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醫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右测景之法
旧唐书天文志开元十二年诏太史交州测景夏至影
表南长三十三分测影使者大相元太云交州望极才

出地二十馀度以八月自海中南望老人星殊高老人
星下环星灿然其明大者甚众图所不载莫辨其名大
率去南极二十度以上其星皆见乃古浑天家以为常
没地中伏而不见之所也阳城北至之晷一尺四寸八
分弱冬至之晷一丈二尺七寸一分半春秋分其长五
尺四寸三分以覆矩斜视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四分(凡/度)
(分皆以十/分为法)自滑台表视之 高三十五
度三分(差阳城/九分)
浚仪表视之高三十四度八分(差阳城/九分)自武津表视之 …… (第 23a 页)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二尺)
(八寸五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五寸夏至影在表北一尺五寸三分)滑州白马北极
三十五
度三分(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三尺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三寸六分夏至影在表北)
(一尺五/寸七分)太原府( (第 25b 页)
 以期为例乎则其比例亦非也或曰讳及高曾者天

 子诸侯礼大夫三庙讳不及 高适
士二庙讳不及曾
 尤非
以丧冠者虽三年之丧可也既冠于次入哭踊三者三
乃出(冠古乱反下/同三息暂反) (第 3b 页)
 十六年其言至巂弗及何侈也注侈昌尔反又昌者反(又叶充豉切音卶左思魏都赋缪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踰侈饰华)
(离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正韵与尪同荀子王霸篇贱之如尪)(同夸书毕命骄淫矜侉)又集韵安贺切 
(阿去声痛呼也)(广韵古黄切集韵姑黄切𡘋音光大也越语觥饭不及壶飧注觥饭谓盛馔也)(唐韵集韵)
(韵会𡘋力制切音厉比也类也槩也又凡例左传序发凡以言例后魏张吾贵集诸生讲左传义例无穷学者奇之)又集韵 
(力蘖切音列遮也)(玉篇古文阴字注详阜部八画)(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时吏切音耆说文承也广韵)

 近也从也六书故陪侧也礼曲礼侍坐于先生(又常侍汉时宦官名后遂沿习为士人官制如 唐高适
(第 26b 页)
高常侍
李愬称李)
 常侍是也(又史记魏世家公仲连进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义欣侍以举贤使能越侍以节财俭用注侍犹 (第 26b 页)
 閒以剡耜(又唐韵集韵韵会𡘋时染切音冉县名在会稽)(集韵丁聊切音貂琢文也玉篇雕琢也)
(集韵郎计切音丽扬子方言解也)(唐韵丁木切集韵都木切𡘋音啄刀锄也正字通同斲见六书故与椓通)
(集韵创古作注见十画)(说文长笺古文制字注见六画)(集韵与眷同)
(韵会古文渊字注见水部八画)(字汇补连二切音丽割也)(集韵断古作注见斤部十四画)
𠝝(集韵直涉切音䁋本作䐑薄切肉也)又玉篇仕辖切潺入声𠝝草刀 剨(唐韵呼麦切集韵韵会正韵霍)
(虢切𡘋轰入声破声也)(集韵测洽切音插切声)(唐韵食證切音乘长也玉篇不啻也 高适
赠杜二拾)
(遗诗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唐韵度侯切集韵徒侯切𡘋音头博雅剜也玉篇剾也)(唐韵于丙切 (第 50b 页)
 李通以图谶说帝又中元元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又图象周礼秋官司约小约剂书于丹图注小约剂万民约也丹图雕器)
(簠簋之属有图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赋图象古昔以当箴规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又浮图佛教也又寺 
(塔亦曰浮图杜甫有和 高适
登慈恩寺浮图诗又王君玉国老谈苑李允则守雄州出库钱建浮图监司劾奏真宗使密谕之)
(允则曰非留心释氏实为 (第 114b 页)
 日至于连山(又叶离珍切音邻陆云夏府君诔祈祈缙绅泣涕留连故作斯诔著之不泯泯音民)(字汇将来切音)
(灾出释典正字通讹字)增逤(字汇补苏个切唆去声逻逤吐蕃地名 高适
诗西看逻逤取封侯)
(字汇补徒丁切音廷草𨓷也)(字汇补滑荧切音扃远也俗迥字)(集韵游古作注详九 (第 48b 页)
沐之所吐蕃既得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


(是复叛至天宝中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复校九曲置浇河洮阳二郡 高适
作九曲词以美其功)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浇水从东南来注之(河水又径)


(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 (第 6b 页)
 按衰挼亦唐习用字如贺知章还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笑)

(问客从何处来)刘梦得杨柳枝词(浅黄轻绿映楼台便被春风长请挼)皆是


也若咍则触处皆见如杜甫秋日荆南书怀(休为贫士)


(叹任受众人咍)岑参使交河郡诗(汉代李将军微功今可咍) 高适
酬裴 (第 35a 页)
(滂沱大雨又流貌又江水别为)
(沱又呼沱河名又哿韵)(蹉跎)𧿶(杜甫送敬使君诗淮海莫蹉𧿶寄 高适
诗且得慰蹉𧿶)
(逶迤行貌又支纸二韵)(酒容亦作𨠑)(青骊白鳞文诗有驒有骆)(水虫似蜥蜴 (第 29b 页)
 族长亦无四亲是祠堂一兴而并无父祖曾高不止

 一父也先生祗言父何也
曰大夫无 高适
士无曾中士下士以下便无祖矣故祗
言父而不得概言四亲何则以原有不得祭四亲者也
且言父可概四亲言四亲不可 (第 13b 页)
上)(滂沱大雨又流貌又江水别为沱又呼沱河召又哿韵)(蹉跎亦作跎)
(杜甫送敬使君诗淮海莫蹉跎寄 高适
诗且得慰蹉跎增入)(逶迤行貌亦作佗又支纸二韵)(酒容亦作) (第 29b 页)
肃宗时 高适
出为蜀彭二州刺史始上皇东还分剑南
为两节度百姓弊于调度而西山三城列戍适上疏曰
剑南虽名东西川其实一道 (第 17a 页)
向集十卷 许浑丁卯集二卷 康元辩集十卷 崔
国辅集(卷/亡)严从集三卷(从卒诏求其藁/吕向集而进焉) 高适
集二十卷
 陶翰集(卷/亡)崔辅国集 贾至集二十卷 又别集十
五卷(苏冕/编)张孝嵩集十卷 储光羲集 (第 7a 页)
 南 玉海后魏孝文帝幸潞州见山有伏龙之势疑
 而不进遂断山东麓以厌之因名嶷山后唐明皇自
 潞兴其应也 地形志屯留有疑山
凤凰山在县西南二十里 高三十五
丈袤一里周四里
 面南形似凤上有云影寺 地形志凤凰山一名天
 冢山
盘秀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主峰高四十五 (第 20a 页)
 谷云中或开拓在后抑依险以为城如今之内边耶
石炭窑山在县西南十五里(产石/炭)
旗山在县西南三十里盘踞二十里 高三十五
丈西连
 五寨县山东连黄花岭参差旋曲其形似旗土人名
 霸王岭 (第 46a 页)
  在天盆北土人名车沟明释宝印栖此有龙树庵
  海螺城在天盆东 九龙冈在南台西 千佛洞在
  台东北崖畔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曰禅悦
 西台 高三十五
里顶周二里一名挂月峰上有泉四十
  里至繁峙县界台有魏文帝人马迹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二一曰莲井一曰初 (第 39a 页)
 陵购经史子集梱载以归尽发箧衍藏弆日夜编摩
 诗文以韩苏陆虞为宗尝读遗山沧海横流却是谁
 句慨然太息慕 高达夫
五十学诗辑诗文曰慕适轩
 集晚年曰老学庵集修临晋县志简而赡覆具史家 (第 3b 页)
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我苦惜远别茫然使
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狄梁公            高 适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待
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奉和李大夫同 (第 35a 页)
  鼓堆            杨一清
蹑磴回冈幽复幽陵晨飒爽𩔖新秋背岩茅屋烟初动
过雨沙田秫自稠双窦飞泉珠气合千章巍树翠云浮
清狂谢朓仍豪兴竟日追陪 高适

  临汾怀古          王好问
河山寂寞古原空剑玺消沉汉业终箫鼓只今惟逝水
楼船不见自秋 (第 62b 页)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
祗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
䓤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

大将龙旗掣海云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
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
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乾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
蕃军只见马空鞍
  凉州词(集异记云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 高适
齐/名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有梨园伶官十数)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