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禮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續道藏
 摹弘远矣前汉韦元成传其规模可见音义并同(又木名淮南子草木谱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
(得其正也)(玉篇户恩切音痕平量木也)樢 集韵同茑(又莫卜切音木鸟名)(集韵似两切音)
 象栩实橡或作样详橡字注(又集韵弋亮切韵会馀亮切并音漾法也广韵作样唐书 柳公权
(第 96b 页)
公权
在元和间书法有名)
(刘禹锡称为柳家新样长编宋太祖谓陶榖曰闻草制皆检旧本依样画葫芦文献通考政和八年令 (第 96b 页)
 教诲也工执艺事以谏者贱而为百工者各执其艺
 事以谏盖虽百工技艺之事而至理存焉苟能执其
 艺事以谏无非治天下国家之道也唐穆宗问 柳公
 权
笔法 (第 12a 页)
公权
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
 纵故 (第 12a 页)
公权
及之帝悟其笔諌也夫 (第 12a 页)
公权
虽非技艺之
 人而其言乃几乎执艺事以谏意者先王之时凡执
 艺事以谏者莫不然也夫上而官师下而技艺之事 (第 12a 页)
 第恐存可以俭可以不俭之意而民事于此乎荒是
 故贤君必俭 大全辨芑山张氏曰唐文宗御便殿
 举衫袖示群臣曰此衣已三浣矣 中书舍人柳公权
 
对曰陛下富有四海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乃可以致雍熙服浣濯之衣仅末节耳愚按人主俭 …… (第 12a 页)
 德不可少当先务其大者文宗可谓俭矣然误用李
 训郑注之策自甘露变起天下事皆决于北司至自
 惭不逮周赧汉献虽俭何益哉后世明主闻 公权

 言益信徒俭无补于民事而乱天下者又不独秦皇
 汉武奢侈之足为戒也
阳虎曰节 张彦陵曰按此总结上文 (第 12b 页)
 (四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又李邕娑罗树碑徐浩不空和尚碑吴通微楚金禅师碑)
 (荼毗字崔琪灵运禅师碑荼碗字亦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 柳公权
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
 (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鹤山之论笃矣)汉书王 (第 25b 页)
 四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又李邕娑罗树碑徐浩不空
 和尚碑吴通微楚金禅师碑荼毗字崔琪灵运禅师
 碑荼碗字亦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
 公权
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
 荼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汉
 书王子侯表荼陵节 (第 22b 页)
前代名姓有无音释之疑(颜真卿真字上从十扬雄扬字旁从才 柳公权)


(柳字从夕此三字特偏旁之误如平仄音律之不叶最为利害漫录于下)
(汉雍齿无音杨文公谈苑作平声)嫖姚(霍去病也汉书音去声杜诗将军只数汉嫖姚作平声注)
(详集韵下 (第 12a 页)
精志于学故梦见周公然孔子自言发愤忘食不知老
之将至则是无时而衰也故不如集注之说为得之

游于艺 柳公权
云心正则笔正非苟为讽谏而已学书之要无
出于此未有心不正而能工于书者也如射及投壶弹
琴等圣人所制以教人 (第 2a 页)
  胤征(凡五条/)
天子之权莫大于征伐今观书之言曰仲康肇位四海
又曰胤侯命掌六师又曰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此时

仲康征伐之权盖未尝失也后人因仲康为羿所立或
疑羲和为党羿而仲康剪其羽翼或疑羲和贰于羿羿
特假天子之权而征之于书皆未有明文意当时羿因
民弗忍废太康而立仲康亦如霍光之废昌邑立宣帝
耳此时篡夺未形天子之大权未去羲和有罪而征之
未见其党羿亦未见其贰于羿也
古人凡得至于人君之前者未尝不存规谏之义官师
相规不待言矣下至百工犹执艺事以谏其有敢以淫

巧非度蛊惑君心者鲜矣唐弓人木理不正之对 柳公
心正笔正之语柳柳州之梓人传郭橐驼说其犹执
艺事以谏者欤三代立法皆有不谏之刑见于夏书者
曰其或不恭邦有 (第 11b 页)
 其六曰数引见待制官问以时事(原本阙/)
穆宗时尝问贞观开元治道最盛何致而然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植曰太宗资上圣兴民间知百
姓疾苦故厉精思治又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圭为
之佐君明臣忠圣贤相维治致升平固其宜也玄宗在
天后时身践忧患既即位得姚崇宋璟此二人蚤夜孜
孜纳君于道璟尝手写尚书无逸为图以献劝帝出入
观省以自戒其后朽暗乃代以山水图稍怠于勤左右

不复箴规奸臣日用事以致于败昔德宗尝问先臣祐
甫开元天宝事先臣具道治乱所以然在童丱记其说
今硕陛下以无逸为元龟则天下幸甚 中书舍人柳公权
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汉文帝恭俭
因举袂曰此三浣矣学士皆贺独 (第 36b 页)
公权
无言帝问之对
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
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异日与周墀同对论事不阿墀 (第 36b 页)
为惴恐 公权
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 (第 36b 页)
古帝王无及今者圣旨远引睿政光昭可垂万代之法

文宗开成三年以郭□为邠宁节度使上问 柳公权

外议对曰郭□除邠宁外间颇以为疑上曰旼尚父之
侄太后叔父自金吾作小镇外间何尤焉对曰非谓旼
不应为节 (第 33a 页)
度使也闻陛下近取□二女入宫有之乎上
曰然入参太皇太后耳 公权
曰外间不知皆云□纳女
后宫故得方镇上曰然则奈何对曰独有自南内遣归 (第 33a 页)
海庙记(陈諌书/广州)贪泉铭(一/篆)
(书一分/书广州)石室题名(李绅魏元/忠端州)诸葛武侯祠堂碑 (柳公权/
书元和)
(四年成/都府)平南蛮碑(韦悟微书/成都府)学馆朝堂记(颜有喜书/成都府)李 …… (第 32b 页)
   右 柳公权
唐阳实谛寺诏碑(顺/军)安圣像应见记(广信/军)易州刺史田
仁琬德政碑(易/州)铁像记(易/州)候台 (第 42a 页)
宁征稽胡进爵汝南郡公出为总管延绥丹三州诸军
事延州刺史卒官无子以弼子椿嗣位开府仪同大将
军右宫伯改封 河东郡公
宽子密列在隋史
于谨字思敬小名巨弥其先代人魏赠太尉新安公栗
磾之六世孙也祖安定平原太守高平郡都将父子 (第 28b 页)
 太和三年赦其罪封子元逵尚寿安公主以破刘稹

 功复封
晋阳郡公窦易直长庆四年封
太原郡公王播太和元年封 河东郡公柳公权
会昌初封
宁边郡公阿历支武宗时归降封
昌化郡公习勿啜武宗时归降封
太原郡公白敏中宣宗初封
太原郡公郭 …… (第 11b 页)
 都
并王鸿和特穆尔泰定二年繇嘉王改封

汾阳王拜特穆尔库腾太子孙延祐七年封
云中王雅雅克阿实克布哈弟繇康国公晋封
宣宁郡王特穆尔布哈至大四年封
保德郡王伊实丹至大四年封
冀宁王特穆尔达实世祖时为相追封
临汾王和尔齐贾实喇孙英宗时封
云王博尔欢绰斯戬曾祖至正十八年追封
河东公海勒巴喀喇人太祖时封

应国公齐苏仁宗少时保傅见武宗初
稷山公库尔济苏承相 河东郡公
陈元凯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第 32b 页)
河东郡公
段得礼部侍郎
西河郡侯靳德渊
云中郡侯玛和善谥曰襄
洪洞子石元亨晋宁路总管
珠彻大王太祖长子太宗八年 (第 32b 页)
 卢简辞(永济人简能弟/忠武节度使) 王 质(河津人通五世孙/宣歙观察使谥定)
元和十五年进士
 唐 持(太原人检校/户部尚书)
元和中进士
  柳公权(解州人公绰/弟太子少师)
  王正雅(太原人翃/子大理卿)
 柳仲郢(解州人公绰子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 (第 12b 页)
 欧阳泫为其父作神道碑
裴居敬字太简河中人累官云南行省参知政事积学

 励行家蓄书二万馀卷卒赠陜西行省参知政事封
  河东郡公
谥宪懿萧㪺为作神道碑祀乡贤
 
 
 
 
 
  (第 75a 页)
 吾涖官未尝以私喜怒加于人子孙其昌乎与钱徽
 蒋乂杜元颖薛存诚善取士如许康佐郑朗卢简辞
 崔玙夏侯孜李拭韦长皆知名显贵云 柳公权
字诚悬公绰弟也年十二工辞赋元和初擢进
 士第李听镇夏州表掌书记入奏拜右拾遗侍书学
 士再迁司封员外郎 …… (第 55b 页)
 家其忠益多类此迁学士承旨武宗立罢为右散骑
 常侍宰相崔珙引为集贤院学士知院事李德裕不
 悦左授太子詹事改宾客累封 河东郡公
复为常侍
 进至太子少师咸通初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年八十
 八赠 (第 56b 页)
太子太师公权
博贯经术于诗书左氏春秋国
 语庄周书尤邃每解一义必数十百言通音律而不 (第 56b 页)
 进光禄大夫李密据洛口令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
 武牢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持仁基
 长短仁基惧杀怀静归密密以为 河东郡公
子行俨
 骁勇善战复以为绛郡公王世充诣偃师求决战仁
 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 (第 58b 页)
 镇皆有可述卒赠司空谥曰昭
裴谂度子有文藉荫累官考功员外郎宣宗访元和宰
 相子思度勋望待谂有加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
 郎加承旨后为太子少师封 河东郡公
黄巢迫伪官
 不从遇害
裴枢字纪圣寅子咸通中第进士杜审权镇河中奏署
 幕府再迁蓝田尉宰相王铎知之遂直 (第 50b 页)
 冰之后一人而已尝谓唐人韩蔡不通字学八分自
 篆籀中来故公书上轧钟蔡其下不论也小楷如虞
 褚亦当为中朝第一书法以鲁公为正 柳诚悬
以下
 不论也古人名一艺而公独兼之可谓全矣
李完马邑人以经童出身复登词赋进士第累官至南 (第 56b 页)
 而不食悉以营斋郡县表上其状诏旌异之


董全素商州刺史溪弟孝慈友弟溪坐事弃同官令归
 溪殁比葬三年哭泣如始丧大臣高其行白为太子
 舍人
薛齐宝鼎人右补阙内供奉膺之子 河东郡公
苹之孙
 佐兴元李绛幕府绛遇害齐因死之
蒲州贾孝才虞乡董敬直河东张金城吕神通吕云吕
 志挺吕元光赵举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