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宋宋太府尺即黄帝尺以大泉之径为九分今营造尺即唐大尺
尺以开元钱之径为八分宋尺之八寸一分为今尺之八寸













  今 宋黄钟
在宋尺为九寸在今尺为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丝
尺今黄钟在今尺为九寸在宋尺为九寸一分一釐二毫五丝 (第 15b 页)
 (不可极乐极生悲大夫忧/之而赋鼓钟似有先见)
鼓钟将将(叶阳韵/七羊翻)淮水汤汤(阳韵/音伤)忧心且伤(阳/韵)(丰氏/本作)
(叔后/同)人君子怀允不忘(阳韵亦赋而兴也击鼓为鼓而/击钟 称鼓者以击之义通也)

(字从攴攴者小击也从又为意以卜得声与乐器之鼓/从支不同支字从手持半竹亦象其手击之也从壴者)
(象陈乐立而上见之形也孔颖达云以鼓瑟鼓琴类之/故鼓钟为击钟也钟当作钟乐钟也字从童以其为秋)
(分之音物穜成之时也与酒 器之钟
不同彼字从重乃/慎重之意所以寓戒也解见关雎篇孔云乐器多矣必)
(以钟为首而先言之者以作乐必击钟左传谓 …… (第 11b 页)
康成亦从之误矣陈云磬立秋之音夷则之气)
(也其用编之则杂而小离之则特而大叔之离磬则专/簴之特磬非十二 器之
编磬也周官磬师掌教击磬击)
(编钟言编钟于磬师则知有编磬矣大则持县小则编/县仪礼鼗倚于颂磬西纮所谓纮 (第 15b 页)
 (者辗之过侧者转之留皆卧不/安枕之意言无时不尽其思也)
参差荇菜左右采(此礼/反)之窈窕淑女琴瑟友(羽已/反)之参
差荇菜左右芼(毛报反/又音邈)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器之钟
从/童以其秋分)
(之音物穜成之时也酒 (第 6a 页)
器之钟
从重乃慎重之意所以/寓戒也今考石经钟鼓之钟亦从重乐 (第 6a 页)
器之
鼓从支鼓)
(舞之鼓从攴攴音朴击也/仐概从支不复从攴误矣)(五教切/又音洛)(此章据今始得/而言 …… (第 6a 页)
 (不永伤而已若徒言后妃思念文王亦人情之常/何足云志 朱子谓此诗羑里拘幽之日而作)
采采卷(古泫/切)耳不盈顷(音/倾)筐嗟我怀(从心从□从氺/从衣俗从怀非)
(音/致)彼周行(叶杭非赋也采捋取也采采诗家常语不/必言 一采卷耳即今苍耳多刺丛生形)
 (如鼠耳可为曲糵顷筐竹 器之
小而褊者怀人所思/之人谓文王也寘置周行大道也卷耳易得顷筐易) (第 8b 页)
曲黄钟宫大吕角太簇徵应钟羽各一成元制黄
钟宫乃至三成大吕角太簇徵应钟羽各三成以合九
变今所奏迎神第用 宋黄钟
一曲而调改太簇羽以义
揆之九成固繁一奏则太迫矣且一奏初动而赞者即
唱鞠躬是音乐未畅而神已来歆既不焫萧 …… (第 42a 页)
币于祢释币于行与夫息民
祈以币大灾奉玉币之类不一而足凡用币之礼其色
则天地四方各象其类大宗伯云各放其 器之
色是也
宗庙则玄纁杂焉聘礼制玄纁注以为玄纁之率玄居
三纁居二是也其数则十端为束曾子问裨冕执束帛
升聘 …… (第 44b 页)
器云天子之豆二十
有六诸公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掌客所
载则上公豆四十侯伯三十二子男二十四盖礼 器之

豆用数也掌客之豆陈数也聘礼致饔饩于上大夫堂
上八豆西夹六豆此其證也而总之以多为贵贵贵之
义也乡老六十 …… (第 71b 页)
增设副尊以示敬慎愚谓古者设一器必有一 器之

如春祠朝(阙/)  献尊王醴之馈献用两象尊后酌之
皆有罍诸臣(阙/) 其量则彝受二斗尊受五斗罍受 (第 77a 页)
 杨缵继翁      合 王楠木叔
亦 岳珂肃之      任 柯丹丘
定 林淳太和         黄钟器之
  郑士懿         蔡戡定夫
  汪一龙远翔   元   李献卿钦止
志 郑颖茂叔      …… (第 20b 页)
  赵鼎臣承之     谷 李智远
桂 诸葛(阙/)如晦       黄澹斋
  刘诜桂翁    元
习 印应雷德豫     易 卓(阙/) 器之  

道 宋敏求次道 北   酒 赵育去病
蠹 吴仁杰南英     橘 秦鼎    元 …… (第 31a 页)
  孙瓛廷璧      颐 刘应时良佐

臞 刘安世 器之 
北    王份文孺
  敖陶孙器之      梅鼐    元
力 朱正中      在 谭宣子明之 (第 51b 页)
王居正著

《周礼解义》 卷
漳州黄颖著

《周礼辩疑》 卷
德兴董浚著

《周礼集解》 卷
兴化 黄钟器之


《周礼辩》一篇
金杨云翼著。云翼,字之美,乐平人。初学语,即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
正著。

《周礼解义》 卷
漳州黄颖著。

《周官辨疑》 卷
德兴董浚著。

《周礼集解》 卷
兴化 黄钟器之
著。

《周礼辨》一篇
金杨云翼著,云翼,字之美,乐平人,初学语即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
又深,凡有模拟,彷佛似之。

《王以道诗集》 卷
太和诗韵度閒旷一如其人。

《杜诗注释》 卷
兴化 黄钟器之
著。

《丁亥诗集》五卷
刘因著。天资绝人,日记千百言,隐居教授,随材皆有成就,学者称为静修先生。
峰高耸,宜远眺,故名。
石所山 在县城外东北六十里。山高数千仞,盘绕百馀里。其巅有石如笏,高三丈许。 宋黄钟
建书堂其麓。宋林光朝刘夙尝游此,曰:天下佳山水未有如鲤湖石所者也。上有云居岩,古篆百馀字,如龙蛇纠缠
宋尺今尺
宋太府尺,即黄帝尺。以大泉之径为九分,今营造尺,即唐大尺,以开元钱之径为八分。宋尺之八寸一分,为今尺之八寸。 宋黄钟
在宋尺为九寸,在今尺为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丝。今黄钟在今尺为九寸,在宋尺为九寸一分一釐二毫五丝。
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