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集句分析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创作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检索
被提及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群体影响力研究
人物库
126818
“刘安世” 相关资源
诗文库
444
正文
367
题目
68
注释
5
子标题
2
序
2
人物库
43
宋朝
27
元朝
5
明朝
7
清朝
6
古籍库
1951
经部
139
史部
136
子部
850
集部
785
道部
2
佛部
39
古籍库
禮類
钦定礼记义疏(清)乾隆
1
表记集传(明)黄道周
2
礼记集说(宋)卫湜
1
易類
大易择言(清)程廷祚
1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清)纳喇性德
1
易酌(清)刁包
2
周易函书约存(清)胡煦
2
周易章句證异(清)翟均廉
1
叶八白易传(明)叶山
2
易像钞(明)胡居仁
3
易义古象通(明)魏浚
1
周易传义大全(明)胡广
1
周易玩辞困学记(明)张次仲
2
周易象旨决录(明)熊过
1
易附录纂注(元)胡一桂
1
周易会通(元)董真卿
4
周易启蒙翼传(元)胡一桂
4
读易举要(宋)俞琰
5
读易详说(宋)李光
2
厚斋易学(宋)冯椅
6
了斋易说(宋)陈瓘
2
文公易说(宋)朱鉴
7
周易传义附录(宋)董楷
1
周易古占法(宋)程迥
1
周易集说(宋)俞琰
1
春秋類
三传折诸(清)张尚瑗
1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清)王掞
1
春秋大全(明)胡广
1
春秋辑传(明)王樵
1
春秋分记(宋)程公说
1
詩類
毛诗稽古编(清)陈启源
2
毛诗类释(清)顾栋高
1
诗传诗说驳义(清)毛奇龄
2
诗经通义(清)朱鹤龄
3
诗沈(清)范家相
1
诗序补义(清)姜炳璋
2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清)圣祖仁皇帝
2
诗传大全(明)胡广
6
诗故(明)朱谋㙔
1
诗说解颐(明)季本
1
诗传旁通(元)梁益
1
诗传通释(元)刘谨
6
诗经疏义会通(元)朱公迁
2
吕氏家塾读诗记(宋)吕祖谦
1
诗传遗说(宋)朱鉴
1
诗地理考(宋)王应麟
1
诗考(宋)王应麟
1
四書類
论语稽求篇(清)毛奇龄
2
四书讲义困勉录(清)陆陇其
1
四书大全(明)胡广
3
四书管窥(元)史伯璿
1
四书通(元)胡炳文
6
四书纂笺(元)詹道传
4
论孟集注考證(宋)金履祥
4
四书辨疑(宋)陈天祥
1
四书集编(宋)真德秀
1
四书集义精要(宋)刘因
1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
1
四书纂疏(宋)赵顺孙
2
五經總義類
朱子五经语类(清)程川
6
经典稽疑(明)陈耀文
3
書類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清)圣祖仁皇帝
1
书经大全(明)胡广
3
尚书纂传(元)王天与
1
书传辑录纂注(元)董鼎
4
編年類
资治通鉴后编(清)徐乾学
2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明)成化中史臣
1
宋史全文(元)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
2
別史類
古今纪要(宋)黄震
7
通志(宋)郑樵
1
地理類
大清一统志(清)和珅
1
广东通志(清)鲁曾煜
2
河南通志(清)孙灏
1
畿辅通志(清)田易
3
江西通志(清)
3
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
2
山西通志(清)储大文
4
四川通志(清)张晋生
3
天下郡国利病书(清)
1
浙江通志(清)沈翼机
3
汴京遗迹志(明)李濂
1
方舆胜览(宋)祝穆
7
咸淳临安志(宋)潜说友
1
故事類
文献通考(宋)马端临
9
政書類
钦定续文献通考(清)嵇璜
1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李心传
3
目錄類
经义考(清)朱彝尊
4
文渊阁书目(明)杨士奇
4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
7
石刻铺叙(宋)曾宏父
1
遂初堂书目(宋)尤袤
3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
8
傳記類
东林列传(清)陈鼎
3
闽中理学渊源考(清)李清馥
7
明儒学案(清)黄宗羲
2
京口耆旧传(宋)
1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宋)杜大圭
2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宋)朱子
11
伊洛渊源录(宋)朱子
1
職官類
三事忠告(元)张养浩
1
翰苑群书(宋)洪遵
1
宋宰辅编年录(宋)徐自明
3
州县提纲(宋)
2
史評類
宋大事记讲义(宋)吕中
1
詔令奏議類
谠论集(宋)陈次升
2
尽言集(宋)刘安世
5
五朝名臣言行录(宋)
6
史鈔類
清先正事略选
1
類書類
宋稗类钞(清)潘永因
1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维基](清)陈梦雷
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维基](清)陈梦雷
1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维基](清)陈梦雷
3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维基](清)陈梦雷
9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维基](清)陈梦雷
29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维基](清)陈梦雷
1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维基](清)陈梦雷
1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维基](清)陈梦雷
1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维基](清)陈梦雷
1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维基](清)陈梦雷
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维基](清)陈梦雷
1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维基](清)陈梦雷
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维基](清)陈梦雷
1
御定分类字锦(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8
御定佩文韵府(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39
御定骈字类编(清)圣祖仁皇帝
15
御定渊鉴类函(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1
御定子史精华(清)圣祖仁皇帝
7
说略(明)顾起元
2
图书编(明)章潢
7
万姓统谱(明)凌迪知
1
永乐大典[维基](明)解缙
46
纯正蒙求(元)胡炳文
6
氏族大全(元)阙名
3
韵府群玉(元)阴劲弦
6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宋)谢维新
21
古今源流至论(宋)林駧
23
翰苑新书(宋)阙名
9
记纂渊海(宋)潘自牧
6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宋)章定
1
群书会元截江网(宋)阙名
4
群书考索(宋)章如愚
2
藝術類
六艺之一录(清)倪涛
3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清)孙岳颁
4
画史会要(明)朱谋堙
1
清河书画舫(明)张丑
1
儒家類
御纂性理精义(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3
御纂朱子全书(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2
读书录(明)薛瑄
1
读书劄记(明)徐问
1
格物通(明)湛若水
1
泾野子内篇(明)吕楠
1
居业录(明)胡居仁
1
人谱(明)刘宗周
9
士翼(明)崔铣
2
性理大全书(明)胡广
30
黄氏日抄(宋)黄震
10
戒子通录(宋)刘清之
6
明本释(宋)刘荀
29
少仪外传(宋)吕祖谦
5
童蒙训(宋)吕本中
16
西山读书记(宋)真德秀
4
项氏家说(宋)项安世
3
御定小学集驻(宋)朱熹
6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
20
農家類
御定广群芳谱(清)汪灏
5
雜家類
池北偶谈(清)王士祯
2
读书偶记(清)赵绍祖撰
1
管城硕记(清)徐文靖
1
潜邱劄记(清)阎若璩
2
日知录(清)顾炎武
2
艺林汇考(清)沈自南
3
元明事类钞(清)姚之骃
1
丹铅馀录(明)杨慎
1
古今说海(明)陆楫
4
谰言长语(明)曹安
2
拾遗录(明)胡爌
1
说孚(明)陶宗仪
26
通雅(明)方以智
1
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
4
言行龟鉴(元)张光祖
13
玉堂嘉话(元)王恽
2
爱日斋丛抄(宋)叶口
1
避暑录话(宋)叶梦得
1
晁氏客语(宋)晁说之
3
果学纪闻(宋)王应麟
8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3
脚气集(宋)车若水
1
懒真子(宋)马永卿
16
冷斋夜话(宋)释惠洪
4
梁溪漫志(宋)费衮
7
吕氏杂记(宋)吕希哲
1
苗洧旧闻(宋)朱辨
5
能改斋漫录(宋)吴曾
3
佩韦斋辑闻(宋)俞德邻
1
却扫编(宋)徐度
5
容斋随笔(宋)洪迈
2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
1
示儿编(宋)孙奕
4
仕学规范(宋)张镃
10
坦斋通编(宋)邢凯
1
五总志(宋)吴坰
1
野客丛书(宋)王楙
3
寓简(宋)沈作哲
5
元城语录解(宋)马永卿
5
自警编(宋)赵善璙
27
小說家類
语林(明)何良俊
6
北窗炙輠录(宋)施德操
1
步里客谈(宋)陈长方
2
道山清话(宋)王炜
1
癸辛杂识(宋)周密
2
挥尘录(宋)王明清
12
睽车志(宋)郭彖
8
耆旧续闻(宋)陈鹄
4
铁围山丛谈(宋)蔡绦
7
闻见后录(宋)邵博
15
玉照新志(宋)王明清
1
醫家類
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
1
譜錄類
香乘(明)周嘉胄
1
總集類
皇清文颖(清)圣祖仁皇帝
4
明文海(清)黄宗义
10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清)郭元釪
1
粤西诗载(清)汪森
1
古诗纪(明)冯惟讷
2
古乐苑(明)梅鼎祚
3
文章辨体汇选(明)贺复徵
6
吴都文粹续集(明)钱谷
1
新安文献志(明)程敏政
1
风雅翼(元)刘履
1
瀛奎律髓(元)方回
1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宋)魏齐贤
3
別集類
白水集(清)杨应秀
1
白下集(清)尹淳
2
白下集(清)黄磻老
2
百弗庵集(清)崔兴远
1
北轩集(清)金春泽
2
本庵集(清)金钟厚
2
苍雪斋集(清)权斗经
1
昌舍集(清)孙命来
2
诚庵集(清)朴文五
1
耻庵集(清)李之濂
3
存斋集(清)魏伯圭
3
大溪遗稿(清)黄在英
1
大野集(清)柳健休
1
定斋集(清)朴泰辅
2
定斋集(清)柳致明
6
订窝集(清)金岱镇
1
东溪遗稿(清)李英辅
1
东岩集(清)柳长源
2
斗庵集(清)金若鍊
1
耳溪集(清)洪良浩
1
二希堂文集(清)蔡世远
1
枫皋集(清)金祖淳
1
凤村集(清)崔象龙
2
艮斋集(清)田愚
41
艮斋集(清)崔奎瑞
1
拱白堂集(清)黄德壹
1
鼓山集(清)任宪晦
5
龟川遗稿(清)李世弼
1
龟窝集(清)金㙆
1
龟岩集(清)李元培
1
果庵集(清)宋德相
5
寒水斋集(清)权尚夏
1
鹤庵集(清)崔慎
5
鹤栖集(清)柳台佐
1
弘斋全书(清)正祖
11
厚斋集(清)金干
4
华西集(清)李恒老
1
悔窝集(清)安重观
2
屐园遗稿(清)李晚秀
1
俭斋集(清)金楺
1
江皋集(清)柳寻春
1
鲒埼亭集(清)全祖望撰
5
戒惧庵集(清)尹衡老
2
金陵集(清)南公辙
1
锦石集(清)朴准源
1
近斋集(清)朴胤源
1
敬庵遗稿(清)尹东洙
1
静观斋集(清)李端相
2
九思堂集(清)金乐行
4
可庵遗稿(清)金龟柱
12
兰菊斋集(清)李礼焕
2
老柏轩集(清)郑载圭
6
雷渊集(清)南有容
1
黎湖集(清)朴弼周
1
立斋集(清)宋近洙
2
栎泉集(清)宋明钦
1
栎庵集(清)姜晋奎
1
林蕙堂全集(清)吴绮
1
凌壶集(清)李麟祥
1
鹿门集(清)任圣周
8
鹿洲初集(清)蓝鼎元
1
眉山集(清)韩章锡
1
梅山集(清)洪直弼
3
密庵集(清)李栽
4
俛宇集(清)郭钟锡
4
勉庵集(清)崔益铉
3
明皋全集(清)徐滢修
2
明斋遗稿(清)尹拯
2
鸣皋集(清)郑干
2
木斋集(清)洪汝河
1
南雷文案(清)黄宗羲
1
南塘集(清)韩元震
3
南溪集(清)朴世采
6
讷庵集(清)朴旨瑞
3
农山集(清)申得求
3
农岩集(清)金昌协
2
平庵集(清)权正忱
1
屏溪集(清)尹凤九
1
青庄馆全书(清)李德懋
2
仁山集(清)苏辉冕
1
榕村集(清)李光地
1
瑞石集(清)金万基
1
三山集(清)柳正源
1
三鱼堂文集(清)陆陇其
1
省斋集(清)柳重教
3
松湖集(清)俞彦述
1
松沙集(清)奇宇万
6
素谷遗稿(清)尹光绍
4
肃斋集(清)赵秉德
2
太华子稿(清)南有常
1
陶谷集(清)李宜显
2
陶庵集(清)李縡
1
亭林诗集(清)顾炎武撰
2
退渔堂遗稿(清)金镇商
1
拓庵集(清)金道和
4
晚谷集(清)赵述道
1
晚慕遗稿(清)郑基安
2
晚羲集(清)梁进永
1
巍岩遗稿(清)李柬
1
文谷集(清)金寿恒
3
西山集(清)金兴洛
1
西溪集(清)朴泰茂
4
下庐集(清)黄德吉
1
閒静堂集(清)宋文钦
3
芗隐集(清)李章赞
1
小讷集(清)卢相稷
1
小山集(清)李光靖
1
心庵遗稿(清)赵斗淳
3
心石斋集(清)宋秉珣
7
新野集(清)李仁行
2
星湖全集(清)李瀷
1
修山集(清)李种徽
2
研经斋全集(清)成海应
1
岩栖集(清)曹兢燮
4
养窝集(清)李世龟
4
药泉集(清)南九万
1
一庵遗稿(清)尹东源
3
颐斋集(清)权琏夏
3
颐斋遗藁(清)黄胤锡
2
尤园集(清)李桢国
2
迂斋集(清)赵持谦
1
雩沙集(清)李世白
1
愚庵小集(清)朱鹤龄
1
馀窝集(清)睦万中
1
峿堂集(清)李象秀
3
与犹堂全书(清)丁若镛
6
玉吾斋集(清)宋相琦
2
渊泉集(清)洪奭周
5
渊斋集(清)宋秉璿
5
芸窗集(清)朴性阳
2
云谷集(清)李羲发
4
云石遗稿(清)赵寅永
1
云溪漫稿(清)金钟正
3
在涧集(清)任希圣
1
湛轩书(清)洪大容
1
丈岩集(清)郑浩
2
贞窝集(清)黄龙汉
1
贞庵集(清)闵遇洙
7
正庵集(清)李显益
1
芝湖集(清)李选
1
直庵集(清)申暻
2
直斋集(清)李箕洪
2
质庵集(清)崔璧
3
重庵集(清)金平默
21
自著(清)俞汉隽
2
白轩集(明)李景奭
2
白云集(明)唐桂芳
2
泊庵集(明)梁缙
1
草庐集(明)李惟泰
4
翠渠摘稿(明)周瑛
1
淡然轩集(明)余继登
1
钓隐集(明)韩梦参
4
东湖集(明)李𥳕
1
东里集(明)杨士奇
3
读书后(明)王世贞
3
方斋存稿(明)林文俊
3
甫田集(明)文徵明
3
艮庭集(明)李惟弘
2
艮斋集(明)李德弘
2
顾华玉集(明)顾璘
1
嘿守堂集(明)崔有海
6
衡庐精舍藏稿(明)胡直
1
华泉集(明)边贡
1
怀麓堂集(明)李东阳
1
洹词(明)崔铣
1
黄漳浦文选(明)黄道周
1
畸庵集(明)郑弘溟
1
锦湖遗稿(明)林亨秀
1
久堂集(明)朴长远
3
立斋遗文(明)邹智
1
栗谷全书(明)李珥
12
眉岩集(明)柳希春
1
俛仰集(明)宋纯
1
牛溪集(明)成浑
2
彭惠安集(明)彭韶
1
浦渚集(明)赵翼
2
青霞集(明)权克中
1
沙溪集(明)孙绪
1
少谷集(明)郑善夫
2
少墟集(明)冯从吾
3
慎独斋遗稿(明)金集
1
十清集(明)金世弼
1
双峰集(明)郑克后
3
松江集(明)郑澈
3
松潭集(明)宋楠寿
1
松崖集(明)朴汝龙
4
宋子大全(明)宋时烈
71
稣斋集(明)卢守慎
2
陶庵全集(明)黄淳耀
4
同春堂集(明)宋浚吉
1
桐溪集(明)郑蕴
4
退溪集(明)李滉
8
文宪集(明)宋濂
2
五峰集(明)李好闵
1
希乐堂稿(明)金安老
3
溪谷集(明)张维
2
习静集(明)宋邦祚
3
象村稿(明)申钦
1
醒翁遗稿(明)金德諴
6
雪月堂集(明)金富伦
3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贞
7
俨山集(明)陆深
1
杨忠介集(明)杨爵
2
药圃遗稿(明)李海寿
1
倻溪集(明)宋希奎
1
冶谷集(明)赵克善
1
隐峰全书(明)安邦俊
1
愚川集(明)郑侙
5
月川集(明)赵穆
6
月涧集(明)李腆
3
郑文翼公遗稿(明)郑光弼
1
芝山集(明)曹好益
2
重峰集(明)赵宪
2
庄渠遗书(明)魏校
1
拙斋集(明)柳元之
1
道园学古录(元)虞集
1
东维子集(元)杨维桢
1
稼村类藁(元)王义山
2
清容居士集(元)袁桷
4
秋涧集(元)王恽
2
师山集(元)郑玉
2
水云村槁(元)刘埙
1
畏斋集(元)程端礼
2
五峰集(元)李孝光
1
养蒙文集(元)张伯淳
1
滹南集(金)王若虚
4
东莱集(宋)吕祖谦
3
范太史集(宋)范祖禹
1
攻愧集(宋)楼钥
2
龟山先生语录(宋)杨时
1
晦庵集(宋)朱熹
1
佩韦斋集(宋)俞德邻
1
施注苏诗(宋)苏轼
8
苏诗补注(宋)苏轼
17
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
1
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宋)苏轼
2
止斋集(宋)陈傅良
1
拙斋文集(宋)林之奇
7
詩文評類
全闽诗话(清)郑方坤
2
宋诗纪事(清)厉鹗
3
修辞鉴衡(元)王构
2
诗林广记(宋)蔡正孙
9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
24
娱书堂诗话(宋)赵与虤
1
娱书堂诗话(宋)赵与虤
1
渔隐丛话(宋)胡仔
16
馀师录(宋)王正德
2
詞曲類
御选历代诗馀(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雜家類
广阳杂记选(清)刘献廷
1
淨土宗部類
归元直指集(明)宗本
3
净土资粮全集(明)袾宏
1
乐邦遗稿(宋)宗晓
1
禪宗部類
解惑篇(清)弘赞
3
学佛考训(清)净挺
1
禅林宝训音义(明)大建
2
建州弘释录(明)元贤
4
居士分灯录(明)朱时恩
3
石雨禅师法檀(明)明方
1
续原教论(明)沈士荣
1
云栖法汇(选录)(明)袾宏
2
史傳部類
金刚经持验记(清)周克复
1
宗统编年(清)纪荫
2
佛法金汤编(明)心泰
2
名公法喜志(明)夏树芳
2
历朝释氏资鉴(元)熙仲
1
三教平心论(元)刘谧
2
枯崖漫录(宋)圆悟
2
释门正统(宋)宗鉴
1
律部類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清)戒显
1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清)书玉
1
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辩(明)袾宏
1
般若部類
金刚经注解(明)洪莲
1
洞神部
诸家神品丹法(宋)孟要甫
1
清代道教文獻
太上感应篇集注
1
«
1
2
3
4
5
»
礼记集说 卷一百二十五
难也师旷别薪张华辨鲊符朗食鸡知栖半露食鹅
知其黑白是谓知味
河南程氏曰
刘元城
问明道行状云昔之惑人也乘
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既曰高明又何惑乎
程先生曰今之学释氏者往往皆高
(第 28b 页)
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礼记义疏 提要
李氏
(格非/)
(文叔/)
(济南/)
陆氏
(佃/)
(农师/)
(山阴/)
刘氏
(安世/)
(器之/)
(元城/
)
周子
(敦颐/)
(茂叔/)
(濂溪/)
程子
(颢/)
(伯淳/)
(明道/)
(第 14b 页)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二
曰此两爻说得悔吝二字最分明九三有悔而无
咎由凶而趋吉也六四虽目下无事然却终吝由
吉而趋凶也元祐间刘莘老
刘器之
之徒必欲尽
去小人却是未免有悔至其它诸公欲且宽裕无
事莫大段整顿不知目前虽遮掩拖延得过后面
(第 36a 页)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卷首上
可信否曰不可全信信其可信者耳又问公谷如何
曰又次于左氏问左氏即是丘明否曰传中无丘明
字不可考
刘氏安世
曰公谷皆解正春秋春秋所无者公谷未尝
言之故汉儒推本以为真孔子之意然二家亦是矛
盾则亦非孔子之意矣
(第 38b 页)
春秋分记 卷五十四
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晋
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
弗食故使处原
刘器之
曰晋文之请隧非欲真请之也示欲逼周
取天下若楚庄王之问鼎也故周人窥见其意而
与之田名曰与之其实
(第 5b 页)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卷五
(○范氏处义曰忧思乱于中则瞻视眩于外闵周室/者黍稷莫分念父母者莪蒿莫辨此黍稷蓼莪所为)
(作/也)
黍离三章章十句
集传
元城刘氏
曰常人之情于忧乐之事初遇
之则其心变焉次遇之则其变少衰三遇之则
其心如常矣至于君子忠厚之
(第 6a 页)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卷十二
往往无义例其或有命名者则必述诗之意如
巷伯常武之类是也今雨无正之名据序所言
与诗绝异当阙其所疑
元城刘氏
曰尝读韩诗
有雨无极篇序云雨无极正大夫刺幽王也至
其诗之文则比毛诗篇首多雨无其极伤我稼
(第 61b 页)
春秋大全 春秋大全 提要
故今所传事按左氏义采公羊谷梁之精者大纲本
孟子而微辞多以程氏之说为證云
(以下论/诸传)
元城刘氏
曰公谷皆解正春秋春秋所无者公谷未尝
言之故汉儒推本以为真孔子之意然二家亦自矛
盾则亦非孔子之意矣
(第 25a 页)
厚斋易学 厚斋易学 卷四十八 易外传第十六
诚敬者乾坤之别也先儒论诚敬之学起于此乾之
二言仁而坤之二言义仁义者阴阳之辨也先儒论
仁义之用取诸此
刘器之
曰君子敬以直内敬当作
政深衣篇云直其政政者正也古当通用敬与政文
相似故传之者讹尔未知孰是
不习无
(第 39a 页)
厚斋易学 厚斋易学 附录一
庄简名光字泰发谥庄简绍兴中谪岭南著书十卷
自号
读易老人
淮漕钱冲之序其后云其学自
(第 30b 页)
刘元
城
(第 30b 页)
元城
名
(第 30b 页)
安世
字
(第 30b 页)
器之
学于司马君实
解东卿疑难图解
周易疑难图解三十卷
(二十九卷内十/三卷分上下)
郑东卿撰一
本称合沙
(第 30b 页)
四书纂疏 论语纂疏卷四
窒碍而无入
不自得处方庶几其有以得之矣)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刘聘君见
元城刘忠定公
(名安世大名人)
自言尝读他论加
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
相似而误分也愚案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
(第 16b 页)
得处方庶几其有以得之矣)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
(名
安世
大名人)
自言尝读他论加
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
相似而误分也愚案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
(第 16b 页)
四书讲义困勉录 卷十九
人好恶而为顺避便是不直此解视朱注习于威仪
尤分晓亲切按存疑前解师也辟亦如是予已收之
然与下文便佞不合还依朱注为是 析疑朱子曰
刘忠定公
有言子弟宁可终岁不读书而不可一日
近小人
(第 10a 页)
朱子五经语类 卷十七 易十七
自此以往则有吝也曰此两爻说得悔吝二字最分
明九三有悔而无咎由凶而趋吉也六四虽目下无
事然却终吝由吉而趋凶也元祐间刘莘老
刘器之
之徒必欲尽去小人却是未免有悔至其他诸公欲
且宽裕无事莫大段整顿不知目前虽遮掩拖延得
(第 12a 页)
朱子五经语类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乃天之健
(郑可学录第七章)
因说乾健曰而今人只是坐时便见他健不健了不待
做事而后见也又曰某人所记
刘元城
每与人相见
终坐不甚交谈欲起屡留之然终不交谈或问
(第 26a 页)
元
城
曰人坐久必倾侧久坐而不倾侧必贵人也故观
人之坐起可以知人之贵贱某后来见草堂先生说
(第 26a 页)
又不如此
元城
极爱说话观草堂之说与某人所记
之语大抵皆同多言其平生所履与行己立身之方
是时
(第 26b 页)
元城
在南京恣口极谈无所顾忌南京四方之
冲东南士大夫往来者无不见之宾客填门无不延
接其死之时去靖康之祸
(第 26b 页)
只三四年间耳
元城
与了
斋死同时不知二公若留到靖康当时若用之何以
处也
(第 26b 页)
四书通 四书通
相之 四明)
文潞公
(彦博 宽夫 汾州)
吕侍讲
(希哲 原明 河南)
刘忠定公
(安世 器之 大名)
范氏
(祖禹 淳夫 成都)
王氏
(安石 介父 临川)
苏氏
(轼 东坡 子瞻
(第 8b 页)
邵子
(雍 康节 尧夫 河南)
丰氏
(稷 相之 四明)
文潞公
(彦博 宽夫 汾州)
吕侍讲
(希哲 原明 河南)
刘忠定公
(安世 器之
大名)
范氏
(祖禹 淳夫 成都)
王氏
(安石 介父 临川)
苏氏
(轼 东坡
(第 8b 页)
四书通 论语通卷四
方别出故多于贫贱处说)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刘聘君见
元城刘忠定公
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
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
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
(第 16b 页)
我于
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
已几
(平声)
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
消长
(上声)
之理进退存亡之道
(刘忠定
(第 16b 页)
安世
(第 16b 页)
器之
大名人○胡氏曰吉凶
(第 16b 页)
周易传义附录 周易传义附录 卷四上
有吝也曰此两爻说得悔吝二字最分明九三
有悔而无咎由凶而趋吉也六四虽目下无事
然郤终吝由吉而趋凶也元祐閒刘莘老
刘器
之
之徒必欲尽去小人却是未免有悔至其它
诸公欲且宽裕无事莫大段整顿不知目前遮
(第 36a 页)
大易择言 卷二
近而误又转为正也作敬字庶与下文叶
石涧俞氏曰或曰
刘元城
尝改敬以直内为正以直
内矣然正无下功夫处故须敬言敬则正在其中
或又曰礼记云直其政也政乃敬之讹尔敬讹为
(第 32a 页)
周易会通 周易会通 提要
杨氏
(绘元/素)
郑氏
(湘乡/)
王氏
(师心/)
王氏
(湘卿/)
李氏
(光泰𤼵谥庄简公绍兴初谪岭南著书自号
读易老人
其学自
(第 23b 页)
刘元城
(第 23b 页)
元城
学于司马公)
都氏
(洁圣与丹阳人知德庆府周易变体十六卷/洁父郁子文惠州教官为一邦师法尤粹于)
(第 23b 页)
周易会通 卷一
心肯意肯要去为善贺孙修/辞立诚便要立得这忠信若口不择言逢事便说只这)
(忠信亦被汨没动荡立不住了所问
刘器之
问诚之日/于温公曰当自不妄语入此易 谓修辞立其诚也荅)
(云近之荅程洵忠信进德是见个修辞立诚底道理
(第 53a 页)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