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北梦琐言梁李琪唐末以文学荣名仕至御史昭宗
播迁衣冠荡析因与弘农杨玢藏迹于荆楚间杨即
溯蜀相盘桓于夷道之清江自晦其迹号华原 李长
官其堂 兄光符宰宜都尝厌薄之琪相寂寞每临流
跋石摘树叶而试草制词吁嗟怏怅而投于水中梁 (第 40a 页)
播迁衣冠荡析因与弘农杨玢藏迹于荆楚间杨即
溯蜀相盘桓于夷道之清江自晦其迹号华原 李长
官其堂 兄光符宰宜都尝厌薄之琪相寂寞每临流
跋石摘树叶而试草制词吁嗟怏怅而投于水中梁 (第 40a 页)
手一编以自娱抽豪则风雨
争飞动操则众山皆响余尝于退食之暇挟诗文以造
请于先生见双藤倚户外无车马喧声登 其堂先生 在
焉含英咀华睟面盎背谈古人诗文源流所以然者往
往不倦间命侍者煮密云龙以饷余当其神解契合相
视而笑忽 (第 8b 页)
争飞动操则众山皆响余尝于退食之暇挟诗文以造
请于先生见双藤倚户外无车马喧声登 其堂先生 在
焉含英咀华睟面盎背谈古人诗文源流所以然者往
往不倦间命侍者煮密云龙以饷余当其神解契合相
视而笑忽 (第 8b 页)
万汇庵诗序
新城王先生论诗绝句云高论沧浪万古留止凭妙悟
一言收又云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故诗
之为道必有妙于色相之外者始为上品为绝调羚羊
挂角无迹可求岂可以思议及岂可以语言索哉善乎
庄生之言道也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
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然则读书堂上遂为堂下斲轮者
所笑顾知有句无句皆为滞语善学者甚不可以一芥
遮天一尘眯目也丙子冬客宛丘已半载始能拜莫亚
夫先生于 其堂先生 为先临颍府君同门友也八十而
有婴儿之色读书万卷老而弥笃亟述宛丘所与往还 (第 10a 页)
新城王先生论诗绝句云高论沧浪万古留止凭妙悟
一言收又云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故诗
之为道必有妙于色相之外者始为上品为绝调羚羊
挂角无迹可求岂可以思议及岂可以语言索哉善乎
庄生之言道也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
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然则读书堂上遂为堂下斲轮者
所笑顾知有句无句皆为滞语善学者甚不可以一芥
遮天一尘眯目也丙子冬客宛丘已半载始能拜莫亚
夫先生于 其堂先生 为先临颍府君同门友也八十而
有婴儿之色读书万卷老而弥笃亟述宛丘所与往还 (第 10a 页)
遁弘及馀众死焉。
正德四年,工部尚书才宽总制陕西三边军,败虏于宁夏之兴武营,中流矢卒。
八年,啰哩贼 李仲实 等作乱,掠境平凉卫,指挥杜镇率官军讨,平之。
十年四月,北虏掠固原之西骡子川响石沟,游骑至于彭阳镇,
正德四年,工部尚书才宽总制陕西三边军,败虏于宁夏之兴武营,中流矢卒。
八年,啰哩贼 李仲实 等作乱,掠境平凉卫,指挥杜镇率官军讨,平之。
十年四月,北虏掠固原之西骡子川响石沟,游骑至于彭阳镇,
杀人,系狱。会白草番反,俊子中请立功为父贳罪,已又自求为副指挥,贿当事者许之。俊出益骄,乃与中及群盗 李仲实
等,恣行于四川之云阳、奉节间,副使熊逵等计擒俊与 仲实。
俊死于狱,中自缚出降,执余党谭景雷等自赎。帝命追戮俊,枭示, 仲实
等论斩,中谪戍,而赏有功者。三十五年,命容美宣抚田九霄袭职,赐红纻衣一袭,以浙江黄宗山击倭之功也。
监权晔,博士权渫别幕饯之。
初七日戊午晴。平明发行。宿二渡河。路逢汉马五百馀匹。自义州驱回。令别通事 李彦华 问之。则答曰你国南边已无一倭留屯。邢老爷令还广宁留养云云。然带马者皆愚劣下卒。不可的信。其以何事退送 …… (第 155L 页)
为礼部尚书夏原吉所沮一端也。
初九日庚申。阴小雪。行到土门子。逢小红旗差官。驱马四百五十匹东去。又令 李彦华 问之。则答曰邢军门令自密云买来。将向 王京。以备战用云。宿镇夷堡。守堡官姓刘。日暮自山村驰还。令 (第 156H 页)
李彦华 问其家丁。则答曰邢军门战用火药一百五十辆车。自辽东递送。昨到本堡。而环堡民力已殚。非亲调发夫车则决不 (第 156H 页)
能及时速运。刘爷为督此。遍行点阅云云。 彦华 曰堡官自有使令前足。何必躬劳。答曰你不见昨去密云马乎。驱马者皆此堡卒。前未来。又此踵至。日日撑遣。如 …… (第 156H 页)
入闻都司昨日马副总饯席过饮致困。向晚又赴原任都司刘秉节家宴次。以此免见云。
十五日丙寅晴。早朝臣等令 李彦华 入都司衙门。先谢昨日免见。且照近例措辞免宴。仍告速发之意。则答曰车骡伴送。照常速讨。但勘合则陈 御史 (第 157H 页)
在你国。新巡按未来。必须经由广宁都 御使完给。其间往来日子必多。 彦华 曰今此陈 奏。事意紧急。望老爷作急处置。无使迟淹晷刻。答曰知道。免宴一款。已为出票准许云。 (第 157H 页)
彦华 又听得万经理军夜自称本月初七日自 王京离发。仍问倭贼有渡海声息然乎。答曰釜倭已尽撤去。我三大将领军马 …… (第 157H 页)
辽东八咏
首山樵唱。 凉水玉阁。 香岩佛迹。 华表仙庄。 关庙青松。 东村杏雨。 龙湾晚渡。 鸡寨春耕。
二十日辛未。阴且风。夜又雪。宿海州卫。(刘姓家)○憩土河铺。(黄姓家海州境也。)○城东有威远楼。一行入来远门出迎恩楼门。城中繁华亚于广宁。通事等曰臈日初过。岁除将近。士女花胜之盛。特倍平时云。
二十一日壬申。风雪大作。咫尺不辨。宿牛家庄。(黄姓家)路逢邢军门军夜自北 京驰回者。向谓 李彦华 曰捷报连至。兵部喜甚。先来者赏银二十两。次来者赏银八两。又将捷事印出通报中。你等行当得见云云。(堡备 …… (第 158H 页)
之。又行茶礼退。主事吴种英陜西人。关内居赵大觜家人。自以我国使臣常往来过宿其家。故心亲我国人。来言于 李彦华 曰今番过去冬至使。拜揖失仪。以致主事嗔怒。你将此意说与陪臣。不令蹈循前失云云。主事之先令下人通谕见礼 …… (第 161L 页)
知州单自新。通判张元科。)○蓟州古渔阳地也。山川沉雄。人物劲悍。路见男女一队。各骑驴马。言笑滑谐。令 李彦华 问之。乃北京俳优人也。问你何之。曰跑鞋云云。忽出一小儿年仅八九者。即于上使马前令打跟𧿫十馀度。俄又 (第 165H 页)
初七日戊午晴。平明发行。宿二渡河。路逢汉马五百馀匹。自义州驱回。令别通事 李彦华 问之。则答曰你国南边已无一倭留屯。邢老爷令还广宁留养云云。然带马者皆愚劣下卒。不可的信。其以何事退送 …… (第 155L 页)
为礼部尚书夏原吉所沮一端也。
初九日庚申。阴小雪。行到土门子。逢小红旗差官。驱马四百五十匹东去。又令 李彦华 问之。则答曰邢军门令自密云买来。将向 王京。以备战用云。宿镇夷堡。守堡官姓刘。日暮自山村驰还。令 (第 156H 页)
李彦华 问其家丁。则答曰邢军门战用火药一百五十辆车。自辽东递送。昨到本堡。而环堡民力已殚。非亲调发夫车则决不 (第 156H 页)
能及时速运。刘爷为督此。遍行点阅云云。 彦华 曰堡官自有使令前足。何必躬劳。答曰你不见昨去密云马乎。驱马者皆此堡卒。前未来。又此踵至。日日撑遣。如 …… (第 156H 页)
入闻都司昨日马副总饯席过饮致困。向晚又赴原任都司刘秉节家宴次。以此免见云。
十五日丙寅晴。早朝臣等令 李彦华 入都司衙门。先谢昨日免见。且照近例措辞免宴。仍告速发之意。则答曰车骡伴送。照常速讨。但勘合则陈 御史 (第 157H 页)
在你国。新巡按未来。必须经由广宁都 御使完给。其间往来日子必多。 彦华 曰今此陈 奏。事意紧急。望老爷作急处置。无使迟淹晷刻。答曰知道。免宴一款。已为出票准许云。 (第 157H 页)
彦华 又听得万经理军夜自称本月初七日自 王京离发。仍问倭贼有渡海声息然乎。答曰釜倭已尽撤去。我三大将领军马 …… (第 157H 页)
辽东八咏
首山樵唱。 凉水玉阁。 香岩佛迹。 华表仙庄。 关庙青松。 东村杏雨。 龙湾晚渡。 鸡寨春耕。
二十日辛未。阴且风。夜又雪。宿海州卫。(刘姓家)○憩土河铺。(黄姓家海州境也。)○城东有威远楼。一行入来远门出迎恩楼门。城中繁华亚于广宁。通事等曰臈日初过。岁除将近。士女花胜之盛。特倍平时云。
二十一日壬申。风雪大作。咫尺不辨。宿牛家庄。(黄姓家)路逢邢军门军夜自北 京驰回者。向谓 李彦华 曰捷报连至。兵部喜甚。先来者赏银二十两。次来者赏银八两。又将捷事印出通报中。你等行当得见云云。(堡备 …… (第 158H 页)
之。又行茶礼退。主事吴种英陜西人。关内居赵大觜家人。自以我国使臣常往来过宿其家。故心亲我国人。来言于 李彦华 曰今番过去冬至使。拜揖失仪。以致主事嗔怒。你将此意说与陪臣。不令蹈循前失云云。主事之先令下人通谕见礼 …… (第 161L 页)
知州单自新。通判张元科。)○蓟州古渔阳地也。山川沉雄。人物劲悍。路见男女一队。各骑驴马。言笑滑谐。令 李彦华 问之。乃北京俳优人也。问你何之。曰跑鞋云云。忽出一小儿年仅八九者。即于上使马前令打跟𧿫十馀度。俄又 (第 165H 页)
亦将此样 奏本呈通政司。你等何乃呈于此。胤咸再三援例禀称。终不受。仍令序班韩承勋更禀礼部来。臣等即令 李彦华
告禀于黄大节。则大节曰你国呈文书。自有旧规。你何不分明申禀于张爷前。仍语承勋曰你带此通官。就本寺更禀 (第 168H 页)
可也。 彦华 走往鸿胪跪告曰小邦服事 朝廷。自古在昔。凡干 奏贡。皆有规例。恪谨遵依。安敢少有违误。拣曰今此奏意。 …… (第 168H 页)
书。必先抄节头辞。誊录册子。该官署押讫。转 奏例也。书子临书头辞之际。问曰席藁待 命藁字。何无草头。 彦华 对曰我国书字。一从洪武正韵。想正韵如是书之矣。官员不问云云。○是日主事为刑部 …… (第 168H 页)
主事张令。闻以天津抽分分司将出去。故与袁同饯之。饯罢与袁修撰,张主事入来臣等寓馆。徘徊良久。招 李彦华 问曰尔行李带来好品白纸与黄笔真墨否。对曰小邦经乱。百物荡败。虽有些少缠带。例皆粗薄难用。主事曰不妨。 (第 168L 页)
我当酬价。不可白要。为修撰爷欲觅故云耳。 彦华 下阶叩头曰今日蒙老爷恩典。呈完 奏本。不胜多谢。又告曰陪臣等。为因 国王横被冤枉。欲将痛迫情事。呈文 …… (第 168L 页)
相值阁老之理。预具呈文一本。又写 奏稿一道以待。是日日出后沈阁老果入来。臣等将呈文奏稿。跪于路侧。令 李彦华 告曰上年丁赞画应泰上本言本国事。事极冤枉。 国王上奏辨明。昨已呈 …… (第 168L 页)
奏于鸿胪寺。想老爷 奏下必见。今日陪臣等。为见 朝来此。而老爷衙门严截。既无呈堂之例。虽有冤痛。无路号诉。敢此路次冒呈。死罪死罪。沈一边连称起来。一边接受文书。 彦华 又告曰 国王横被恶名。席藁待 命。无地自容。伏望老爷一赐览观。则可知这间情理冤痛也。沈先看过呈文。又 (第 169H 页)
披 奏稿。看到年号大书分书措语处。臣等先时将海东诸国纪年号等处及可證文字上。尽付红签以候。至是 彦华 告曰陪臣等持来本纪。望老爷见之则赞画虚捏。自然可知。上使便开卷一一披出。令 (第 169H 页)
彦华 手指之曰此嘉吉元年。大书者其国本纪也。其下即正统六年分书者。叔舟添注也。下一即字义不甚明乎。答曰知道 …… (第 169H 页)
呈文我将去矣。你等情事自可见矣。云。时朝寒正紧。许多禀话间。沈久立广庭。言语移时。似为未安臣等辞退。 彦华 因随其后。且行且陈。则沈连称起来。辄少住以听。 (第 169L 页)
彦华 叩头以谢。詹事府官员与礼部侍郎等随沈后诣内。见阁老住立。亦为次次住立。招 (第 169L 页)
彦华 问曰你等禀称何事于阁老前。对曰 国王被诬于丁赞画。陪臣等为因见 朝。适值沈爷之入。而陈其冤痛之情耳。 (第 169L 页)
答曰知道。臣等始退来。最后翰林学士等亦令下人来问何事。 彦华 又对如前。○其呈文曰朝鲜国差来陪臣议政府右议政李(恒福),吏曹判书李(廷龟)等。谨呈。为恳乞钩慈。曲 …… (第 169L 页)
。○日晚主事来馆。行相见礼。再拜退俄而小甲纪大材来言前日所求纸笔墨。臣等即以纸十刺墨二十笏笔五十柄付 李彦华 送之。主事又以白银八笺酬之 (第 171L 页)
彦华 辞之曰土物不关而老爷给价。陪臣必不受。小的安敢持 …… (第 171L 页)
。故为此给之。你若不受则恐不谐与袁之约。仍曰后日使行。绝品好纸好墨。倘不可得来否云。又见 奏稿讫。招 彦华 问曰海东纪略可得见耶。对曰陪臣欲證诸衙门老爷。只带来一册子。今日朝里沈爷前。亦以此册指示卞明。诸衙门 …… (第 172H 页)
情形而报闻于 天朝计也。叔舟其时偶得其国所记风俗世系地图一卷书。其下添付小邦待倭事例而已。答曰知道。 彦华 仍告曰礼兵两部。 国王皆有咨文。而今日礼部不坐。故不得呈咨。请出票帖。欲于明日先呈兵部云。答曰近日各 …… (第 172H 页)
须一一呈文。仍将前日阁老前所呈草稿。增减删改。随其衙门。各样措语。并与 奏稿。即令写字官李海龙,译官 李彦华, 李元龙等昼夜缮写四十馀道。○邢玠一本。虏患孔棘。乞将王良翰管保定。游击杨廉管密云。右营游击张九龄起补 …… (第 172L 页)
刑部左侍郎谢杰,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左副都御史郭维贤,左佥都御史陈荐,大理寺左小卿甘士价同在一处。令 李彦华 随下人入内。逐位呈文。仍告曰陪臣等欲陈小邦被诬冤痛事情。方伺候外头矣。诸官览呈文讫。因言朝房非便。陪 (第 174H 页)
臣可免见云。萧尚书看到呈文内序末揭成化纪元处。杨俊民问所谓序何序。答曰此海东纪略序文也。 彦华 即告曰陪臣等今方带来海东诸国纪。老爷若取见其书大明年号处则可知赞画之诬捏。萧曰诺。 (第 174H 页)
彦华 取册纳之。萧手示杨尚书曰序末有大书成化处。卷末又有大书弘治处矣。 (第 174H 页)
彦华 因指正德成化弘治而告之。略如前日阁老前所陈。且曰老爷若查此款。他诬自著。赞画谓小邦招倭诱倭交倭党倭。 …… (第 174H 页)
。各衙门呈文呈讫。臣等还就丘部朝房门外伺候。俄而诸尚书侍郎察院等。将诣东阙出门外。臣等即进跪于前。令 李彦华 告曰陪臣等。欲将冤痛事情。面诉卞明。望老爷可怜见。杨俊民曰陪臣等且勿跪。我们方作揖。揖后禀之。揖毕。 …… (第 175H 页)
即起两揖还跪。令 李彦华 告曰自古国家灭亡。代或有之。而君臣伦纪。不容一日泯灭。苟得罪于此。则将何以立于天地间乎。千万古以来。 …… (第 175L 页)
说而退。仍往礼部伺候。俄而余朱两侍郎自会议所来坐堂。臣等行见堂礼。再拜讫仍跪呈咨文。又呈免宴呈文。令 李彦华 告曰今日陪臣等。于阙内朝房呈文。固知事体非便。而为缘情理切痛。冒昧渎扰。惶恐惶恐。余侍郎曰知道起来。 …… (第 175L 页)
九卿科道等官。公同详议具奏。
初七日丁巳阴。先师释奠。以此各衙门不坐。○日晚黄主事大节坐行台。臣等令 李彦华 告曰陪臣等锁在馆里。未知前日会议何样处置。阍禁甚严。不得打听。惶恐敢禀。答曰我亦不知如何。你们候候。 …… (第 176L 页)
时尚书田平,左侍郎许孚远俱在外未来。只右侍郎王世杨,兼署尚书萧大亨进堂。各在火房。许令进见。臣等先令 李彦华 告曰顷日阙内。陪臣等极知事体非便。而为缘小邦情事冤痛。冒昧略陈。其馀零碎之言。不敢更冒清严。悯嘿退来 …… (第 177H 页)
书曰本部连日不坐。故你等呈咨。延至此日耳。臣等又呈呈文。尚书受了。曰知道。你等口禀何事。臣等齐跪。合 李彦华 禀曰今日老爷适在火房。不比阙内大会之严。海外远人。受寡君之命。跋涉千里。只为欲卞万古无前之痛。不得不 …… (第 177H 页)
小官。皆知你国之情。行当自释矣。臣等辞退。又将呈文一道。令 李彦华 进呈于职方司郎中杨应聘。应聘曰此呈文亦呈于大堂老爷耶。答曰萧老爷前已呈之。萧爷将诸国纪及五礼仪。转送 (第 179L 页)
于王爷矣。应聘曰你等虽不呈文。满朝多官。皆知赞画胡突。都不信他。 彦华 又禀曰会议本上了。老爷衙门再不覆题乎。应聘曰凡赐敕书。礼部及阁老所管。该部不相干也。呈文之事则知道云 (第 179L 页)
。臣等回馆。 李彦华 从职方司处得见议本。誊出一件来。已付先来驿官上送。又在通报中。○其呈文曰陪臣某等谨呈为。仰荷恩慈。曲 (第 179L 页)
可也。 彦华 走往鸿胪跪告曰小邦服事 朝廷。自古在昔。凡干 奏贡。皆有规例。恪谨遵依。安敢少有违误。拣曰今此奏意。 …… (第 168H 页)
书。必先抄节头辞。誊录册子。该官署押讫。转 奏例也。书子临书头辞之际。问曰席藁待 命藁字。何无草头。 彦华 对曰我国书字。一从洪武正韵。想正韵如是书之矣。官员不问云云。○是日主事为刑部 …… (第 168H 页)
主事张令。闻以天津抽分分司将出去。故与袁同饯之。饯罢与袁修撰,张主事入来臣等寓馆。徘徊良久。招 李彦华 问曰尔行李带来好品白纸与黄笔真墨否。对曰小邦经乱。百物荡败。虽有些少缠带。例皆粗薄难用。主事曰不妨。 (第 168L 页)
我当酬价。不可白要。为修撰爷欲觅故云耳。 彦华 下阶叩头曰今日蒙老爷恩典。呈完 奏本。不胜多谢。又告曰陪臣等。为因 国王横被冤枉。欲将痛迫情事。呈文 …… (第 168L 页)
相值阁老之理。预具呈文一本。又写 奏稿一道以待。是日日出后沈阁老果入来。臣等将呈文奏稿。跪于路侧。令 李彦华 告曰上年丁赞画应泰上本言本国事。事极冤枉。 国王上奏辨明。昨已呈 …… (第 168L 页)
奏于鸿胪寺。想老爷 奏下必见。今日陪臣等。为见 朝来此。而老爷衙门严截。既无呈堂之例。虽有冤痛。无路号诉。敢此路次冒呈。死罪死罪。沈一边连称起来。一边接受文书。 彦华 又告曰 国王横被恶名。席藁待 命。无地自容。伏望老爷一赐览观。则可知这间情理冤痛也。沈先看过呈文。又 (第 169H 页)
披 奏稿。看到年号大书分书措语处。臣等先时将海东诸国纪年号等处及可證文字上。尽付红签以候。至是 彦华 告曰陪臣等持来本纪。望老爷见之则赞画虚捏。自然可知。上使便开卷一一披出。令 (第 169H 页)
彦华 手指之曰此嘉吉元年。大书者其国本纪也。其下即正统六年分书者。叔舟添注也。下一即字义不甚明乎。答曰知道 …… (第 169H 页)
呈文我将去矣。你等情事自可见矣。云。时朝寒正紧。许多禀话间。沈久立广庭。言语移时。似为未安臣等辞退。 彦华 因随其后。且行且陈。则沈连称起来。辄少住以听。 (第 169L 页)
彦华 叩头以谢。詹事府官员与礼部侍郎等随沈后诣内。见阁老住立。亦为次次住立。招 (第 169L 页)
彦华 问曰你等禀称何事于阁老前。对曰 国王被诬于丁赞画。陪臣等为因见 朝。适值沈爷之入。而陈其冤痛之情耳。 (第 169L 页)
答曰知道。臣等始退来。最后翰林学士等亦令下人来问何事。 彦华 又对如前。○其呈文曰朝鲜国差来陪臣议政府右议政李(恒福),吏曹判书李(廷龟)等。谨呈。为恳乞钩慈。曲 …… (第 169L 页)
。○日晚主事来馆。行相见礼。再拜退俄而小甲纪大材来言前日所求纸笔墨。臣等即以纸十刺墨二十笏笔五十柄付 李彦华 送之。主事又以白银八笺酬之 (第 171L 页)
彦华 辞之曰土物不关而老爷给价。陪臣必不受。小的安敢持 …… (第 171L 页)
。故为此给之。你若不受则恐不谐与袁之约。仍曰后日使行。绝品好纸好墨。倘不可得来否云。又见 奏稿讫。招 彦华 问曰海东纪略可得见耶。对曰陪臣欲證诸衙门老爷。只带来一册子。今日朝里沈爷前。亦以此册指示卞明。诸衙门 …… (第 172H 页)
情形而报闻于 天朝计也。叔舟其时偶得其国所记风俗世系地图一卷书。其下添付小邦待倭事例而已。答曰知道。 彦华 仍告曰礼兵两部。 国王皆有咨文。而今日礼部不坐。故不得呈咨。请出票帖。欲于明日先呈兵部云。答曰近日各 …… (第 172H 页)
须一一呈文。仍将前日阁老前所呈草稿。增减删改。随其衙门。各样措语。并与 奏稿。即令写字官李海龙,译官 李彦华, 李元龙等昼夜缮写四十馀道。○邢玠一本。虏患孔棘。乞将王良翰管保定。游击杨廉管密云。右营游击张九龄起补 …… (第 172L 页)
刑部左侍郎谢杰,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左副都御史郭维贤,左佥都御史陈荐,大理寺左小卿甘士价同在一处。令 李彦华 随下人入内。逐位呈文。仍告曰陪臣等欲陈小邦被诬冤痛事情。方伺候外头矣。诸官览呈文讫。因言朝房非便。陪 (第 174H 页)
臣可免见云。萧尚书看到呈文内序末揭成化纪元处。杨俊民问所谓序何序。答曰此海东纪略序文也。 彦华 即告曰陪臣等今方带来海东诸国纪。老爷若取见其书大明年号处则可知赞画之诬捏。萧曰诺。 (第 174H 页)
彦华 取册纳之。萧手示杨尚书曰序末有大书成化处。卷末又有大书弘治处矣。 (第 174H 页)
彦华 因指正德成化弘治而告之。略如前日阁老前所陈。且曰老爷若查此款。他诬自著。赞画谓小邦招倭诱倭交倭党倭。 …… (第 174H 页)
。各衙门呈文呈讫。臣等还就丘部朝房门外伺候。俄而诸尚书侍郎察院等。将诣东阙出门外。臣等即进跪于前。令 李彦华 告曰陪臣等。欲将冤痛事情。面诉卞明。望老爷可怜见。杨俊民曰陪臣等且勿跪。我们方作揖。揖后禀之。揖毕。 …… (第 175H 页)
即起两揖还跪。令 李彦华 告曰自古国家灭亡。代或有之。而君臣伦纪。不容一日泯灭。苟得罪于此。则将何以立于天地间乎。千万古以来。 …… (第 175L 页)
说而退。仍往礼部伺候。俄而余朱两侍郎自会议所来坐堂。臣等行见堂礼。再拜讫仍跪呈咨文。又呈免宴呈文。令 李彦华 告曰今日陪臣等。于阙内朝房呈文。固知事体非便。而为缘情理切痛。冒昧渎扰。惶恐惶恐。余侍郎曰知道起来。 …… (第 175L 页)
九卿科道等官。公同详议具奏。
初七日丁巳阴。先师释奠。以此各衙门不坐。○日晚黄主事大节坐行台。臣等令 李彦华 告曰陪臣等锁在馆里。未知前日会议何样处置。阍禁甚严。不得打听。惶恐敢禀。答曰我亦不知如何。你们候候。 …… (第 176L 页)
时尚书田平,左侍郎许孚远俱在外未来。只右侍郎王世杨,兼署尚书萧大亨进堂。各在火房。许令进见。臣等先令 李彦华 告曰顷日阙内。陪臣等极知事体非便。而为缘小邦情事冤痛。冒昧略陈。其馀零碎之言。不敢更冒清严。悯嘿退来 …… (第 177H 页)
书曰本部连日不坐。故你等呈咨。延至此日耳。臣等又呈呈文。尚书受了。曰知道。你等口禀何事。臣等齐跪。合 李彦华 禀曰今日老爷适在火房。不比阙内大会之严。海外远人。受寡君之命。跋涉千里。只为欲卞万古无前之痛。不得不 …… (第 177H 页)
小官。皆知你国之情。行当自释矣。臣等辞退。又将呈文一道。令 李彦华 进呈于职方司郎中杨应聘。应聘曰此呈文亦呈于大堂老爷耶。答曰萧老爷前已呈之。萧爷将诸国纪及五礼仪。转送 (第 179L 页)
于王爷矣。应聘曰你等虽不呈文。满朝多官。皆知赞画胡突。都不信他。 彦华 又禀曰会议本上了。老爷衙门再不覆题乎。应聘曰凡赐敕书。礼部及阁老所管。该部不相干也。呈文之事则知道云 (第 179L 页)
。臣等回馆。 李彦华 从职方司处得见议本。誊出一件来。已付先来驿官上送。又在通报中。○其呈文曰陪臣某等谨呈为。仰荷恩慈。曲 (第 179L 页)
。勿得妄怀忧疑。稽留军情。朝鲜王你部里移咨慰谕。俾知朕始终字恤德意。仍令训戒国人。益坚恭顺之节。
令 李彦华 诣兵部打听。萧尚书适在火房。告曰小邦奏本上进。时日已多。而至今未闻如何。极为悯郁。敢 …… (第 188H 页)
下。故顷日会议之时。以 圣旨未下之意。并为申禀。到今 圣旨并为论下。当马上差人送文书。慰谕国 王矣。 彦华 曰所谓文书。敕书耶咨文耶。答曰 圣旨内移咨国 王矣。本部当一面马上差人专谕。一面你们归时付送咨文矣。 (第 188L 页)
彦华 曰然则查勘何以为之。答曰你国免了勘矣。只教徐给事会勘 天兵。叙功讫。于你国亦必有诏敕矣。 (第 188L 页)
彦华 又告曰小的前日堂呈之意则愿捧敕书去矣。答曰 圣旨内已为移咨矣。谁敢更题。尚书因辟左右谓曰倭贼过海已久 …… (第 188L 页)
朝诸老爷。亦以忠勤恭顺称之。 国王席槁待罪。今得昭释。此不该谢恩句当乎。你将此意说与陪臣。火速为之。 彦华 又告曰 国王席槁待 命。日急一日。今得蒙恩昭释。不胜感激。陪臣欲得火牌。先报 国王。敢请讨给。尚书即 …… (第 188L 页)
官李祯庆译官李彦光赍状启及会议呈文草回还。搢绅便览及各日通报。亦为付送。
二十六日丙子晴。留馆。○令 李彦华 复诣兵部。受来海东纪。因禀移咨迟速。则尚书出给答咨一道曰昨昨尔请火牌。不知已为差人先送乎。对曰昨已发 …… (第 189H 页)
多小未完之事。若蒙老爷一言。令礼部速为处置。则回行应在不日。而不敢望焉耳。尚书曰我当送人于礼部云云。 彦华 谢以退。答咨自有完本。录在别册。今不并载。
二十七日丁丑晴。留馆。○主事黄大节来馆。令南胤咸委禀曰陪 (第 189H 页)
臣等今此留馆。已阅月馀日矣。而昨者萧尚书又招通事 李彦华。 出给回咨一道。使事已完。别无他可延之事。望老爷衙门速为处置。使循例应 …… (第 189H 页)
事知译官打听。而已见前旨。无辞可托。欲申前日堂呈之意。更禀于萧尚书。而恐有何语。开口亦难。至二十六日 李彦华 持来答咨。臣等即开读之。则弁辞专揭丁应泰疏语。会议亦专指邢徐勘撤事宜。观其一篇措意。似非为 国王卞诬 …… (第 189L 页)
此本。瞢无一语而归。亦极未安。遂议为禀问之计。是日别具禀帖。早食后伺候于兵部。俄而萧尚书入来火房。令 李彦华 告曰陪臣等承受移咨。欲行叩谢。来此专候矣。尚书曰入来。因下椅子如前。进立门限。臣等进跪阶上。令 (第 189L 页)
彦华 禀曰小邦君臣。横被恶名。一朝蒙老爷善为敷 奏。快雪穷天极地之痛。陪臣等不胜感激。为此来谢。即行再拜三 (第 189L 页)
叩头。尚书举手答揖。仍称起来。又令 彦华 禀曰大部移咨。 天朝事体。固知非 …… (第 189L 页)
勘合之时。尔当讨去。回报 国王。但当尔国仰体 圣天子字小德意。晓谕臣民。自今以后。务尽臣子职分可也。 彦华 对曰老爷再三分付。谆谆郑重。陪臣等尤不胜感激。叩头以谢。叩讫。尚书即称起来。仍曰倭退已久。谢恩陪臣何 …… (第 190L 页)
件持来者。令下人誊书一册。你须为我查准见许云。规其册子。自头至尾。我国谚文翻译。皆为誊出矣。令南胤咸 李彦华 诣告曰陪臣留此。不日不月。受了移咨。又将一旬。望老爷于臧郎中处。或移帖或面议。夬速处置出送。不然俺等 …… (第 192L 页)
诣 阙领赏。提督主事黄大节入来。朝房门外俵给之。行两揖退来。是日主事以朱笔适批告示一张。委属可问。令 李彦华 禀曰老爷告示之意。泛举各馆序班及本馆副使约束等事。未知缘何事而有此晓谕也。大节初若有未解听 …… (第 193H 页)
之色。 彦华 再禀之。则大节曰这示乃为三卫獭子而为之。于你们本不相干。 (第 193L 页)
彦华 曰小的等常时来馆。则凡系于 天朝所以接遇远人之事。无大无小。陪臣必一一归启 国王。故玆敢反复详禀。大 …… (第 193L 页)
或星散市街。致生别衅。凡我属务思夷夏之防。各遵照一体奉行。
十四日癸巳晴。诣 阙谢 钦赏。令 李彦华 往兵部禀萧尚书曰。前日陪臣所禀会议。老爷有另单分付之教。今欲讨去回报 国王。尚书曰知道。即请职方司郎 (第 194H 页)
中杨应聘。论议良久后。招谓 彦华 曰我与同僚相议。则朝廷文书。私自抄出。传送外国。体面非轻。既有咨文。又写另单。似涉非便。你将此言。传 …… (第 194H 页)
自然知事体如此也。尚书又曰尔国谢恩奏本。何至今不来耶。你等若于路上相值其使。须以星夜快来事言之云云。 彦华 退来。时本部中门外有一听。差官把总杨应春者谓 (第 194H 页)
彦华 曰。你国只保杨经理。不救石尚书。是何道理耶。石爷功劳。不及于杨镐耶。 天朝自当处置。你国救不救。都不 (第 194H 页)
相管。但你国道理则恐不宜如此没了人情耳。尔须传说宰相。转启 国王可也。 彦华 问曰目今朝廷论石爷当如何。差官答曰尔国谢恩奏本来后。当为处置。今未知如何云云。
十五日甲午晴。留馆。 (第 194H 页)
主事黄大节以抽查獭子开市事来馆。令 李彦华 南胤咸委告曰。小的等既已领赏。 …… (第 194H 页)
以 大朝会。不敢辞朝。望老爷速处。俾明日呈单。明明日诣辞。仍为发行如何。大节即依所告。分付馆夫。又招 李彦华 问曰海东诸国纪。称天皇者何人。称国王者何人。 (第 194L 页)
彦华 答曰。(缺)
十六日乙未小雨。午后大风。留馆。黄大节来馆。又抽查獭子开市。馆夫一人持来箭羽。潜与獭子 …… (第 194L 页)
故不能起程。还留馆中。日晚兵部听差官杨应春直来馆里。见谓臣等曰。俺昨日往刑部见石尚书言。适值朝鲜通官 李彦华。 传说陪臣。转启 国王救护之意云。则石爷一闻其言。眼泪另下。仍言我专为朝鲜。既不妄费朝廷钱粮。又不妄杀 …… (第 194L 页)
十八日丁酉。朝晴夕阴。早食后再往礼部。则余朱两郎日晚始坐。辞堂行礼后。余侍郎招通事 李彦华 谓曰。你陪臣归启 国王。天兵久留尔国。徒吃酒肉。不中用决矣。自今以后。尔国自当修筑城池。操鍊军兵。以 …… (第 195H 页)
自京回还。连续发向盘山。缘此车马不足。一行不得发行。只调送车辆。○宣大府骑兵七千三百馀名留在城中。令 李彦华 问其所以留之意。则答曰我们东征几年。万死一生。来足不到乡土。又被都御史中路搪留。使之防虏于北边。哀我 …… (第 196L 页)
米薄送之。用心极不好。所言至有不忍闻者。往往或有驱辱下人者。
十八日丁卯。晴大风。鞍山马主数人来言于 李彦华 曰前者先来李彦光等。骑坐本驿马二匹。前去辽东。 …… (第 198H 页)
次行终无置处。俺跟至江上。不见而还。此行闻你是彦光哥哥。吾等当拦住。与凭于兵备道云云。臣等不得已留。 彦华 起行抵辽东怀远馆。则团鍊使熙川郡守李慎,乾川权管吴兴祖等。率军马来候已八日云矣。日午辽东西边五十里地 …… (第 198L 页)
旗相报。村民颠倒▣▣▣烟台。臣等亦疾驱到馆。
十九日戊辰。又大风终日。车两自沙岭落后。因此留怀远馆。 李彦华 与马主。日暮亦来于城中。臣等令南胤咸为 (第 198L 页)
彦华 事书公文。委呈于都司。胤咸回言一大人曹烺三大人李茂功皆罢递。二大人宿应明升为掌印。二三大人时未差来云 …… (第 198L 页)
二十日己巳。朝阴午晴。早牌南胤咸入告都司衙门呈公文。则应明曰外国使臣一行之人。不可一日拦留。即放送 彦华。 仍喝退鞍山马主曰你乃呈公文则我当据此发文。付与使臣。令查送本马云云。○广宁御使请复旧辽阳之议。令 (第 198L 页)
李彦华 更问于辽东。则此非植创议。向者李成梁已先建白。将施行之。适因东 (第 198L 页)
令 李彦华 诣兵部打听。萧尚书适在火房。告曰小邦奏本上进。时日已多。而至今未闻如何。极为悯郁。敢 …… (第 188H 页)
下。故顷日会议之时。以 圣旨未下之意。并为申禀。到今 圣旨并为论下。当马上差人送文书。慰谕国 王矣。 彦华 曰所谓文书。敕书耶咨文耶。答曰 圣旨内移咨国 王矣。本部当一面马上差人专谕。一面你们归时付送咨文矣。 (第 188L 页)
彦华 曰然则查勘何以为之。答曰你国免了勘矣。只教徐给事会勘 天兵。叙功讫。于你国亦必有诏敕矣。 (第 188L 页)
彦华 又告曰小的前日堂呈之意则愿捧敕书去矣。答曰 圣旨内已为移咨矣。谁敢更题。尚书因辟左右谓曰倭贼过海已久 …… (第 188L 页)
朝诸老爷。亦以忠勤恭顺称之。 国王席槁待罪。今得昭释。此不该谢恩句当乎。你将此意说与陪臣。火速为之。 彦华 又告曰 国王席槁待 命。日急一日。今得蒙恩昭释。不胜感激。陪臣欲得火牌。先报 国王。敢请讨给。尚书即 …… (第 188L 页)
官李祯庆译官李彦光赍状启及会议呈文草回还。搢绅便览及各日通报。亦为付送。
二十六日丙子晴。留馆。○令 李彦华 复诣兵部。受来海东纪。因禀移咨迟速。则尚书出给答咨一道曰昨昨尔请火牌。不知已为差人先送乎。对曰昨已发 …… (第 189H 页)
多小未完之事。若蒙老爷一言。令礼部速为处置。则回行应在不日。而不敢望焉耳。尚书曰我当送人于礼部云云。 彦华 谢以退。答咨自有完本。录在别册。今不并载。
二十七日丁丑晴。留馆。○主事黄大节来馆。令南胤咸委禀曰陪 (第 189H 页)
臣等今此留馆。已阅月馀日矣。而昨者萧尚书又招通事 李彦华。 出给回咨一道。使事已完。别无他可延之事。望老爷衙门速为处置。使循例应 …… (第 189H 页)
事知译官打听。而已见前旨。无辞可托。欲申前日堂呈之意。更禀于萧尚书。而恐有何语。开口亦难。至二十六日 李彦华 持来答咨。臣等即开读之。则弁辞专揭丁应泰疏语。会议亦专指邢徐勘撤事宜。观其一篇措意。似非为 国王卞诬 …… (第 189L 页)
此本。瞢无一语而归。亦极未安。遂议为禀问之计。是日别具禀帖。早食后伺候于兵部。俄而萧尚书入来火房。令 李彦华 告曰陪臣等承受移咨。欲行叩谢。来此专候矣。尚书曰入来。因下椅子如前。进立门限。臣等进跪阶上。令 (第 189L 页)
彦华 禀曰小邦君臣。横被恶名。一朝蒙老爷善为敷 奏。快雪穷天极地之痛。陪臣等不胜感激。为此来谢。即行再拜三 (第 189L 页)
叩头。尚书举手答揖。仍称起来。又令 彦华 禀曰大部移咨。 天朝事体。固知非 …… (第 189L 页)
勘合之时。尔当讨去。回报 国王。但当尔国仰体 圣天子字小德意。晓谕臣民。自今以后。务尽臣子职分可也。 彦华 对曰老爷再三分付。谆谆郑重。陪臣等尤不胜感激。叩头以谢。叩讫。尚书即称起来。仍曰倭退已久。谢恩陪臣何 …… (第 190L 页)
件持来者。令下人誊书一册。你须为我查准见许云。规其册子。自头至尾。我国谚文翻译。皆为誊出矣。令南胤咸 李彦华 诣告曰陪臣留此。不日不月。受了移咨。又将一旬。望老爷于臧郎中处。或移帖或面议。夬速处置出送。不然俺等 …… (第 192L 页)
诣 阙领赏。提督主事黄大节入来。朝房门外俵给之。行两揖退来。是日主事以朱笔适批告示一张。委属可问。令 李彦华 禀曰老爷告示之意。泛举各馆序班及本馆副使约束等事。未知缘何事而有此晓谕也。大节初若有未解听 …… (第 193H 页)
之色。 彦华 再禀之。则大节曰这示乃为三卫獭子而为之。于你们本不相干。 (第 193L 页)
彦华 曰小的等常时来馆。则凡系于 天朝所以接遇远人之事。无大无小。陪臣必一一归启 国王。故玆敢反复详禀。大 …… (第 193L 页)
或星散市街。致生别衅。凡我属务思夷夏之防。各遵照一体奉行。
十四日癸巳晴。诣 阙谢 钦赏。令 李彦华 往兵部禀萧尚书曰。前日陪臣所禀会议。老爷有另单分付之教。今欲讨去回报 国王。尚书曰知道。即请职方司郎 (第 194H 页)
中杨应聘。论议良久后。招谓 彦华 曰我与同僚相议。则朝廷文书。私自抄出。传送外国。体面非轻。既有咨文。又写另单。似涉非便。你将此言。传 …… (第 194H 页)
自然知事体如此也。尚书又曰尔国谢恩奏本。何至今不来耶。你等若于路上相值其使。须以星夜快来事言之云云。 彦华 退来。时本部中门外有一听。差官把总杨应春者谓 (第 194H 页)
彦华 曰。你国只保杨经理。不救石尚书。是何道理耶。石爷功劳。不及于杨镐耶。 天朝自当处置。你国救不救。都不 (第 194H 页)
相管。但你国道理则恐不宜如此没了人情耳。尔须传说宰相。转启 国王可也。 彦华 问曰目今朝廷论石爷当如何。差官答曰尔国谢恩奏本来后。当为处置。今未知如何云云。
十五日甲午晴。留馆。 (第 194H 页)
主事黄大节以抽查獭子开市事来馆。令 李彦华 南胤咸委告曰。小的等既已领赏。 …… (第 194H 页)
以 大朝会。不敢辞朝。望老爷速处。俾明日呈单。明明日诣辞。仍为发行如何。大节即依所告。分付馆夫。又招 李彦华 问曰海东诸国纪。称天皇者何人。称国王者何人。 (第 194L 页)
彦华 答曰。(缺)
十六日乙未小雨。午后大风。留馆。黄大节来馆。又抽查獭子开市。馆夫一人持来箭羽。潜与獭子 …… (第 194L 页)
故不能起程。还留馆中。日晚兵部听差官杨应春直来馆里。见谓臣等曰。俺昨日往刑部见石尚书言。适值朝鲜通官 李彦华。 传说陪臣。转启 国王救护之意云。则石爷一闻其言。眼泪另下。仍言我专为朝鲜。既不妄费朝廷钱粮。又不妄杀 …… (第 194L 页)
十八日丁酉。朝晴夕阴。早食后再往礼部。则余朱两郎日晚始坐。辞堂行礼后。余侍郎招通事 李彦华 谓曰。你陪臣归启 国王。天兵久留尔国。徒吃酒肉。不中用决矣。自今以后。尔国自当修筑城池。操鍊军兵。以 …… (第 195H 页)
自京回还。连续发向盘山。缘此车马不足。一行不得发行。只调送车辆。○宣大府骑兵七千三百馀名留在城中。令 李彦华 问其所以留之意。则答曰我们东征几年。万死一生。来足不到乡土。又被都御史中路搪留。使之防虏于北边。哀我 …… (第 196L 页)
米薄送之。用心极不好。所言至有不忍闻者。往往或有驱辱下人者。
十八日丁卯。晴大风。鞍山马主数人来言于 李彦华 曰前者先来李彦光等。骑坐本驿马二匹。前去辽东。 …… (第 198H 页)
次行终无置处。俺跟至江上。不见而还。此行闻你是彦光哥哥。吾等当拦住。与凭于兵备道云云。臣等不得已留。 彦华 起行抵辽东怀远馆。则团鍊使熙川郡守李慎,乾川权管吴兴祖等。率军马来候已八日云矣。日午辽东西边五十里地 …… (第 198L 页)
旗相报。村民颠倒▣▣▣烟台。臣等亦疾驱到馆。
十九日戊辰。又大风终日。车两自沙岭落后。因此留怀远馆。 李彦华 与马主。日暮亦来于城中。臣等令南胤咸为 (第 198L 页)
彦华 事书公文。委呈于都司。胤咸回言一大人曹烺三大人李茂功皆罢递。二大人宿应明升为掌印。二三大人时未差来云 …… (第 198L 页)
二十日己巳。朝阴午晴。早牌南胤咸入告都司衙门呈公文。则应明曰外国使臣一行之人。不可一日拦留。即放送 彦华。 仍喝退鞍山马主曰你乃呈公文则我当据此发文。付与使臣。令查送本马云云。○广宁御使请复旧辽阳之议。令 (第 198L 页)
李彦华 更问于辽东。则此非植创议。向者李成梁已先建白。将施行之。适因东 (第 198L 页)
答卞可衡
答卞可衡(辛亥)
与卞可衡(壬子)
答卞可衡
答卞可衡(乙卯)
答 李仲实(寅光○乙巳) 答 李仲实
答沈应章(鹤焕○丙申)
答沈应章(丁酉)
答沈应章
答沈应章(己亥)
答卞可衡(辛亥)
与卞可衡(壬子)
答卞可衡
答卞可衡(乙卯)
答 李仲实(寅光○乙巳) 答 李仲实
答沈应章(鹤焕○丙申)
答沈应章(丁酉)
答沈应章
答沈应章(己亥)
顾而可提起此颓耶。小豚亲事。竟此敦成。私家之幸。然尊座既见欺于前。晦叔又踵后而见欺。良用愧怍耳。
答 李仲实(寅光○乙巳) 衰暮自废。无望于百为。而惟悬悬一念。未尝不在于英秀之相期者。况贤史天姿悫实。志气沉毅。却少世间许多 …… (第 463L 页)
可读奈何。匆匆不遑缕缕。
答 李仲实
十日联裾。竟成稠中之閒追逐。前书在丌。足当丽泽之益。心界纷扰。志气昏颓。诚始学通患。固当从事于居敬之 (第 464H 页)
答 李仲实(寅光○乙巳) 衰暮自废。无望于百为。而惟悬悬一念。未尝不在于英秀之相期者。况贤史天姿悫实。志气沉毅。却少世间许多 …… (第 463L 页)
可读奈何。匆匆不遑缕缕。
答 李仲实
十日联裾。竟成稠中之閒追逐。前书在丌。足当丽泽之益。心界纷扰。志气昏颓。诚始学通患。固当从事于居敬之 (第 464H 页)
圣旨。兵部会同部府九卿科道。看议来说。三十九衙门官员。会议于东阁。公一夜之间。搆草各衙门呈文。译官 李彦华,
写字官李海龙等。分写三十九件。翌晓。进呈于东阁。阁老以下诸官。填咽 阙庭。竞相取见。大加称奖。远近闻 (第 462H 页)
十八日丁亥。将发。有拨军数人来哄曰。先过通官等。李彦光等。以兵部火牌。骑拨马二匹。今过月馀。尚不见还。闻其兄彦华。随行来此。可置彦华为当。仍拘执 李彦华。
吾等许之。遂留 (第 446H 页)
彦华。 行未二十馀里。忽有一骑飞过。呼曰獭子来。令译官细问。则北边有獭子声息。沿塞列堡。皆竖旗戒严。道上行人 (第 446H 页)
。慌忙行走。吾等亦促鞭过首山岭。团练人马。来待岭下。去国经年。得睹故乡人面。政是千里他乡逢故人。权坐路傍。略设小饭。即入辽阳怀远馆。留待 李彦华 及车 (第 446H 页)
彦华。 行未二十馀里。忽有一骑飞过。呼曰獭子来。令译官细问。则北边有獭子声息。沿塞列堡。皆竖旗戒严。道上行人 (第 446H 页)
。慌忙行走。吾等亦促鞭过首山岭。团练人马。来待岭下。去国经年。得睹故乡人面。政是千里他乡逢故人。权坐路傍。略设小饭。即入辽阳怀远馆。留待 李彦华 及车 (第 446H 页)
附朝天录
渡江过凤凰城遇雨。(以下前稿)
斗岭河滞雨。奉次使令公(闵汝任)韵。
斗岭河。次 李知事(彦华) 韵。
途中。集唐诗。即分水岭。
路中。奉次振衣令公韵。
奉次振衣令公韵
盘山 渡江过凤凰城遇雨。(以下前稿)
斗岭河滞雨。奉次使令公(闵汝任)韵。
斗岭河。次李知事 (彦华) 韵。
途中。集唐诗。即分水岭。
路中。奉次振衣令公韵。
奉次振衣令公韵
盘山
渡江过凤凰城遇雨。(以下前稿)
斗岭河滞雨。奉次使令公(闵汝任)韵。
斗岭河。次 李知事(彦华) 韵。
途中。集唐诗。即分水岭。
路中。奉次振衣令公韵。
奉次振衣令公韵
盘山 渡江过凤凰城遇雨。(以下前稿)
斗岭河滞雨。奉次使令公(闵汝任)韵。
斗岭河。次李知事 (彦华) 韵。
途中。集唐诗。即分水岭。
路中。奉次振衣令公韵。
奉次振衣令公韵
盘山
渡江过凤凰城遇雨。(以下前稿)
鸭江回首梦依依。一入辽阳音信稀。谁识凤凰山上雨。多情沾洒使臣衣。
斗岭河滞雨。奉次使令公(闵汝任)韵。
雨声辽左夜如年。一盏青灯在壁前。吊古思乡头欲白。越吟安得不悽然。
斗岭河。次 李知事(彦华) 韵。 (第 161H 页)
渡江过凤凰城遇雨。(以下前稿)
鸭江回首梦依依。一入辽阳音信稀。谁识凤凰山上雨。多情沾洒使臣衣。
斗岭河滞雨。奉次使令公(闵汝任)韵。
雨声辽左夜如年。一盏青灯在壁前。吊古思乡头欲白。越吟安得不悽然。
斗岭河。次李知事 (彦华) 韵。 (第 161H 页)
谢赠梁上舍士亨持酒肴来访。口号。(上舍名千运。甲子冬。)
醉押口呼。赠晴沙令兄。
次张持国谢与芝峰令公同访(张维李睟光)
次清阴韵
李彦华 赠韵书新刊。不作编卷。连帖一张。甚便袖里藏阅。因寄诗以谢。
赠李黄涧硕基之任。押呼走笔。
醉押口呼。赠晴沙令兄。
次张持国谢与芝峰令公同访(张维李睟光)
次清阴韵
李彦华 赠韵书新刊。不作编卷。连帖一张。甚便袖里藏阅。因寄诗以谢。
赠李黄涧硕基之任。押呼走笔。
。春雨长新蔬。饥餐当食鱼。秋毫与泰山。不足同有馀。识者了忧乐。昧者苦烦促。唯君已办此。不惜资忠告。 李彦华
赠韵书新刊。不作编卷。连帖一张。甚便袖里藏阅。因寄诗以谢。
上世河出图。人文肇宣朗。折竹调律吕。作字 (第 232H 页)
上世河出图。人文肇宣朗。折竹调律吕。作字 (第 232H 页)
酬甑山倅(二首)
题屏间四时词(八首)
送性之赴咸平(丁卯夏)
浮碧楼(己巳)
次示舌官 李彦华
郊居即事
珍富驿。待使相(李敏求)不至。
赠觉暹上人
清河途中偶吟
平 …… 奉赆平安亚使还箕城
次奉仲氏(二首○乙丑夏)
挽赵端川(拨 丁卯冬)
次示舌官 李彦华(以下己巳春西行时) 过凌汉城怆怀(二首)
次赠洪汝时(宝)(○二首)
次示凤山倅
次李译(二首
题屏间四时词(八首)
送性之赴咸平(丁卯夏)
浮碧楼(己巳)
次示舌官 李彦华
郊居即事
珍富驿。待使相(李敏求)不至。
赠觉暹上人
清河途中偶吟
平 …… 奉赆平安亚使还箕城
次奉仲氏(二首○乙丑夏)
挽赵端川(拨 丁卯冬)
次示舌官 李彦华(以下己巳春西行时) 过凌汉城怆怀(二首)
次赠洪汝时(宝)(○二首)
次示凤山倅
次李译(二首
兹行异湘水。归去莫招魂。
浮碧楼(己巳)
令节踏青日。行人浮碧楼。风烟自不异。独我古今愁。
次示舌官 李彦华
衣碧草铺野。云红花满山。如何好时节。忽忽且愁颜。
郊居即事
落叶战庭际。浮云流太空。悠悠世上事。更觉 (第 8H 页)
浮碧楼(己巳)
令节踏青日。行人浮碧楼。风烟自不异。独我古今愁。
次示舌官 李彦华
衣碧草铺野。云红花满山。如何好时节。忽忽且愁颜。
郊居即事
落叶战庭际。浮云流太空。悠悠世上事。更觉 (第 8H 页)
清盖馀事。一生孝友又何加。遥知旅馆成长夜。却向鸡山掩绿萝。想得胡尘未宁静。壮心时复渡交河。
次示舌官 李彦华(以下己巳春西行时) 广大乾坤寄死生。几人今古保身名。清朝素望非卿月。碧海孤槎自客星。圣主息汥浑浃洽。方 (第 68L 页)
次示舌官 李彦华(以下己巳春西行时) 广大乾坤寄死生。几人今古保身名。清朝素望非卿月。碧海孤槎自客星。圣主息汥浑浃洽。方 (第 6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