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太平部
  诗书接周濂溪道学之源流人物经苏学士名公之品
(王元渤南康古楼文)

  士民多务本(吴徵棠阴碑)

  士农少商人果而义民直而刚 (刘尚友
上犹学记)

  邑以壮称民多殷富(钟赟南康通济桥记)

  当五岭最东为交广襟喉地多瘴与畲人杂居颇 …… (第 33b 页)
  嗜勇好斗轻生敢死(董德元奏疏)


  风气错糅人多劲健尚义(元李大初赣州学记)

  风俗笃厚而纯一人物秀特而节槩 (刘尚友
会昌州学记)

  山长谷荒为江岭枢键(明邓元锡方域志)

  士知向学民颇迁善(旧郡志)

  隋 (第 35a 页)
  龙淼永新人嘉熙间以所著春秋三传评续南唐书进
授登仕郎诰词以孙明复刘道原褒之族子崇字邦
之出真西山之门以荐预修中兴政要(同上)

  刘子澄字清叔泰和人知枣阳后较画史厓军事为贾
似道所忌 刘将孙
称其有史才所著有玉渊集平淮
疏补史行于世(林志) (第 21b 页)
 因见经类

魏初青崖集五卷
 初字太初号青崖顺圣人以徵辟授国史院编修累
 官至南台御史中丞 刘将孙养吾
斋集三十二卷
 将孙字尚友庐陵人辰翁子授延平教官临汀书院
 山长
许谦白云集四卷
 谦字益之号白云婺 (第 24b 页)
 李氏凤翔杜少亭继妻少亭卒氏年三十叔翁欲夺

  其志氏恚甚欲自刎叔翁骇止抚前妻子关贤如
  已出后果以文名且克尽孝道焉
 刘氏凤翔生员 刘养吾
(第 69a 页)
养吾
临终绝而复苏谓氏
  曰适见吾门有三异人家四字匾额言毕而逝时
  子梁栋方二岁有豪强谋攘其家赀备肆侵 (第 69a 页)
 蔡靖献(崇阳人/) 王邦基(临湘人/) 周延甲(蕲水人/)
 马 彦(江夏人/) 彭应元(德安人/)  刘尚友(郴州人/)
 汪 京(襄阳人/) 石 佩(泸溪人/) 周 果(巴陵人/)
 易尚杰(巴陵人/) 于廷诤(黄冈人 (第 58a 页)
  唐继年(东安人监生万历二年任) 陈雅言(万历二年任升本府通判)


   刘尚友(郴州人举人万历十年任)
 王希尧(昆明人举人万历十五年任)

  林懋箴(吴川人监生万历十九年任)刘 炅(万历二十七年任详名 …… (第 14b 页)
  邝镇方(南海人举人万历三十年任)杨复英(昆明人举人万历三十五年任)

  黄一阳(浙江人监生万历三十八年任)谭应钟(南昌人举人万历四十一年任

  旧志作谭
尚友)
      李廷干(三原人进士万历四十三年任)

  陈大廷(同安人举人万历四十七年任)曾凤彩(平溪 (第 14b 页)
  王之心者程源孤臣纪哭陈济生再生纪略李逊
  之三朝野史及闯贼犯北罪状北变纪事等书是
  也其云王承恩者许自俊甲乙汇略 刘尚友
定思
  小纪吴邦策国讳忠奸实录暨破梦閒谭国变录
  等书是也崇祯遗录谓王之俊纳银于贼倖免夹
  死 (第 21a 页)
 (刘登/仕妻)李氏(杨荣/邦妻)李氏(郭国/维妻)胡氏(刘希/曾妻)刘氏(方印/妻)吕氏
 (蒋葆/光妻)支氏 (刘尚/友
妻)杨氏(季密/妻)李氏(袁统/善妻)曹氏(袁统善/子恺妻)
 氏(许世/振妻)刘氏(李景/徵妻) (第 57a 页)
年乃锡谥文质至
正三年有沙县知县曹道振者辑先生之行实为年谱
一卷事虽不详亦可寓景行之一班焉尔善乎庐陵
将孙
之跋先生遗稿也其文曰学记曰三王之祭川也
先河而后海此之谓务本至哉言乎此师友之定论也
考亭朱子出延平李 …… (第 22a 页)
满天下豫章延平之遗言绪论未有闻者 将孙
一来延
平适兵革之后慨然求之耆旧间久乃得延平问答其
词语浑朴皆当以三隅反者且自谓不能发挥以文又
久之 (第 22b 页)
阅其学益进
诵其言益可喜信乎自心害而去之也自仲素之亡传
此书者绝少非愿中有志于吾道其能用心如此专乎 刘将孙
跋豫章藁曰考亭朱氏出延平李氏延平李氏
出豫章罗氏今朱氏之书满天下延平豫章之遗言绪
论未有闻者 (第 50b 页)
将孙
一来延平适兵革之后慨然求之耆
旧间久乃得延平答问其词语浑朴皆当以三隅反者
且自谓不能发挥以文又久之得 …… (第 50b 页)
于是益信二先生之所以上接伊洛而下开考亭
者初不在于言也(按豫章集此跋后有元贞第二春廿/有二日庐陵后学 刘将孙
手书 刘)
(公系延平/教授也)
  李先生行状节录
初龟山先生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语其潜 (第 51a 页)
  交广西距湖湘(宋范大用/生祠记)南控广引闽西接郴桂
  深山长谷邻亘峪洞(元总管/府治记)
 ︹风俗︺儒术之富与闽蜀等(宋苏轼南/安军学记)民气淳古 (元刘/尚友)
(
上犹县/学记)火耕水耨勤于生业俭于衣食(旧郡/志)事简
  民恬(张鉴重修/南安路记) (第 26a 页)
 (赣尤/甚)伉健工巧好佛信鬼(同上其民伉健其/作工巧好佛信鬼)抗志励
 节(宋苏/轼云)嗜勇好斗轻生敢死(宋董德/元奏)风俗笃厚人物
 秀特 (元刘尚友
会昌州学记风俗笃/厚而纯一人物秀特而节槩)风气错糅人多
 劲捷尚义(元李太初/赣州学记)
山川贺兰 …… (第 3b 页)
 距湖湘(宋范大用/生祠记)㨿江西上流接南荒之境(宋苏轼/军学记)
 当五岭最东(舆地广记军有大庾/岭当五岭之最东者)南迫东广西带郴
 桂 (元刘尚友/
上犹学记)控广引闽(元总管府治记南安为江西/要郡南控广引闽西接郴桂)
 (深山长谷/邻亘溪洞)
风俗 (第 21b 页)
文物之盛与闽蜀等(宋苏轼/军学记)民气淳古 士果而
 义民直而刚(俱 元刘尚友/
上犹县学记)民贫多讼(南安军/学记)
山川东山(在府城东南隔江/一里山势特起)榖山(在府城东高千丈上 (第 21b 页)
堂诗见涧户下秋又过潼关/诗片时无事丨丨好尽日凝眸岳色 马戴过)
(野叟居诗见山药下侵袁士元送柴 养吾先生
游/四明山诗晓行嶂雾 衣润夜漱丨丨透齿寒)
溪涧(汉书晁错传见山阪下大吴志孙策传注策欲渡/江袭许与 (第 16b 页)
移缙绅间论初科南士所
至以政事称者江浙如干寿道江西如杨贤可诚不易
得者有诗集若干卷雍虞公集为之序庐陵 刘公将孙
谓其节制老成句法兼有二陈所长采置雅南集铭曰
仁庙抑吏始更用儒儒承休风所尚廉隅侃侃杨公廉
匪近名曰予立 (第 23a 页)
  旧见魏鹤山取篆字施之行书常笑其自苦无益近年

如杨慈湖画心字文本心画云字在邯郸匍匐中曲折
愈不相似自书学以来钟王眉目可嘉何尝颠倒横竖
自不可及若如彼所为于字体则谬于经传则乖不论
何所取也 (刘将孙
天下同文集)

  宋王柏论书

  钟鼎釜槃彝尊爵鬲之款识罕传于后世而籀篆寂寥
六义荒坠斯变小篆邈 (第 8b 页)
天下同文集 (刘将孙/
)   六书正讹(周伯琦/)
六书本义(赵古则/)    篆韵集钞(刘爆/)
钟鼎篆韵(杨钧/)   …… (第 39b 页)
裕/)
翠橘堂笺臆(闵奎/)    西京求旧录(朱茂曙/)
钝吟杂录(冯班/)     冒起宗笔记 尚友
(廖用贤/)     存徵录 (第 53b 页)
   宋刘辰翁论书

旧见魏鹤山取篆字施之行书常笑其自苦无益近年
如杨慈湖画心字文本心画云字在邯郸匍匐中曲折
愈不相似自书学以来钟王眉目可喜何尝颠倒横竖
自不可及若如彼所为于字体则谬于经传则乖不论
何所取也 (刘将孙
天下同文集/)
   宋王柏论书
钟鼎鬲釜槃彝尊爵之款识罕传于后世而籀篆寂寥
六义荒坠斯变小篆邈变隶 (第 43b 页)
为之序庐陵 刘公将孙
谓其节制老成句法兼有二陈
所长采置雅南集铭曰仁庙抑吏始更用儒儒承休风
所尚廉隅侃侃杨公廉匪近名曰予立 (第 43b 页)
巳此天下后世之所共知 刘将孙
犹谓朱子未必主元
祐右君实予不知其为何说也
王道备于大学之书
孔子曰居上不宽大抵居上以宽为本太狭则难 (第 26a 页)
  雀饧
宋杜镐博学有识为翰林侍读学士都城外有坟庄一

日有甘露降布林木子侄辈惊喜白于镐镐味之惨然
不怿子弟启诸镐曰此非甘露乃雀饧大非佳兆吾门
其衰矣踰年镐死继有八丧广谓甘露者至和之所感
召此为上瑞若人家有之者亦雀饧之类耳
  禾绢
忠简公为安成刘智原作绍堂记中有禾绢蒙尘日久
之句 养吾刘先生
云澹庵博贯奇闻用字若事类非耳
目所近犹记公与安成某氏作绍堂记中引禾绢平阙 (第 46a 页)
书之茫然莫喻其所自后十所年因读南史宋书方知
禾绢如称六飞鸾辂此其所以为平阙也广因读 养吾
文集偶识兹事
 
 
 
 
 胡文穆杂著 (第 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