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杨 谭
臣闻天分四序寒暑莫同地裂八阵华夷各异言语不
达讵可以政令齐包茅不供乃可以干戈服黄轩有涿
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阵以平水害逖听前
古无能去兵将用抚柔遐荒混一书轨岂徒劳师玩寇

黩武残人而已哉伏惟开元天地之大宝圣文神武应
道皇帝陛下清静端极无为体道祖文德而耀昌期种
虏解甲恢武功而运上策皆慕化之宾惟彼西戎可逃
天孽岂谓慈仁广覆犹见背阳之禽声教傍 罗尚
有吠
尧之犬伏以南蛮乱德恃险偷生吐蕃举国兴兵资其
叛逆顷者西山战士及八国子弟因其窘逼遂欲凭陵
敢怀犹 (第 7b 页)
聘裴氏元禧聘张氏元祺聘洪氏元祐幼未聘孙
女十四人一适州学生张甲微一适裴令闻一字洪崇
礼一字张定微一字 罗尚
铉一字韩焕一字祁世熙一
字韩爌馀幼太学兄弟将以年月日葬公某原敕建茔
次乃条述公世次及立朝行己履历之详 (第 3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九
  蔊菜类
   长短句
     罗仲
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宋/)杨万里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金
 华诗里初相识玉友 (第 1a 页)
  (许逊晋武帝太康初为蜀郡旌阳县令属岁大疫/死者十七八逊以所授神方拯治之符咒所及登)
  (时而愈蜀民/为之谣曰)
人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病无能为
  蜀人谣二首
  (晋书曰 罗尚
(第 2b 页)
敬之
一名仲太康末为荆州刺史/及赵廞反于蜀乃假尚节为平西将军益 (第 2b 页)
刺史)
  (尚
性贪少断/蜀人谣曰) (第 2b 页)
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富拟鲁卫家
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
蜀贼尚可 罗尚
杀我
  武帝太康后童谣三首
  (宋书五行志曰武帝太康后江南童谣于时吴人/皆谓在孙氏子孙故窃发为乱 (第 3a 页)
以优赏之因
奏王辛者即土豪也去年光州被兵辛首立功以此知
土豪可用 四川制置使董居谊奏敌兵犯关知成州 罗仲
甲知西和州杨克家送居道州仲甲常德府 己卯以左翼军 (第 13a 页)
    (州初廞阴怀异计厚恤流/民恃为劫盗滕数密表)
流民刚戆而蜀人懦弱客主不能相饶宜移还其本土
不者与东三郡隘地观其情态渐不可长将移秦雍之
祸于梁益矣(又言仓库虚竭无以应锋镝之急/必益圣朝西顾之虑 华阳国志)
   罗尚(字敬之一名仲襄/阳人终西戎校尉)
   贻衙博书(尚为益州刺史李特及弟流骧等起/蜀杀刺史赵廞又攻尚于成都诏以)
    (博为督护讨 (第 14b 页)
    (州初廞阴怀异计厚恤流/民恃为劫盗滕数密表)
流民刚戆而蜀人懦弱客主不能相饶宜移还其本土
不者与东三郡隘地观其情态渐不可长将移秦雍之
祸于梁益矣(又言仓库虚竭无以应锋镝之急/必益圣朝西顾之虑 华阳国志)
  罗尚(字 敬之
一名仲襄/阳人终西戎校尉)
   贻衙博书(尚为益州刺史李特及弟流骧等起/蜀杀刺史赵廞又攻尚于成都诏 …… (第 14b 页)
    (博为督护讨特方遣参军蒙绍诱/特降尚贻博书博不从为特所破)

昔年得李流笺降心款款由时威帖得还为寇闻委诚
于下吏而流骧七八千人来寇日至奸凶之态诡谲不
测不可不重以持之也(华阳/国志)
    蜀人诣东海王言 罗尚(尚贪而不断付任失/所遂至大败蜀人不)
     (堪其徵求数万人连名/诣太傅东海王言之)
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直富拟鲁卫家
成市廛贪如虎狼无复已极(襄阳耆旧记爱晋书蜀人/言曰尚之 (第 15a 页)
   蜀郡童谣(元康三年正月歘一夜/有火光地仍震童谣曰)

郫城坚盎底穿郫中细子李特细
   又
江桥头阙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字
   又(及 罗尚
在巴郡也又/曰 尚梁州刺史)
巴郡葛当下美巴郡(字疑/有误)
   又(皮素之西上也又/曰 素益 (第 13b 页)
州刺史)
有客有客来侵门陌其气欲索
   蜀人谣(二首晋书曰 罗尚
(第 13b 页)
敬之
一名仲太康/未为荆州刺史及赵廞反于蜀乃假尚) (第 13b 页)
    (节为平西将军益州 刺史/尚
性贪少断蜀人谣曰)
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富拟鲁卫家
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晋书作蜀/人 (第 14a 页)
言曰)
蜀贼尚可 罗尚
杀我
   怀帝永嘉初童谣(晋书五行志曰司马越还洛/时童谣也按列传越既与苟)
    (晞搆怨寻诏越 (第 14a 页)
虹卧波过其上者如履平
地无复垫溺之忧矣六年丁亥四月七日合官寮父老
以落之于是守贰暨新任同知游元钦判官 罗尚
义吏
目仇愈偕来请予书其事于石予惟古者辰角见而雨
毕则除道天根见而水涸则成梁道路桥梁以时修缮
有司之 (第 27b 页)
法禁而后人知所劝也予故不得不终
记之以表章三君维持世教之盛心知州林元秩祗承
规约惴惴焉惟弗慎是惧判官 罗尚
义学正周伦训导
陈嘉猷卢德章亦无敢不祗且慎事得附书

  平乐三贤祠碑       祝 銮 (第 27b 页)
    注苏轼诗云尝见耒诗二首而今本无之考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有书谯郡先生文集后
    曰余顷得柯山集十卷于大梁 罗仲
洪家己
    而又得张龙阁集三十卷于内相汪彦章家
    己而又得张右史集七十卷于浙西漕台而
   (第 1b 页)
疑因略摘疑义数条以示 罗尚
未悟及遇治一疾翁以
阴虚发热而用益阴补血之剂疗之不三日而愈罗乃
叹曰以某之所见未免作伤寒治今翁治此犹 (第 21b 页)
为治其丧以是月十三日葬
安德乡大井村先生与予素所知厚而墓上之石虽不
忍铭然非予孰当铭者适琦以中书舍人 罗仲
祥所述
事状来请遂衔哀而为之铭铭曰
文行蔚然为时名儒车可致远柅于通衢养高林泉以
道自娱虽隐其迹乃显其 (第 22a 页)
 (特巴西宕渠人元康中入蜀因六郡流人推附遂乃/结营绵竹连破广汉巴西德阳诸郡自称益州牧都)
 (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大将军大都督改年建初赦境/内进寇成都为 刺史罗尚
所袭大败被杀其弟流与)
 (特子荡雄收遗众还赤祖流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未几死诸将共立雄为主遂尅成 (第 21b 页)
  (水经注曰峡中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
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䆒焉此岩既高加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云云言水
路行深回望如一矣)


  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蜀人谣二首

  (晋书曰 罗尚
(第 5a 页)
敬之
一名仲太康末为荆州刺史及赵廞反于蜀乃假尚节为平西将军益州刺史
尚性贪少断蜀人谣曰)


  尚之所爱非 (第 5a 页)
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富拟鲁卫家

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巳

  蜀贼尚可 罗尚
杀我

  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二首

  (晋书五行志曰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南风贾后字也白晋行也沙门太 (第 5b 页)
终者其妻之助也士大夫晚节保守之难如此贫坚子
其慎之欤贫坚子刘其姓士宏其名
    罗仲
渊传
公讳源字仲渊姓罗氏其先自钱塘徙豫章又以宦游
徙居分宜之白芒有宏正者为吉水主簿卒葬其邑之
东池子 (第 34b 页)
  清省轩铭

深州太守萧公贤而善为政其在深州也久化行而民
安之公尤未以为足惧在几微生于其心而害于其政
遂题其所居之轩曰清省以自警来求予铭铭之曰
慨薄俗之侵扰也独澹泊而无营灵台湛然如冰壶之
洁玉鉴之明事至物来处之适宜无厚薄之与重轻高
堂之上环千里之内绝叹息愁恨之声苟利欲之一开
则机务之繁兴请谒踵其门而争讼盈其庭此居 敬之
弓所以贤而清静之盖公所以名使凡为吏者皆若 (第 51b 页)
   赋得携手共行乐别严元
携手共行乐临别重欢宴落日照离尊流云驻歌扇折
柳君不闻采莲人共见离怀不自适去意苦难变望望
澄江滨危樯语双燕
   赠 罗仲
矩重之金陵
大明丽中天万物囿临照哲人感休运鼎鼎列清要都
俞备八凯扬历联二妙亦有希世材幡然起屠钓谁同 (第 2a 页)
   铅山八景小序
铅山款附之明年州守 罗仲
理抚绥铅民咸奠厥居敩
时去故乡六年矣兵燹屡兴遗年凋丧顾视平昔嬉游
之地鞠为茂草俛仰今昔为之惘然及观侯 (第 9a 页)
  放猿为鲁至道礼部侍郎作
飞来峰下又成群好事谁如鲁使君金锁曾经湘岸雨
黑衣犹带峡山云不应泪落舟中听只许禅馀石上闻
千尺长松挂孤影夜深涧月白纷纷

  送 罗敬之
侍亲之长林并柬乐清尉丘长卿
送子之何许穷年雨雪深风桥连越峤岛屿带长林煮
海惟深计趋庭寄好音近闻乐清尉 (第 3b 页)
    摸鱼子(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摸鱼子(甲辰季秋与夏颐贞同在吴门屡有/登山之兴久雨不果重阳日友人 罗)
(仲
达以节物为具同席数人意颇欢适乙/巳九日在九山之东泗水上酒阑散步夕)
(阳依依冈峦在望兴怀往事不能无述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