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议具奏寻议令指名陈奏布兰泰覆奏臣前任湖南

   巡抚时有余景福颜正黄鳌谢禄正等肆劫皆地
   方官不留意惩治致动扰官兵本年赴马兰镇
   询
访军民称穷乡遇窃事主恐守候多隐忍不报是
   以冒昧陈奏非别有所指
 谕曰布兰泰摭拾旧事妄作空言冒昧 (第 10a 页)
  王 扩(平州人明昌年第尚书)  张 介(平州人正大元年第一)


  李元道(滦州人皇统年第)   李元璋(滦州人正隆年第)

  张 芝(滦州人正隆年第)    任 询(滦州人正隆年第)
  史 愈(滦州人大定年第)   牛子元(滦州人大定年第)

  李 杭(乐亭人天会年第)    (第 22b 页)
  魏道明(字元道易县人兄弟四人皆登进上能诗道明最知名仕至安国军节度使暮年居雷溪
自号雷溪子有鼎新诗话行于世)


   任 询(字君谟易州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登正隆二年进士历北京盐使)
  张廷玉(易州人善诗其友邢进之以题百种授之曰能一日为之乎廷玉挥翰不停日中已就承 (第 26b 页)
  魏道明(字元道易县人兄弟四人皆登进上能诗道明最知名仕至安国军节度使暮年居雷溪
自号雷溪子有鼎新诗话行于世)


  任 询(字 君谟
易州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登正隆二年进士历北京盐使)

  张廷玉(易州人善诗其友邢进之 (第 26b 页)
  唐穆宗授李筹卢龙节度使制


  门下召奭旧邦燕昭故国其地广而要其俗劲而雄
傥非英伟之才孰控临戎之 任询
于执政爰有良臣
具官李筹刜钟利器搆厦宏材负颇牧之威名蕴关
张之节槩夙明军志妙揣敌情训戎兼务于诗书养 (第 10b 页)
  (精舍读书山麓每登临四瞩风云变幻舟楫出没/未尝不叹诧为洞心駴目之奇而又咨惜坠绪无)
  (人力振之者会隆庆庚午余谢政归里幅巾杖策/徜徉山水间因慨然以经营为己 任询
之故老佥)
  (云寺在山巅上雨旁风僧不能安住稍移下数十/武依山临壑风气宛蓄盖吉壤也因镵岨为平移) (第 49b 页)
  弱小不能冲刷南沙以致逼溜北趋将北岸涨沙
  大半刷卸经(臣/)于诣
阙时绘图陈
 奏仰蒙
睿鉴今(臣/)于本年二月十四日旋 任询
㨿司道厅汛禀
  自十二月至本年二月上旬北岸新旧沙涂仍多 (第 2b 页)
垂崖腰一线痕可著足下仍峭壁又
东有巨擘一双作接引状手背拇指分合都辨至其处
山腰痕绝不可前乃从旧路下至 南麓询
耕者读书岩
尚在岭坳西当从岭西下不当东上也乃由麓西溯涧
而北则前所望溪从洞中出读书岩在涧上登之洞西 …… (第 12a 页)
见搔首峰即立其东从间道出
其下则峰下西开一窍圃者庐之北复有岩洞丛罗遍
曾公岩上下左右殆难数记也循七星 南麓
北向草莽
中连入三洞计省春当在北可踰岭达遂北循岭坳微
径里半至山顶石骨崚嶒不容著足石隙少开处棘刺
沉 …… (第 19b 页)
侯祠易名耳下山二里抵寓
初九日出文昌门乃东南门也正对南溪山南过石梁
梁下即阳江北分𣲖东转一里抵石山 南麓
三教庵庵
后为古云崖其山亦称漓山粤人呼为象鼻山山东南 …… (第 30a 页)
纷纷错列
即渡亦不得上乃随溪南行隔水东眺则穿岩已转不
睹空明山侧成峰尖若𥪡指矣又以小舟东渡出穿山 南麓
北面而登拨草寻磴一南向岩高倚山半疑即穿
岩乃其中乳柱中悬有曲折致东入渐洼黑水汇于中
知非穿岩乃出由其 …… (第 31b 页)
之东江东北岸有高峰矗四尖起障江南趋既渡陂
塘高下林木翛然有澄心寺可憩东一里过穆山村复
渡江而东循四尖 南麓
趋出其东山开日旷奇致愈出
前望东北又起一峰上分二岐东岐若僧帽垂空西岐
尤高耸四尖东枝锐若脱颖与二岐西 …… (第 46b 页)
殊杳然仍返过黑洞西向屏立峡中山一里
抵屏东北即有洞斜骞门东北向南下渐窅昧为牛角
洞出洞绕屏北而西转出 南麓
屏南崖峭削色黄赭下
有洼潴水从山麓石崖出崖不甚高中若崆峒即牛角
洞南通穴至此坠成水洼也又东抵南峡门北 …… (第 56b 页)
西过西湖桥一里抵小石峰下峰片峭裂
中介众峰间南濒阳江东北西三面俱短垣环之从西
北隙踰垣披其东北抵小峰 南麓
峰虽小如莲之间瓣
列房半崖坪中有石高丈许如犀一角独耸后又盘空
上片攒支削尤增奇幻搜剔久之出问其名曰秋 …… (第 57a 页)
独秀峰回眺罗山西麓洞心异之遂从岐东南披宿草
一里扺罗山西南角东转循其 南麓
北望山半亦有洞
南向高少逊北巅而面背正相值转山之东踰坳北入
一坪中开其右峰北巨石数十丈斜叠起衣折古劲 …… (第 66a 页)
知蔗境更何如也西望北山中突洞石态秀出门若
双列中必相通趋其下崖悬无路𨗳者已去见予徘徊
留眺复至引入 南麓
小洞内浅不通上岩上岩危嵌峰
半遥望多姿近之了无警目且径绝无援不得不却步
及东行回顾纷纶之致复标异撩人 …… (第 79a 页)
大坞溪流南注为
罗望江源十里过冯罗庙庙南峡愈开寒山南尽而大
容东转于是平畴扩望南有岐东涉罗望江循大容
过陆马庙东四十里可出北流县予取郁林道南十
里止松城墟 …… (第 95a 页)
仲予自横林北望即奇之不知为鬼门也
至县始悟已从东南越之过以不及经其下为恨出县
东门北出隘门抵北山下循 南麓
东行五里度溪桥入
石山峡中南为望夫石即黄婆岩西垂之山也北则石峰
透迤愈东石骨益瘦疑即独秀岩所托今已失 (第 100b 页)
其迹峰
东崖大书勾漏岩三字此东北二石峰俱东拱宝圭洞予
东行峡中五里石山回合中复突一峰勾漏庵正倚峰 南麓
其西隅即宝圭洞盖庵颇整洁内堂三楹西则葛 …… (第 100b 页)
婆东麓南抵东南隅石萼
悬削片片飞云缀空自外崖扳峭石上历𥪡隙屡出层
空达峰顶遂尽发其危嵌之态下山转循 南麓
峭崖穹
立石色雄赭乃东由营房横过勾漏庵过峰东南角盖
宝圭所托之峰南面骈立而中连西立一峰即庵后清 …… (第 104a 页)
影撑空隔绝天地若不有此
行止谓都峤南北峭秀可一览罄几失此幽邃凡二里
危崖北穷与坞西转即当门屏北麓也较 南麓
三裂崖
稍逊其峻亦环亘成城路乃舍坞东向复登岭岭乃西
高东北支北走属北护峰者踰岭复开南北坞坞东乃
中高 (第 110a 页)
未尝少假以颜色/惟见通古必以礼貌正隆初致仕进封曹王通古)
(天资乐易不为表襮虽/居宰相自奉如寒素焉) 任询(易州军市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

(第 43b 页)
 面亭(在府城内元学士李/洞作亭扁以今名)百花台(在府城南曾巩诗/烟波与客同樽酒)
 (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林游人因呼为南丰台)黄台(在府城北 金任询
登)
 (台诗绿树桥边簇锦鞍红纱影里照烟/鬟归来书几高烧烛浑似江乡一梦间)戏马台(在新/城县) (第 17a 页)
 (从西天竺国来卖碧丨丨镜内外皎洁置五色物于其前向明视/之不见其质酉阳杂俎千岁积冰结为丨丨一说狮子乳以金银)
 (宝器盛之皆满唯丨丨则否梅尧臣诗银瓶索酒倾丨丨张耒诗/尘埃可洗忧可豁待君一勺丨丨泉 任询
诗花浓香腽肭泉莹冷)
 (丨/丨)
 黄琉璃(韩愈蕲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丨丨丨又戴炳诗小床蕲 (第 37b 页)
有蔚蓝天垂光抱丨丨谢偃尘赋散丨丨而类粉/布玉阶而似雪吴景奎芦花褥诗丨丨积雪和烟凝银浦流云入)
(梦香 任询
雪诗丨/丨玉榭压金碧)紫台(恨赋丨丨稍远关山无极张说进白马赋/拔奇绿林之下赏异丨丨之上杜甫诗一)
( (第 7a 页)
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丨丨)玉鳞
(温庭筠诗芳花丨刻丨韩偓诗照兽金涂瓜钗鱼丨镂丨苏轼诗/欲脍湖中赤丨丨 任询
诗孤撑山作碧螺髻漫散水成苍丨丨揭)
(傒斯双龙图诗铁/作须鬣丨作丨)石鳞(苏轼诗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 (第 50a 页)
(丨桑树绿扶疏范成大诗永日丨丨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任询
诗稍通溪上路不碍丨丨山)茸头(柳宗元祭/纛文惟昔)
(丰有大特化为巨梓秦人凭神/乃建丨丨是为兵主用以 (第 28a 页)
丨丨/梅岭杀三校尉晋书地理志丨丨山丨丨水所出苏轼寄壑源试)
(焙新茶诗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丨丨/春 任询
西湖诗西湖环丨丨澄澄大圆镜)陶林(汉书地理志云/中郡县丨丨)
桢林(汉书地理志/上郡县丨丨)郁林(汉 (第 28b 页)
如昼向镜语则丨)
(中丨应声而荅开天遗事宋璟未第时于日中览镜丨丨忽成相/字璟因此自负遂修相业后如其志 任询
西湖诗仰看湖上寺即) (第 16b 页)
餐吴宽/和陆廉伯昼寝诗炉熏已冷茶烟起自笑閒官可质钱)秋燄冷
(杨万里诗风灯丨/丨丨霜雁夜声忙)洲渚冷 (任询
济南黄台诗深绿淡黄/丨丨丨败荷无数似临平)乡校冷(边/元)
(鼎诗弟子亡来丨丨/丨舍人别后子虚成)(第 64a 页)
(百伸森壁垒/丨丨密钩陈)近卫 (任询
诗五更待漏鸡人/唱丨丨胪传九天上)执卫(袁桷诗舞阶飞絮/呈膝六丨丨传胪)
(转阿/香)虎卫(周伯琦诗 (第 56a 页)
天祥庆瞻御书诗著庭更/有丨丨丨稽首承休学二忠)心如笔(王遵古诗/丨虽丨丨)
(正官不/称才高)坡仙笔 (任询
浙江亭观潮诗诗家谁/有丨丨丨称与江山作勍敌)范家笔(麻九畴跋范/宽秦川图诗)
(山水人传丨丨丨画史推 (第 31a 页)
(天道边张正见诗弹珠金丨丨抵玉昆山东 任询
诗便欲移家渔/丨丨轻蓑短掉弄扁舟王逢诗六月妖星芒角白几夜徘徊天丨)
(丨/)赤侧(史记平准书郡国多奸 (第 41b 页)
 (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及也)寒勒(范成大西楼观雪诗/从教丨丨北枝愁)邀勒(范成大诗雨/入南枝玉蕊)
 (皴合江云冷冻芳尘司花好事相丨丨不著笙歌不/肯春蔡圭诗林花不解东君意丨丨游人未破红)绣勒 (任询
诗/丨丨锦)
 (鞯生/羽翮)钩勒(吴莱诗篆家/法妙尚丨丨)风勒(沈周诗夕阳掩半面雪浪为丨丨/又佛水 (第 5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