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續道藏
非古之禘耳
文献通考唐太宗贞观礼祫享功臣配享于庙庭禘享
则不配后又令祫禘之日功臣并得配享初太常卿韦
绦等议功臣祫享之日配享于庙庭禘及时享则皆不
预其议遂行至开元初复令禘之日亦皆配享非旧典
也配享位在各帝庙庭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
旧唐书高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皇太子即位九月丙
寅赠太尉梁国公玄龄赠司徒申国公士廉赠左仆射 蒋国公屈突通 并配食太宗庙庭 …… (第 18a 页)
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司空赠太尉梁国文昭公房
玄龄特进赠司空郑国文贞公魏徵洛州都督赠尚书
左仆射蒋国忠公 屈突通 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申国
文献公高士廉配享太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司
空太子太师赠太尉英国贞武公李绩中 …… (第 19b 页)
明元年停裴寂刘文靖并天宝六载正月十三日敕(开元/礼无)
(武士彟裴/寂刘文静)太宗庙七人房玄龄高士廉 屈突通 并贞观二
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敕至永徽四年二月房玄龄以 …… (第 21b 页)
如晦列于其中后于所加诸臣内又复列入
杜如晦故沈炳震曰如晦已经配享太宗此
云加误但检文献通考贞观二十三年敕有
屈突通 而无杜如晦至天宝六载始与长孙
无忌李靖同加入则旧唐书后所云加入杜 (第 22b 页)
如晦乃不误而所误在前之以 屈突通 为杜
如晦也沈炳震想未见通考故反以加为误
耳 又案文献通考高祖配享有武士彟太
(第 23a 页)
文献通考唐太宗贞观礼祫享功臣配享于庙庭禘享
则不配后又令祫禘之日功臣并得配享初太常卿韦
绦等议功臣祫享之日配享于庙庭禘及时享则皆不
预其议遂行至开元初复令禘之日亦皆配享非旧典
也配享位在各帝庙庭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
旧唐书高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皇太子即位九月丙
寅赠太尉梁国公玄龄赠司徒申国公士廉赠左仆射 蒋国公屈突通 并配食太宗庙庭 …… (第 18a 页)
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司空赠太尉梁国文昭公房
玄龄特进赠司空郑国文贞公魏徵洛州都督赠尚书
左仆射蒋国忠公 屈突通 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申国
文献公高士廉配享太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司
空太子太师赠太尉英国贞武公李绩中 …… (第 19b 页)
明元年停裴寂刘文靖并天宝六载正月十三日敕(开元/礼无)
(武士彟裴/寂刘文静)太宗庙七人房玄龄高士廉 屈突通 并贞观二
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敕至永徽四年二月房玄龄以 …… (第 21b 页)
如晦列于其中后于所加诸臣内又复列入
杜如晦故沈炳震曰如晦已经配享太宗此
云加误但检文献通考贞观二十三年敕有
屈突通 而无杜如晦至天宝六载始与长孙
无忌李靖同加入则旧唐书后所云加入杜 (第 22b 页)
如晦乃不误而所误在前之以 屈突通 为杜
如晦也沈炳震想未见通考故反以加为误
耳 又案文献通考高祖配享有武士彟太
(第 23a 页)
会芳御幄后门曰福庆诏付有司
宋史礼志景德四年判太常礼院孙奭言来年画日正
月一日享先农九日上辛祈谷祀上帝春秋传曰启蛰
而郊郊而后耕月令曰天子以元日祈榖于上帝乃择
元辰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先儒皆云元日谓上辛郊天
也元辰谓郊后吉亥享先农而耕藉也六典礼阁新仪
并云上辛祀昊天次云吉亥享先农望改用上辛后亥
日用符礼文
明道元年诏以来年二月丁未行藉田礼而罢冬至亲
郊遣官奏告天地宗庙诸陵景灵宫州都就告岳渎宫
庙其礼一如端拱之仪而损益之礼成遣官奏谢如告
礼
仁宗本纪明道二年二月丁未祀先农于东郊
玉海明道二年正月庚辰诏以皇兄建雄军节度允
升摄左卫上将军 蒋国公 为祀先农亚献彰信军节
度使观察留后允宁摄右卫上将军莱国公为三献
二月丙午上斋宿于东郊日傍有黄气如 (第 4b 页)
宋史礼志景德四年判太常礼院孙奭言来年画日正
月一日享先农九日上辛祈谷祀上帝春秋传曰启蛰
而郊郊而后耕月令曰天子以元日祈榖于上帝乃择
元辰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先儒皆云元日谓上辛郊天
也元辰谓郊后吉亥享先农而耕藉也六典礼阁新仪
并云上辛祀昊天次云吉亥享先农望改用上辛后亥
日用符礼文
明道元年诏以来年二月丁未行藉田礼而罢冬至亲
郊遣官奏告天地宗庙诸陵景灵宫州都就告岳渎宫
庙其礼一如端拱之仪而损益之礼成遣官奏谢如告
礼
仁宗本纪明道二年二月丁未祀先农于东郊
玉海明道二年正月庚辰诏以皇兄建雄军节度允
升摄左卫上将军 蒋国公 为祀先农亚献彰信军节
度使观察留后允宁摄右卫上将军莱国公为三献
二月丙午上斋宿于东郊日傍有黄气如 (第 4b 页)
曰十年乃字十谓数之极也夫天下不常治亦不常
乱乱极必治不字终字事势有所反也故又曰反常
也若 屈突通 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则六二所谓不
字而得乎反常之道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
即 (第 6a 页)
乱乱极必治不字终字事势有所反也故又曰反常
也若 屈突通 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则六二所谓不
字而得乎反常之道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
即 (第 6a 页)
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君子立身天地
间而无常德焉则不可以为巫医矣况处人伦之大
道义之懿也哉鲍永守义于故主斯可以事新主矣
屈突通 尽节于亡隋斯不失为唐忠臣矣何则惟其
心之一故事两君而无嫌惟其为彼也忠故其在此
也纯一而不贰不然事 (第 26b 页)
间而无常德焉则不可以为巫医矣况处人伦之大
道义之懿也哉鲍永守义于故主斯可以事新主矣
屈突通 尽节于亡隋斯不失为唐忠臣矣何则惟其
心之一故事两君而无嫌惟其为彼也忠故其在此
也纯一而不贰不然事 (第 26b 页)
正也又何以十年乃字也曰阴柔不能固守也何以
不言吉凶也曰二字初初阳德方亨不凶也若吉则
不可为训故周公不言吉凶孔子终以反常讥之唐
之 屈突通 类此(此说莱闻之少詹/崔先生讳蔚林者)平甫项氏曰天下
归汉两生四皓欲不从得乎此十年乃字之义也又
(第 18b 页)
不言吉凶也曰二字初初阳德方亨不凶也若吉则
不可为训故周公不言吉凶孔子终以反常讥之唐
之 屈突通 类此(此说莱闻之少詹/崔先生讳蔚林者)平甫项氏曰天下
归汉两生四皓欲不从得乎此十年乃字之义也又
(第 18b 页)
桑田(僖二年虢公败戎于桑田杜注桑田虢地在弘/农陜县东北 臣谨按桑田即稠桑也魏主修)
(奔关中至稠桑隋义宁初刘文静遣将窦琮自潼/关追 屈突通 至稠桑执之又高祖诏李密招抚山)
(东至稠桑驿复止之密因入桃林以叛/即此今关乡县东三十里有稠桑驿) (第 8b 页)
(奔关中至稠桑隋义宁初刘文静遣将窦琮自潼/关追 屈突通 至稠桑执之又高祖诏李密招抚山)
(东至稠桑驿复止之密因入桃林以叛/即此今关乡县东三十里有稠桑驿) (第 8b 页)
元感弟元挺中流矢而毙元感稍却樊
子盖复遣兵攻尚书省又杀数百人帝遣虎贲郎将陈
棱攻元务本于黎阳武卫将军 屈突通 屯河阳左翊卫 …… (第 46b 页)
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复来
赴援元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子雄曰 屈突通
晓习兵事若渡河则胜负难决不如分兵拒之通不能
济则樊卫失援元感然之将拒通子盖知其谋数击其
营元感不果进 (第 47a 页)
通遂济河军于破陵元感为两军西抗
卫元东拒 屈突通 子盖复出兵于是大战元感频北复
请于子雄子雄曰东都援军益至我师不可久留不如
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赈贫乏三 …… (第 47a 页)
御佐命功进爵 蒋国公 入为司会后从齐王宪拒齐将
斛律明月于洛阳每战有功迁小冢宰历敷州刺史凉
安二州总管俱有惠政进位柱国高祖 (第 83b 页)
子盖复遣兵攻尚书省又杀数百人帝遣虎贲郎将陈
棱攻元务本于黎阳武卫将军 屈突通 屯河阳左翊卫 …… (第 46b 页)
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复来
赴援元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子雄曰 屈突通
晓习兵事若渡河则胜负难决不如分兵拒之通不能
济则樊卫失援元感然之将拒通子盖知其谋数击其
营元感不果进 (第 47a 页)
通遂济河军于破陵元感为两军西抗
卫元东拒 屈突通 子盖复出兵于是大战元感频北复
请于子雄子雄曰东都援军益至我师不可久留不如
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赈贫乏三 …… (第 47a 页)
御佐命功进爵 蒋国公 入为司会后从齐王宪拒齐将
斛律明月于洛阳每战有功迁小冢宰历敷州刺史凉
安二州总管俱有惠政进位柱国高祖 (第 83b 页)
蕃客以疾不行及唐兵入关帝遣虞世基就宅问矩
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
愿銮舆早还俄而 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败问至矩以闻
帝失色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
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厮役皆得其欢心时从驾 (第 73b 页)
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
愿銮舆早还俄而 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败问至矩以闻
帝失色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
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厮役皆得其欢心时从驾 (第 73b 页)
云帝崩子翊乃易
其言于是见害
尧君素魏郡荡阴人也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以左右从
及嗣位累迁鹰扬郎将大业末从 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拒唐兵于河东俄而通引兵南遁以君素有胆略署领
河东通守唐遣吕绍宗韦仪节等攻之不克及通军败
归唐至城下呼 (第 83b 页)
其言于是见害
尧君素魏郡荡阴人也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以左右从
及嗣位累迁鹰扬郎将大业末从 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拒唐兵于河东俄而通引兵南遁以君素有胆略署领
河东通守唐遣吕绍宗韦仪节等攻之不克及通军败
归唐至城下呼 (第 83b 页)
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
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 隋大业十三年八月癸巳唐
高祖次龙门突厥来助隋骁骑 大将军屈突通 守河
东绝津梁壬寅冯翊贼孙华土门贼白元度皆具舟
以来逆九月戊午以少牢祀河乃济甲子次长春宫
黄河正 (第 33a 页)
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 隋大业十三年八月癸巳唐
高祖次龙门突厥来助隋骁骑 大将军屈突通 守河
东绝津梁壬寅冯翊贼孙华土门贼白元度皆具舟
以来逆九月戊午以少牢祀河乃济甲子次长春宫
黄河正 (第 33a 页)
开大将军府置三军开仓库赈穷乏杖白旗誓众以
元吉为太原留守遣将张纶徇下离石龙泉文城三
郡败隋虎牙郎将宋老生于霍邑下临汾郡克绛郡
次龙门隋 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守河东绝津梁高祖
以少牢祀河乃济十一月克长安立代王改元义宁
隋授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 (第 30a 页)
元吉为太原留守遣将张纶徇下离石龙泉文城三
郡败隋虎牙郎将宋老生于霍邑下临汾郡克绛郡
次龙门隋 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守河东绝津梁高祖
以少牢祀河乃济十一月克长安立代王改元义宁
隋授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 (第 30a 页)
金刚败敬德合馀众守介休秦王遣谕之乃与寻相
举地降引为右一府统军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
将疑而囚之 屈突通 殷开山曰敬德剽敢不即杀后
悔无及王曰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邪释之引见卧
内曰丈夫意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 (第 36a 页)
举地降引为右一府统军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
将疑而囚之 屈突通 殷开山曰敬德剽敢不即杀后
悔无及王曰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邪释之引见卧
内曰丈夫意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