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地理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政書類
載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赵广汉张敞尹翁归王尊盖宽饶刘辅萧望之薛宣
冯遂朱博杜邺王嘉师丹孟喜黄霸尹赏王吉京房
平当东汉举孝廉者马棱魏霸韦彪冯豹贾琮郑弘
周章 张霸 桓典桓鸾刘平江革周磐第五伦钟离意
寒朗朱穆徐防张敏胡广袁安翟劭霍谞陈禅庞参 (第 25b 页)
冯遂朱博杜邺王嘉师丹孟喜黄霸尹赏王吉京房
平当东汉举孝廉者马棱魏霸韦彪冯豹贾琮郑弘
周章 张霸 桓典桓鸾刘平江革周磐第五伦钟离意
寒朗朱穆徐防张敏胡广袁安翟劭霍谞陈禅庞参 (第 25b 页)
约亦自征贡歌范非君出言之名六
者可以兼之此云凡百篇据序而数故耳或云百二篇者误有
所由以前汉之时有东莱 张霸 伪造尚书百两篇而为纬者附
之因此郑云异者其在大司徒大仆正乎此事为不经也郑作
书论依尚书纬云孔子求书得 (第 10a 页)
者可以兼之此云凡百篇据序而数故耳或云百二篇者误有
所由以前汉之时有东莱 张霸 伪造尚书百两篇而为纬者附
之因此郑云异者其在大司徒大仆正乎此事为不经也郑作
书论依尚书纬云孔子求书得 (第 10a 页)
(汉孔氏曰大会以誓众唐孔氏曰经云大会于孟津/故称泰誓林氏曰孟子左传国语举此或作泰或作)
(大以其字通用○林氏曰伏生书未有泰誓至孔安/国定壁中书泰誓始出然遭巫蛊事未列学官遂有)
(张霸 伪为泰誓与伏生书并传故篇内所载观兵孟/津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等语太史) (第 2a 页)
(大以其字通用○林氏曰伏生书未有泰誓至孔安/国定壁中书泰誓始出然遭巫蛊事未列学官遂有)
(张霸 伪为泰誓与伏生书并传故篇内所载观兵孟/津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等语太史) (第 2a 页)
云来小麦也牟大麦也说文齐谓麦曰麰郑笺乃引
伪泰誓火流为乌五至以谷俱来谓此来牟郑未知
此伪泰誓乃 张霸 所为故信之来牟亦见臣工篇曰
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草木之变昔所无而
今忽有世虽有之而此来牟忽生 (第 14a 页)
伪泰誓火流为乌五至以谷俱来谓此来牟郑未知
此伪泰誓乃 张霸 所为故信之来牟亦见臣工篇曰
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草木之变昔所无而
今忽有世虽有之而此来牟忽生 (第 14a 页)
伪书
史记引汤诰曰惟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无
不有功于民力勤乃事予乃大罚殛汝母予怨曰古禹
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
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
百榖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
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
在国汝毋我怨(郝敬曰按伏生书无此篇司马迁何从/得此其辞散漫无味而孔书汤诰又与)
(此殊可知当时伪书甚/多不独 张霸 武成而已)又周本纪曰武王渡河中流白
鱼跃入王舟中武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
于王屋流为乌索隐曰此 …… (第 15a 页)
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今按此伪武/成文也 张霸)
( 所作郑康成云建武之/际亡一篇谓伪武成也)又王莽傅书逸嘉禾篇曰周公
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涖政勤和天 (第 15b 页)
史记引汤诰曰惟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无
不有功于民力勤乃事予乃大罚殛汝母予怨曰古禹
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
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
百榖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
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
在国汝毋我怨(郝敬曰按伏生书无此篇司马迁何从/得此其辞散漫无味而孔书汤诰又与)
(此殊可知当时伪书甚/多不独 张霸 武成而已)又周本纪曰武王渡河中流白
鱼跃入王舟中武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
于王屋流为乌索隐曰此 …… (第 15a 页)
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今按此伪武/成文也 张霸)
( 所作郑康成云建武之/际亡一篇谓伪武成也)又王莽傅书逸嘉禾篇曰周公
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涖政勤和天 (第 15b 页)
仍其误则知古文之亡久矣(毛传训御为迎盖本尔雅今释文仍作迓者俗)
(儒所窜易也)
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张霸 伪武成云惟一月壬辰
旁死霸说文曰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
月三日从月䨣声周书曰哉生霸普伯切栋 (第 3a 页)
(儒所窜易也)
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张霸 伪武成云惟一月壬辰
旁死霸说文曰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
月三日从月䨣声周书曰哉生霸普伯切栋 (第 3a 页)
九经古义卷十三 长洲惠栋撰
公羊古义
公羊有严颜二家蔡邕石经所定者严氏春秋也何邵
公所注者颜氏春秋也何以知之以石经知之石经载
公羊云桓公二年颜氏有所见异辞所闻异辞云云是
严氏春秋已见于隐元年于此不复发传也今何本有
之又云卅年颜氏言君出则已入此僖三十年传也又
云颜氏无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今何氏本亦
无以此知何所注者盖颜氏春秋也郑康成注三礼引
隐五年传云登戾之又引桓十一年传云迁郑焉而鄙
留又引隐二年传放于此乎与石经同与何氏异盖所
据者严氏本也艺文志云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后汉张
伯饶 又减定为二十万言颜氏说经以襄公廿一年之
后孔子生讫即为所见之世又以为十四日日食周王
为天囚之类倍经违 (第 1b 页)
公羊古义
公羊有严颜二家蔡邕石经所定者严氏春秋也何邵
公所注者颜氏春秋也何以知之以石经知之石经载
公羊云桓公二年颜氏有所见异辞所闻异辞云云是
严氏春秋已见于隐元年于此不复发传也今何本有
之又云卅年颜氏言君出则已入此僖三十年传也又
云颜氏无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今何氏本亦
无以此知何所注者盖颜氏春秋也郑康成注三礼引
隐五年传云登戾之又引桓十一年传云迁郑焉而鄙
留又引隐二年传放于此乎与石经同与何氏异盖所
据者严氏本也艺文志云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后汉张
伯饶 又减定为二十万言颜氏说经以襄公廿一年之
后孔子生讫即为所见之世又以为十四日日食周王
为天囚之类倍经违 (第 1b 页)
盖不知二十九篇夲以序言而
非伪泰誓又不知都尉朝庸生儿宽尹敏盖豫周防孔
僖杜林贾逵马融郑玄所传古文同一 张霸 所作者遂
误以都尉朝庸生所传者为东晋梅赜所上而以杜贾
马郑所传者然后 (第 8a 页)
张霸 伪书故也夫隋志徒知都尉 …… (第 8a 页)
朝庸生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者为即梅赜所上而不
知孔僖绍孔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实即十六篇 张
霸 等所作之古文而非二十五篇之古文然则隋志之
失昭昭矣
伏生今文书二十九篇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 …… (第 8b 页)
篇故为二十九篇哉且伏生于汉定兵熄之时
得二十九篇正高惠之间其后至文帝时始授晁错然
又更景帝至武帝末年 张霸 伪泰誓始出故马融云泰
誓后出郑玄书论亦云民间得泰誓别录曰民有得泰
誓书于壁内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 (第 9b 页)
非伪泰誓又不知都尉朝庸生儿宽尹敏盖豫周防孔
僖杜林贾逵马融郑玄所传古文同一 张霸 所作者遂
误以都尉朝庸生所传者为东晋梅赜所上而以杜贾
马郑所传者然后 (第 8a 页)
张霸 伪书故也夫隋志徒知都尉 …… (第 8a 页)
朝庸生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者为即梅赜所上而不
知孔僖绍孔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实即十六篇 张
霸 等所作之古文而非二十五篇之古文然则隋志之
失昭昭矣
伏生今文书二十九篇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 …… (第 8b 页)
篇故为二十九篇哉且伏生于汉定兵熄之时
得二十九篇正高惠之间其后至文帝时始授晁错然
又更景帝至武帝末年 张霸 伪泰誓始出故马融云泰
誓后出郑玄书论亦云民间得泰誓别录曰民有得泰
誓书于壁内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 (第 9b 页)
篇囧命一篇亦为五十八篇篇目虽与安国同自泰
誓而下二十七篇皆非安国之旧矣刘向作别录班
固作艺文志及后汉书儒林传所称古文尚书者实
皆 张霸 之伪书非安国之古文故马融郑玄刘歆赵
岐服虔韦昭王肃杜预之伦皆未见孔传故郑玄注 (第 2b 页)
誓而下二十七篇皆非安国之旧矣刘向作别录班
固作艺文志及后汉书儒林传所称古文尚书者实
皆 张霸 之伪书非安国之古文故马融郑玄刘歆赵
岐服虔韦昭王肃杜预之伦皆未见孔传故郑玄注 (第 2b 页)
(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息/趣舍亦人之巢穴也各得所栖息而已故慎静尚宽)
(强毅与人则韩/康庞德公有焉)
(张霸 尝云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人不善加已直/为受之岂顾报哉用是道亦可以入世其后有孙登)
(公和者于汲郡北 (第 47a 页)
(强毅与人则韩/康庞德公有焉)
(张霸 尝云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人不善加已直/为受之岂顾报哉用是道亦可以入世其后有孙登)
(公和者于汲郡北 (第 4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