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也情田之内同澹汨而左右流之懿
其义戒中人事标前典是明各有原本不可迁移岂徒
虚阅波澜以方清浅若然者信乎 孟子
之言所谓惩恶 (第 9b 页)
   溺赋          杨 夔
玄微先生澹虑澄情楼倚岳阳湖观洞庭渺漫兮若与
乎天平远指君山一螺黛青遥觇湘浦一片云明轻楫
巨舸载纵载横或楚歌以应棹或渔唱以齐征虽云吴
楚之阔于焉瞬息之程俄而浓云兴猛吹作訇訇兮雷
霆零零兮雨雹波势兮奔腾波声兮渀瀖或若积雪或
若裂壑楼岌嶪兮地如落欹樯侧帆倏出欻入烟驰雾

骤神号鬼泣忽翼举忽虫蛰波而解浪而倾者亦一瞬
而俱及雨既霁风亦止呀呷馀波振荡未己俄有呈其
板而流者碎其篷而飘者彼缄縢之箧扃鐍之匮委翳
波间罔知所秘或一竹以脱命或举族而咸坠沿汀绕
滨零落在地玄微子指而泣曰其嗜利则 孟子
所以恶
交争也其欲速则仲尼所以悲不达也孰有轻命若粪
重贿如山用一缕无继之力涉万仞不测之川践险冒
危既 (第 7a 页)
殊勇夫之重闭怀德维宁将镇其细既皇汉之辟国寔
扄鐍于新安固之胡易舍之则难复襟带于故道徒赪
壤而未乾善 孟子
之禁暴恶臧孙之谬官存古训以是 (第 11b 页)
振亦由行道者之仁义可依嘉上圣之知命戒中庸之
妄祈赋 孟子
之言聊将此喻穷宋人之理永鉴其非
   灭裂禾赋(以为功不至其/报则然为韵)  陶 洪
昔子罕之秉权有 (第 11a 页)
太简是知名安可钓笔不堪耕有白凤之才乃先
为赘客有雕龙之辨然后为狂生雄自投而几死祢动
妄而将行外嬖方施 孟子
虚陈乎仁义中谗既胜韩非
徒恃其纵横况复支离壹郁旭陋蹇吃材甚散而寡文
体素羸而多疾阴铿药铫披晓幌以皆来 (第 14b 页)
         仲子陵
儒有学而未殖敏而多识庶几立言无念进德当年以
倦中道而息余虽不知请喻断织伊昔 孟子
受学辍然 (第 9b 页)
军鼍鼓虐执蹶由齐国鲸钟仁称 孟子
且车甲之衅也
所以交于神明孰若考元吉谋永贞候青阳之辰是仪
是准设朱殷之色必信必诚用能稽大疑决硕画罔椟 (第 11a 页)
亦有朝为伊周暮为桀蹠当其时也袭珩
佩之锵锵失其时也委沟渠而喀喀故使龙丘先生羞
闻拥彗雁门太守不知缝掖 孟轲
偃蹇为王者师范睢
匍匐为诸侯客富贵者君子之馀事仁义者贤达之常
迹来不可违类鸿雁之随阳去不可留同白驹之 (第 10b 页)
校短论(集作/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 孟轲

辨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宗王(集注一/作守正)
伦是弘(一作伦/以兴)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 (第 5a 页)
  金镜一篇      读荀卿子一篇
  讼忠一篇
 杂说一
  通儒道说一篇    儒义说一篇
  相 孟子
说一篇    寓卫人说一篇 …… (第 1a 页)
   读荀卿子说       韩 愈
始吾读 孟轲
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
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 (第 8a 页)
孟子
而已矣
晚得扬雄书盖尊信 (第 8a 页)
孟子
因雄书而 (第 8a 页)
孟子
益尊则雄也
者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乎世周之衰好事各
以其说干时君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第 8a 页)
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 孟轲
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 …… (第 8a 页)
事之用以求于是而已某是知古今之人虑或未精故
也辄建斯议以为世式
   相 孟子
(第 12a 页)
孟子
之爱人也细缘其言而不精以为习而有利则心
唯恐其利至于伤人则曰术不可不慎也呜呼术焉得
慎慎则情背也心则 …… (第 12a 页)

叛为臣而倍葬其家人之心畏其情背也故术乌可使
民慎古人济其备所以教天下之爱也故尊生送死爱
道尽此而 孟子
之爱也细为诛矢匠之意欤圣人所以
使匠人(一作/函人)也爱尽其道何如
   寓卫人说        李 (第 13a 页)
 甘
于卫有人焉污群洁独师圣友贤不明于诸子间或从 孟轲
游在贫逃官将仕不妻宜若狂然乡之君子以言
谲曰若虽不明于诸子然且从轲轲为书曰仕非为贫
也而有时乎为贫娶 (第 13b 页)
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今闻
若推养于弟避媒窜禄圣邪 孟轲
邪俱不识也对曰此
吾母也吾母教我曰无以贫故不择官滋汝以偷也无
以养故不择婚滋汝以累也孝在便吾心也孝不 …… (第 13b 页)
事然臣事何事邪曰子贡使吴越 孟轲
辟杨墨皆事也
今不知雄思苏张范蔡之时者其欲自为苏张范蔡之
人邪其欲折以正道使弭兵扩文归吾域邪苟自为苏 …… (第 16b 页)
信于人乎语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岂斯言可欺
也哉
   大儒评         陆龟蒙
世以 孟轲
氏荀卿子为大儒观其书不悖孔子之道非
儒不可(文粹作/而何)然李斯尝学于荀卿入秦干始皇帝并
天下用为右 (第 18a 页)
丞相一旦诱诸生聚而坑之复下令(集作/禁)
曰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诣守尉烧之偶语诗书者弃市
昔孔子之于弟子自仲由冉求以下皆言其可使之才

及其仁则曰不知也斯闻孔子之道于荀卿位至丞相
是行其道得其志者也反焚灭诗书坑杀儒士为不仁
也甚矣不知不仁孰谓况贤知而传之以道是昧观听
也虽斯且五刑而况(况字集/作荀矧)得称大儒乎吾以为不如 孟轲
 
 
 文苑英华卷三百六十 (第 18b 页)
   善恶鉴         前 人
众曰善未必善观其善之为也众曰恶未必恶观其恶
之由也行诈以自衒取媚于小人其足为善乎任直以
独立取恶于非类其足为恶乎故择善采于誉则多党
者进去恶信于言则道直者退王莽折已以下士而诸
父失其权彼言善者可凭乎京房守正以极諌而嬖倖

指为逆彼愬恶者可听乎故能鉴其善者必观于众之
所恶能鉴其恶者必取于众之所善所以众谓之悖也
孟子
之贤无以旌章子之孝众谓之智也非国侨之
明无以诛史何之诈呜呼道之大非遇于贤明何常不
汨哉
 
 
  (第 12a 页)
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 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
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 (第 8a 页)
   原性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

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
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
性者五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上焉者之于五也主
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
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
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
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

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
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
情之于性视其品故 孟子
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
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
善而进恶欤始恶而进善欤始也混而今 (第 9a 页)
以心通者也曰彼亦通于心
乎曰吾不知也曰如生之言修之一日则可以至于圣
人乎曰十年扰之一日止之而求至焉是 孟子
所谓以
一杯水而救一车薪之火也甚哉止而不息必诚诚而
不息必明明与诚终岁不违则能终身矣造次必于是
颠沛 …… (第 8a 页)
者非性耶曰非也乃情所为也情有善而(集/无)
(此/字)不善(集有/而字)性无善而(集无/此字)不善焉 孟子
曰人无有不
善水无有不下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
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所以导引之者然也人之性 (第 8b 页)
   原化
或曰圣人之化出于三皇成于五帝定于周孔其质也
道德仁义其文也诗书礼乐此万代王者未有易是而
能理者也至于东汉西域之教始流中夏其民也举族
生敬尽财(文粹/作产)施济子去其父夫亡其妻(文粹/作妇)蚩蚩嚣
嚣慕其风蹈其阃者若百川荡滉不可止者何哉所谓
圣人之化者不曰化民乎(文粹有/民字)今知化者唯西域氏
而已矣有言圣人之化者则比户以为嗤岂圣人之化

不及于西域氏(文粹有之/化二字)耶何其戾也如是曰天未厌
乱不世世生圣人其道(集有则字文/粹有者字)存乎言其教(集有/则字)
(文粹有/者字)在乎文有违其言悖其教者即戾矣古者杨墨
塞路 孟子
辞而辟之廓如也故有周孔必有杨墨要在
(第 3a 页)
孟子
而已矣今西域之教岳其基而溟其源乱于杨
墨也甚矣如是为士则孰有 (第 3a 页)
孟子
哉千世(文粹/作载)之后独
有一昌黎先生露臂瞋视诟之于千百人内其言虽行
其道不胜苟轩裳之士世世有昌黎 (第 3a 页)
生则吾以为

矣譬天下之民皆桀民也苟有一尧民处之一尧民
之善岂能化天下桀民之恶哉则有心于道者乃尧民
矣呜呼今之士率 …… (第 3a 页)
  原亲
能嗣其亲不曰子乎吾观夫今世之诲其子者必槚肌
(文粹作篣步/庚切笼也)骨伤爱毁性以为教呜呼 孟子
所为古
者易子而教诚有旨欤不能教其子者是遗其身者也
不能嗣其亲者是舍其族者也古者(文粹/作之)佞臣爱 (第 4b 页)
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汤与伊尹不可待
而传也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
犹可守法曰 孟子
之所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者何也曰 (第 2b 页)
孟子
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
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桐叶封弟辩         柳宗元
古 …… (第 2b 页)
贤则其书文皆教化之
至言也徒见其纤靡而无根者多始目文与艺呜呼
   三子言性辩       杜 牧 孟子
言人性善荀子言人性恶杨子言人性善恶混曰 (第 7a 页)
   金刚经报应述(并/序)     独孤及

洪州牧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魏公身挂玄冕心冥真
如昔常奉般若法以弘正见虽颠沛造次心与经俱十
有若干年矣皇帝中元年冬十月车驾有避狄之师百
僚苍黄南驰商于公为盗所攘而亡其经其往也匪家
之念唯经是悼行与其获七宝也宁见经生与其亡四
句也宁舍身明年王正月大驾返正公为京兆尹痛弘
誓之未从也则唯书籍是图求经于玄法寺之藏藏人
以送公发函披卷乃商于所亡之本也问守藏云(集无/云字)

亦曰不知其所自而能得公瞻礼悲喜捧持而泣然后
知精专感达故随心而至昭报肸蚃其疾若答顾谓
太常博士友顺志之或曰得与丧偶然尔何必谓诚
感乎及对曰诚于此者形于彼故出其言善千里之外
应之此以仁义忠 …… (第 2a 页)
悴之人赖其力傅说甘盘尹吉甫
管夷吾之类也时弗合膏雨降虽终日贤哲生虽比肩
旱苗之不救百姓之弗赖颜子子思 孟轲
董仲舒之类
也故贤哲之生自有时百姓之赖其力天也不赖其力
亦天也呜呼公佐之官虽列(集作/升)于朝虽刺于 (第 6a 页)
   观八骏图说       柳宗元
古之书有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崙之墟者后之好事
者为之图宋齐已(集作/以)来传之观其状甚怪咸若骞若
翔若龙凤麒麟若螳螂然其书尤不经世多有然不足
采世闻其骏也因以异形求之则其言圣人者亦类是
矣故传伏羲曰牛首女娲曰其形类蛇孔子如倛头若
是者甚众 孟子
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今夫 …… (第 9b 页)
   象耕鸟耘辩
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
感召也如是余曰斯异术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
曰浚哲文明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然
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辩之吾观耕者行端
(文粹有/而字)徐起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
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
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试禹之绩

大成而后荐之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
凶恐害于政其为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
之渔河滨之陶一无感召何也岂圣有时而不德耶
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以就其怪非圣人之
意也吾病其书之(集无/之字)异端驱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
乎虽 (第 13a 页)
亦异其称谓矣呜呼穗而朝其魁不近
于义耶舍沮洳而之江海自微而务著不近于智耶今
之学者始得百家小说而不知 孟轲
荀杨氏之道或知
之又不汲汲于圣人之言求大中之要何也百家小说 …… (第 11a 页)
沮洳也 孟轲
荀杨氏圣人之渎也六籍者圣人之海也
苟不能舍沮洳以(集作/而)求渎由渎而(文粹/作以)至于海是人
之智 (第 11b 页)
迩富而近祸如此悲夫或曰君子谋道不谋富子见
之对梁惠王(三字集/作宋硁)乎何以利教为也柳子曰君子
有二道诚而明者不可教以利明而诚者利进而害退
焉 …… (第 3b 页)
大小登进其心(集作/志字)幸而不挠(集/作)
(有/)乎下以成其政交得其大利吾言不得已尔何暇从
容若 孟子
(第 3b 页)
孟子
好道而无情其功缓以疏未若孔子 (第 3b 页)
   读司马法        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虞尚
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
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
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为非战不能服不曰取
天下以民命者乎由是编之为术(六韬/也)术愈精而杀人
愈多法益切(文粹/作工)而害物益甚呜呼其益不仁矣蚩蚩
之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
也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绐以威后啖以利哉 孟子
曰 …… (第 4a 页)
   题后魏书释老志
魏收为后魏书大夸西域氏之教以为汉获休屠王金

人乃释氏之渐也秦始皇聚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于
咸阳汉复置之岂可复为释氏哉夫仲尼之脩春秋君
有僣王号者皆削爵为子况戎狄之道不能少抑其说
孟子
曰能以言拒杨墨者远矣不能以言抑者收也
亦圣人之徒(文粹作亦/圣徒之)罪人矣谓史必直欤则春秋为
贤者讳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