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樂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非本位也则何用执之以生疑哉李氏古乐
经说直以圜钟黄钟为错文欲彼此互更以
迁就其意此未当也唐书载 祖孝孙 之十二
和其一曰豫和以降天神皆以圜钟为宫三
奏黄钟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各一奏文
(第 21b 页)
经说直以圜钟黄钟为错文欲彼此互更以
迁就其意此未当也唐书载 祖孝孙 之十二
和其一曰豫和以降天神皆以圜钟为宫三
奏黄钟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各一奏文
(第 21b 页)
(黄钟太蔟姑洗蕤宾梁武帝以为六律不具设十二/镈钟各依辰位而应其律唐书乐志隋用黄钟一宫)
(惟击七钟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高祖命 祖孝孙/ 张文收吹调五钟叩之而应由是十二钟皆用 (第 28b 页)
孝孙)
( 又以十二月旋相为宫六十调八十四声文献通考/周世宗显德六年王朴疏言唐太宗用 (第 28b 页)
祖孝孙 张文)
(收考正雅乐而旋宫八十四调复见于时安史黄巢/之馀工器俱尽购募不获文记亦亡太常博士殷盈) …… (第 28b 页)
(几言古编钟磬数皆十六十二律之外有四清声也/李照议乐不复考击全失古法乞依古法具四清声)
(从之案此汉唐以来钟律沿革之原委也律学失传/钟虡非古虽 唐祖孝孙 旋宫六十调八十四声之制)
(已不复传十二鏄钟环击而不问音律编钟四清声/见周礼郑注左传杜注尚为近古而 (第 29b 页)
(惟击七钟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高祖命 祖孝孙/ 张文收吹调五钟叩之而应由是十二钟皆用 (第 28b 页)
孝孙)
( 又以十二月旋相为宫六十调八十四声文献通考/周世宗显德六年王朴疏言唐太宗用 (第 28b 页)
祖孝孙 张文)
(收考正雅乐而旋宫八十四调复见于时安史黄巢/之馀工器俱尽购募不获文记亦亡太常博士殷盈) …… (第 28b 页)
(几言古编钟磬数皆十六十二律之外有四清声也/李照议乐不复考击全失古法乞依古法具四清声)
(从之案此汉唐以来钟律沿革之原委也律学失传/钟虡非古虽 唐祖孝孙 旋宫六十调八十四声之制)
(已不复传十二鏄钟环击而不问音律编钟四清声/见周礼郑注左传杜注尚为近古而 (第 29b 页)
止足也唐制年高抗表致仕者朝参之位居
见任之上以理解者居同品之下其扶风教
励廉耻之义可为后世法
旧唐书音乐志武德九年命 祖孝孙 修定雅乐至贞观
二年六月奏之制十二和之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
出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 (第 9b 页)
见任之上以理解者居同品之下其扶风教
励廉耻之义可为后世法
旧唐书音乐志武德九年命 祖孝孙 修定雅乐至贞观
二年六月奏之制十二和之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
出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 (第 9b 页)
丰山有钟霜降则鸣黄河有钟阴雨则鸣气感之也(山海
经五行记)汉魏殿钟山摧则鸣类召之也(东方朔传武帝未央宫殿前钟无故
自鸣三日三夜不止帝以问朔朔对曰铜者土之子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毋相感恐山有摧陁者居三日南郡
太守以山崩为言帝因大笑又异苑曰魏殿前钟忽大鸣张华曰蜀铜山崩久之果然)
哑钟
唐太宗召张文收于太常令与 祖孝孙 参定雅乐有古 (第 9a 页)
经五行记)汉魏殿钟山摧则鸣类召之也(东方朔传武帝未央宫殿前钟无故
自鸣三日三夜不止帝以问朔朔对曰铜者土之子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毋相感恐山有摧陁者居三日南郡
太守以山崩为言帝因大笑又异苑曰魏殿前钟忽大鸣张华曰蜀铜山崩久之果然)
哑钟
唐太宗召张文收于太常令与 祖孝孙 参定雅乐有古 (第 9a 页)
古者雅颂之作盖止乎礼义优而游之足以荐信于神
餍而饫之足以通志于人其馀音遗采尚且为万世法
况用之当时有不足以动天地感鬼神乎唐之乐章虽
不足俪雅颂之懿亦汉歌曲之亚欤故其荐献大圣祖
于太清宫作煌煌之乐一章有事于天神迎神奏太和
奠玉帛奏肃和迎俎奏雍和酌献奏寿和送神奏舒和
有事于地祗迎神奏顺和有事于宗庙迎神奏永和皇
馀并如郊祀之仪享先农奏丰和享先蚕奏正和文宣
武成奏宣和盖 祖孝孙 用旋宫法造十二和之乐合三
十一曲八十四调至今遵用焉亦可谓备矣至于蜡祭 (第 3b 页)
餍而饫之足以通志于人其馀音遗采尚且为万世法
况用之当时有不足以动天地感鬼神乎唐之乐章虽
不足俪雅颂之懿亦汉歌曲之亚欤故其荐献大圣祖
于太清宫作煌煌之乐一章有事于天神迎神奏太和
奠玉帛奏肃和迎俎奏雍和酌献奏寿和送神奏舒和
有事于地祗迎神奏顺和有事于宗庙迎神奏永和皇
馀并如郊祀之仪享先农奏丰和享先蚕奏正和文宣
武成奏宣和盖 祖孝孙 用旋宫法造十二和之乐合三
十一曲八十四调至今遵用焉亦可谓备矣至于蜡祭 (第 3b 页)
旧惟舞人不捉鞞拂尔牛宏
当世儒宗而措论如是抑何不知先王雅乐之甚也哉
唐乐舞上
唐贞观初诏 祖孝孙 制定雅乐始改隋文舞为治康武
舞焉以施郊庙后诏张文收更加补缉昊天上帝奏豫
和之舞皇地祗奏顺和之舞宗庙奏 (第 5a 页)
当世儒宗而措论如是抑何不知先王雅乐之甚也哉
唐乐舞上
唐贞观初诏 祖孝孙 制定雅乐始改隋文舞为治康武
舞焉以施郊庙后诏张文收更加补缉昊天上帝奏豫
和之舞皇地祗奏顺和之舞宗庙奏 (第 5a 页)
唐改隋武舞为凯安舞工六十四人左执干右执戚又二
工执旌次执铎次四人对与金錞二人奏次执铙次执相
者左执雅者右各二工在郊庙则平冕而饰准文舞在殿
庭则武弁平巾帻金支绯丝布袖裆甲为金饰白练𧛾裆
锦腾蛇起梁带豹文布大口裤乌皮靴馀工各准其饰然古
者自天子达于士莫不有冕服冕而揔干者特天子而已未
闻舞工用冕也昔诸侯冕而舞大武礼经犹以为僣天
子之制况舞工乎唐武舞之工有平冕之制不亦失乎
治康舞
唐贞观初诏 祖孝孙 改隋文舞为治安之舞工六十四
人左执籥右执翟别二工执纛以引在郊庙则委貌冠
黝丝布大白练褾白纱中单绛领褾 (第 2b 页)
工执旌次执铎次四人对与金錞二人奏次执铙次执相
者左执雅者右各二工在郊庙则平冕而饰准文舞在殿
庭则武弁平巾帻金支绯丝布袖裆甲为金饰白练𧛾裆
锦腾蛇起梁带豹文布大口裤乌皮靴馀工各准其饰然古
者自天子达于士莫不有冕服冕而揔干者特天子而已未
闻舞工用冕也昔诸侯冕而舞大武礼经犹以为僣天
子之制况舞工乎唐武舞之工有平冕之制不亦失乎
治康舞
唐贞观初诏 祖孝孙 改隋文舞为治安之舞工六十四
人左执籥右执翟别二工执纛以引在郊庙则委貌冠
黝丝布大白练褾白纱中单绛领褾 (第 2b 页)
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周官大宗伯以禋祀祀
昊天上帝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以致鬼神示又曰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蔟为徵
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
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
得而礼矣古者祀天之礼众矣而莫盛于冬至莫大于
圜丘以其祀及于昊天上帝而百神举矣故其降神之
乐宜主以帝所世之方及其格也大合六代之乐文之
以五声播之以八音而配以祖焉在易豫所谓先王作
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是也 唐祖孝孙 以十二
月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一曲
八十四调祭圜丘以黄钟为宫尚溺于七音六十律之 (第 8a 页)
昊天上帝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以致鬼神示又曰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蔟为徵
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
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
得而礼矣古者祀天之礼众矣而莫盛于冬至莫大于
圜丘以其祀及于昊天上帝而百神举矣故其降神之
乐宜主以帝所世之方及其格也大合六代之乐文之
以五声播之以八音而配以祖焉在易豫所谓先王作
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是也 唐祖孝孙 以十二
月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一曲
八十四调祭圜丘以黄钟为宫尚溺于七音六十律之 (第 8a 页)
唐书乐志曰自汉魏之乱晋迁江南中国遂没于夷狄
至隋灭陈始得其乐器稍欲因而有作而时君褊迫不
足以堪其事故终隋之世所用者黄钟一宫而已唐兴
即用隋乐武德九年始诏 太常少卿祖孝孙 协律郎窦
琎等定乐初隋用黄钟一宫惟击七钟其五钟设而不 (第 7b 页)
击谓之哑钟唐协律郎张文收乃依古断竹为十二律
高祖命与 孝孙 吹调五钟叩之而应由是十二钟皆用 (第 8a 页)
孝孙 又以十二月旋相为六十调八十四声其法因五
音生二变因变徵为正徵因变宫为清宫七音起黄钟
终南吕迭为纲纪黄 …… (第 8a 页)
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宫声废洎东汉虽有
太常丞鲍邺兴之亦人亡而音息无嗣续之者汉至隋
垂十代凡数百年所存者黄钟之宫一调而已十二律
中惟用七声其馀五调谓之哑钟盖不用故也唐太宗
有知人之明善复古道乃用 祖孝孙 张文收考正雅乐 …… (第 10a 页)
变徵如林钟为宫
则第六变得蕤宾为变宫第七变得大吕为变徵是也
凡十二律皆有二变一律之内通前五声合为七声 祖
孝孙 王朴之乐皆同所以有八十四调者盖每律各添
此二声而得之也但画一图朝夕看诵仍于指掌间轮
之久久自熟乃见其 (第 23b 页)
至隋灭陈始得其乐器稍欲因而有作而时君褊迫不
足以堪其事故终隋之世所用者黄钟一宫而已唐兴
即用隋乐武德九年始诏 太常少卿祖孝孙 协律郎窦
琎等定乐初隋用黄钟一宫惟击七钟其五钟设而不 (第 7b 页)
击谓之哑钟唐协律郎张文收乃依古断竹为十二律
高祖命与 孝孙 吹调五钟叩之而应由是十二钟皆用 (第 8a 页)
孝孙 又以十二月旋相为六十调八十四声其法因五
音生二变因变徵为正徵因变宫为清宫七音起黄钟
终南吕迭为纲纪黄 …… (第 8a 页)
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宫声废洎东汉虽有
太常丞鲍邺兴之亦人亡而音息无嗣续之者汉至隋
垂十代凡数百年所存者黄钟之宫一调而已十二律
中惟用七声其馀五调谓之哑钟盖不用故也唐太宗
有知人之明善复古道乃用 祖孝孙 张文收考正雅乐 …… (第 10a 页)
变徵如林钟为宫
则第六变得蕤宾为变宫第七变得大吕为变徵是也
凡十二律皆有二变一律之内通前五声合为七声 祖
孝孙 王朴之乐皆同所以有八十四调者盖每律各添
此二声而得之也但画一图朝夕看诵仍于指掌间轮
之久久自熟乃见其 (第 23b 页)
周世宗时枢密使王朴上疏曰臣闻乐作于人心成声
于物声气既和反感于人心者也所假之物大小有数
九者成数也是以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之声为乐
之端也半之清声也倍之缓声也三分其一以损益之
相生之声也十二变而复黄钟声之总数也乃命之曰
十二律旋迭为均均有七调合八十四调播之于八音
著之于歌颂将以奉天地事祖宗和君臣接宾旅恢政
教厚风俗以其功德之形容告于神明俾百代之后知
邦国之所由行者也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
宫声废洎东汉虽有大予丞鲍邺兴之亦人亡而音息
无嗣续之者汉至隋垂十代凡数百年所存者黄钟之
宫一调而已十二律中唯用七声其馀五调谓之哑钟
盖不用故也唐太宗有知人之明善复古道乃用 祖孝
孙
张文收考正雅乐而旋宫八十四调复见于时在悬
之器方无哑者所以知太宗之道与三五同功焉逮乎
伪梁后唐历晋与 (第 42b 页)
于物声气既和反感于人心者也所假之物大小有数
九者成数也是以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之声为乐
之端也半之清声也倍之缓声也三分其一以损益之
相生之声也十二变而复黄钟声之总数也乃命之曰
十二律旋迭为均均有七调合八十四调播之于八音
著之于歌颂将以奉天地事祖宗和君臣接宾旅恢政
教厚风俗以其功德之形容告于神明俾百代之后知
邦国之所由行者也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
宫声废洎东汉虽有大予丞鲍邺兴之亦人亡而音息
无嗣续之者汉至隋垂十代凡数百年所存者黄钟之
宫一调而已十二律中唯用七声其馀五调谓之哑钟
盖不用故也唐太宗有知人之明善复古道乃用 祖孝
孙
之器方无哑者所以知太宗之道与三五同功焉逮乎
伪梁后唐历晋与 (第 42b 页)
阳之半也故曰人始于卯又曰三乐四声说者既
舛且以圜钟祀天黄钟享庙逆于气而乖于理其
害殆有甚焉惟 唐祖孝孙 制十二和定以圜丘黄
钟方泽林钟宗庙大蔟彼非不知有周官之文者
其义必有所考矣夫黄钟律之首冬至气 (第 17a 页)
舛且以圜钟祀天黄钟享庙逆于气而乖于理其
害殆有甚焉惟 唐祖孝孙 制十二和定以圜丘黄
钟方泽林钟宗庙大蔟彼非不知有周官之文者
其义必有所考矣夫黄钟律之首冬至气 (第 17a 页)
返宫君也吾所以知之帝竟被弑于江都大唐高
祖受禅后军国多务未遑改创乐府而用隋氏旧
文至武德九年正月始命 太常少卿祖孝孙 考正
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乐成奏之 (第 56a 页)
孝孙 以梁陈
旧业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 …… (第 56a 页)
张文收善音律常览萧吉乐
谱以为未甚详悉乃取历代沿革截竹为十二律
吹之备尽旋宫之义太宗召文收于太常令与 少
卿祖孝孙 参定雅乐太乐有古钟十二近代唯用 …… (第 57a 页)
其七馀有五钟俗号哑钟莫能通者文收吹律调
之声皆响彻时人咸服其妙寻授协律郎及 孝孙
卒文收复采三礼更加釐革依周礼祭昊天上帝
以圆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奏元
和之舞若封泰山同用此 …… (第 57b 页)
一章送太常郊庙歌之
唐太宗贞观初合考隋氏所传南北之乐梁陈尽
吴楚之声周齐皆边塞之音乃命太常卿 祖孝孙
正宫调起居郎吕才习音韵协律郎张文收考律 (第 59b 页)
吕平其散漫为之折衷汉以来郊祀明堂有夕牲
迎神登歌等曲近代皆祼地迎牲饮福酒今夕牲
祼地不用乐公卿摄事又去饮福酒之乐周享诸
神乐多以夏为名宋以永为名梁以雅为名后周
亦以夏为名隋氏因之唐以和为名旋宫之乐久
丧汉章帝建初三年鲍邺始请用之顺帝阳嘉二
年后废累代皆黄钟一均变极七音则五钟废而
不击谓之哑钟 祖孝孙 始为旋宫之法曰大乐与 (第 60a 页)
祖受禅后军国多务未遑改创乐府而用隋氏旧
文至武德九年正月始命 太常少卿祖孝孙 考正
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乐成奏之 (第 56a 页)
孝孙 以梁陈
旧业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 …… (第 56a 页)
张文收善音律常览萧吉乐
谱以为未甚详悉乃取历代沿革截竹为十二律
吹之备尽旋宫之义太宗召文收于太常令与 少
卿祖孝孙 参定雅乐太乐有古钟十二近代唯用 …… (第 57a 页)
其七馀有五钟俗号哑钟莫能通者文收吹律调
之声皆响彻时人咸服其妙寻授协律郎及 孝孙
卒文收复采三礼更加釐革依周礼祭昊天上帝
以圆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奏元
和之舞若封泰山同用此 …… (第 57b 页)
一章送太常郊庙歌之
唐太宗贞观初合考隋氏所传南北之乐梁陈尽
吴楚之声周齐皆边塞之音乃命太常卿 祖孝孙
正宫调起居郎吕才习音韵协律郎张文收考律 (第 59b 页)
吕平其散漫为之折衷汉以来郊祀明堂有夕牲
迎神登歌等曲近代皆祼地迎牲饮福酒今夕牲
祼地不用乐公卿摄事又去饮福酒之乐周享诸
神乐多以夏为名宋以永为名梁以雅为名后周
亦以夏为名隋氏因之唐以和为名旋宫之乐久
丧汉章帝建初三年鲍邺始请用之顺帝阳嘉二
年后废累代皆黄钟一均变极七音则五钟废而
不击谓之哑钟 祖孝孙 始为旋宫之法曰大乐与 (第 60a 页)
则以何承天为宗北朝则依赵𢾺祖冲之为据
唐高祖戊寅元历
傅仁均作以高祖戊寅年受禅遂以戊寅为元用于
武德二年阅明年而月蚀比不验明年诏 祖孝孙 等
考定乃略去其尤疏阔者
高宗麟德甲子元历 始并日法度法而立总法
李淳风以戊寅元历推步既疏乃增损 (第 35a 页)
唐高祖戊寅元历
傅仁均作以高祖戊寅年受禅遂以戊寅为元用于
武德二年阅明年而月蚀比不验明年诏 祖孝孙 等
考定乃略去其尤疏阔者
高宗麟德甲子元历 始并日法度法而立总法
李淳风以戊寅元历推步既疏乃增损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