
10
存养斋集(清)宋挺濂
1
存斋集(清)朴允默
8
存斋集(清)魏伯圭
195
存斋集(清)李徽逸
10
打愚遗稿(清)李翔
10
大山集(清)李象靖
147
大溪集(清)李承熙
270
大溪遗稿(清)黄在英
11
大野集(清)柳健休
37
大云山房文稿初集(清)恽敬
61
岱渊遗藁(清)李勉伯
3
戴东原集(清)戴震撰
62
丹陵遗稿(清)李胤永
1
澹人集(清)申佐模
13
德村集(清)梁得中
63
德峰集(清)李镇宅
2
德浦遗稿(清)尹搢
1
典庵集(清)姜鼎焕
49
定盦文集(清)龚自珍
9
定盦文集补编(清)龚自珍
6
定轩集(清)李钟祥
35
定斋集(清)柳致明
193
定斋集(清)朴泰辅
10
订窝集(清)金岱镇
76
东湖遗稿(清)尹滋学
1
东里集(清)李殷相
1
东林集(清)柳致皓
28
东山遗稿(清)赵晟汉
10
东溪遗稿(清)李英辅
1
东溪集(清)赵龟命
7
东岩集(清)柳长源
23
东野集(清)金养根
7
斗庵集(清)金若鍊
25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
29
蠹窝集(清)崔兴璧
32
敦岩集(清)朴宗庆
6
遁翁集(清)韩汝愈
20
遁窝遗稿(清)任守干
2
恩诵堂集(清)李尚迪
2
而已广集(清)张混
1
耳溪集(清)洪良浩
135
二耻斋集(清)申正模
9
二希堂文集(清)蔡世远
9
樊榭山房(清)厉鹗
1
樊岩集(清)蔡济恭
33
舫山集(清)许薰
30
汾厓遗稿(清)申晸
1
枫皋集(清)金祖淳
27
枫石全集(清)徐有矩
24
丰墅集(清)李敏辅
6
凤村集(清)崔象龙
352
凤谷桂察访遗集(清)桂德海
31
凤谷集(清)宋畴锡
7
凤栖集(清)俞莘焕
40
凤岩集(清)韩梦麟
3
凤岩集(清)蔡之洪
57
甫山集(清)柳荣河
1
刚斋集(清)宋稚圭
18
葛庵集(清)李玄逸
149
葛川集(清)金熙周
41
艮翁集(清)李献庆
41
艮斋集(清)田愚
865
艮斋集(清)崔奎瑞
7
拱白堂集(清)黄德壹
36
孤山集(清)李惟樟
6
古欢堂集(清)田雯
2
古欢堂收草(清)姜玮
4
古溪集(清)李汇宁
3
谷云集(清)金寿增
1
鼓山集(清)任宪晦
40
顾斋集(清)李槾
26
观复斋遗稿(清)金构
10
观澜斋遗稿(清)高晦
5
观我斋稿(清)赵荣祏
5
冠峰遗稿(清)玄尚璧
89
冠岩全书(清)洪敬谟
69
冠阳集(清)李匡德
6
广濑集(清)李野淳
18
圭斋遗藁(清)南秉哲
15
龟川遗稿(清)李世弼
36
龟窝集(清)金㙆
96
龟厓集(清)曹克承
6
龟岩集(清)李元培
86
归鹿集(清)赵显命
20
归岩集(清)李元祯
4
桂窝集(清)赵备
1
果堂集(清)沈彤
5
果庵集(清)宋德相
38
果斋集(清)成近默
6
过斋遗稿(清)金正默
86
海藏集(清)申锡愚
16
海石遗稿(清)金载瓒
3
海翁藁(清)洪翰周
1
海隐遗稿(清)姜必孝
90
海岳集(清)李明焕
1
海左集(清)丁范祖
24
涵溪集(清)郑硕达
1
寒圃斋集(清)李健命
3
寒水斋集(清)权尚夏
78
寒洲集(清)李震相
237
好古窝集(清)柳徽文
75
荷居集(清)梁宪洙
3
荷栖集(清)赵璥
15
荷塘集(清)权斗寅
5
鹤庵集(清)崔慎
38
鹤皋集(清)金履万
2
鹤林集(清)权访
22
鹤栖集(清)柳台佐
17
鹤塘遗稿(清)赵尚絅
4
鹤岩集(清)赵文命
3
恒斋集(清)李嵩逸
5
弘道遗稿(清)李溆
88
弘斋全书(清)正祖
930
洪北江诗文集(清)洪亮吉撰
2
后山集(清)许愈
113
后山集(清)李宗洙
72
厚庵集(清)权濂
24
厚斋集(清)金干
582
后溪集(清)李颐淳
8
壶谷集(清)南龙翼
4
壶谷集(清)柳范休
39
壶隐集(清)洪受畴
1
花溪集(清)柳宜健
7
华谷集(清)黄宅厚
1
华泉集(清)李采
35
华山集(清)郑奎汉
40
华西集(清)李恒老
469
华斋集(清)黄翼再
4
槐潭遗稿(清)裴相说
29
瓛斋集(清)朴圭寿
6
黄皋集(清)慎守彝
5
悔窝集(清)安重观
9
悔轩集(清)赵观彬
1
晦屏集(清)申体仁
14
晦堂集(清)张锡英
166
晦亭集(清)闵在南
2
浑斋集(清)安教翼
47
活山集(清)南龙万
23
活水翁遗稿(清)尹大淳
5
屐园遗稿(清)李晚秀
14
寄鹤斋选集(清)洪弃生
4
济庵集(清)金宗燮
33
霁山集(清)金圣铎
38
霁轩集(清)沈定镇
14
霁月堂集(清)宋奎濂
1
嘉梧藁略(清)李裕元
13
兼济堂文集(清)魏裔介
47
兼山集(清)俞肃基
50
俭岩山人诗集(清)范庆文
1
俭斋集(清)金楺
113
江皋集(清)柳寻春
19
江汉集(清)黄景源
63
江左集(清)权万
10
姜斋诗文集(清)王夫之
1
椒园遗藁(清)李忠翊
7
皎亭诗集(清)玄镒
2
节谷集(清)金时观
19
鲒埼亭集(清)全祖望撰
134
戒惧庵集(清)尹衡老
67
金陵集(清)南公辙
24
锦谷集(清)宋来熙
15
锦江集(清)张璶
6
锦石集(清)朴准源
10
锦翁集(清)金学培
4
近庵集(清)柳致德
27
近窝集(清)柳栻
48
近斋集(清)朴胤源
109
晋庵集(清)李天辅
11
进溪集(清)朴在馨
10
进庵集(清)郑墧
12
经山集(清)郑元容
4
景斋集(清)禹成圭
69
警修堂全藁(清)申纬
3
敬庵遗稿(清)尹东洙
15
敬业堂诗集(清)查慎行
1
靖海纪事(清)施琅
1
静观斋集(清)李端相
9
静修斋遗稿(清)金应夏
5
静一堂遗稿(清)姜至德
2
静斋集(清)李聃命
3
静坐窝集(清)沈潮
90
絅庵集(清)申琓
4
九峰集(清)赵远期
2
九思堂集(清)金乐行
30
居易堂集(清)徐枋撰
8
菊圃集(清)姜朴
10
菊轩集(清)苏始万
6
惧庵集(清)李树仁
2
可庵遗稿(清)金龟柱
184
克斋集(清)卢佖渊
17
克斋集(清)申益愰
81
昆仑集(清)崔昌大
30
兰菊斋集(清)李礼焕
19
懒隐集(清)李东标
3
老柏轩集(清)郑载圭
183
老峰集(清)闵鼎重
6
老隐集(清)任适
5
老洲集(清)吴熙常
119
雷渊集(清)南有容
35
冷泉遗稿(清)朴宗舆
7
梨湖遗稿(清)金时铎
6
黎湖集(清)朴弼周
86
李海鹤遗书(清)李沂
21
立轩集(清)韩运圣
15
立斋集(清)宋近洙
38
立斋集(清)郑宗鲁
113
立斋遗稿(清)姜再恒
148
栎泉集(清)宋明钦
61
栎翁遗稿(清)李正臣
4
栎庵集(清)姜晋奎
25
丽泽斋遗稿(清)权载运
4
林湖集(清)朴守俭
4
临汝斋集(清)柳𪶙
1
临斋集(清)徐赞奎
24
凌壶集(清)李麟祥
4
凌虚关漫稿(清)庄宪世子
8
柳溪集(清)姜命奎
11
柳下集(清)洪世泰
5
六化集(清)梁居安
1
六亭文选(清)郑兼才
8
龙耳窝集(清)权𡋃
3
龙浦集(清)李潍
5
芦沙集(清)奇正镇
49
芦厓集(清)柳道源
15
鲁宇集(清)郑忠弼
2
甪里集(清)高圣谦
3
鹿门集(清)任圣周
138
鹿洲初集(清)蓝鼎元
14
萝山集(清)赵有善
37
洛下生集(清)李学逵
5
旅庵遗稿(清)申景浚
7
茅庵集(清)张瑱
1
茅溪集(清)李命培
3
茅洲集(清)金时保
1
眉山集(清)韩章锡
29
梅村家藏藁(清)吴伟业撰
1
梅泉集(清)黄玹
4
梅山集(清)郑重器
5
梅山集(清)洪直弼
141
渼湖集(清)金元行
48
梦梧集(清)金钟秀
17
梦呓集(清)南克宽
1
密庵集(清)金砥行
354
密庵集(清)李栽
60
俛庵集(清)李㙖
21
俛宇集(清)郭钟锡
862
勉庵集(清)崔益铉
86
明庵集(清)郑栻
1
明皋全集(清)徐滢修
86
明谷集(清)崔锡鼎
25
明谷集(清)具崟
3
明美堂集(清)李建昌
23
明斋遗稿(清)尹拯
54
茗柯文补编(清)张惠言撰
2
茗柯文初编(清)张惠言
30
茗斋集(清)彭孙贻
3
鸣皋集(清)郑干
1
鸣岩集(清)李海朝
1
默庵集(清)申球
8
默山集(清)南基万
4
默轩集(清)李万运
16
木斋集(清)洪汝河
41
牧谷集(清)李箕镇
2
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撰
28
牧斋有学集(清)钱谦益撰
21
慕山遗稿(清)权寭
3
慕轩集(清)姜必慎
8
耐轩集(清)李在永
2
耐斋集(清)洪泰猷
20
南雷文案(清)黄宗羲
22
南坡集(清)洪宇远
23
南圃集(清)金万英
11
南塘集(清)韩元震
444
南溪集(清)朴世采
486
南岳集(清)赵宗著
3
闹隐集(清)高汝兴
7
讷窝集(清)李若烈
1
讷轩集(清)徐圣耇
1
讷庵集(清)朴旨瑞
8
讷隐集(清)李光庭
21
内自讼斋文选(清)周凯
1
尼溪集(清)朴来吾
1
凝窝集(清)李源祚
28
凝斋集(清)李喜之
1
农庐集(清)姜献奎
8
农山集(清)申得求
95
农岩集(清)金昌协
138
农隐遗稿(清)尹推
6
平庵集(清)权正忱
11
屏谷集(清)权矩
12
屏山集(清)李观命
9
屏溪集(清)尹凤九
299
瓶窝集(清)李衡祥
16
朴澹翁集(清)朴昌元
2
朴正字遗稿(清)朴泰汉
13
圃岩集(清)尹凤朝
13
圃阴集(清)金昌缉
27
曝书亭集(清)朱彝尊
74
棋峰集(清)南正重
2
杞园集(清)鱼有凤
121
谦斋集(清)赵泰亿
2
潜研堂文集(清)钱大昕撰
90
青壁集(清)李守渊
1
青城集(清)成大中
9
青泉集(清)申维翰
4
青庄馆全书(清)李德懋
134
清台集(清)权相一
21
穷悟集(清)任天常
7
秋潭集(清)金如万
1
秋潭集(清)成晚徵
14
秋潭集(清)高裕
1
秋斋集(清)赵秀三
2
泉斋集(清)申弼钦
35
仁山集(清)苏辉冕
136
榕村集(清)李光地
136
阮堂全集(清)金正喜
11
瑞石集(清)金万基
9
三山集(清)柳正源
9
三山斋集(清)金履安
63
三鱼堂文集(清)陆陇其
44
三渊集(清)金昌翕
104
沙村集(清)金致垕
9
沙矶集(清)李是远
6
沙厓集(清)闵冑显
15
山木轩集(清)金羲淳
47
山泽斋集(清)权泰时
4
韶濩堂集(清)金泽荣
39
少眉山房藏(清)李森焕
11
卲亭稿(清)金永爵
6
慎庵集(清)李晚悫
27
慎窝集(清)郑在褧
32
省斋集(清)柳重教
290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清)圣祖仁皇帝
44
石北集(清)申光洙
2
石洞遗稿(清)李文载
36
石涧集(清)徐孝源
4
石菱集(清)金昌熙
22
石门集(清)尹凤五
2
石泉遗稿(清)申绰
5
石山遗稿(清)李承辅
23
石堂遗稿(清)金相定
12
时庵集(清)南皋
54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清)世宗宪皇帝
7
是窝遗稿(清)韩泰东
3
守窝集(清)白庆楷
17
守宗斋集(清)宋达洙
6
寿谷集(清)金柱臣
27
寿静斋集(清)柳鼎文
32
寿斋遗稿(清)李昆秀
39
书巢集(清)金宗炰
6
疏斋集(清)李颐命
14
述学内篇(清)汪中
14
恕庵集(清)申靖夏
6
双溪遗稿(清)李福源
11
水村集(清)任埅
6
水村集(清)吴始寿
1
睡谷集(清)李畬
8
顺庵集(清)李秉成
2
顺庵集(清)安鼎福
131
硕斋稿(清)尹行恁
510
思复斋集(清)宋镇凤
11
斯未信斋文编(清)徐宗干
1
斯未信斋杂录(清)徐宗干
4
四未轩集(清)张福枢
27
松峰遗稿(清)吴益升
12
松坡集(清)李瑞雨
2
松泉集(清)汪由敦
8
松沙集(清)奇宇万
101
松窝集(清)安命夏
6
松西集(清)姜橒
31
松溪集(清)李㴭
2
松岩集(清)李载亨
27
松月斋集(清)李时善
11
崧岳集(清)林昌泽
3
素谷遗稿(清)尹光绍
21
素岩集(清)金镇东
4
肃斋集(清)赵秉德
132
孙渊如诗文集(清)孙星衍撰
31
损庵集(清)赵根
7
损窝遗稿(清)崔锡恒
3
损斋集(清)南汉朝
24
所庵集(清)李秉远
36
台山集(清)金迈淳
73
台湾纪事(清)吴子光
2
台阳笔记(清)翟灏
1
太湖集(清)洪元燮
1
太乙庵集(清)申国宾
1
滩村遗稿(清)权絿
2
藫庭遗藁(清)金铝
3
汤子遗书(清)汤斌
22
陶谷集(清)李宜显
21
陶溪遗稿(清)尹弘圭
4
陶庵集(清)李縡
108
惕斋集(清)李书九
45
恬轩集(清)任相元
1
铁庐集(清)潘天成
5
亭林诗集(清)顾炎武撰
14
亭林馀集(清)顾炎武
4
桐江遗稿(清)李子浩
5
头陀草(清)李夏坤
11
退庵集(清)权重道
21
退堂集(清)柳命天
2
退轩集(清)赵荣顺
3
退轩遗稿(清)徐宗伋
4
退忧堂集(清)金寿兴
1
退渔堂遗稿(清)金镇商
1
屯坞集(清)林宗七
15
屯庵集(清)申昉
4
拓庵集(清)金道和
74
宛丘遗集(清)申大羽
2
晚觉斋集(清)李东汲
6
晚翠亭遗稿(清)朴永锡
3
晚谷集(清)赵述道
25
晚静堂集(清)徐宗泰
1
晚慕遗稿(清)郑基安
1
晚求集(清)李种杞
73
晚翁集(清)徐命瑞
3
晚羲集(清)梁进永
16
晚醒集(清)朴致馥
28
望溪集(清)方苞
23
望溪先生文集(清)方苞
50
巍岩遗稿(清)李柬
147
韦庵集(清)李最中
1
畏窝集(清)崔琳
99
畏斋集(清)李端夏
6
温裕斋集(清)尹钟燮
22
文端集(清)张英
7
文谷集(清)金寿恒
2
文山集(清)李载毅
41
文贞公遗稿(清)闵维重
1
梧山集(清)徐昌载
3
梧墅集(清)朴永元
50
无何堂遗稿(清)洪柱元
1
无名子集(清)尹愭
156
午亭文编(清)陈廷敬
58
西河集(清)毛奇龄
77
西河集(清)李敏叙
22
西坡集(清)吴道一
39
西浦集(清)金万重
6
西山集(清)金兴洛
21
西堂私载(清)李德寿
10
西溪集(清)朴泰茂
51
西溪集(清)朴世堂
16
西斋集(清)任徵夏
9
希庵集(清)蔡彭胤
1
息庵遗稿(清)金锡胄
13
息山集(清)李万敷
84
惜抱轩文集(清)姚鼐撰
8
溪堂集(清)柳畴睦
7
霞谷集(清)郑齐斗
228
下庐集(清)黄德吉
88
下枝遗集(清)李象辰
1
芐亭集(清)李德胄
15
弦窝集(清)尹东野
6
閒静堂集(清)宋文钦
43
芗隐集(清)李章赞
33
响山集(清)李晚焘
67
小讷集(清)卢相稷
54
小山集(清)李光靖
24
小松遗稿(清)李志容
3
晓山集(清)李寿滢
2
啸斋集(清)卞钟运
1
心庵遗稿(清)赵斗淳
1
心石斋集(清)宋秉珣
74
新野集(清)李仁行
11
信斋集(清)李令翊
31
星湖全集(清)李瀷
192
醒斋遗稿(清)申翼相
4
性潭集(清)宋焕箕
44
性堂集(清)郑赫臣
8
性斋集(清)许传
122
修山集(清)李种徽
28
修堂遗集(清)李南圭
15
修溪集(清)李升培
15
学馀堂文集(清)施闰章
12
逊斋集(清)朴光一
144
研经斋全集(清)成海应
269
研经室一集(清)阮元
121
岩栖集(清)曹兢燮
121
燕石(清)俞彦镐
15
燕岩集(清)朴趾源
50
阳谷集(清)吴斗寅
1
阳园遗集(清)申箕善
34
养窝集(清)李世龟
30
尧峰文钞(清)汪琬
22
药泉集(清)南九万
20
药山漫稿(清)吴光运
56
药轩遗集(清)徐宗华
12
野村集(清)孙万雄
2
一庵集(清)辛梦参
8
一庵遗稿(清)尹东源
10
一峰集(清)赵显期
47
一广遗稿(清)金相日
3
一庵集(清)李器之
3
伊溪集(清)南梦赉
4
夷峰集(清)黄后干
11
颐斋集(清)权琏夏
25
颐斋集(清)李义肃
10
颐斋遗藁(清)黄胤锡
13
逸圃集(清)朴时源
6
毅庵集(清)柳麟锡
236
瀛隐集(清)南公寿
4
庸斋集(清)金谨行
112
慵窝集(清)柳升铉
1
尤园集(清)李桢国
40
游轩集(清)张锡龙
17
游斋集(清)李玄锡
11
有怀堂集(清)权以镇
9
有心斋集(清)李和甫
34
于清端政书(清)于成龙
2
愚潭集(清)丁时翰
73
愚庵小集(清)朱鹤龄
9
馀窝集(清)睦万中
3
雨皋集(清)金道行
7
雨溪集(清)金命锡
1
峿堂集(清)李象秀
74
与犹堂全书(清)丁若镛
1242
玉川集(清)赵德邻
7
玉垂集(清)赵冕镐
1
玉吾斋集(清)宋相琦
9
御制诗集(清)高宗弘历
1
御制文集(清)高宗弘历
47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清)乾隆
9
寓轩集(清)朴尚玄
21
寓轩集(清)柳世鸣
75
渊泉集(清)洪奭周
64
渊斋集(清)宋秉璿
130
圆峤集(清)李匡师
3
约轩集(清)宋徵殷
40
约斋集(清)柳尚运
1
约斋集(清)权炳
59
月皋集(清)赵性家
24
月谷集(清)吴瑗
21
悦庵集(清)夏时赞
7
芸窗集(清)朴性阳
20
芸窝集(清)洪重圣
3
云冈集(清)朴时默
7
云谷集(清)李羲发
54
云湖集(清)任靖周
49
云坪集(清)宋能相
38
云浦遗稿(清)吕圣齐
3
云石遗稿(清)赵寅永
8
云溪漫稿(清)金钟正
81
云庵集(清)朴文一
166
云养集(清)金允植
47
云斋遗稿(清)李重庆
1
允挚堂遗稿(清)任允挚堂
10
菑墅集(清)韩敬仪
1
在涧集(清)任希圣
2
橧巢集(清)金信谦
1
霅桥集(清)安锡儆
7
湛轩书(清)洪大容
28
湛园集(清)姜宸英
7
丈岩集(清)郑浩
117
照庵集(清)郑海弼
18
贞窝集(清)黄龙汉
14
贞庵集(清)闵遇洙
53
贞蕤阁集(清)朴齐家
8
枕雨堂集(清)张之琬
4
震溟集(清)权攇
12
正庵集(清)李显益
141
芝村集(清)李喜朝
92
芝村集(清)金邦杰
2
芝湖集(清)李选
2
芝厓集(清)郑炜
11
知守斋集(清)俞拓基
2
知足堂集(清)权万斗
1
直庵集(清)申暻
92
直斋集(清)李箕洪
23
直斋集(清)金翊东
9
止轩集(清)崔孝述
26
至乐窝遗稿(清)李周冕
1
制庵集(清)郑象履
6
质庵集(清)崔璧
12
中复堂选集目录(清)姚莹
1
重山斋集(清)李趾秀
41
重庵稿(清)姜彝天
21
重庵集(清)金平默
518
朱舜水文选(清)朱之瑜
1
竹圃集(清)朴淇钟
2
竹泉集(清)金镇圭
9
竹石馆遗集(清)徐荣辅
7
竹西集(清)李敏迪
4
竹下集(清)金熤
23
拙修斋集(清)赵圣期
13
拙隐遗稿(清)李汉辅
7
濯溪集(清)金相进
125
自著(清)俞汉隽
15
足睡堂集(清)洪仁谟
1
最窝集(清)金奎五
21
左苏山人集(清)徐有本
8
左文襄公奏牍(清)左宗棠
1
聱汉集(明)孙起阳
4
鳌峰集(明)金齐闵
7
八谷集(明)具思孟
3
八斯遗稿(明)裴幼华
1
八松集(明)郑必达
5
白江集(明)李敬舆
4
白沙集(明)李恒福
7
白石遗稿(明)柳楫
17
白轩集(明)李景奭
15
白云稿(明)朱右
4
白云集(明)唐桂芳
8
白洲集(明)李明汉
3
百源集(明)申硕蕃
2
百拙庵集(明)柳㮨
1
百拙斋遗稿(明)韩应寅
1
柏谷集(明)金得臣
4
柏斋集(明)何瑭
13
柏潭集(明)具凤龄
32
半轩集(明)王行
2
保闲斋集(明)申叔舟
3
北厓集(明)金圻
2
北渚集(明)金瑬
1
备忘集(明)海瑞
94
碧梧遗稿(明)李时发
4
别洞集(明)尹祥
7
泊庵集(明)梁缙
18
不忧轩集(明)丁克仁
6
苍石集(明)李埈
30
沧螺集(明)孙作
20
沧溟集(明)李攀龙
2
沧溪集(明)文敬仝
1
沧洲集(明)沈之汉
5
沧洲遗稿(明)金益熙
6
曹月川集(明)曹端
7
草涧集(明)权文海
1
草庐集(明)李惟泰
56
草堂集(明)许晔
2
陈白沙集(明)陈献章
36
成谨甫集(明)成三问
1
诚意伯文集(明)刘基
20
迟川集(明)崔鸣吉
19
耻斋遗稿(明)洪仁祐
8
冲庵集(明)金净
3
冲斋集(明)权橃
7
崇相集选录(明)董应举
1
刍荛集(明)周是修
6
炊沙集(明)李汝馪
7
春草斋集(明)乌斯道
3
春亭集(明)卞季良
12
春沼子集(明)申最
2
翠屏集(明)张以宁
3
翠渠摘稿(明)周瑛
4
大峰集(明)杨熙止
4
大复集(明)何景明
4
大观斋乱稿(明)沈义
1
大笑轩逸稿(明)赵宗道
1
大庵集(明)朴惺
6
丹谷集(明)郭𡺽
2
淡然轩集(明)余继登
4
德溪集(明)吴健
9
德阳遗稿(明)奇遵
1
钓隐集(明)韩梦参
1
定山集(明)庄昶
44
东冈集(明)金宇颙
29
东皋遗稿(明)李浚庆
1
东皋录(明)释妙声
1
东湖集(明)李𥳕
2
东江家藏集(明)顾清
13
东江遗集(明)申翊全
8
东篱集(明)金允安
6
东里集(明)杨士奇
22
东溟集(明)金世濂
1
东溪集(明)权涛
3
东湘集(明)许震童
2
东岩集(明)夏尚朴
13
东园集(明)金贵荣
1
东园文集(明)郑纪
4
东岳集(明)李安讷
1
东州集(明)李敏求
3
东洲初稿(明)夏良胜
4
洞麓堂集(明)尹台
9
读书后(明)王世贞
25
杜谷集(明)洪宇定
1
杜诗捃(明)唐元竑
2
对山集(明)康海
8
遁庵全书(明)鲜于浃
13
鹅溪遗稿(明)李山海
1
鹅湖集(明)龚敩
2
二乐亭集(明)申用溉
3
方简肃文集(明)方良永
9
方麓集(明)王樵
32
方斋存稿(明)林文俊
14
方洲集(明)张宁
13
汾西集(明)朴㳽
5
枫山集(明)章懋
21
浮查集(明)成汝信
7
凫藻集(明)高启
1
甫田集(明)文徵明
1
抚松轩集(明)金淡
2
复斋集(明)郑总
1
覆瓿集(明)朱同
2
感树斋集(明)朴汝梁
2
高峰集(明)奇大升
41
高太史凫藻集(明)高启
1
高子遗书(明)高攀龙
120
葛川集(明)林薰
16
艮斋集(明)李德弘
54
艮斋集(明)崔演
4
苟全集(明)金中清
2
孤青遗稿(明)徐起
3
孤山遗稿(明)尹善道
38
古城集(明)张吉
15
古廉文集(明)李时勉
8
古穰集(明)李贤
20
顾华玉集(明)顾璘
14
乖隐遗稿(明)郑球
1
灌圃集(明)朴弘美
1
圭峰集(明)罗玘
17
圭庵集(明)宋麟寿
2
龟村集(明)柳景深
1
龟峰集(明)宋翼弼
17
龟岩集(明)李桢
8
归溪遗稿(明)金佐明
1
海壑吟稿(明)赵完壁
2
海桑集(明)陈谟
1
海月集(明)黄汝一
1
寒冈集(明)郑逑
27
寒沙集(明)姜大遂
2
汉阴文稿(明)李德馨
2
浩亭集(明)河崙
4
禾谷集(明)郑赐湖
1
河西全集(明)金麟厚
24
河阴集(明)申楫
3
荷谷集(明)许篈
11
鹤峰集(明)金诚一
14
鹤湖集(明)金奉祖
9
鹤沙集(明)金应祖
6
鹤松集(明)全有亨
1
鹤洲全集(明)金弘郁
3
嘿守堂集(明)崔有海
46
亨斋诗集(明)李稷
1
衡庐精舍藏稿(明)胡直
115
后彫堂集(明)金富弼
7
胡文敬集(明)胡居仁
16
胡仲子集(明)胡翰
6
湖洲集(明)蔡裕后
1
花浦遗稿(明)洪翼汉
1
花潭集(明)徐敬德
6
华泉集(明)边贡
4
化堂集(明)申敏一
12
怀麓堂集(明)李东阳
104
怀星堂集(明)祝允明
8
洹词(明)崔铣
38
浣亭集(明)李彦英
4
皇甫少玄集(明)皇甫涍
6
皇甫司勋集(明)皇甫汸
9
黄漳浦文选(明)黄道周
14
篁墩文集(明)程敏政
120
晦谷集(明)曹汉英
2
晦谷集(明)权春兰
4
晦斋集(明)李彦迪
28
桧山集(明)丁焕
1
活斋集(明)李矩
35
畸庵集(明)郑弘溟
8
汲古遗稿(明)李洪男
1
集玉山房稿(明)葛昕
1
记言(明)许穆
60
继志斋集(明)王绅
14
家藏集(明)吴宽
32
简易集(明)崔岦
17
见素集(明)林俊
15
健斋集(明)金千镒
1
涧松集(明)赵任道
20
鉴湖集(明)吕大老
2
椒邱文集(明)何乔新
27
金文靖集(明)金糿孜
5
锦南集(明)崔溥
6
锦溪集(明)黄俊良
8
近始斋集(明)金垓
1
荆川集(明)唐顺之
7
泾皋藏稿(明)顾宪成
16
敬堂集(明)张兴孝
5
敬亭集(明)李民宬
22
敬窝集(明)金炰
6
敬轩文集(明)薛瑄
20
敬庵集(明)卢景任
1
敬庵集(明)李汉膺
59
敬斋集(明)河演
1
敬斋遗稿(明)南秀文
2
静虚堂集(明)洪柱世
3
静学文集(明)王原采
2
静庵集(明)赵光祖
7
九峰集(明)金守讱
1
久堂集(明)朴长远
26
久庵遗稿(明)韩百谦
15
菊涧集(明)尹铉
5
菊潭集(明)朴寿春
2
具茨诗集(明)王立道
18
觉斋集(明)河沆
1
开岩集(明)金宇宏
1
康斋集(明)吴与弼
9
考功集(明)薛葸
16
空同集(明)李梦阳
31
葵窗遗稿(明)李健
1
来庵集(明)郑仁弘
10
懒斋集(明)申悦道
3
类博稿(明)岳正
2
李评事集(明)李穆
1
立斋遗文(明)邹智
5
栗谷全书(明)李珥
307
两溪文集(明)刘球
16
亮谷遗稿(明)李义吉
10
林登州集(明)林弼
5
林谷集(明)林真怤
6
林塘遗稿(明)郑惟吉
1
临安集(明)钱宰
14
临渊斋集(明)裴三益
2
凌虚集(明)朴敏
4
刘蕺山集(明)刘宗周
45
刘彦炳集(明)刘炳
7
柳川遗稿(明)韩浚谦
3
六谷遗稿(明)徐必远
2
龙门集(明)赵昱
2
龙潭集(明)朴而章
4
龙西集(明)尹元举
2
龙岩集(明)朴云
8
龙洲遗稿(明)赵絅
16
聋岩集(明)李贤辅
5
芦溪集(明)朴仁老
1
鲁西遗稿(明)尹宣举
17
陆子馀集(明)陆粲
4
洛西集(明)张晚
1
洛涯遗稿(明)金安节
4
旅轩集(明)张显光
22
漫浪集(明)黄㦿
1
茅薝集(明)魏学洢
1
眉岩集(明)柳希春
43
梅窗集(明)郑士信
2
梅溪集(明)曹伟
1
梅轩集(明)琴辅
10
梅轩集(明)权遇
1
梅月堂集(明)金时习
15
梦泽集(明)王廷陈
2
密庵集(明)谢肃
4
蠛蠓集(明)卢楠
2
明太祖文集(明)姚士观
9
木溪逸稿(明)姜浑
1
慕堂集(明)洪履祥
1
慕堂集(明)孙处讷
3
慕夏堂集(明)金忠善
2
慕斋集(明)金安国
7
南窗杂藁(明)金玄成
2
南冥集(明)曹植
3
讷斋集(明)朴祥
2
讷斋集(明)梁诚之
7
倪文僖集(明)倪谦
15
倪文贞集(明)倪元璐
22
念庵文集(明)罗洪先
49
牛溪集(明)成浑
20
农圃集(明)郑文孚
2
彭惠安集(明)彭韶
2
蓬莱诗集(明)杨士彦
1
瓢隐集(明)金是榅
2
平桥藁(明)郑文康
5
朴先生遗稿(明)朴彭年
1
圃隐集(明)郑梦周
1
浦渚集(明)赵翼
164
企斋集(明)申光汉
5
谦庵集(明)柳云龙
1
谦斋集(明)河弘度
11
谦斋文录(明)徐溥
4
潜庵逸稿(明)金义贞
2
潜谷遗稿(明)金堉
6
潜冶集(明)朴知诫
98
黔涧集(明)赵靖
1
强斋集(明)殷奎
6
琴川集(明)郑时修
5
琴易堂集(明)裴龙吉
21
青溪漫稿(明)倪岳
17
青霞集(明)沈鍊
2
青莲集(明)李后白
1
青陆集(明)金德谦
1
青坡集(明)李陆
1
青霞集(明)权克中
5
清惠集(明)刘麟
4
清江诗集(明)贝琼
39
清江贝先生文集(明)贝琼
40
清江集(明)李济臣
1
清溪集(明)洪葳
1
清阴集(明)金尚宪
7
秋江集(明)南孝温
13
秋浦集(明)黄慎
1
秋山集(明)朴弘中
1
秋潭集(明)俞玚
4
秋潭集(明)金友伋
4
楸滩集(明)吴允谦
5
瀼西集(明)李光胤
1
忍斋集(明)洪暹
2
讱斋集(明)崔晛
23
容春堂集(明)邵宝
43
容轩集(明)李原
1
容斋集(明)李荇
4
荣进集(明)吴伯宗
11
荣阳外史集(明)郑真
16
三峰集(明)郑道传
26
沙村集(明)张经世
1
沙西集(明)全湜
1
沙溪集(明)孙绪
40
沙溪遗稿(明)金长生
31
山堂集(明)崔忠成
6
善养亭集(明)丁希孟
16
尚絅斋集(明)童冀
2
少谷集(明)郑善夫
15
少痊集(明)金德承
4
少室山房集(明)胡应麟
15
少墟集(明)冯从吾
290
慎独斋遗稿(明)金集
6
升庵集(明)杨慎
103
十省堂集(明)严昕
1
石川诗集(明)林亿龄
4
石洞集(明)叶春及
10
石楼遗稿(明)李庆全
1
石门集(明)吴以翼
8
石门集(明)郑荣邦
5
石屏集(明)李回宝
3
石潭集(明)李润雨
20
石溪集(明)李时明
3
石溪集(明)闵昱
5
石洲集(明)权韠
1
时庵集(明)赵相禹
10
始丰稿(明)徐一夔
9
市南集(明)俞棨
41
守梦集(明)郑晔
4
寿岘集(明)石之珩
2
疏庵集(明)任叔英
3
双峰集(明)郑克后
4
双梅堂箧藏集(明)李詹
12
水北亭集(明)金兴国
2
水色集(明)许𥛚
1
睡隐集(明)姜沆
4
睡隐遗集(明)李弘祚
1
说学斋稿(明)危素
3
私淑斋集(明)姜希孟
4
思湖集(明)吴长
6
思庵集(明)朴淳
1
思斋集(明)金正国
1
四佳集(明)徐居正
15
四友堂集(明)宋国泽
12
松川遗集(明)梁应鼎
2
松谷集(明)赵复阳
3
松江集(明)郑澈
4
松潭集(明)宋楠寿
3
松堂集(明)朴英
15
松堂集(明)赵浚
1
松亭集(明)河受一
12
松崖集(明)金庆馀
2
松崖集(明)朴汝龙
12
松岩集(明)权好文
9
松斋集(明)韩忠
1
松斋遗稿(明)罗世缵
9
宋学士文集(明)宋濂
9
宋子大全(明)宋时烈
715
稣斋集(明)卢守慎
36
苏门集(明)高叔嗣
3
苏平仲文集(明)苏伯衡
12
台溪集(明)河溍
6
苔川集(明)金地粹
1
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明)刘基
19
太虚亭集(明)崔恒
3
泰村集(明)高尚颜
3
泰斋集(明)柳方善
3
檀园集(明)李流芳
1
炭翁集(明)权諰
41
棠溪集(明)金华俊
2
塘村集(明)黄炜
1
陶学士集(明)陶安
4
陶庵全集(明)黄淳耀
22
陶隐集(明)李崇仁
2
藤庵集(明)裴尚龙
1
惕若斋学吟集(明)金九容
1
天马山房遗稿(明)朱浙
2
天默遗稿(明)李尚馨
4
听松集(明)成守琛
2
听天堂集(明)张应一
2
同春堂集(明)宋浚吉
38
桐溪集(明)郑蕴
26
童土集(明)尹舜举
3
土亭遗稿(明)李之菡
5
退溪集(明)李滉
172
晚悔集(明)权得己
17
晚全集(明)洪可臣
4
晚退轩遗稿(明)申应矩
3
晚悟集(明)申达道
7
晚轩集(明)丁焰
1
晚洲遗集(明)洪锡箕
1
万竹轩集(明)徐益
13
王常宗集(明)王彝
6
王文成全书(明)王守仁
119
王忠文集(明)王袆
42
忘忧集(明)郭再祐
2
未轩文集(明)黄仲昭
19
畏斋集(明)李厚庆
1
温恭毅集(明)温纯
24
文峰集(明)郑惟一
5
文简集(明)孙承恩
20
文敏集(明)杨荣
6
文宪集(明)宋濂
40
文毅集(明)解缙
21
文忠集(明)范景文
1
无闷堂集(明)朴絪
6
吴文肃摘稿(明)吴俨
1
梧川集(明)李宗城
9
梧冈集(明)唐文凤
1
梧里集(明)李元翼
2
无何翁集(明)李元孙
1
无住逸稿(明)洪镐
10
五峰集(明)李好闵
12
五山集(明)车天辂
1
武功集(明)徐有贞
8
武陵杂稿(明)周世鹏
56
勿岩集(明)金隆
2
勿斋集(明)孙舜孝
7
西村集(明)史鉴
3
西归遗藁(明)李起浡
16
西郊笑端集(明)董纪
1
西坰集(明)柳根
7
西潭集(明)洪玮
3
西溪集(明)李得胤
4
西厓集(明)柳成龙
77
西隐集(明)宋讷
6
希庵遗稿(明)玄德升
2
希乐堂稿(明)金安老
18
溪岩集(明)金坽
2
溪阴集(明)赵彭年
9
溪隐遗稿(明)李廷立
1
溪谷集(明)张维
26
习静集(明)宋邦祚
2
岘泉集(明)张宇初
8
襄毅文集(明)韩雍
1
象村稿(明)申钦
25
小辨斋偶存(明)顾允成
24
小山类稿(明)张岳
25
啸皋集(明)朴承任
2
惺所覆瓿藁(明)许筠
8
惺斋集(明)琴兰秀
1
醒翁遗稿(明)金德諴
5
熊峰集(明)石宝
5
修岩集(明)柳袗
6
朽浅集(明)黄宗海
16
虚庵遗集(明)郑希良
2
虚白堂集(明)成伣
6
虚白亭集(明)洪贵达
7
虚斋集(明)蔡清
21
玄洲集(明)尹新之
1
玄洲集(明)赵缵韩
4
学古绪言(明)娄坚
15
学圃集(明)梁彭孙
10
雪峰遗稿(明)姜柏年
4
雪海遗稿(明)李晚荣
13
雪汀集(明)李忔
3
雪汀诗集(明)曹文秀
2
雪月堂集(明)金富伦
13
逊志斋集(明)方孝孺
106
巽隐集(明)程本立
2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贞
43
俨山集(明)陆深
43
阳村集(明)权近
16
阳谷集(明)苏世让
1
阳明先生集要(明)王守仁
78
杨忠介集(明)杨爵
11
杨忠悯集(明)杨继盛
2
仰节堂集(明)曹于汴
11
养直集(明)都圣俞
1
药峰遗稿(明)徐渻
4
药圃集(明)郑琢
1
药圃遗稿(明)李海寿
1
倻溪集(明)宋希奎
6
冶谷集(明)赵克善
46
冶隐集(明)吉再
8
一蠹集(明)郑汝昌
10
一峰文集(明)罗伦
31
一松集(明)沈喜寿
1
一斋集(明)李恒
5
医闾集(明)贺士咨
12
颐庵文选(明)胡俨
3
颐庵遗稿(明)宋寅
1
颐斋集(明)曹友仁
1
亦玉堂稿(明)沈鲤
5
抑庵文集(明)王直
89
易斋集(明)刘璟
1
挹翠轩遗稿(明)朴訚
1
逸翁集(明)崔希亮
1
毅斋集(明)王洪
6
峄阳集(明)文景虎
1
阴崖集(明)李耔
3
寅斋集(明)申槩
1
隐峰全书(明)安邦俊
36
慵斋遗稿(明)李宗准
1
悠然堂集(明)金大贤
2
忧亭集(明)金克成
8
游轩集(明)丁熿
4
于于集(明)柳梦寅
15
愚川集(明)郑侙
8
愚得录(明)郑介清
32
愚伏集(明)郑经世
72
愚谷集(明)李舜臣
7
渔村集(明)沈彦光
6
渔溪集(明)赵旅
1
玉溪集(明)卢禛
2
寓庵遗集(明)金澍
1
寓庵稿(明)洪彦忠
1
苑洛集(明)韩邦奇
32
愿学集(明)邹元标
22
月川集(明)赵穆
16
月涧集(明)李腆
11
月沙集(明)李廷龟
15
月塘集(明)姜硕期
10
月汀集(明)尹根寿
9
月轩集(明)丁寿岗
1
乐静集(明)赵锡胤
3
乐全堂集(明)申翊圣
1
乐斋集(明)徐思远
4
耘谷行录(明)元天锡
1
云川集(明)金涌
5
云村集(明)许相卿
2
云岩逸稿(明)金缘
2
泽堂集(明)李植
23
瞻慕堂集(明)林芸
4
佔毕斋集(明)金宗直
1
张庄僖文集(明)张永明
2
赵考古文集(明)赵撝谦
7
贞白遗稿(明)程通
1
震川集(明)归有光
50
震泽集(明)王鏊
28
整庵存稿(明)罗钦顺
11
芝峰集(明)李睟光
24
芝山集(明)曹好益
42
知退堂集(明)李廷馨
5
中丞集(明)练子宁
2
忠靖集(明)夏原吉
2
忠烈公遗稿(明)吴达济
2
重编琼台藁(明)邱浚
21
重峰集(明)赵宪
29
舟川遗稿(明)康惟善
1
竹川集(明)朴光前
10
竹涧集(明)潘希曾
1
竹所集(明)金光煜
1
竹轩集(明)崔恒庆
3
竹轩集(明)都慎徵
4
竹轩遗集(明)罗继从
1
竹岩集(明)柯潜撰
3
竹阴集(明)赵希逸
7
庄渠遗书(明)魏校
59
拙斋集(明)柳元之
70
濯缨集(明)金驲孙
1
紫岩集(明)李民寏
2
自庵集(明)金絿
7
遵岩集(明)王慎中
12
安雅堂集(元)陈旅
8
巴西集(元)邓文原
6
白云集(元)许谦
6
不系舟渔集(元)陈高
3
藏春集(元)刘秉忠
2
樗隐集(元)胡行简
1
纯白斋类稿(元)胡助
4
存复斋文集(元)朱德润撰
2
待制集(元)柳贯
13
淡庵逸集(元)白文宝
1
道园学古录(元)虞集
57
定宇集(元)陈栎
51
东维子集(元)杨维桢
26
东山存稿(元)赵汸
37
动安居士集(元)李承休
1
遁村杂咏(元)李集
5
芳谷集(元)徐明善
4
傅与砺诗集(元)傅若金
5
艮斋诗集(元)侯克中
1
圭塘小藁(元)许有壬
7
圭斋文集(元)欧阳玄
18
龟巢稿(元)谢应芳
8
归田类稿(元)张养浩
9
桂隐文集(元)刘诜
4
还山遗稿(元)杨奂
2
花溪集(元)沈梦麟
2
环谷集(元)汪克宽
4
积斋集(元)程端学
17
稼村类藁(元)王义山
32
稼亭集(元)李谷
9
金华黄先生文集(元)黄溍撰
22
谨斋集(元)安轴
1
九灵山房集(元)戴良
15
矩庵集(元)同恕
13
筠轩集(元)唐元
7
兰轩集(元)王旭
7
礼部集(元)吴师道
31
麟原文集(元)王礼
8
陵川集(元)郝经
68
鲁斋遗书(元)许衡
28
默庵集(元)安熙
1
牧庵集(元)姚燧
8
牧潜集(元)释圆至
5
牧隐藁(元)李穑
17
蒲室集(元)释大䜣
1
墙东类稿(元)陆文圭
22
侨吴集(元)郑元祐
3
勤斋集(元)萧𣂏
9
青崖集(元)魏初
6
青阳集(元)余阙
2
清容居士集(元)袁桷
12
秋涧集(元)王恽
21
山窗馀稿(元)甘复
2
申斋集(元)刘岳申
29
师山集(元)郑玉
9
石初集(元)周庭震
2
石门集(元)梁寅
1
石田文集(元)马祖常
4
水云村槁(元)刘埙
6
俟庵集(元)李存
13
松乡集(元)任士林
2
松雪斋集(元)赵孟頫
2
桐江续集(元)方回
38
桐山老农集(元)鲁贞
3
玩斋集(元)贡师泰
10
惟实集(元)刘鹗
5
畏斋集(元)程端礼
1
文安集(元)揭傒斯
6
文献集(元)黄潜
17
文忠集(元)王结
1
闻过斋集(元)吴海
6
吴文正集(元)吴澄
131
梧溪集(元)王逢
1
西岩集(元)张之翰
1
闲居丛稿(元)蒲道源
27
小亨集(元)杨弘道
4
雪楼集(元)程文海
6
剡源文集(元)戴表元
47
燕石集(元)宋褧
3
养吾斋集(元)刘将孙
18
野处集(元)邵亨贞
1
壄隐逸稿(元)田禄生
1
一山文集(元)李继本
2
伊滨集(元)王沂
4
夷白斋稿(元)陈基
4
益斋乱藁(元)李齐贤
6
庸庵集(元)宋禧
1
羽庭集(元)刘仁本
6
玉斗山人集(元)王奕
3
渊颖集(元)吴莱
37
月屋漫稿(元)黄庚
2
云峰集(元)胡炳文
11
云林集(元)贡奎
2
云阳集(元)李祁
7
湛然居士集(元)耶律楚材
2
贞素斋集(元)舒頔
2
至正集(元)许有壬
17
中庵集(元)刘敏中
14
拙藁千百(元)崔瀣
1
滋溪文稿(元)苏天爵
11
紫山大全集(元)胡祇遹
98
东国李相国集(金)李奎报
5
滏水集(金)赵秉文
19
滹南集(金)王若虚
65
梅湖遗稿(金)陈澕
1
西河集(金)林椿
1
遗山集(金)元好问
6
拙轩集(金)王寂
1
北海集(宋)綦崇礼
1
北山小集(宋)程俱
4
北溪大全集(宋)陈淳
4
伯牙琴(宋)邓牧
2
诚斋集(宋)杨万里
2
传家集(宋)司马光
6
慈湖遗书(宋)扬简
2
东莱集(宋)吕祖谦
18
东坡全集(宋)苏轼
2
东溪集(宋)高登
3
蠹斋铅刀编(宋)周孚
2
端明集(宋)蔡襄
3
范太史集(宋)范祖禹
1
范文正集(宋)范仲淹
3
范忠宣集(宋)范纯仁
3
方舟集(宋)李石
1
攻愧集(宋)楼钥
2
古灵集(宋)陈襄
2
龟山集(宋)杨时
92
龟山先生语录(宋)杨时
91
韩集举正(宋)方崧卿
11
和靖集(宋)尹焞
50
鹤山集(宋)魏了翁
22
横浦集(宋)张九成
2
后村集(宋)刘克庄
1
后村先生大全集(宋)刘克庄
4
后山集(宋)陈师道
3
华阳集(宋)张纲
1
淮海集(宋)秦观
1
晦庵集(宋)朱熹
296
鸡肋集(宋)晁补之
1
霁山文集(宋)林景熙
3
节孝集(宋)徐积
37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宋)苏轼撰
4
筠溪集(宋)李弥逊
1
临川文集(宋)王安石
3
刘左史集(宋)刘安节
2
栾城集(宋)苏辙
1
眉山集(宋)唐庚
1
默堂集(宋)陈渊
3
牟氏陵阳集(宋)牟巘
1
南轩集(宋)张栻
2
欧阳文粹(宋)欧阳修
4
欧阳文忠公文集(宋)欧阳修
9
佩韦斋集(宋)俞德邻
17
屏山集(宋)刘子翚
1
山谷集(宋)黄庭坚
1
山谷外集诗注(宋)黄庭坚
68
施注苏诗(宋)苏轼
16
四如集(宋)黄仲元
15
宋文鉴(宋)吕祖谦
1
苏诗补注(宋)苏轼
3
宛陵集(宋)梅尧臣
2
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
9
王著作集(宋)王蘋
2
渭南文集(宋)陆游
1
文山集(宋)文天祥
1
文溪集(宋)李昂英
1
吾汶藁(宋)王炎午
1
五峰集(宋)胡宏
8
勿轩集(宋)熊禾
7
西山文集(宋)真德秀
3
西塘集(宋)郑侠
1
香溪集(宋)范浚
7
襄陵文集(宋)许翰
2
象山集(宋)陆九渊
81
孝诗(宋)林同
1
盱江集(宋)李觏
3
演山集(宋)黄裳
1
义丰集(宋)王阮
1
游廌山集(宋)游酢
42
原本韩集考异(宋)朱熹
18
云山集(宋)王质
1
在轩集(宋)黄公绍
3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宋)陈与义撰
1
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宋)苏轼
3
止斋集(宋)陈傅良
1
周元公集(宋)周惇頣
7
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宋)林希逸
5
竹斋诗集(宋)裘万顷
2
拙斋文集(宋)林之奇
6
自鸣集(宋)章甫
1
字溪集(宋)阳枋
1
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
2
别本韩文考异(唐)韩愈
55
补注杜诗(唐)黄希、黄鹤
1
陈拾遗集(唐)陈子昂
1
东雅堂昌黎集注(唐)韩愈
102
樊川集(唐)杜牧
3
甫里集(唐)陆龟蒙
11
孤云集(唐)崔致远
8
皇甫持正集(唐)皇甫湜
13
黄御史集(唐)黄滔
3
会昌一品集(唐)李德裕
2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唐)杜甫
1
骆丞集(唐)骆宾王
11
绛守居园池记(唐)樊宗师
1
老村集(唐)林象德
37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唐)李白
5
李太白集注(唐)李白
22
李太白文集(唐)李白
4
李文公集(唐)李翱
23
李遐叔文集(唐)李华
3
李义山文集笺注(唐)李商隐
16
李元宾文编(唐)李观
1
笠泽丛书(唐)陆龟蒙
13
麟角集(唐)王棨
1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
58
柳河东集注(唐)柳宗元
34
卢升之集(唐)卢照邻
3
毗陵集(唐)独孤及
6
毗陵集(唐)独孤及
6
权载之文集(唐)权德舆
4
司空表圣文集(唐)司空图
1
孙可之集(唐)孙樵
1
唐黄先生文集(唐)黄滔
3
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
2
王子安集(唐)王勃
2
文泉子集(唐)刘蜕
4
文薮(唐)皮日休
25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唐)韩愈
119
五百家注柳先生集(唐)柳宗元
55
咏史诗(唐)胡曾
1
张司业集(唐)张籍
6
张燕公集(唐)张说
2
鲍明远集 (刘宋)鲍照
1
江文通集 (梁)江淹
1
梁江文通文集 (梁)江淹
1
徐孝穆集笺注 (陈)徐陵
21
庾开府集笺注 (北周)庾信
18
庾子山集 (周)庾信
23
曹子建集 (三国魏)曹植撰
2
笺注陶渊明集 (晋)陶潜撰
1
陆士龙文集 (晋)陆云
1
孔北海集(汉)孔融
2
扬子云集(汉)扬雄
12
詩文評類
读广雅堂诗随笔(近现代)陈曾寿
1
民权素诗话(近现代)蒋箸超
1
雅言(近现代)连雅堂
2
褒碧斋词话(清)陈锐
1
赌棋山庄词话(清)谢章铤
2
钝吟杂录(清)冯班
1
姜斋诗话(清)王夫之
1
金石要例(清)黄宗羲
1
历代诗话(清)吴景旭
18
历代诗话考索(清)何文焕
2
莲子居词话(清)吴衡照
2
瓯北诗话(清)赵翼
6
全闽诗话(清)郑方坤
7
石洲诗话(清)翁方纲
3
宋诗纪事(清)厉鹗
3
随园诗话(清)袁枚
20
台阳诗话(清)王松
2
听秋声馆词话(清)丁绍仪
1
文心雕龙辑注(清)黄叔琳
8
原诗(清)叶燮
4
载酒园诗话(清)贺裳
3
国雅品(明)顾起纶
1
怀麓堂诗话(明)李东阳
1
麓堂诗话(明)李东阳
1
升庵诗话(明)杨慎
1
诗筏(明)贺贻孙
1
诗话补遗(明)杨慎
1
四溟诗话(明)谢榛
2
秇圃撷馀(明)王世懋
1
艺圃撷馀(明)王世懋
1
词旨(元)陆辅之
1
金石例(元)潘昂霄
5
文说(元)陈绎曾
5
修辞鉴衡(元)王构
6
滹南诗话(金)王若虚
2
草堂诗话(宋)蔡梦弼
7
杜工部草堂诗话(宋)蔡梦弼
6
对床夜语(宋)范晞文
1
风月堂诗话(宋)朱弁
1
庚溪诗话(宋)陈岩肖
2
庚溪诗话(宋)陈岩肖
2
䂬溪诗话(宋)黄彻
7
观林诗话(宋)吴聿
1
浩然斋雅谈(宋)周密
3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
3
荆溪林下偶谈(宋)吴子良
5
临汉隐居诗话(宋)魏泰
1
珊瑚钩诗话(宋)张表臣
1
诗话总龟(宋)阮阅
12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
6
四六话(宋)王铚
1
唐诗纪事(宋)计敏夫
5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
6
文则(宋)陈骙
10
文章精义(宋)李耆卿
9
优古堂诗话(宋)吴幵
6
优古堂诗话(宋)吴幵
6
娱书堂诗话(宋)赵与虤
2
娱书堂诗话(宋)赵与虤
2
渔隐丛话(宋)胡仔
19
馀师录(宋)王正德
25
韵语阳秋(宋)葛立方
2
竹坡诗话(宋)周紫芝
1
竹坡诗话(宋)周紫芝
1
唐朝新定诗格(唐)崔融
1
文镜秘府论(唐)释空海
1
文心雕龙 (梁)刘协
4
文章缘起 (梁)任昉
2
詞曲類
词苑丛谈(清)徐釚
2
御选历代诗馀(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筠溪乐府(宋)李弥逊
1
曲類
雍熙乐府(明)郭勋辑
7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元)杨朝英辑
1
楚辭類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
7
楚辞辩證(宋)朱熹
3
楚辞后语(宋)朱熹
4
离骚草木疏(宋)吴仁杰
2
詔令奏議類
东溟奏稿(清)姚莹
1
«
1
2
3
4
5
»
文苑英华 卷三十六
也情田之内同澹汨而左右流之懿
其义戒中人事标前典是明各有原本不可迁移岂徒
虚阅波澜以方清浅若然者信乎
孟子
之言所谓惩恶
(第 9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十七
溺赋 杨 夔
玄微先生澹虑澄情楼倚岳阳湖观洞庭渺漫兮若与
乎天平远指君山一螺黛青遥觇湘浦一片云明轻楫
巨舸载纵载横或楚歌以应棹或渔唱以齐征虽云吴
楚之阔于焉瞬息之程俄而浓云兴猛吹作訇訇兮雷
霆零零兮雨雹波势兮奔腾波声兮渀瀖或若积雪或
若裂壑楼岌嶪兮地如落欹樯侧帆倏出欻入烟驰雾
骤神号鬼泣忽翼举忽虫蛰波而解浪而倾者亦一瞬
而俱及雨既霁风亦止呀呷馀波振荡未己俄有呈其
板而流者碎其篷而飘者彼缄縢之箧扃鐍之匮委翳
波间罔知所秘或一竹以脱命或举族而咸坠沿汀绕
滨零落在地玄微子指而泣曰其嗜利则
孟子
所以恶
交争也其欲速则仲尼所以悲不达也孰有轻命若粪
重贿如山用一缕无继之力涉万仞不测之川践险冒
危既
(第 7a 页)
文苑英华 卷四十五
殊勇夫之重闭怀德维宁将镇其细既皇汉之辟国寔
扄鐍于新安固之胡易舍之则难复襟带于故道徒赪
壤而未乾善
孟子
之禁暴恶臧孙之谬官存古训以是
(第 11b 页)
文苑英华 卷七十
振亦由行道者之仁义可依嘉上圣之知命戒中庸之
妄祈赋
孟子
之言聊将此喻穷宋人之理永鉴其非
灭裂禾赋
(以为功不至其/报则然为韵)
陶 洪
昔子罕之秉权有
(第 11a 页)
文苑英华 卷九十九
太简是知名安可钓笔不堪耕有白凤之才乃先
为赘客有雕龙之辨然后为狂生雄自投而几死祢动
妄而将行外嬖方施
孟子
虚陈乎仁义中谗既胜韩非
徒恃其纵横况复支离壹郁旭陋蹇吃材甚散而寡文
体素羸而多疾阴铿药铫披晓幌以皆来
(第 14b 页)
文苑英华 卷一百二十
仲子陵
儒有学而未殖敏而多识庶几立言无念进德当年以
倦中道而息余虽不知请喻断织伊昔
孟子
受学辍然
(第 9b 页)
文苑英华 卷一百四十
军鼍鼓虐执蹶由齐国鲸钟仁称
孟子
且车甲之衅也
所以交于神明孰若考元吉谋永贞候青阳之辰是仪
是准设朱殷之色必信必诚用能稽大疑决硕画罔椟
(第 11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五十二
亦有朝为伊周暮为桀蹠当其时也袭珩
佩之锵锵失其时也委沟渠而喀喀故使龙丘先生羞
闻拥彗雁门太守不知缝掖
孟轲
偃蹇为王者师范睢
匍匐为诸侯客富贵者君子之馀事仁义者贤达之常
迹来不可违类鸿雁之随阳去不可留同白驹之
(第 10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五十三
校短论
(集作/量)
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
孟轲
好
辨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宗王
(集注一/作守正)
大
伦是弘
(一作伦/以兴)
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
(第 5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六十
金镜一篇 读荀卿子一篇
讼忠一篇
杂说一
通儒道说一篇 儒义说一篇
相
孟子
说一篇 寓卫人说一篇 ……
(第 1a 页)
读荀卿子说 韩 愈
始吾读
孟轲
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
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
(第 8a 页)
孟子
而已矣
晚得扬雄书盖尊信
(第 8a 页)
孟子
因雄书而
(第 8a 页)
孟子
益尊则雄也
者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乎世周之衰好事各
以其说干时君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第 8a 页)
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
孟轲
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 ……
(第 8a 页)
事之用以求于是而已某是知古今之人虑或未精故
也辄建斯议以为世式
相
孟子
说
(第 12a 页)
孟子
之爱人也细缘其言而不精以为习而有利则心
唯恐其利至于伤人则曰术不可不慎也呜呼术焉得
慎慎则情背也心则 ……
(第 12a 页)
倍
叛为臣而倍葬其家人之心畏其情背也故术乌可使
民慎古人济其备所以教天下之爱也故尊生送死爱
道尽此而
孟子
之爱也细为诛矢匠之意欤圣人所以
使匠人
(一作/函人)
也爱尽其道何如
寓卫人说 李
(第 13a 页)
甘
于卫有人焉污群洁独师圣友贤不明于诸子间或从
孟轲
游在贫逃官将仕不妻宜若狂然乡之君子以言
谲曰若虽不明于诸子然且从轲轲为书曰仕非为贫
也而有时乎为贫娶
(第 13b 页)
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今闻
若推养于弟避媒窜禄圣邪
孟轲
邪俱不识也对曰此
吾母也吾母教我曰无以贫故不择官滋汝以偷也无
以养故不择婚滋汝以累也孝在便吾心也孝不 ……
(第 13b 页)
事然臣事何事邪曰子贡使吴越
孟轲
辟杨墨皆事也
今不知雄思苏张范蔡之时者其欲自为苏张范蔡之
人邪其欲折以正道使弭兵扩文归吾域邪苟自为苏 ……
(第 16b 页)
信于人乎语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岂斯言可欺
也哉
大儒评 陆龟蒙
世以
孟轲
氏荀卿子为大儒观其书不悖孔子之道非
儒不可
(文粹作/而何)
然李斯尝学于荀卿入秦干始皇帝并
天下用为右
(第 18a 页)
丞相一旦诱诸生聚而坑之复下令
(集作/禁)
曰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诣守尉烧之偶语诗书者弃市
昔孔子之于弟子自仲由冉求以下皆言其可使之才
及其仁则曰不知也斯闻孔子之道于荀卿位至丞相
是行其道得其志者也反焚灭诗书坑杀儒士为不仁
也甚矣不知不仁孰谓况贤知而传之以道是昧观听
也虽斯且五刑而况
(况字集/作荀矧)
得称大儒乎吾以为不如
孟轲
文苑英华卷三百六十
(第 18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六十一
善恶鉴 前 人
众曰善未必善观其善之为也众曰恶未必恶观其恶
之由也行诈以自衒取媚于小人其足为善乎任直以
独立取恶于非类其足为恶乎故择善采于誉则多党
者进去恶信于言则道直者退王莽折已以下士而诸
父失其权彼言善者可凭乎京房守正以极諌而嬖倖
指为逆彼愬恶者可听乎故能鉴其善者必观于众之
所恶能鉴其恶者必取于众之所善所以众谓之悖也
非
孟子
之贤无以旌章子之孝众谓之智也非国侨之
明无以诛史何之诈呜呼道之大非遇于贤明何常不
汨哉
(第 12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六十三
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
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
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
(第 8a 页)
原性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
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
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
性者五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上焉者之于五也主
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
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
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
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
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
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
情之于性视其品故
孟子
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
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
善而进恶欤始恶而进善欤始也混而今
(第 9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六十五
以心通者也曰彼亦通于心
乎曰吾不知也曰如生之言修之一日则可以至于圣
人乎曰十年扰之一日止之而求至焉是
孟子
所谓以
一杯水而救一车薪之火也甚哉止而不息必诚诚而
不息必明明与诚终岁不违则能终身矣造次必于是
颠沛 ……
(第 8a 页)
者非性耶曰非也乃情所为也情有善而
(集/无)
(此/字)
不善
(集有/而字)
性无善而
(集无/此字)
不善焉
孟子
曰人无有不
善水无有不下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
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所以导引之者然也人之性
(第 8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六十六
原化
或曰圣人之化出于三皇成于五帝定于周孔其质也
道德仁义其文也诗书礼乐此万代王者未有易是而
能理者也至于东汉西域之教始流中夏其民也举族
生敬尽财
(文粹/作产)
施济子去其父夫亡其妻
(文粹/作妇)
蚩蚩嚣
嚣慕其风蹈其阃者若百川荡滉不可止者何哉所谓
圣人之化者不曰化民乎
(文粹有/民字)
今知化者唯西域氏
而已矣有言圣人之化者则比户以为嗤岂圣人之化
不及于西域氏
(文粹有之/化二字)
耶何其戾也如是曰天未厌
乱不世世生圣人其道
(集有则字文/粹有者字)
存乎言其教
(集有/则字)
(文粹有/者字)
在乎文有违其言悖其教者即戾矣古者杨墨
塞路
孟子
辞而辟之廓如也故有周孔必有杨墨要在
有
(第 3a 页)
孟子
而已矣今西域之教岳其基而溟其源乱于杨
墨也甚矣如是为士则孰有
(第 3a 页)
孟子
哉千世
(文粹/作载)
之后独
有一昌黎先生露臂瞋视诟之于千百人内其言虽行
其道不胜苟轩裳之士世世有昌黎
(第 3a 页)
生则吾以为
孟
子
矣譬天下之民皆桀民也苟有一尧民处之一尧民
之善岂能化天下桀民之恶哉则有心于道者乃尧民
矣呜呼今之士率 ……
(第 3a 页)
原亲
能嗣其亲不曰子乎吾观夫今世之诲其子者必槚肌
榜
(文粹作篣步/庚切笼也)
骨伤爱毁性以为教呜呼
孟子
所为古
者易子而教诚有旨欤不能教其子者是遗其身者也
不能嗣其亲者是舍其族者也古者
(文粹/作之)
佞臣爱
(第 4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六十七
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汤与伊尹不可待
而传也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
犹可守法曰
孟子
之所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者何也曰
(第 2b 页)
孟子
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
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桐叶封弟辩 柳宗元
古 ……
(第 2b 页)
贤则其书文皆教化之
至言也徒见其纤靡而无根者多始目文与艺呜呼
三子言性辩 杜 牧
孟子
言人性善荀子言人性恶杨子言人性善恶混曰
(第 7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七十一
金刚经报应述
(并/序)
独孤及
洪州牧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魏公身挂玄冕心冥真
如昔常奉般若法以弘正见虽颠沛造次心与经俱十
有若干年矣皇帝中元年冬十月车驾有避狄之师百
僚苍黄南驰商于公为盗所攘而亡其经其往也匪家
之念唯经是悼行与其获七宝也宁见经生与其亡四
句也宁舍身明年王正月大驾返正公为京兆尹痛弘
誓之未从也则唯书籍是图求经于玄法寺之藏藏人
以送公发函披卷乃商于所亡之本也问守藏云
(集无/云字)
亦曰不知其所自而能得公瞻礼悲喜捧持而泣然后
知精专感达故随心而至昭报肸蚃其疾若答顾谓
孟
子
太常博士友顺志之或曰得与丧偶然尔何必谓诚
感乎及对曰诚于此者形于彼故出其言善千里之外
应之此以仁义忠 ……
(第 2a 页)
悴之人赖其力傅说甘盘尹吉甫
管夷吾之类也时弗合膏雨降虽终日贤哲生虽比肩
旱苗之不救百姓之弗赖颜子子思
孟轲
董仲舒之类
也故贤哲之生自有时百姓之赖其力天也不赖其力
亦天也呜呼公佐之官虽列
(集作/升)
于朝虽刺于
(第 6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七十二
观八骏图说 柳宗元
古之书有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崙之墟者后之好事
者为之图宋齐已
(集作/以)
来传之观其状甚怪咸若骞若
翔若龙凤麒麟若螳螂然其书尤不经世多有然不足
采世闻其骏也因以异形求之则其言圣人者亦类是
矣故传伏羲曰牛首女娲曰其形类蛇孔子如倛头若
是者甚众
孟子
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今夫 ……
(第 9b 页)
象耕鸟耘辩
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
感召也如是余曰斯异术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
曰浚哲文明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然
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辩之吾观耕者行端
(文粹有/而字)
徐起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
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
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试禹之绩
大成而后荐之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
凶恐害于政其为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
之渔河滨之陶一无感召何也岂圣有时而不德耶
孟
子
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以就其怪非圣人之
意也吾病其书之
(集无/之字)
异端驱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
乎虽
(第 13a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七十三
亦异其称谓矣呜呼穗而朝其魁不近
于义耶舍沮洳而之江海自微而务著不近于智耶今
之学者始得百家小说而不知
孟轲
荀杨氏之道或知
之又不汲汲于圣人之言求大中之要何也百家小说 ……
(第 11a 页)
沮洳也
孟轲
荀杨氏圣人之渎也六籍者圣人之海也
苟不能舍沮洳以
(集作/而)
求渎由渎而
(文粹/作以)
至于海是人
之智
(第 11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七十四
迩富而近祸如此悲夫或曰君子谋道不谋富子见
孟
子
之对梁惠王
(三字集/作宋硁)
乎何以利教为也柳子曰君子
有二道诚而明者不可教以利明而诚者利进而害退
焉 ……
(第 3b 页)
大小登进其心
(集作/志字)
幸而不挠
(集/作)
(有/)
乎下以成其政交得其大利吾言不得已尔何暇从
容若
孟子
(第 3b 页)
孟子
好道而无情其功缓以疏未若孔子
(第 3b 页)
文苑英华 卷三百七十七
读司马法 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虞尚
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
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
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为非战不能服不曰取
天下以民命者乎由是编之为术
(六韬/也)
术愈精而杀人
愈多法益切
(文粹/作工)
而害物益甚呜呼其益不仁矣蚩蚩
之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
也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绐以威后啖以利哉
孟子
曰 ……
(第 4a 页)
题后魏书释老志
魏收为后魏书大夸西域氏之教以为汉获休屠王金
人乃释氏之渐也秦始皇聚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于
咸阳汉复置之岂可复为释氏哉夫仲尼之脩春秋君
有僣王号者皆削爵为子况戎狄之道不能少抑其说
耶
孟子
曰能以言拒杨墨者远矣不能以言抑者收也
亦圣人之徒
(文粹作亦/圣徒之)
罪人矣谓史必直欤则春秋为
贤者讳
(第 15a 页)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