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小學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介凶吉之间檀弓所谓祥而缟是月禫间传所谓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是也是月禫者谓大祥之后则)
(服禫服禫服者素缟麻衣是也禫祭者服终而 释吉/ 卜日以祭案唐韵释曰禫者除服祭也郑玄曰禫者)
(澹澹然平安之意此指禫祭非言服也即仪礼所谓/中月而禫间 (第 18b 页)
传所云禫而纤无所不佩是也纤者吉)
(服正与鲁论去丧无所不佩之义同盖既祭而 释吉/ 故禫服曰是月禫祭曰中月由此言之再期而大祥)
(复间一月而禫要以二十七月为断矣案会典载品/官丧礼本性 (第 18b 页)
理家礼之说曰期而小祥设次陈练服)
(再期而大祥设次陈禫服大祥后中月而禫卜日祭/而 释吉 焉石梁王氏曰二十七月禫祭徙月则乐矣)
(徙月者二十八月其禫祭不言设次陈服者盖小祥/即易练服大祥即易 (第 18b 页)
禫服禫祭即易吉服此正合于)
(禫而纤无所不佩之义然禫祭在二十七月卜吉则/行不限于何旬也卜日而祭祭已则 释吉 矣所以知) (第 18b 页)
(禫而 释吉 不踰二十七月者盖古者不独三年之丧/有禫为母妻服期者亦有之故杂记曰十一月而练)
(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 (第 19a 页)
(服禫服禫服者素缟麻衣是也禫祭者服终而 释吉/ 卜日以祭案唐韵释曰禫者除服祭也郑玄曰禫者)
(澹澹然平安之意此指禫祭非言服也即仪礼所谓/中月而禫间 (第 18b 页)
传所云禫而纤无所不佩是也纤者吉)
(服正与鲁论去丧无所不佩之义同盖既祭而 释吉/ 故禫服曰是月禫祭曰中月由此言之再期而大祥)
(复间一月而禫要以二十七月为断矣案会典载品/官丧礼本性 (第 18b 页)
理家礼之说曰期而小祥设次陈练服)
(再期而大祥设次陈禫服大祥后中月而禫卜日祭/而 释吉 焉石梁王氏曰二十七月禫祭徙月则乐矣)
(徙月者二十八月其禫祭不言设次陈服者盖小祥/即易练服大祥即易 (第 18b 页)
禫服禫祭即易吉服此正合于)
(禫而纤无所不佩之义然禫祭在二十七月卜吉则/行不限于何旬也卜日而祭祭已则 释吉 矣所以知) (第 18b 页)
(禫而 释吉 不踰二十七月者盖古者不独三年之丧/有禫为母妻服期者亦有之故杂记曰十一月而练)
(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 (第 19a 页)
示戒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比志卦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以九五明卦义并占
比吉也言比有吉义比辅也释卦名义下顺从也 释
吉
占程正叔曰亲辅也林黄中曰辅当为傅今附传
写之讹李氏曰比之所以吉者以下相比辅而顺从
也郭子和曰天下 (第 14a 页)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比志卦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以九五明卦义并占
比吉也言比有吉义比辅也释卦名义下顺从也 释
吉
写之讹李氏曰比之所以吉者以下相比辅而顺从
也郭子和曰天下 (第 14a 页)
商亦自有说太甲宅忧
之主不知崩于何时要以三年通丧断之据书三祀十
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则此时 释吉 必
元祀前一年某月崩也天子七月而葬则七月以前梓
宫在殡嗣王不可遽离又伊训曰予不狎于不顺则不
顺之事为 …… (第 140a 页)
居忧以为天下宗主及既殡遂麻
冕黼裳称王受册命同瑁而即位矣既尸天子受诸侯
之奠贽作诰报之君臣之分已定乃 释吉 凶之服行丧
礼自乙丑至癸酉九日之间已行即位之礼斯周公之
旧典夫子定书取之以存周制周公孔子岂不知君父 (第 143b 页)
之主不知崩于何时要以三年通丧断之据书三祀十
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则此时 释吉 必
元祀前一年某月崩也天子七月而葬则七月以前梓
宫在殡嗣王不可遽离又伊训曰予不狎于不顺则不
顺之事为 …… (第 140a 页)
居忧以为天下宗主及既殡遂麻
冕黼裳称王受册命同瑁而即位矣既尸天子受诸侯
之奠贽作诰报之君臣之分已定乃 释吉 凶之服行丧
礼自乙丑至癸酉九日之间已行即位之礼斯周公之
旧典夫子定书取之以存周制周公孔子岂不知君父 (第 143b 页)
吉者免祸而已象曰顺以则圣人举动上顺天心
下顺人事虽事越寻常道无轨迹要不踰于法度
所以杜天下邪行径窦之念也顺以则单 释吉 字
非顺非则纵免于祸何吉之有文王出羑里之事
可以当之(私/记)
来矣鲜曰左右二字以体而言则左阳 (第 24a 页)
下顺人事虽事越寻常道无轨迹要不踰于法度
所以杜天下邪行径窦之念也顺以则单 释吉 字
非顺非则纵免于祸何吉之有文王出羑里之事
可以当之(私/记)
来矣鲜曰左右二字以体而言则左阳 (第 24a 页)
大舆坎为木多节故取此象)上既以比辅乎下下自以顺从乎上以比而得人心之归往是以吉也(辅字释比从坎取象顺从 释吉
在坤取象首三句诸解纷纷皆苦牵强重复总因比辅看作下之亲附是以下顺从句竟如赘疣也)原筮元永贞无咎者此卦与 (第 12a 页)
弼之说而与此相反此以理言彼则以势言也亦不
指何爻为前禽今以六画之象观之当依蔡节斋以
上六为前禽上使中 释吉 字谓九五在上以中使中
所以吉也平庵项氏曰春秋传服则舍之舍置也不
必用上声读又曰使与师六五同师五使 (第 20a 页)
指何爻为前禽今以六画之象观之当依蔡节斋以
上六为前禽上使中 释吉 字谓九五在上以中使中
所以吉也平庵项氏曰春秋传服则舍之舍置也不
必用上声读又曰使与师六五同师五使 (第 20a 页)
革所以去弊未当革而遽往则其往为贪功竞进变
更纷纷适以滋弊耳何嘉之有必往于巳日当革之
时则其行有嘉美之功行释征字嘉 释吉 无咎
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之往也既稽之众论至于三而皆合矣又将何之之
释征字
改命之吉信志也 (第 15a 页)
更纷纷适以滋弊耳何嘉之有必往于巳日当革之
时则其行有嘉美之功行释征字嘉 释吉 无咎
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之往也既稽之众论至于三而皆合矣又将何之之
释征字
改命之吉信志也 (第 15a 页)
溺于所安矣不有齐姜子犯之贤安有霸晋之事然
后知二阴果足以溺人圣人永贞之戒信不诬也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此 释吉 意终莫之陵则三能全其守而吉矣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四与初相贲者乃为九三之所隔而不得遂故皤 (第 22a 页)
后知二阴果足以溺人圣人永贞之戒信不诬也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此 释吉 意终莫之陵则三能全其守而吉矣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四与初相贲者乃为九三之所隔而不得遂故皤 (第 22a 页)
无咎之辞皆备矣故吉凶者言乎卦爻中之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卦爻中之小疵也无咎者善乎卦爻中
之能补过也此释彖爻之名义又 释吉 凶悔吝无咎
之名义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
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第 11b 页)
悔吝者言乎卦爻中之小疵也无咎者善乎卦爻中
之能补过也此释彖爻之名义又 释吉 凶悔吝无咎
之名义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
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第 11b 页)
即大象所谓反身修德也利见大人者就正有道亦
修德分内事也得中指二五当位指二爻以至上爻
当位释贞以正邦 释吉 盖得中以正其身就有道以
成其德德盛而人自化其身正而家国天下莫不皆
正矣窃按东北阳方君子致君泽民之 (第 45a 页)
修德分内事也得中指二五当位指二爻以至上爻
当位释贞以正邦 释吉 盖得中以正其身就有道以
成其德德盛而人自化其身正而家国天下莫不皆
正矣窃按东北阳方君子致君泽民之 (第 45a 页)
皆卦爻辞之通例也彖爻中吉凶悔吝无咎之辞皆
备吉凶者言卦爻中之得失悔吝者言卦爻中之小
疵无咎者善卦爻中之能补过此释彖爻之名义又
释吉 凶悔吝无咎之名义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
乎辞
上文已释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名 (第 11a 页)
备吉凶者言卦爻中之得失悔吝者言卦爻中之小
疵无咎者善卦爻中之能补过此释彖爻之名义又
释吉 凶悔吝无咎之名义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
乎辞
上文已释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名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