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小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史鈔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詔令奏議類
正一部
太玄部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仪节十三
丧毕吉祭
诗序玄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 丁中 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
(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 (第 1a 页)
丧仪节十三
丧毕吉祭
诗序玄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 丁中 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
(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 (第 1a 页)
之贤君不欲遗之耳
○玄鸟祀高宗也(郑氏康成曰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 丁中 宗玄孙之孙也有)
(雉雊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孔氏颖达曰郑以高宗上能兴 (第 74a 页)
○玄鸟祀高宗也(郑氏康成曰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 丁中 宗玄孙之孙也有)
(雉雊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孔氏颖达曰郑以高宗上能兴 (第 74a 页)
丘田征粟米而已鲁以税亩井田尽废豪强兼并夫
家不保其居丘亩数损改用田以赋若汉敛民财以
田为率盖不复论 丁中 矣周制岁时登其夫家之众
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
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岂有以田为赋者 (第 22a 页)
家不保其居丘亩数损改用田以赋若汉敛民财以
田为率盖不复论 丁中 矣周制岁时登其夫家之众
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
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岂有以田为赋者 (第 22a 页)
有口分永业皆取之于官敛民财有租庸调皆计之
于口其后变为两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丁
中 以贫富为差田之在民其渐由此贸易之际不复
可知贫者急于售田则税多而田少富者利于避役
则税少而田多侥 (第 33b 页)
于口其后变为两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丁
中 以贫富为差田之在民其渐由此贸易之际不复
可知贫者急于售田则税多而田少富者利于避役
则税少而田多侥 (第 33b 页)
炎疾赋役法敝乃请为两税法以
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
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丁中 以贫富为差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
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正 (第 18a 页)
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
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丁中 以贫富为差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
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正 (第 18a 页)
遂作两税之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
两税使以总之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
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丁中 以贫富为
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其十之一度所取
与居者均使无侥利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
(第 25a 页)
两税使以总之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
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丁中 以贫富为
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其十之一度所取
与居者均使无侥利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
(第 25a 页)
计不无拮据著加恩普赏给一月钱粮以示优赉该
部知道又
上谕朕从前有旨将直𨽻旗租银仍赏给八旗兵丁经
部议挑选八旗兵 丁中 差使勤慎者赏给两月钱粮
以示鼓励今思一人得两月钱粮亦不能立家产不
过随手花费而不得赏者未免向隅且 (第 57b 页)
部知道又
上谕朕从前有旨将直𨽻旗租银仍赏给八旗兵丁经
部议挑选八旗兵 丁中 差使勤慎者赏给两月钱粮
以示鼓励今思一人得两月钱粮亦不能立家产不
过随手花费而不得赏者未免向隅且 (第 57b 页)
是月奉
上谕朕从前有旨将直𨽻旗租银仍赏给八旗兵丁经
部议挑选兵 丁中 差使勤慎者赏给两月钱粮以示
鼓励今思一人得两月钱粮亦不能立家产不过随
手花费而不得赏者未免向隅且 (第 26b 页)
上谕朕从前有旨将直𨽻旗租银仍赏给八旗兵丁经
部议挑选兵 丁中 差使勤慎者赏给两月钱粮以示
鼓励今思一人得两月钱粮亦不能立家产不过随
手花费而不得赏者未免向隅且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