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正一部
 而不德也互详字注(又干辨能事之称五代史刘铢传诸君可谓偻儸儿)(说文仙本字)(正字通攒)
(本字)(集韵与颠蹎𡘋同踬也唐书 李石
传晋君臣以怡旷致)傩古文(唐韵诺何切集韵囊) (第 71a 页)
 苪(又韵补叶苟起切音已楚辞九辩心摇悦而日兮然惆怅而无冀)十六增(字汇补苦基切音欺)
(方相)十七增(玉篇古文期字注详月部八画)(字汇补古文晨字注详日部七画)十八
(正字通俗字扬雄并州牧箴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颠靡不悴荒)(广韵颠或作唐书 李石
传晋)
(君臣以夷旷致覆) (第 17a 页)
 篇云惟纣罔有悛心又曰时哉不可失然后知人心
 已绝而天命已去于是诛其独夫而拯其民于涂炭
 也易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武王之谓也
  李石
曰周文王没后九年丁丑武王观兵于孟津又
 二年也己卯伐商编年历丁卯文王断虞芮之讼乃
 受天命后九年乙亥 (第 2b 页)
 兴平改元尚有十一年不应于未造石室之前梁上

 先有题字全蜀艺文志载 李石
成都府学十咏其石
 室诗注云汉孝景时太守文翁始作石室西为文翁
 稍南为高眹比文翁石室差大皆有石像蜀守 (第 95a 页)
  蹎仆颠匐㒹覆颠踣蹎䟺颠覆也 汉书贡禹傅诚恐
一旦蹎仆师古曰蹎音颠蹶踬也梁书王僧孺傅致
王府记室何炯书倾蹶必然颠匐可俟唐书 李石

晋君臣以夷旷以致㒹覆(汲古阁本刻作倾覆旧本作㒹)㒹即颠字 (第 2a 页)
    要胜于虚谈名理荒蔑古义者矣是书每卷
    标目之下皆题归云别集卷数自五十八至
    六十一盖当时编入全集如 李石方舟
集收
    易互体之例其序又称往为汇解二卷括其 (第 2b 页)
惠养之
术自然言足以为天下教动足以为天下法仁足以劝
善义足以禁非又何必宵衣旰食劳神惕虑然后致治
李石
为给事中累进户部侍郎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仍领度支它日紫宸殿宰相进及陛帝喟然而叹
石进曰陛下之叹臣 (第 53a 页)
庠各转一资内刘友端更与减
三年磨勘黄经臣王逵何景各更与减二年磨勘李翊
与减三年磨勘朱祐之梁昭庆江有度 李石
刘逢特与
各减五年磨勘张奭徐彦李敏各减七年磨勘依条比
折年月高震黄洙黄式与减五年磨勘依条比折年月
(第 23a 页)
  仕至潼川宪尝注山谷后山诗行于世新津有天
  社山故称天社任渊
方舟集五十卷 后集二十卷
  陈氏曰资阳 李石知几
撰石有盛名于蜀少尝客
  苏符尚书家绍兴末为学官乾道中为郎历麾节
  皆以论罢赵丞相雄其乡人也素不善 (第 13a 页)
  环以计擒贼官至训武郎县人感德立祠祀之

 二贤祠 万历浦江县志宋绍定知县李知退建祀
  梅节悯吕成公
  李石
二侯祠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宋会稽李知
  退新昌石孝陔相继为县令士民怀而祠之元至
  正十二年重建 (第 21b 页)
曹启光(信丰人)

  天启五年乙丑余煌榜

  万元吉(南昌人兵部主事)李綦隆(南昌人湖广参政) 李石
(丰城人御史)
陈以诚(靖安人福建副使)赵光忭(德化人蓟关总督兵部侍郎)龚廷献(金溪
人御史)
姚张 (第 51a 页)
  敖仙观(在新昌县步仙桥之西相传晋敖真人修炼之所久废里人为立路庭祠以存其旧)

  崇真观(在新昌县义钧乡晋许旌阳炼丹处久废惟丹井尚存)

  佑圣观(在新昌县治东北宋庆元间道士 李石
田募姚溉地建殿祀元武以镇白蛇之害)

  五云观(在新昌县天宝乡许旌阳曾游于此宋高安进士刘应龙有诗) (第 29b 页)
 九月以马希白诗才敏妙十吏书不能给召试之
十年六月亲出题试进士
太康五年六月放进士刘瓘等百一十三人
九年御前放进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
大安二年五月放进士张毂等二十六人
六年放进士文充等七十二人
八年放进士寇尊文等五十三人
寿隆元年放进士陈衡甫等百三十人

六年放进士康秉俭等八十七人
天祚帝乾统三年放进士马恭回等百三人
七年放 进士李石
等百人
九年放进士刘祯等九十人
天庆二年放进士韩昉等七十七人
  (臣/)等谨按辽之进士皆汉人契丹人 (第 30a 页)
  (图克坦克宁图克/坦恭赫舍哩执中)追赠者六人(宗杰宗敏宗雄宗/望大□图克坦贞)
  太傅二人(宗本萧/仲恭)太保五人(宗隽宗翰宗/固宗昂 李石)
太尉五
  人(鄂伦梧桐完颜匡/费摩达布萨师恭)追赠者二人(承晖富/察鼎寿)司徒一 …… (第 3a 页)
 所属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
金尚书省尚书令一人左右丞相各一人平章政事二
人左右丞各一人参知政事二人
 大定九年 李石
拜尚书令诏曰太后兄弟惟卿一人
 故命领尚书事军国大事涉于利害议其可否细务
 不烦卿也世宗在位几三十年 (第 60a 页)
  用即象数之合以證羲文之合以卦爻彖象之辞

  證互体演反对互体图例以备周易之遗而首之
  以河图洛书之辨 李石方舟
易学二卷
 石字 (第 22a 页)
知几
资阳人举进士仕至成都转运判官陆游
 老学庵笔记载其本名 (第 22a 页)
知几
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 (第 22a 页)
知几
为字
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二卷
 方平字师鲁号玉斋婺源人其学出于董梦程梦程 (第 22a 页)
  异端则褒贬自见盖春秋公天下之书学者当以
  公天下之心求之斯言也庶几得是非之公而圣
  人之志以弗晦焉已 李石
左氏君子例一卷 诗如例一卷 诗补遗一卷
 石见易类
  (臣/)等谨案左氏传多有君子曰字林栗指为刘歆 (第 4a 页)
  (臣/)等谨案是书旧题晋李石撰然书中称曾公亮
  得龙之脊王安石得龙之晴又陈正敏遁斋閒览
  曾慥集仙传均宋时书其为南宋时之 李石
明甚 (第 7a 页)
 斯张见史类

  (臣/)等谨按晋张华博物志 南宋李石
尝续之仍华旧目斯张
  更从而广之全改华之体例凡分门二十有二子目六十有七
李肇亨妇女双名记一卷
 肇 (第 13b 页)
  曰我当自勉不可累大王也行至良乡从者防之

  稍缓后得间即自杀
元妃张氏世宗纳为次室早卒大定二年追封宸妃进
惠妃十九年进元妃
元妃李氏南阳郡 李石
女大定元年封贤妃二年进贵
妃七年进元妃世宗感念昭德皇后不复立后元妃下
皇后一等在诸妃上大定二十一年薨 (第 18b 页)
 而以平州归宋则宋无不接纳平州遂为藩镇矣即
 后日金人加兵内用营平之军外藉宋人之援又何
 惧焉瑴又访于翰林学士 李石
亦以为然瑴乃遣张
 谦帅五百馀骑传留守令召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
 康公弼至滦河西岸数企弓等十罪皆缢杀之 …… (第 45a 页)
 官秩榜谕燕人复业恒产为常胜军所占者悉还之

 燕民既得归大悦 李石
更名安弼偕故三司使高党
 至燕京说王安中曰平州形胜之地张瑴总练之才
 足以御金人安燕境幸招致之毋令西 (第 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