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临终与庾亮书(孔坦/)
未谓疾苦遂至顿弊自省绵绵奄忽无日脩短命也将
何所悲但以身往名没朝恩不报所怀未叙即命多恨
耳足下抗威顾盼名震天下榱椽之佐常顾下风使九
服式序四海一统若死而有灵潜听风烈

  荅 诸葛恢(庾亮/)
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亮子妇为诸/葛女将改适)
  与殷荆州(顾恺之/)
地名破冢真破 (第 12a 页)
 论诸葛昏书
二族旧对故欲结援诸葛若以家穷自当供助昏事(又/云)
欲速知决(黄伯思跋云案晋谢石尝求昏 诸葛恢
稚女/恢不许及恢亡乃成昏于时王右军往谢家)
(看新妇犹有恢之遗则威仪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遣女裁得 (第 39b 页)
之才不独此数君子也任延张
霸以尚贤为治而俗始贵士刘宠车俊以洁已化下而
人始尚清第五伦下令而淫祀之风革 诸葛恢
莅政而
陵迟之俗兴至若李唐刺史九十八公首有庞玉显有
姚崇图经十子郡绩称雄国朝逮今盖百馀政前有文
简后 (第 39b 页)
  答程子虚书
不佞于世无所比数且在煢然中而足下远来过从以
文事相命大出其橐装为贽足下岂啖名者要必有当

心之嗜耳方欲留足下旬日小秖园而属舍弟忧采薪
不能具主礼以是还客辖去至今恨之文且脱稿而使
者至遂附上足下书谓不佞与于鳞并出嗣何李后也
已又谓与汪伯玉鼎足而三夫于鳞 建安伯
玉西京是
二君子者各操其强悉甲临我蕞尔滕国介于齐楚之
间悉索敝赋犹惧不共而曰狎主齐盟谁则信之适李
(第 19b 页)
怜怜
汉名士称凉州三明太尉段颎纪明度辽将军皇甫规
威明大司农张奂然明也出一时以为奇矣晋南渡而
后琅邪 诸葛恢
颍川荀闿陈留蔡谟俱字道明而皆有
名号中兴三明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
雅荀葛清然则前后有两三明 (第 5b 页)
  (曰/)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
何以咏思歌且舞(祖逖别传曰幸哉遗民免豺虎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清醪甘瓠脯亦何)
(报恩歌/且舞)

  三明歌
  (中兴书曰 诸葛恢
(第 5b 页)
道明
避难过江与颍川荀道/明闿陈留蔡道明谟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时)
  (人歌/之曰)
京都(一作/师)(第 5b 页)
  奏沙门不应尽敬表(晋咸康六年成帝幼冲庾冰/辅政谓沙门应尽敬王者尚)
   (书令何充等议不应敬下礼官详议博士议与/充同门下承冰旨为駮充及仆射褚翊 诸葛恢)
   (
尚书冯怀谢广等重奏/于时冰议竟不施敬)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侯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
伯臣翊散骑常侍右 (第 3b 页)
仆射 建安伯
臣恢尚书关中侯臣
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 …… (第 3b 页)
  沙门不应尽敬表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侯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

伯臣翊散骑常侍右仆射 建安伯
臣恢尚书关中侯臣
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诏书如右臣等闇短不足
以赞扬圣旨宣畅大义伏省明诏震惧屏营辄共 (第 5b 页)
 (凡春秋季仲圣节及国有大庆皆大宴其日殿庭设/山楼排场为群仙队仗宰相以下升殿进酒各就位)

 (酒九行更衣赐花有差大观三/年议礼局上集英殿大宴仪)给扶(南史袁宪传以/功封 建安伯
除)
 (太子詹事袁请解职不许寻给扶二人唐书元/宗遣徐峤邀张果至郡辞还山给扶侍二人)黄发
 (宋史文 (第 16a 页)
    (公作猎/会诗序)
儿童笑使君忧愠长悄悄谁拈白接䍦令跨金騕袅东
风吹湿雪手冷怯清晓忽发两鸣髇(虚交/切)相趁飞虻小
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吟诗忘鞭辔不语头自掉归
来仍脱粟盐䜴煮芹蓼何似雷将军两眼霜鹘皎黑头
已为将百战意未了马上倒银瓶得兔不暇燎少年负

奇志蹭蹬百忧绕回首英雄人老死已不少青春还一
梦馀年真过鸟莫上呼鹰台平生笑刘表
(诗国风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唐韵接䍦白帽也晋山简/事注再见杜子美诗细马时鸣金騕袅唐韵髇箭即鸣)
(镝也汉匈奴传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因话录杨/巨源年老头数掉言吟诗多致得白乐天诗闲倚小桥)
(立掉头时一吟唐书令狐潮围雍丘雷万春立城上面/中六矢而不动潮遥谓张巡曰向见雷将军乃知足下)
(军令矣 晋诸葛恢
传王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杜/子美诗马上谁家白面郎又指点银瓶索酒尝世说魏)
(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 (第 6b 页)
  报虞预书(愚曰沈抑不自拔而诸公称誉之至/显荣臧文仲之于下惠其可愧矣)
   贺循(时杨方好学有才初为郡钤下威仪 诸葛/恢
奇之遣方为文荐郡功曹主簿虞预称)
    (美之遂/以示循)
此子开拔有志意只言异于凡猥耳不图伟才如 (第 11b 页)
   幸宣城歌(晋书陶汪咸康中为宣城内史招隐/逸广学舍士民知向方者辟为掾史)

    (百姓/歌之)
人当勤学得主簿谁复为之陶明府
   三明歌(中兴书曰 诸葛恢
(第 3b 页)
道明
避难过江与/颍川荀道明闿陈留蔡道明谟俱有名)
    (誉号曰中兴三/明时人歌之曰)
京都三明各有名 (第 3b 页)
爵铁凤之工)便翻鹤盖(见祖/德赋)三明七穆橐镂管以
俱来(汉书张安世持橐笔事孝武数十年称忠谨中兴书 诸葛恢
(第 8a 页)
道明
避难过江与颍川道明闿陈留)
(蔡道明谟号中兴三明时人歌曰中兴三明各有名蔡馀/氏儒雅荀葛清郑七穆世次郑 (第 8a 页)
三礼/善曰晋中兴书曰贺循字)
(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时人/为江东儒宗徵拜博士又曰 诸葛恢
(第 31a 页)
道明
时颖川荀顗)
(曰帝典阙而不补/翰曰晋朝贺循明三礼为江东儒宗/为之歌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剧 (第 31a 页)
尼宪章文武)贺生达礼之宗蔡公儒林之
(晋中兴书曰贺循字彦先博览群书尤明三礼为江/东儒宗徵拜博士又曰 诸葛恢
(第 27a 页)
道明
时颖川荀显)
(字 (第 27a 页)
道明
陈留蔡谟字道明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时人为之歌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典未补大备兹日(剧 (第 27a 页)
  尚书令协,抗志高亮,才鉴博朗,朕甚喜之。(《初学记》十一。《御览》二百十引《晋中兴书》。) 诸葛恢
增秩诏(太兴初)

  自顷多难,官长数易,益有诸弊,虽圣人犹久于其道,然后化成,况其馀乎!汉宣帝 ……,斯言信矣。是以黄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徙,所以能济其中兴之勋也。尝罚黜陟,所以明政道也。会稽内史 诸葛恢
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宜进其位班,以劝风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晋书 诸葛恢
传》)

诏答 诸葛恢

  今送一犀导,小物耳,然是情发于中,而寄乎物。(《御览》六百八十八引 《诸葛恢
集》)今致琉璃碗一枚。(《御览》七百六十引 《诸葛恢
集》)

  今致琉璃枕一。(《御览》八百八引 《诸葛恢
集》)

报荀崧请增博士诏(太兴初)

  崧表如此,皆经国之务,为政所由,息马投戈,犹可讲艺。
沙门不应敬王者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侯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伯臣、散骑常侍、右仆射 建安伯
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肃祖明皇帝聪圣玄览,岂于时沙门 ……。)

又奏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候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伯臣、散骑常侍、右仆射 建安伯
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诏书如右,臣等暗短,不足以赞扬圣旨,宣畅大义,伏省明诏
《御览》七百四十引蔡谟表)

让五兵尚书疏

  八座之任,非贤莫居,前后所用,资名有常。孔愉、 诸葛恢
并以清节令才,少著名望。昔愉为御史中丞,臣尚为司徒长史;恢为会稽太守,臣为尚书郎;恢尹丹阳,臣守小郡
(《晋书·怀帝纪》。永兴元年,立为皇太弟,以清河王章本太子也,惧不敢当。典书令庐陵修肃云云。) 诸葛恢

恢字 道明,
琅邪阳都人,魏司空诞孙。惠帝时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避乱江左,元帝为安东将军,以为主簿,再迁江宁令。 ……之天恩罔极,天地施钧,不异远近。(《艺文类聚》七十三)

  诏赐恢白瓯二枚。(《御览》七百五十九引 《诸葛恢
集》)

  天恩赐广州白碗。(《御览》七百六十引 《诸葛恢
集》)

  天恩罔极,特赐纤絺细竹。(《御览》八百十九》)

戴邈

邈字望之,广陵人,骠骑将
    是年,永历驻跸云南,依李定国以居;孙可望已降矣。前年已开缅甸为省,以沅江十一府为总督;不果。
    是年,永历遣漳平伯周金汤航海,晋成功延平郡王、甘辉崇明伯、万礼 建安伯
、黄廷永安伯、郝文兴庆都伯、王秀山祥符伯,馀俱拜爵有差。
    公有「闻行在所遣使至营宣谕有感」诗 (第 247 页)
  辛卯三月朔,胡骑躏禾山;虽饱未飏去,回指沧浯湾。沧浯不可到,模糊烟霭间;援兵次第集,神雾始飞还。当时水师尽入粤,仓卒一矢无人发;若非螣蛇挟雾游,全岛生灵化白骨。岁岁给军民力空,临危偏藉神雾功;安得学成张楷、裴优之奇术,晏然高

卧海岛中!



   赠达宗上人

     (建安伯
春宇万公之弟,原住长林寺。春宇万公即万礼,原姓张、名安,平和小溪人。崇祯间,乡绅肆虐,百姓苦之;众谋 (第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