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忠皆撰晋书何法盛撰中兴书庾铣撰东晋新书 荀绰
撰后书张缅为史抄萧子显为史草何劭为荀粲王弼
传荀伯子为桓玄等传陆机肇始而未备王劭续末而
不终(见文心 (第 4b 页)
苏峻峻曰台下云我反反岂得
活耶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也
续晋阳秋曰谢安优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 荀绰
兖州记云闾丘冲好音乐侍婢不释管弦出入乘 (第 2b 页)
   祷雨诏(十八年/四月)
自春以来时雨不降宿麦伤旱秋种未下政失厥中忧
惧而已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及流民无名数欲占
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理
冤狱录轻系二千石分祷五岳四渎郡界有名山大川
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絜齐祷请冀蒙嘉澍(并后/汉书)

   尚书诏(应劭汉/官仪)
尚书盖古之纳言出纳朕命机事不密则害成可不慎

   谒者诏 (荀绰
晋百官表注汉用孝廉年/五十威仪端恪为谒者明帝诏)
谒者乃尧之尊官所以试舜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者也
昔燕太 (第 38b 页)
    (疏荐兴为/尚书郎)
臣伏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弘雅辞必温丽垂于
后世列于典经故仲尼嘉唐虞之文章从周室之郁郁
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于闺门清厉之志闻
于州里蕴匮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
不览属文著辞有可观采尚书出纳帝命为王喉舌臣
等既愚闇而诸郎多又俗吏鲜有雅才每为诏文宣示
内外转相求请或以不能而专巳自由辞多鄙固兴抱

奇怀能随辈栖迟诚可叹惜
   太官宜着两梁冠奏 (荀绰
晋百官表注云/建光中尚书陈忠奏)
令史质堪上言太官宜著两梁尚书孟希奏太官职在
鼎俎不列陛位堪欲令比大 (第 19a 页)
  读史通表序
在昔周秦之世百二十国各有宝书而又别有太古以
来年纪则后世之年表也世本则后世之世表也皆与
正史相辅而行是以旁行斜上之谱太史公犹及见之
准以作史夫既易编年为纪传则表尤重何也本纪世
家总全史大纲其初如群雄割裂合并之岁时其继如

百官策拜罢兔之事迹纷纶杂糅是非列行萦纡编字
辑孴即善会通者不能举其要也以志而论宜若不关
于表然予观班氏百官公卿表勋阶资格一一详列而
后备及其人之迁除是表中有志也其所载章采之制
又兼舆服一门蔚宗于东汉百官芟去边韶崔寔延笃
之表为志则迁除阙如矣(宋艺文志尚有东/汉百官表一卷) 晋荀绰

百官表当属旧史十八家所有而唐人去之遂以无徵
新唐书方镇表亦所以补地理志之不备以视五代史
职方考详 (第 19b 页)
  历代封爵考
两汉而后封爵名目多潦草无义理其志传又不详故
通典通志通考亦以其简略而忽之偶与同学说史及
此因有问难略为考證作历代封爵考
关内侯之爵始于秦 荀绰
百官表注曰时六国未平将
帅皆家关中故以为号师古曰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 (第 7a 页)
   襄邑令傅浑颂
君禀二仪之醇粹履元亨之贞和比德金玉而坚白不
磨自处户庭而名称家邦不出门庭而声播诸华矣弱

冠而应式叙起家而君斯民其为政也同厉秋霜等惠
春仁刑不滥疏赏不僭亲仪天地之简易则大道之清
纯是以其道易行其教易遵也凡我士民襁老携幼惴
惴而怀君之恩颙颙而恋君之德相与援衡轩而雨涕
若赤子于父母也明明君侯临下有赫克隆有光惠我
咫尺于以具瞻有观其宅乃冰其清乃玉其白风抗其
高云垂其泽宛荆未清淮夷孔炽春日萋萋我车既备
光光我君爰登其司微微襄鲁有□斯记君有遗爱民

有馀思敢扬斯颂垂之来志(并艺文/类聚)
  袁准(字孝尼陈郡扶乐人涣之子有俊才/泰始中为给事中见 荀绰
九州记)
   才性论
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
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夫金石丝 (第 48a 页)
 (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荆山(杜氏通典虢州湖城/县有荆山出美玉)玙璠(说文玙/璠鲁之)

 (宝/玉)文昌宫 (荀绰
晋百官表注曰尚书为文昌天府众/务渊薮鼠璞今以六曹尚书为文昌成按)
 (晋书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 (第 10a 页)
文昌邈然非据(周礼天/官司会)
(之职郑玄曰会大计也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言之长/若今之尚书矣 树声曰 荀绰
晋百官表注尚书为文)
(昌天/府) (第 29b 页)
奋胤胄(子伟嗣世说曰伟弟子奋元康中至司隶校尉/善曰魏志曰满宠字伯宁景初二年为太尉薨)
(奋高平人也 荀绰
冀州记曰)家计温足见托为息鸾觅婚(汉书/善曰)
(家温而食厚禄/董仲舒对策曰)王源见告穷尽即索璋之簿 …… (第 13b 页)
族士庶莫辨满奋身殒
西朝胤嗣殄没武秋之后无闻东晋(洛阳故曰西/善曰晋初都)
(纪曰苗愿杀司隶校尉满奋 荀绰
冀州记曰满奋字武秋公/朝后在江东故曰东晋臧荣绪晋书陈晷有誉西朝于宝晋)
(所杀故云殒身西朝谓晋初都洛 (第 14a 页)
也。昔燕太子使荆轲劫秦王变起两楹之间,其后谒者持匕首刺腋,高祖偃武行文,故易之以板。(《续汉·百官志 二》注
引荀绰《晋百官表注》)

遗诏(十八年八月壬子)

  遵俭无起寝庙,藏主于世祖庙更衣。(《续汉
官令两梁冠。《春秋》之义,大于复古。如堪言合典,可施行。克厌帝心,即听用之。(《续汉·舆服志下》注引 荀绰《
晋百官表注》「建光中,尚书陈忠以为」云云。)

奏言太初历不宜从

  诸从《太初》者,皆无他效


奏,驳质堪言太官宜两梁冠

  太官职在鼎俎,不列陛位,堪欲令比大夫两梁冠,不宜许。(续汉 舆服
志下》注补引《荀绰晋百官表》注,建光中,尚书陈忠以为令史质堪上言,太官宜著丙梁,尚书孟希奏。)
引《袁氏世纪》,有准《自序》一首,盖仕魏未显,其《正论》乃魏时所作。入晋拜给事中,见《袁涣传》注引。 荀绰《
兖州记》亦引,见《北堂书钞》五十八、《艺文类聚》四十八、《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二十一,《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