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与在学九岁不堪贡者罢归诸学
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
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每岁五月有 田假
九月有授衣
假二百里外给程其不帅教及岁中违程满三十日事
故百日缘亲病二百日皆罢归既罢条其状下之属所 (第 21a 页)
 (高氏愈曰舍释通释禁谓/释山泽之禁与民同也)
大荒则令邦国舍禁
汉书文帝本纪四年四月大旱蝗弛山泽
元帝本纪初元元年四月诏曰关东今年谷不登民多

困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 二
年三月诏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 田假
与贫民
后汉书和帝本纪永元五年二月诏京师离宫果园上
林广成囿悉以假贫民恣得采捕不收其税九月令郡
县官 …… (第 60b 页)
助蔬食 十五
年六月诏令百姓鳏寡渔采陂池勿收假税二岁
安帝本纪永初元年二月以广成游猎地及被灾郡国
田假
与贫民 三年三月诏以鸿池假与贫民四月
诏上林广成苑可垦辟者赋与贫民
晋书安帝本纪义熙九年四月罢临沂湖 (第 61a 页)
  法语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导之也绎寻其绪也
法言人所敬惮故必从然不改则面从而已(语录曰如汉武
帝见汲黯之直深所敬惮至帐中可其奏可谓从矣然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岂非面从)
巽言

无所乖忤故必说然不绎则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
所在也(语录曰如孟子论好色好货 齐王
岂不悦若不知绎则徒知古人所谓好色不知其能使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徒知古人所谓好货不知其能使居者有积仓行者 (第 22b 页)
  法语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导之也绎寻其绪也
法言人所敬惮故必从然不改则面从而已(语录如汉武帝
见汲黯之直深所敬惮至帐中可其奏可谓从矣然武帝内施欲而外仁义岂非面从)
巽言无
所乖忤故必悦然不绎则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所
在也(语录如孟子论好色好货 齐王
岂不悦若不知绎则徒知古人所谓好色不知其能使内无怨 (第 23b 页)
 (章指)言与天下同忧者不为慢游之乐不循肆溢之行
 是以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也
于王何有
 (章指)言夫子恂恂然善诱人诱人以进于善也 齐王

 货好色孟子推以公刘大王所谓责难于君谓之恭
 者也(并毛扆校丛书堂录本)
王顾左右而言他 (第 6a 页)
李阳冰曰王者之王中一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又古文作从一从)
(士也又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留 齐王
田和之后东海出自姫姓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
(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东阿者殷王子比干为纣所 (第 7a 页)
 (大先王之道麟感化而至杜预解左氏以为获麟而/作春秋今范氏以作春秋然后麟至者以麟是神灵)
 (之物非圣不臻故论语云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礼器云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 假公
羊传曰)
 (麟有王者则至援神契曰德至鸟兽则麒麟臻是非/有明王则五灵不至也当孔子之世周室陵迟天下) (第 12b 页)
  蜩螂蜩螗蜩舍人云皆蝉方言楚谓蝉为蜩宋卫谓之
螗蜩陈郑谓之螂蜩秦晋谓之蝉是蜩蝉一物方俗异
名耳蜺寒蜩郭璞曰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引月令寒
蝉鸣与诗鸣蜩不同者夏小正云五月螗蜩鸣七月寒
蝉鸣是其异也二月鸣者名宁母似寒螀而小七月鸣

者名蛁蟟色青考工记以旁鸣者蜩蜺属蝉鸣在胁淮
南子曰蝉无口而鸣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记曰范则
冠而蝉有緌(范蜂也)爵鴳蜩范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荀
子曰耀蝉者务在明乎火振其树而已说者谓南方人
照蝉取而食之庄子曰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
承蜩犹掇之也论衡曰复育转而为蝉(枯蝉一名伏蜟)董仲舒
齐王
之后怨王而死变为蝉故名齐女礼冠饰附蝉
取其清高饮露而不食也本草蚱蝉生杨柳上诗曰菀 (第 3a 页)
  (于此水经汾水西南过高梁邑故高梁氏之墟也/又滴水源出巢山东谷北径浮山又西北流与劳)
  (水合乱流径高梁城北西入于汾宇文周建德五/年 齐王
高纬围平阳周主邕自将救之高阿那肱) (第 9b 页)
燕王之罪)齐人伐燕(沈/同)
(以孟子言可因/归劝其王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有人/问孟)
(子劝 齐王/
伐燕有之)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 …… (第 9b 页)
不受禄也)曰非也
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
受也(崇齐地孟子言不受禄非古之道也于崇吾始/得见 齐王
知其不能纳善退出志欲去矣不欲)
(即去若为变诡见非泰甚故/旦宿留心欲去故不复受禄)继而有师命不可以 (第 16b 页)
引太王爱厥妃当
是时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为证不知太王当日原有与
民同之之政在故齐一家而国中之家皆齐耳不然
之好色何以终不若太王之好色耶故专美文王固 (第 33a 页)
(恶之人故会/皆月以危之)会者外为主焉尔(郑伯所以欲为此会者为/易田故○为易于伪反)
○郑伯以璧假许 田假
不言以言以非假也(实假则/不应言)
(以/璧)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
以地相与也(诸侯 (第 1b 页)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谨奉教笙诗既无辞则其立名时何所取旨走初亦信
之既而臆乐部曾无徒立名者不取列词义特以调行
岂有此理即汉横吹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用为
武乐皆有辞者且通有名若所传黄华子赤之阳望行
人等主臣

谨奉教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此甸字当训禹贡奠高山
之奠奠甸音同亦通治旨假作丘甸之甸则高山讵宜
甸矣凡治田出榖税曰甸耳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此原
隰是地名即隰原与春秋传沃野隰皋不同故可 田假
作地官大司徒职五曰原隰之原隰则与山林丘陵坟
衍川泽相等又乌可田主臣
谨奉教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谓取官庾之 (第 1b 页)
 道乎曰何以畀之非无以畀之也何以予之非无以

 与之也何以告之非无以告之也是以惟恐其无以
 报之耳 齐王
不肯就见孟子则孟子有所不屑先主
 三顾孔明之庐则孔明乐为之用盖尊德乐道之心
 不如是则不足与有为也 (第 18b 页)
  法语(陆氏音鱼据反下同)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导之也绎

寻其绪也(新安陈氏曰如丝有端绪寻求其端绪而思虑䌷绎之也)法言人所敬
惮故必从然不改则面从而已巽言无所乖忤(五故反)
故必说(音悦下同)然不绎则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所在
(朱子曰如汉武帝见汲黯之直深所敬惮至帐中可其奏可谓从矣然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岂
非面从如孟子谓好色好货
齐王
岂不悦若不知绎则徒知古人所谓好色不知其能使内无怨女外无
旷夫徒知古人所谓好货不知其能使居者有积仓行者 (第 31a 页)
与言不必信一般不可作断句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方是断句王文宪曰此是点读正反之法)
(叔子)孟子三见 齐王
而不言事(荀子大略篇曰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
曷为三遇
(第 5a 页)
齐王
而不言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此章入要略四之五)王勉(建阳人集注王氏多介父
之说故王勉独著名)
乐正子 …… (第 5a 页)
所陈
者九费君复修曾子之舍而后迎之)
沈犹行(鲁人盖鲁旧有沈犹氏也)储子(见后篇又战国策云
燕乱储子谓
齐王
因而仆之遂伐燕)齐人章首当有孟子曰字(王文宪曰此与上储
子章合是一章盖因储子有瞷夫子之语遂发瞷良人一
(第 13a 页)
百户牛酒立弟竟为清河王三月立广陵厉王太子霸
为王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
飞外池严籞池 田假
与贫民诏曰朕德不逮灾异并臻
乃二月戊午地震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
败豲(音/桓)道县城郭官寺及 (第 72b 页)
戊寅分犍为南部为属国都尉禀司隶兖豫徐冀并州
贫民三月丙午以广成游猎地及被灾郡国公 田假

贫民丁卯分清河国封帝弟常保为广川王庚午司徒
梁鲔薨三月癸酉日有食之诏公卿内外众官郡国守
相举贤良 (第 89b 页)
诸吕因立齐王为 帝齐王
闻此计与其舅驷钧郎中令
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齐相召平闻之乃发兵入卫
王宫魏勃绐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 (第 50a 页)
以为楚怀王
从民望也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梁自
号武信君引兵攻亢父初章邯既杀齐王田儋于临菑 田假
复自立为齐王儋弟荣走保东阿章邯追围之梁
引兵救东阿大破秦军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王假假
亡走楚相田角亡走 (第 10b 页)
赵角弟间故将居赵不敢归田荣
立儋子市为齐王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
趣齐兵俱西荣曰楚杀 田假
赵杀田角田閒乃发兵梁 …… (第 10b 页)
田假
与国之王穷来归我不忍杀赵亦不杀角閒以
市于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梁使羽与沛公别攻城阳
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 …… (第 11a 页)
齐儋将兵救魏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楚军杀儋
于临济下儋从弟荣收儋馀兵东走东阿齐人闻儋死
乃立故齐王建之弟 田假
为王田角为相田閒为将以
距诸侯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荣急乃引兵
击破章邯东阿下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 …… (第 36a 页)
赵因不敢归荣乃立儋子市为王荣相之横为
将平齐地项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趣齐
兵共击章邯荣曰楚杀 田假
赵杀角间乃出兵楚怀王
(第 36b 页)
田假
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谊赵亦不杀角閒
以市于齐齐王曰蝮蠚(火客/反)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何
者为害于身 (第 36b 页)
田假
田角田閒于楚赵非手足戚何故
不杀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齮(音/蚁)(音/纥)首用事者坟墓
矣楚赵不听齐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