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五年四月乙未帝崩十二年八月乙丑归殡于龙德
 宫十月丙寅葬永祐陵
 闻见录绍兴己未春徽宗梓宫归宰臣上陵名永固
 有 王铚
者言犯后魏明帝后周文宣二后陵名下秘
 书省参考如铚言遂改名永祐然汉平帝后汉殇帝 (第 30a 页)
(也徐铉草木图至谓雎鸠在河洲上为俦耦未尝移处是又傅会在河之洲一辞遂以为雎鸠之定)


(居也 王性之
又谓尝至田野见有鸟同巢而异室野人谓之关雎此尤傅会诗本谓鵈鸠之声关关)


(后人合关雎以为诗名尔安得 (第 24b 页)
 (有终二句夫自其初而言之人性皆善厉王之性亦/文武成康之性也而何不善之有要其终而观之则)

 (文武成康若彼其仁厚而厉王若彼其暴虐何也盖/文 王性之
者也武王身之者也成康困知勉行者也)
 (厉王自暴自弃者也惟其自暴自弃也故与之言仁/义之言则拒之而不信 (第 2b 页)
 轻浮但如近年后生巧于摹拟变换者所为不惟决

 非先秦古书亦非百十年前文字也如论河图巧亦
 甚矣惟其巧甚所以知其非古书也或云 王铚性之
 
姚宽令威多作赝书二人皆居越恐出其手又曰但
 观其书数篇与前后三序皆一手文字其前一篇托
 为刘向而殊不 (第 29a 页)
   荡首章
此章正意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二句夫自其初而言
之人性皆善厉王之性亦文武成康之性也而何不善
之有及要其终而观之则文武成康若彼其仁厚而厉
王若彼其暴虐何也盖文 王性之
者也武王身之者也
成康困知勉行者也厉王自暴自弃者也惟其自暴自
弃也故与之言仁义之言则拒之而不信与之行 (第 43a 页)
 据三持七巧亦甚矣唯其甚巧所以知其非古书也
 又以洛书为河图亦仍刘牧之谬尤足以见其为近
 世之作或云 王铚性之
姚宽令威多作赝书二人皆 (第 33b 页)
 旧簿校之才十之一耳古文尚书之亡非亡于永嘉
 而何哉余因叹前世之事无不可考者特学者观书
 少而未见耳 王铚
之言殆谓是与
 又按东晋元帝时梅赜上书者草庐之言实从孔颖 (第 6a 页)
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
北三十五里阳翟今禹州正周畿内地因再四慨叹前
世之事无不可考者特学者观书少而未见耳 王铚

言殆谓是与

微仲

微畿内国名孔安国传亦云尝思微子既国于此其长
子应曰微伯蚤卒有子名腯次子曰微 (第 31a 页)
石亦不复以齐古言告上也(温齐古事据日录二月二/十八日所载今移入此 王)
(铚
元祐补录蔡确傅云王安石方用事确揣知上有厌/安石意会上元驾出而宫中约嘉岐二王内宴从驾还)
(至禁门岐王 …… (第 13b 页)
有大用确意据/安石日录并中书密院两时政记载此事颇详嘉岐二)
(王从者实未尝居其间陈瓘论辨亦弗及也不知 王铚/
何所传闻疑铚增饰之附见当考陆佃所编安石文字)
(有三劄子皆论宣德门事今并附此其一曰臣今月十/四日从驾 (第 13b 页)
亦不载李定言方平镇救)
(轼据邵伯温闻见录方平疏取之本集镇疏未见刘安/世元城语录云方平疏亦不果投当考 王铚
元祐补录)
(沈括集云括素与苏轼同在馆阁轼论事与时异补外/括察访两浙陛辞神宗语括曰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 (第 22b 页)
礼仪使翰林学士邓润甫撰册文户部尚书王存书册
文礼部尚书韩忠彦书宝 (王性之
默记神宗初即位慨/然有取山后之志滕章敏首)
(被擢用所以东坡诗云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盖欲/委滕公以天 (第 2b 页)
逸反谓臣曲庇
如晦事属诬罔臣备位要近诚不欲与小臣计较是非
但恐谗口浸渍渐不可长伏望圣慈早赐施行(此据 王/铚
元祐)
(八年补录乃四月事今附月末/敦逸并辙三月末已有奏章) (第 14b 页)
 侍御史杨畏言伏睹近降指挥令两省各举台官两
员者风宪之任治忽所系人主耳目所寄之地可谓重
矣未闻令宰相属官举御史御史与宰执最为相关之
地执政已不自差而使其属举之其异于自差无几矣
诏前降两省举台官指挥更不施行 (王铚
元祐八年补/录五月事附见月) …… (第 23b 页)
事程颐闇狠不才于国无补及纯仁至畏又言纯仁自
颍昌府被召未入见而张盖过内门为不恭太皇太后
皆不听(此据 王铚
元祐八年补录增入铚又云太皇太/后觉言者观望吕大防苏辙意屡攻罢宰相执)
(政以纯仁旧德故召用待至国门始 …… (第 28a 页)
召用纯仁畏寻又言辙不可大用云(此据邵伯温辨/诬畏为辙地恐)
(未必然已见六年十月十八日并二十八日当与 王铚/
所录并考政目召范纯仁系十二日或改己未十三日)
(作是日/戊午)
辛酉资政殿大学士右光禄大夫知扬州张璪 (第 28b 页)
卒赠右
金紫光禄大夫赐绢五百疋谥简翼(此据王存墓志新/录阙璪传缘旧录)
(阙卷故也 王铚
补传亦当别修政目于二十八日书赠/璪金紫于七月十二日书赐绢五百疋璪墓志王存作)
(杂录第一/册有之) (第 28b 页)
 陨太守崔游申请为茔墓立碑自为制文表其门闾

 比之曹娥改其里曰上虞里
韩文乡朱文公韩文考异 王铚
以为公生于河中之永
 乐有韩文乡
芳酝监汲河以酿唐武德三年置贞观十年废
河东旧驿北百里黄河护岸上今曰 (第 26b 页)
  以洛书为河图亦仍刘牧之谬尤足以见其为近

  世之作或云 王铚性之
姚宽令威多作赝书二人
  皆居越中恐出其手然又恐非其所能及如子华
  子者今亦未暇详论其言之得失但观 (第 11a 页)
  陈氏曰称柳宗元撰龙城谓柳州也罗浮梅花梦

  事出其中唐志无此书盖依托也或云 王铚性之
  

  朱子语录曰柳文后龙城录杂记 (第 19b 页)
王铚
所为也子
  厚叙事文字多少笔力此记衰弱之甚皆寓古人
  诗文中不可晓知底于其中似暗影出
唐朝新纂三 …… (第 19b 页)
  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关子
  东为秦集序云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正谓是
  也何子楚云续萱录乃 王性之
所作而托名他人
  今其书才有三事其一曰贾博谕一曰全若虚一
  曰元撰详命名之义盖取诸子虚亡是公云 (第 21a 页)
  陈氏曰沈括撰
续清夜录一卷

  陈氏曰 王铚性之

苔川子所记三事一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三事者勃窣姑王立林果毅皆
  异事也末有韩虫儿一事是欧阳公 (第 13a 页)
 陈氏曰司农少卿安陆王得臣彦辅撰嘉祐四年
  进士其序称政和乙未行年八十自号凤台子盖
  王昭素之后 王铚性之
之伯也挥麈录误载 …… (第 2b 页)
  毁讦虽范文正亦不免或云实魏泰所作托之圣

  俞 王性之
辨之甚详而邵氏闻见后录乃不然之
  邵氏曰梅尧臣著碧云騢当昭陵时天下大臣惟
  杜祁公衍富郑公弼韩魏 (第 4b 页)
公琦欧阳公脩无贬外
  悉讥诋之无少避范仲淹亦在诋中以仲淹微时
  常结中书舍人范仲尹因以破家仲淹既贵略不
  收恤 王铚
不服以为魏泰伪托尧臣著此书铚跋
  范仲尹墓志云近时襄阳魏泰者场屋不得志喜
  伪作他人著书如志怪集 …… (第 4b 页)
  墓志庶几知泰乱是非之实至此也则其他泰所
  厚诬者皆迎刃而解可尽信哉铚犹及识泰知其
  从来最详张而明之使百世之下仲淹不蒙其谬
  焉颍人 王铚
题博以为不然亦书其下使仲淹不 …… (第 5a 页)
  李氏曰碧云騢一书凡庆历以来名公钜卿无不
  讥诋世传此书以为出于梅尧臣怨怼之口其后
  诸公论议多矣如叶梦得 王铚
则以为非尧臣所
  为而邵博乃疑其诗以为尧臣之意真有所不足
  遂以此书为实出于尧臣今以魏泰东轩笔录 …… (第 6a 页)
  陈氏曰蔡绦撰谪郁林博白时所作
侍儿小名录一卷 续一卷
  陈氏曰序题朋溪居士而不著名氏始洪炎玉父
  集为此书 王铚性之
温豫彦几续补今又因三家 (第 12b 页)
  建中靖国初布在相位奉诏为景灵西宫碑纡之

  笔也建炎绍兴之际将漕江浙入为司农少卿知
  信衢州以卒汪彦章志其墓孙仲益序其文 王铚
  性之
其婿也
  孙鸿庆序公文章固守家法而学诗以母夫人鲁
  国魏氏为师句法清丽绝去刀尺有古诗之风黄
   …… (第 1b 页)
  秦适相先后三子登词科俱显贵
东窗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鄱阳张广彦实撰与吕居仁为
  诗友其在西掖当绍兴十一年
雪溪集略八卷
  陈氏曰 汝阴王铚性之
撰国初周易博士昭素之
  后也其父萃乐道尝从欧公学铚为曾纡婿尝撰 (第 9a 页)
  之子而常同子正之婿也与之受知于子正一朝
  背之士论不齿周南仲尝为作传道其实如此所
  传康伯可词鄙亵之甚此集颇多佳语陶定安世
  为之序 王性之
苏养直皆称之而其人不自爱如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