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潮音堂云潮来音普闻潮平音亦歇孰若此山堂
潮音未尝绝 讷斋云天道竟何言四序自流转那
知毗耶翁虽然真大辩 冲泉云不汲泉不盈愈汲
泉愈清湛然有常德随气利群生 寂室云白云隔
尘喧虚堂太岑寂寒尽春自来莺啼报消息 照阁
云幽人无适莫乘兴登高阁夜月锁寒林春花绣岩
壑 閒堂云赵公归休年访师翠微间始知浮世上
白日两人间 方圆庵云地方不中矩天圆不中规

方圆庵里叟高趣有谁知 秦少游游龙井寺记元
丰三年秋后一日余自吴兴道杭东还会稽龙井有 辩才大师
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
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
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 …… (第 15b 页)
舍或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
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 辩才
于潮音堂明日而


  龙井本名龙泓吴赤乌中葛稚川炼丹于此林樾幽
古石鉴平开寒翠甘澄深不可测疏涧流 (第 16a 页)
 充皇子永王祈王攒所
龙井延恩衍庆院
 在风篁岭乾祐二年居民凌霄募缘建造旧额报国
 看经院淳祐六年改今额有龙井元丰三年 辩才大
 师
元净自天竺退休兹山始鼎新栋宇及游览之所
 有过溪亭(又曰/二老)德威亭归隐桥方圆庵寂室照阁赵
 清献 (第 20a 页)
公闲堂(在方圆庵东清献公既挂冠而 辩/才
法师亦退居此山因以名之)讷斋 (第 20a 页)
 潮音堂涤心沼狮子峰萨捶石山川胜槩一时呈露
 而二苏赵秦诸贤皆与 辩才
为方外交名章大篇照
 映泉石(旧记又有月林堂岩斋/风玉轩不知何人所创)龙井古荒刹由是振
 显岂非以其 (第 20b 页)
人乎(互见龙井/及风篁岭)
 东坡题名(苏轼钱协江公著柳雍同谒龙井 辩才
元/祐六年正月七日元祐庚午 (第 20b 页)
辩才
老师年)
 (始八十道俗相庆施千袈裟饭千僧七日而罢眉山/苏轼子瞻洛阳王瑜中玉安陆张璹金翁九江周焘) …… (第 20b 页)
 (十一年夏闰大丞相魏国公再登揆席少驻湖曲赐/第因谒演福来此客廖莹中陈诗川从子德生侍)
 记文(杨次公撰院记天台宗师 辩才
净老坐道场者/四十年指空假中以接人其心契于圣智具戒)
 (定慧以行已其德动于幽潜真有道之士也初住钱 …… (第 21a 页)
 (瞻与师诗言其儿初弱不能行因祷师加护即壮而/能行然后知师功行至矣师一日谓诸徒曰吾筋力)
 (衰惫劳于应接安得幽僻处一庵地以养馀年檀越/闻之曰 辩才
师有退居之意吾辈蒙其德不为不久)
 (盍往择可居之地乃于龙井山得寿圣院敝屋数楹/主者不堪其居愿人为代 …… (第 21a 页)
 (方圆庵从容论议夕而后还师异日遣其徒丐文以/纪其本末余既与之记又系之以诗十三章云 东)

 (坡撰讷斋记钱塘有大法师曰 辩才
初住上天竺以/天台法化吴越吴越人归之如佛出世事之如养父)
 (母金帛之施不求而至居天竺十四年有利其富 …… (第 22a 页)
 (乃作颂曰以辩见我既非见我以讷见我亦几于妄/有叩而应时止而止非辩非讷如如不动诸佛既然)
 (我亦如是才颍滨撰 辩才
法师塔碑浙江之西有大/法师号辩 以佛法化人心具定慧学具禅律人无)
 (贤不肖见之者如尊其道奉其教凡 …… (第 22b 页)
 (然师访以尊者遗像相与至东阁见一梵僧趺坐不/动容貌其伟谓师曰我汝过去师也当为我作礼师)

 (拜已而觉忽若有得年二十五恩赐紫衣及 辩才
号/盖代韶为众讲说者凡十五年知杭州吕公溱始请)
 (师住大悲宝阁院师严设纪律犯者秋毫皆斥去其/徒畏敬 …… (第 23b 页)
 (幻则当识其寔我观世教师皆谓教是寔由谓教寔/故则为禅所诃禅虽诃教乎终以教致禅禅若不取)

 (教是杜所入门教而不知禅是不识家也 辩才
真法/师于教得禅那口舌如澜翻而不失道根心湛如止)
 (水得风辄粲然以是于东南普服禅教师士女常奔/走金 (第 25a 页)
帛若围绕师惟不取故物来不得拒道成数有)
 (尽西方一瞬息西方/亦非实要有真实处)铭赞 (辩才
心师铭咄哉此身尔/生何为资之以食覆之以)
 (衣处之以室病之以医百事将养一时不亏殊不知/恩反生怨违四 …… (第 25a 页)
 (离此身不净九孔常垂百千痈疽一片薄皮此身可/恶无贪惜之当使此身依法修持三种净慈十六思)
 (维一行不退安养西归成无上智是为心师元祐六/年中秋寂室书与怀益 赵清献公作 辩才
真赞师)
 (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光辉大士大悲实/师焉依师乎真乎真金琉璃教宗智者法嗣绍师须) …… (第 25a 页)
 (似两日若能处置此生常似今日得生七十便是百/四十岁人世间何药能有此效既无反恶又省药钱)
 (此方人人收得但苦/无好汤使多咽不下)祭文(东坡祭 辩才
文并书呜呼/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
 (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惟大法师自戒定 (第 25b 页)
东流汲丨)
(丨/)醇酝(沈君攸诗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丨丨促须斟)初酝(江总诗姬人荐丨丨幼子问/残疾 僧辩才
诗丨丨一缸开)
(新知万/里来)仙酝(宋之问诗时菊芳丨丨秋兰动睿篇王昌/龄诗百花丨丨能留客一饭胡麻度 (第 23a 页)
  唐唐元度篆书千文(宣和书谱)


  唐于僧翰八分书千文(宣和书谱)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 (第 14b 页)

空永字遂定为 辩才
弟子所书故特阙其祖师二名
(宝章待访录)

  唐释怀素千文(欧文忠公跋已见书谱)

  右绢书真 (第 14b 页)
 右真迹楮纸在丁景处第二行书官位以大字改为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33a 页)
二人皆
能崇释教故号所居之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
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傅与
弟子 辩才辩才
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博学工文琴
奕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 (第 80b 页)
辩才
常于
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 …… (第 80b 页)
在日至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右军真
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 辩才

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给数日后因言次
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第 81a 页)
辩才
确称往日侍奉
先师实尝获见自禅师丧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
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更推䆒不离 (第 81a 页)
辩才
处又敕追 (第 81a 页)
辩才
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
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 …… (第 81a 页)
宗依给翼
遂改冠微服至洛阳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
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
辩才
院止于门 (第 81b 页)
辩才
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 …… (第 81b 页)
新倾盖
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
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馀分韵
赋诗 辩才
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
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 (第 82a 页)
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叶风飘妍媸略同
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 辩才
曰檀
越明即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次是
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
贡图师 (第 82b 页)
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
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 辩才
欣然
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 (第 82b 页)
辩才
辩才熟 (第 82b 页)
曰弟子先世皆传二
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
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示辩才 辩才
熟 …… (第 82b 页)
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亦殊
常翼曰何帖 辩才
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沦
丧此盖响拓伪作耳 (第 83a 页)
辩才
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际
历叙由来付授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
自于房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 (第 83a 页)
颣曰果是响
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槛并萧
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 辩才
时年八十馀
每日于匆下临学数遍其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 …… (第 83a 页)
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 辩才
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
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一物在此童子即为开门
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赴 …… (第 83b 页)
愬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
督知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
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 辩才
(第 83b 页)
辩才
仍在严迁家未还寺
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
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 …… (第 83b 页)
亭今得矣故唤师来作别 辩才
闻语绝倒良久始苏翼
便驰驿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
千段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 …… (第 84a 页)
马两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
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月
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敕赴州支给 辩才
不敢将
入已用回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悸
病不能强饭惟歠粥岁馀乃卒帝命供奉拓书人赵模 …… (第 84a 页)
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信而有徵其 辩才
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尉之后六代
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流窜江东后遂编贯山
阴即吾之外氏近属 (第 85a 页)
永二人皆能崇于释教故号所住之
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閤至今尚在禅师
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 辩才辩才
俗姓袁氏
梁司空昂之玄孙 (第 35a 页)
辩才
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 (第 35a 页)
辩才
尝于所寝方丈梁上凿
其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至贞观中
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 (第 35a 页)
帖购募
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 辩才
之所乃降敕追 …… (第 35a 页)
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
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辩才
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尝
获见自禅师殁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
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 (第 35b 页)
辩才
之处又敕追 (第 35b 页)
辩才

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
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
营于寤寐 …… (第 35b 页)
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湘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
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
以观壁画过 辩才
院止于门前 (第 36a 页)
辩才
遥见翼乃问曰何
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
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 …… (第 36a 页)
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堈面
药酒茶果等江东云堈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
酣乐之后请各赋诗 辩才
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
堈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
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 (第 36b 页)
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
乃去 辩才
云檀越閒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
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
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 (第 37a 页)
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
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
帖自随 辩才
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 (第 37a 页)
辩才
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
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 (第 37a 页)
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
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辩才 辩才
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
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 (第 37a 页)
辩才
曰兰亭翼佯笑 …… (第 37a 页)
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 辩才
曰禅师
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
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楹内出之翼见讫故
驳瑕 (第 37b 页)
指颣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
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
之间 辩才
时年八十馀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
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 (第 37b 页)

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 …… (第 37b 页)
由此
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
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
使人召 辩才
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 (第 38a 页)
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
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
使人召辩才 辩才
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 …… (第 38a 页)
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
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
师来取别 辩才
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
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千段
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 …… (第 38b 页)
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一
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日
后仍赐物三千段縠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 辩才
不敢 …… (第 38b 页)
左千牛时随牒适越航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
僧处士犹倍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
信而有徵其 辩才
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
尉之后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潜窜江东
后遂编贯山阴即吾之外氏近属 (第 39b 页)
贞观二
年以识今传本又皆无之知是拓之又拓不疑也
   兰亭
兰亭真本传徽之徽之传七世孙智永智永传弟子
才辩才
本贞观中归禁中后入昭陵褚遂良受敕叙次
王书在十三年兰亭著录在行书第一武平一谓贞观 (第 6b 页)
 月十三日番阳释廷俊为景文先生题赚兰亭图帖

 后
 世传兰亭茧纸已葬昭陵乃萧御史诡取 僧辩才

 人主之所好不当尔也文皇思以贞明治天下是必
 不然故余以为好事者为之若然则异日温韬之事
 亦佛氏 (第 39b 页)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8b 页)
暮年真迹每辩六七字刁氏者后有李玉徐铉跋为人
伪刻建业文房之印印之连合缝印破字每见令人叹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黄麻纸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
郡滕元发处滕以为智永书余阅其前空才字全不书
固已疑之后复空永字 (第 20b 页)
遂定为 辩才
弟子所书故特阙
其祖师二名耳
唐虞世南枕卧帖双钩唐摹在关杞处上有褚氏图书 (第 20b 页)
暮年真迹每辨六七字刁氏者后有李唐徐铉跋为人
伪刻建业文房之印印之连合缝印破字每见令人叹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黄麻纸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
郡滕元发处滕以为智永书余阅其前空才字全不书
固已疑之后复空永字 (第 20b 页)
遂定为 辩才
弟子所书故特阙
其祖师二名耳
唐虞世南枕卧帖双钩唐摹在关把处上有褚氏图书 (第 20b 页)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5b 页)
  衲子三十三人


   辩才  (大宗时人智永之弟子也居越中与御史萧翼唱和年八十馀卒)
  处一  (天宝时人)

  皎然  (姓谢字清昼湖州人灵运十世孙颜真卿为刺史集文士撰韵海皎然 (第 151b 页)
紫沙门赞宁等奉 敕撰

**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 唐朔方龙兴寺辩才传 释辩才。
姓李氏。襄阳人也。母氏妊之倏恶
荤血。冥然一食虚淡终辰。及其诞弥异香
盈室。宗党怪焉。七岁依岘山寂禅 (第 0806a 页)

然。年二十三文义斡通。于崇福寺宗感法师
胜集传授。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学徒
颖脱者数人。崇福寺 辩才大师
从式最为高
足。于天祐二年。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
居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养。专览藏教修
鍊上生业。 (第 0857c 页)
徒言之。后五月。二人
无病。遽闻钟声。他人不闻。芳果云。钟声乃我事。俱时
化去。

*** 辩才 唐辩才。
襄阳人。潜修净土。二十年未尝自称。独与护 …… (第 0166c 页)
谈净土 百丈大师。马祖传道嫡子。天
下丛林共宗。而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 永
明寿禅师。得无碍 辩才。
柱石宗门。偏赞西方上上品
生。敬及冥府 死心新禅师。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
切意净业。著劝念佛文。令 (第 0187b 页)
疑论七卷临终合掌云佛来迎我遂卒。 唐辩才
襄阳人潜修净土二十年未尝自称独与护
戎任公善谓之曰才必生净土期在十年一日令弟
子报任公曰向所期巳及任 (第 0087c 页)
龙光龟仁禅师
* 襄阳 辩才禅师
汉南法俊禅师
* 西州敏古禅师(已上八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法持禅师下旁出 …… (第 0223c 页)
襄州志长禅师
* 湖州义真禅师
* 益州端伏禅师
* 龙光龟仁禅师
* 襄阳 辩才禅师
汉南法俊禅师
* 西川敏古禅师(已上八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法持禅师下旁出 (第 0225b 页)
生传卷下


* 本传十七人(附见三人)


* 唐并州释僧衒(启芳圆果附)
* 唐朔方 释辩才
唐五台释法照
* 唐镇州释自觉
* 唐台州释怀玉
* 唐吴郡释齐翰
* 唐吴 …… (第 0120c 页)
日二人无病。遽闻钟声。问之傍僧。咸曰不闻。
芳果曰。钟声乃我事。非尔有矣。不顷刻二人
同终焉。 释辩才。
俗姓李襄阳人。母氏怀之。倏恶荤茹。
至其诞夕。香气盈室。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
家。十六落发。隶本州大云 (第 01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