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時令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儒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尊高上天载陈圭璧式备牲牷云孤清引栒虡高悬
 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咸达皇虔
普通中荐蔬之后改诸雅歌敕 萧子云
制词既无牲宰
遂省涤雅牷雅云
历代名臣奏议天监元年时议又以为周礼云若乐六
变天神皆降神居上玄去还恍忽 (第 19a 页)
 在后怒之使下注叟老称(又人名春秋齐大夫公孙叟亦作)(广韵即就切集韵侧救切焦竑俗用杂字任身)
(佣作曰□音绉)(集韵韵会𡘋丈尔切音豸偨傂不齐也)又广韵与虒同傂祁地名亦作虒 㑴(字汇同侵)
(广韵桑故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故切𡘋音素向也 萧子云
岁暮直庐赋日临圭而易落晷中臬而南傃苏轼放鹤亭)
(记纵其所如暮则傃东山而归)又循其常分曰傃 傄(广韵 (第 50a 页)
 尉周官(又后汉律历志隶首作数注博物记曰隶首黄帝之臣一说隶首善算者也)又正字通姓也汉隶延之 又隶书 
(晋书卫恒传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按隶书诸说不一或云秦)

(后旴阳变小篆为隶书或言程邈狱中所造韵会辨之颇当盖古之隶即今之真书行书也周兴嗣千字文杜稿钟隶 萧子云)
(
云论草隶法逸少不及元常子敬不及逸少任玠五体序云隶则义献钟庾欧虞颜柳孙过庭书谱曰元常精于隶伯英工于) (第 45a 页)
 器曰□(又作粢广韵祭饭详米部粢字注)(字汇侧皆切音斋小茅舍也正字通凡燕居通称为斋杜)
(阳杂编梁武帝造寺 萧子云
飞白大书一萧字于其中后李约买归东洛建一小室号萧斋唐杜甫居夔三徙居皆曰高斋本) (第 62b 页)
  东汉乐章

  昔新都初献乐于明堂清厉而哀非兴国之声其为东
汉之资欤东汉蔡邕叙乐四品郊庙神灵一也天子飨
燕二也 萧子云
曰南郊乐歌二汉同用五郊互奏之至
于庙乐则明帝与东平王苍等制舞歌一曲十四句荐
于世祖之庙自时厥后盖亦有 (第 5a 页)
  陈武帝诏求宋齐故事太常卿周宏逊奏曰齐氏承宋
咸用元徽旧式惟北郊之礼颇有增益皇帝入坛门奏
永至饮福酒奏嘉胙太尉亚献奏凯容埋牲奏𨽻幽帝

还便殿奏休成众官并出奏肃成此乃元徽所阙永明
所加也惟送神之乐宋孝建二年奏肆夏普通荐蔬诏 萧子云
改诸歌词奏肆夏其相和引依五音第之非随
月吹也受禅之后并用梁乐唯改七室舞词而已天嘉
元年文帝始定圆丘明 (第 5a 页)
为𨽻书或言程邈狱中所造出于徒隶汉谓隶书曰佐书俗作隶○项氏家说曰程回可久辨
隶书曰周兴嗣千文杜藁钟隶 萧子云
启云论草隶法逸少不及元常子敬不及逸少任玠五体序云篆则科斗玉箸垂露薤
叶隶则羲献钟庾欧虞颜柳八分则酌 (第 32b 页)
凡此僭差难胜指摘者也况经后儒传写舛误尤多自
南北分崩同文莫觏更齐梁丧乱伪字肆行(艺苑雌黄/云 萧子云)
(
改易字体邵陵王颇作伪字北朝丧乱/书迹猥陋专轨造字猥拙甚于江南)迄乎唐世之开
元加以卫包之改定遂变古经 (第 12a 页)
土象人物也又作塑)(鸟受食之处尔雅亢)
(鸟咙其粻嗉又星名汉书天文志张嗉为厨主觞客或作嗉)(向也 萧子云
赋晷中臬而南傃)(诚也)
(真情也汉书邹阳传披心腹见情愫)(膳彻荤也又通作素)○謼(虎误切号謼也亦 (第 16a 页)
 人名云蔡邕受于神人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
 之钟繇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羲之传
 之王献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欣传之王僧虔僧虔
 传之 萧子云
(第 115a 页)
子云
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
 南传之授于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
 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 (第 115a 页)
 白又作帛谓字如帛之形状也然不若白字义长○

 邕见役人以垩帚成字遂为飞白书魏张敬礼隐居
 好学独师邕体备尽其妙梁武帝谓 萧子云
曰蔡邕
 飞而不白羲之白而不飞飞白之间在卿斟酌乃诏
  (第 5b 页)
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于壁至唐张延赏见而好之取
 归洛阳与张谂谂结亭置之号曰萧斋唐之太宗高
 宗宋之太宗真宗皆 (第 5b 页)

吾谓之甥即从男是此三字李祭酒涪说)
其浅陋有如此者五十二家书都
来穿凿(今五十二家书并不合本体必非 萧子云
所作盖后人妄为之)三百六十体更
是榛芜(王南宾存又切韵首列三百六十体多失部居不可依据)考字左回老字右 (第 2a 页)
史百家凡乐
事无大小皆别纂录乃委一旧学撰为乐书以起千载
绝文以定大梁之乐使五英怀惭六茎兴愧
大同二年 侍中萧子云
以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 …… (第 8a 页)
沈约撰至是承用 子云
始建言宜改启曰伏惟圣敬率
由尊严郊庙得西邻之心知周孔之迹载革牢俎德通
神明黍稷蘋藻竭诚严配经国制度方 …… (第 8b 页)
举犹咏朱尾碧鳞
声被鼓钟未符盛制臣职司儒训意以为疑未审应改
定乐辞以不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

撰定敕曰郊庙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杂用子史
文章浅言而沈约所撰亦多舛谬 (第 8b 页)
子云
答敕曰殷荐朝
飨乐以雅名理应正采五经圣人成教而汉来此制不
全用经典约之所撰弥复浅杂臣前所易约十曲惟知 …… (第 9a 页)
乐十二调亦不独论商角徵羽也
又云凡六乐者皆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故知每曲
皆须五声八音错综而能成也御寇 子云
师文鼓琴命
宫而总四声则庆云浮景风翔唯韩诗云闻其宫声使
人温厚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及古有清 (第 27b 页)
置儒林参军一人劝学从事二人生三十
人加禀饩帝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
人谓之三绝与裴子野刘显 萧子云
张缵及当时才秀
为布衣交常自比诸葛亮桓温惟缵许焉性好矫饰多 (第 68a 页)
   右陵庙制(九部一/十三卷)
家祭仪一卷(唐徐/润)家祭礼一卷(孟/诜)寝堂时享仪一卷(唐/范)
(傅/式)祠享仪一卷(唐郑/正则)祭录一卷(唐周/元阳)家荐仪一卷(唐贾/顼)
卢宏宣家祭仪(卷/亡)孙氏仲享仪一卷(唐孙/日用)家仪一卷(徐/爰)
婚仪祭仪二卷(崔/浩)
   右家礼祭仪(十部/十卷)
晋东宫旧事一卷(张敞/撰)东宫新记二十卷 (萧子/云)
宋东宫
仪记二十三卷(张/鉴)东宫杂事二十 (第 17b 页)
(萧子/云)
东宫典记七 …… (第 17b 页)
   右耕籍仪(四部十/一卷)
大汉舆服志一卷(魏博士/董巴)车服杂注一卷(徐/广)礼仪制度
十三卷(王逡/之)古今舆服杂事二十卷(梁周/迁撰)古今舆服杂
事二十卷 (萧子/云)
陈卤簿仪二卷 陈卤簿图一卷 晋
卤簿图一卷 齐卤簿仪一卷 大驾卤簿一卷 卤
簿图三卷(王钦/若)卤簿 …… (第 19a 页)
三卷(晋顾/恺之)启疑记三卷(顾恺/之)诘幼文三卷(颜延/之)千字文
一卷 (萧子/云)
次韵千字文一卷(梁周/兴嗣)演千字文五卷 古
今字诂三卷(张/楫)杂字指一卷(后汉郭/显卿)字指二 …… (第 26b 页)
   右古文(十四部二/十九卷)

六文书一卷 四体书势一卷(晋卫/恒)杂体书九卷(释正/度)
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 古今篆𨽻杂字体一卷(萧/子)
(政/)古今篆𨽻训诂名录一卷 古今文等书一卷 篆
𨽻杂体书二卷 古今字图杂录一卷(隋曹/宪)文字图二
卷 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 圣章草一卷(蔡/邕)
龙篇篆草势合三卷(崔/瑗)法书目录六卷(虞/和)五十二体书
一卷 (萧子/云)
书品一卷(庾肩/吾)笔墨法一卷(颜之/推)粗纸笔墨
疏一卷 书后品一卷(李嗣/真)书谱一卷(徐/浩) (第 30b 页)
   右三国志(十三部二/百四卷)
晋书九十三卷(晋著作郎/王隐撰)晋书五十八卷(晋散骑常/侍虞预撰)
书十四卷(未成晋中书郎/朱凤撰讫元帝)晋书三十六卷(宋临川内史/谢灵运撰)
晋中兴书七十八卷(宋湘东太守何/法盛撰起东晋)晋书一百十卷(齐/徐)
(州主簿臧/荣绪撰)晋书九卷(本百二卷残/缺 萧子云
撰)晋书二十二卷(残缺/干宝)
(撰/)晋史草三十卷(梁萧子/显撰)晋书一百三十卷(唐太宗命/群臣撰 (第 4b 页)

四卷 都官尚书刘孝仪集二十卷 太子庶子刘孝
威集十卷 东阳太守王揖集五卷 黄门郎陆云公
集十卷  国子祭酒萧子云
集十九卷 征西府长史
杨眺集十一卷 后梁明帝集一卷 临安恭公主集
三卷(武帝/女)征西记室范靖妻沈满 (第 56b 页)
司徒左长史
及简文即位为太子詹事筠家累千金性俭啬外物粗
弊所乘牛尝饲以青草及遇乱旧宅先为贼焚乃寓居 国子祭酒萧子云
宅夜忽有盗攻惧坠井卒时年六十 (第 60a 页)
省详决左丞 萧子云
议许入溉省亦以其兄弟素笃不
能相别也出为寻阳太守卒赠侍中谥理子昭明太子
与晋安王令悼之其辞甚悽切洽美 (第 90a 页)
  之推之弟故列于之推之末今从李氏编此四人
王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人也曾祖俭齐太尉南昌文宪
公祖骞父规并梁侍中皆袭南昌侯俱有重名于江左
齐梁各有传褒识量淹通志怀沈静美风仪善谈笑博
览史传七岁能属文外祖梁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
此儿当成吾宅相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梁
国子祭酒 萧子云
褒之姑夫也特善草𨽻褒少以姻戚
往来其家遂相模范俄而名 (第 54a 页)
子云
并见重于时梁武 (第 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