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先恍惚见受享者皆佩刀正坐而裹章服者列位其傍/愕然以语保者保者始告以实自是当祀必先祀其)
 (所生而后祀其所为后者/云命后者不可不知也)
 辽史耶律隆运传隆运本姓韩名德让 西南面招讨
 使匡嗣
之子也赐姓名薨无子清宁三年以魏王塔
 布子页噜为嗣天祚立以皇子额噜温继之
    蕙田案隆运本宗韩氏 (第 27a 页)
南面招讨使保宁时尝命之河东索吐蕃
 户
耶律善补乾亨元年大同军节度使
耶律学古乾亨二年彰国军节度使 韩匡嗣
乾亨中西南面招讨使
韩德 (第 50a 页)
匡嗣
子西南面招讨使后迁大同军节度使
韩郭三德凝子天德军节度使 (第 50a 页)
  异姓封爵(凡姓耶律而非皇族/者亦俱列入此类)
鲁国公韩延徽太宗时封穆宗应历九年卒
魏王赵延寿太宗初封燕王会同初封魏王世宗天禄
二年卒
悊郡开国公高模翰太宗会同间封穆宗应历九年卒
郑国公耶律舒噜南京人圣宗统和八年封
秦王高勋世宗应历初封赵王景宗保宁元年封秦王

八年除名
赵国公韩德枢延徽子(当在穆宗时/封封年未详)景宗保宁元年卒
魏王萧思温景宗保宁元年封从帝猎闾山为贼所害
邺王韩匡美初封魏国公景宗保宁三年进封
彭城郡王刘继文(继文汉蒋也与宋/战败汉亡来奔)景宗乾亨元年封 秦王韩匡嗣
耶律隆运父初封燕王景宗乾亨元年十
二月降封秦王二年卒
楚国公耶律鸿观约尼氏之后圣宗统和十三年封开 …… (第 18b 页)
  二人也以列传考之辽之封号不妨同时重复耳
楚王王继忠圣宗开泰五年(传中脱年号以时考/之当是开泰五年)封琅
琊郡王六年进封楚王赐国姓太平三年致仕卒
燉煌郡王曹顺(回鹘人沙/州节度使)圣宗开泰八年封

兰陵郡王丁振圣宗太平三年封
齐王萧孝穆圣宗太平三年封燕王十年封东平王(传/缺)
(载封东平/事从纪增)兴宗即位徙 秦王
重熙六年进吴国王九年
徙楚王十一年徙齐王寻卒
陈王张俭圣宗太平六年封韩王兴宗立徙封陈王重
熙十二年卒 …… (第 20a 页)
人/名馀无可考封年未详)
丰国王萧孝友孝穆弟兴宗重熙元年封兰陵郡王八
年进陈王十年进吴王后进赵王燕王 秦王
道宗清宁
初进封丰国王坐子胡睹逆谋伏诛 (第 20b 页)
年春正月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
王故事表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
健怒曰吾岂堪为 秦王
邪且晋使未返我之官爵非汝
曹所知也既而密使梁安讽玄硕 (第 65b 页)
 德昭退而自刎帝闻之惊悔往抱其尸哭曰痴儿何

 至此耶追封魏王(谥曰/懿)
九月辽寇镇州都钤辖刘廷翰等合击大破之
 辽遣 南京留守韩匡嗣(延徽/之子)
与耶律沙耶律休格侵
 镇州报围燕之役军于满城(本后周永乐县隋改/满城今属保定府)西
 方陈官军诈降 (第 20b 页)
匡嗣
欲纳之休格曰彼气甚锐疑诱
 我也可整众待之 (第 20b 页)
匡嗣
不听俄而刘廷翰陈于前崔
 彦进潜师蹑其后李汉琼崔翰赵延进(澶州顿/邱人)兵继
 至合击之辽军大溃追至 (第 20b 页)
遂城(注见/前)斩获万计 匡嗣

 
弃旗鼓遁去独休格整兵而退
以杨业为代州刺史
 业即汉建宁节度使刘继业帝克太原闻其勇召见
 复姓扬氏止 (第 20b 页)
之精者也为王计者周于秦因善之不
于秦亦言善之以疏之于秦周绝于秦必入于郢矣
战国策宜阳之役楚畔秦而合于 韩秦王
惧甘茂曰楚
虽合韩不为韩氏先战韩亦恐战而楚有变其后韩楚
必相御也楚言与韩而不馀怨于秦臣是以知其御也 (第 6a 页)
 秦攻宜阳周君为周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

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
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
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
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
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
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
胜则死不如背秦 …… (第 6b 页)
蔡厹由惑之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
而实囚之也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恐一日之亡国而忧
大王楚王乃说 谓 秦王
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 (第 8a 页)
 (世民深惜之曰道玄尝从吾征伐见吾深入贼陈心/慕效之以至于此为之流涕世民自起兵以来前后)
 (数十战常身先士卒轻骑深入/虽屡危殆而未尝为矢刃所伤)
  发明(前书命秦齐二王击黑闼继书 秦王
破黑闼/则成功者秦王也至此上书遣元吉而下书)
  (道元败没则元吉受任为无功矣唐祖是时盖默/忌秦王功 (第 61a 页)
夫权御史中丞权中丞始此 丙午辽 南京留守燕王
韩匡嗣
与耶律沙耶律兴格入寇以报围燕之役镇州
都钤辖云州观察使刘廷翰帅众御之先阵于徐河崔
彦进潜师出黑芦堤北 (第 20a 页)
缘长城口衔枚蹑敌后李汉琼
及崔翰亦领兵继至(通鉴续编云辽师军于遂城西方/阵宋师请降 韩匡嗣
欲纳之耶律)
(兴格曰彼气甚锐疑诱我也可整众待之 (第 20a 页)
匡嗣
不听俄而宋将前后合击云云附记)先是帝以阵
图授诸将俾分为八阵大军次满城敌骑坌至右龙武
将军赵延进乘高 …… (第 20a 页)
兵奔溃悉走西山投坑谷中追奔至遂城斩首万馀级
获马千馀匹生擒其将三人俘老幼三万口及兵器军
帐羊畜甚众 匡嗣
弃旗鼓遁回馀众走易州独兴格整
兵而战辽主怒 (第 21a 页)
匡嗣
将诛之萧后力救得免以兴格为
南面大王总戍南兵 冬十月庚午镇州捷书闻帝手
诏褒之 乙亥齐王廷美进封秦王 (第 21a 页)
  平兴国四年其秋七月高梁河之战癸未甲申宋
  辽二史干支悉合惟涿州驴车之遁宋史则讳而
  不书
增九月己卯 燕王韩匡嗣
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
监军特里衮休格南院大王色珍权奚王穆济等各率
所部兵南伐冬十月乙丑 (第 19b 页)
韩匡嗣
与宋兵战于满城败
绩辛未太保舒苏与宋兵战于火山败之是冬驻跸南 (第 19b 页)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而自行边至高平元
昊果遣众寇渭州薄怀远城琦乃趋镇戎军尽出其兵
以御之 辽韩匡嗣
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耶律休格率本
部兵 (第 18a 页)
匡嗣
等战于满城翌日将复战宋人请 (第 18a 页)
匡嗣

信之休格曰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宜严兵
以待 (第 18a 页)
匡嗣
不听休格引兵凭高而视须臾南兵大至鼓
噪疾 (第 18b 页)
匡嗣
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
休格整兵进击敌乃却
元郭侃征西屡捷至大房其将珠苏尔致书请降左右
(第 18b 页)
辽耶律和克使宋还言宋人必取河东合先事以为备 韩匡嗣
诋之曰宁有是耶已而宋人果取太原乘势逼
(第 14a 页)
匡嗣
与南府宰相沙特哩衮休格侵宋军于满城方
阵宋人请降 (第 14a 页)
韩匡嗣
欲纳之休格曰彼军气甚锐疑诱
我也可整顿士卒以御 (第 14a 页)
韩匡嗣
不听俄而宋军鼓噪薄
我众蹙践尘起涨天 (第 14a 页)
韩匡嗣
仓卒谕诸将无当其锋众
既奔遇伏兵扼要路 (第 14a 页)
韩匡嗣
弃旗鼓遁其众走易州山
独休格收所弃兵械全军还又重熙时征夏国萧惠自 (第 14a 页)
故仇甘茂六年秦归武遂于 韩秦王
疑甘茂之以武遂
解于朋也杜聊(韩/人)为朋谓 (第 2b 页)
秦王
曰朋也愿因茂以事王
(若朋与茂善以/实 (第 2b 页)
秦王
之疑) (第 2b 页)
秦王
大怒于甘茂公子几瑟与公子咎
争国几瑟亡在楚十二年楚欲复几瑟围雍氏韩借救
于秦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朋曰子 (第 2b 页)
以秦为且救韩乎
对曰 秦王
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以入攻楚出兵于三
川以待公殆不合军于南郑矣(言不与/楚战)朋曰奈何对曰 (第 2b 页)
秦王
必祖张仪之故谋楚威王攻梁张仪 (第 2b 页)
秦王
曰与 (第 2b 页)
还以石守信刘遇从征失
律贬之 乙巳帝至自范阳 九月丙午契丹寇镇州
都钤辖刘廷翰等合击大破之是时契丹遣 南京留守
韩匡嗣
与耶律舒耶律兴格侵镇州报围燕之役军于
满城西方阵官军诈降 (第 17b 页)
匡嗣
欲纳之兴格曰彼气甚锐
疑诱我也可整众待之 (第 17b 页)
匡嗣
不听俄而刘廷翰阵于前
崔彦进潜师蹑其后李汉琼崔翰赵延进兵继至合击
之契丹军大溃追至遂城西大败之斩首万 …… (第 17b 页)
三将马万匹 匡嗣
弃旗鼓遁去独兴格整兵而退
五年三月契丹兵十万寇雁门代州刺史杨业领麾下
数百骑自西陉出至雁门北口南向击 (第 18a 页)
   (真伪遽尔不悦因以不行功赏何其心之私邪在/他人且不可况皇侄乎然则以怒而激德昭之死)
   (其有负于太/祖也深矣)
九月契丹寇镇州都钤辖刘廷翰等合击大破之
 (契丹遣 南京留守韩匡嗣
与耶律沙耶律休格侵镇/州报围燕之役军于满城西方阵官军诈降 (第 22a 页)
匡嗣
欲)
  (纳之休格曰彼气甚锐疑诱我也可整众待 (第 22a 页)
匡嗣/
不听俄而刘廷翰阵于前崔彦进潜师蹑其后李汉) (第 22a 页)
  (琼崔翰赵延进兵继至合击之契丹军大溃追至遂/城斩获万计 匡嗣
弃旗鼓遁去独休格整兵而退)
 以杨业为代州刺史
  (业夲汉建雄节度使刘继业帝克太原闻其勇召见/复杨 (第 22b 页)
 (悦及还汴故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帝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帝闻之惊)
 (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追封魏王谥曰懿子五人)九月刘廷翰等大败
 辽师于遂城(辽主遣 南京留守燕王韩匡嗣
与耶律/舒耶律休格伐宋报围燕之役军于遂)
 (城西方阵宋师请降 (第 3a 页)
匡嗣
欲纳之休格曰彼气甚锐/疑诱我也可整众待之 (第 3a 页)
匡嗣
不听俄而宋将刘廷翰)
 (崔彦进李汉琼等分道前后合击辽师大溃死者万/计 (第 3a 页)
匡嗣
弃旗鼓遁去馀众走易州独休格整兵而战)
 (宋师乃退辽主怒 (第 3a 页)
匡嗣
将诛之萧后力/救得免以休格为南面大王总戍南兵)以杨业为代 (第 3a 页)
 敌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行宫
 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竟以前创之故弃
 天下
九月己卯 燕王韩匡嗣
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
军特哩衮休格南院大王色珍权奚王穆济等各率所部 (第 11a 页)
衍无事也(不得/事权)
众尽(谓死/伤多)怨之深矣(使茂久攻二/人持之故也)
宜阳之役楚畔秦而合于 韩秦王
惧甘茂曰楚虽合韩
不为韩氏先战韩亦恐战而楚有变其后(变背约也楚/时助韩兵在) …… (第 29a 页)
大事记谓郝显奭郝奭在秦为一人愚)
(谓赫即郝也然其事亦多与衍𩔖又/恐衍即显之讹也今且当各从本文) 秦王
谓甘茂曰楚客来使者多健(言其/强辨)与寡人争辞寡
人数穷焉(辞屈/也)为之奈何甘茂对曰王勿患也其健者 …… (第 30a 页)
相也)因自谓之曰寡人且相子甘茂之吏道而闻之
(闻之于道补曰姚注刘本无道而二字按韩非子道而/作道穴云 秦王
欲将犀首樗里疾恐代之将也凿穴于)
(王之所常隐语者王果与犀首计之/境内尽知之盖樗里疾道穴听之矣)以告 …… (第 30b 页)
茂约秦魏而攻楚楚之相秦者屈盖(凡屈皆楚人楚/任之于秦使为)
(秦/相)为楚和于秦秦启关而听楚使甘茂谓 秦王
曰訹(元/作)
(怵/)(补曰策訹/怵字通)于楚(訹诱也若/怵则惊耳)而不使魏制和(制谓/主之)楚 …… (第 31a 页)
如使魏制和
魏制和必说(绝/句)王不恶于魏则寄地必多矣(言魏楚割/地与秦时)
(地未入/故言寄)
秦王
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 …… (第 31a 页)

秦王
与中期(秦/人)争论不胜 (第 34a 页)
秦王
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
与中期说 (第 34a 页)
秦王
曰悍人也(悍勇也勇/者多忤人)中期适遇明君故
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 (第 34a 页)
秦王
因不罪(补曰当曰中期/悍人也有错文)
   昭襄王(武王母弟元年/赧王九年乙卯)
甘茂亡秦(茂传昭元 (第 34a 页)
   耶律隆运
耶律隆运本汉人姓韩名德让祖知古加右仆射中书
令父匡嗣追封秦王隆运性忠愿谨悫智略过人景宗
婴疾后与决国事雅重隆运擢授东头供奉官充枢密
院通事寻转上京皇城使超授辽州节度使代其父
为上京留守又迁平州节度使改枢密使兼行营都
部署隆运自在景宗朝翼决庶政景宗疾亟隆运不俟
诏密召其亲属等 (第 2b 页)
 宜阳拔则公之功多矣是樗里疾公孙衍无事也(不/得)
 (事/权)秦众尽(谓死/伤多)怨之深矣(使茂久攻二/人持之故也)
宜阳之役楚畔秦而合于 韩秦王
惧甘茂曰楚虽合韩
 不为韩氏先战韩亦恐战而楚有变其后(变背约也/楚时助韩) (第 24b 页)
 (汉书蒯通传通曰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丨丨以归汉王借兵东下战于鄗北成安)
 (死于泜水之南魏志吕布张邈传注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丨丨寿春无出头者辽史 韩匡嗣
(第 40a 页)
匡嗣
舆休格侵宋遇) (第 40a 页)
 (伏兵扼要路 匡嗣
弃旗鼓遁帝怒 (第 40b 页)
匡嗣
数之曰弃我师旅挺身/丨丨尔罪三也曾巩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丨丨)
 窜(魏志武帝纪韩遂与操相见 (第 4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