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德二年卒年五十八儒学教谕贾履信为之赞
旧志谓纯夫唐时人玄宗召之不起误
薛元曦字元卿河东人徙贵溪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
山师 张留孙 吴全节延祐间用荐召见侍祠制授大
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升提点上都崇真万寿宫泰定
元年扈从滦阳还至龙虎台 (第 15a 页)
旧志谓纯夫唐时人玄宗召之不起误
薛元曦字元卿河东人徙贵溪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
山师 张留孙 吴全节延祐间用荐召见侍祠制授大
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升提点上都崇真万寿宫泰定
元年扈从滦阳还至龙虎台 (第 15a 页)
自鸣山在贵溪县西五十里旧名明府山又名神山上
有湖欲雨则水涌其声如雷 元张留孙 言山神有灵
状请崇显之至大中封真君袁桷有记
应天山在贵溪县西南七十里连冈叠阜自闽而来为
诸山之 (第 9a 页)
有湖欲雨则水涌其声如雷 元张留孙 言山神有灵
状请崇显之至大中封真君袁桷有记
应天山在贵溪县西南七十里连冈叠阜自闽而来为
诸山之 (第 9a 页)
张宗演字世传可大子汉天师三十六世元世祖混一天
下忆其父言有验遣诏徵之赐灵应冲和真人之号
赐玉冠玉圭给二品银印主江南道教事子与棣赐
号体元弘道广教真人(同上)
张留孙 贵溪人少为龙虎山道士有相者曰神仙宰相
也世祖时从天师张宗演入朝留侍阙下世祖亲祀
幄殿风雨暴作 (第 44a 页)
留孙 祷之立止授元教宗师居崇真 …… (第 44a 页)
赵缘督德兴人宋宗室子称缘督先生少习天官遁甲
一日于芝山酒肆逢修眉方瞳者索酒酣饮出丹书
授之别去问姓名曰我扶风石得之也自是游东南
海山注周易数万言傅文懿独推许之尝乘青骡往
来饶信衢婺间旅费自给所止多在陇邱宋濂刘基
咸与之游洪武初坐化葬龙游鸡鸣山后所著有仙
佛同源金丹正理盟天录诸篇今所存者革象新书
而已(名胜志)
吴全节字成李安仁人年十三学道龙虎山至元中从 张留孙 见世祖后成宗又召见授元教嗣师后进元
教大宗师元德真人雅好结士大夫推毂善类惟恐
不尽至于赈贫调乏不以恩 (第 63b 页)
下忆其父言有验遣诏徵之赐灵应冲和真人之号
赐玉冠玉圭给二品银印主江南道教事子与棣赐
号体元弘道广教真人(同上)
张留孙 贵溪人少为龙虎山道士有相者曰神仙宰相
也世祖时从天师张宗演入朝留侍阙下世祖亲祀
幄殿风雨暴作 (第 44a 页)
留孙 祷之立止授元教宗师居崇真 …… (第 44a 页)
赵缘督德兴人宋宗室子称缘督先生少习天官遁甲
一日于芝山酒肆逢修眉方瞳者索酒酣饮出丹书
授之别去问姓名曰我扶风石得之也自是游东南
海山注周易数万言傅文懿独推许之尝乘青骡往
来饶信衢婺间旅费自给所止多在陇邱宋濂刘基
咸与之游洪武初坐化葬龙游鸡鸣山后所著有仙
佛同源金丹正理盟天录诸篇今所存者革象新书
而已(名胜志)
吴全节字成李安仁人年十三学道龙虎山至元中从 张留孙 见世祖后成宗又召见授元教嗣师后进元
教大宗师元德真人雅好结士大夫推毂善类惟恐
不尽至于赈贫调乏不以恩 (第 63b 页)
端宗裕文昭武悯孝皇帝
景炎二年春正月元兵破汀关文天祥欲据城拒敌汀
守黄去疾闻车驾航海拥兵有异志天祥乃移军漳州
时赵孟瀯等军还吴浚不至未几浚与去疾叛降元
嗣汉天师张宗演赴元召至大都元主命百官郊劳待
以客礼因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领江西诸路道教
寻令修周天醮于长春宫事毕还龙虎山留弟子 张留
孙 于大都 癸卯元复立诸道提刑按察司 知循州
刘兴知梅州钱荣之并以城降元 二月癸亥彗出东
北长四丈馀 元 …… (第 1b 页)
运
司归行省 辛亥元改京兆府为安西府 元诏江南
浙西等处毋非理征科扰民 元建汉祖天师正一祠
于大都令 张留孙 居之 八月庚申月贯南斗有星堕
广州南初陨色红大如箕中爆裂为五既坠地声如鼓
一时顷止 己巳加文天祥少保 …… (第 12b 页)
察司搜索之 丙寅敕江南僧司文移毋辄入递 丙子
命宗师 张留孙 即行官作醮事奏赤章于天凡五昼
夜 初元军破江西南安守臣迎降独南安县不下县
人李梓发黄贤共推县尉叶茂为 (第 25b 页)
景炎二年春正月元兵破汀关文天祥欲据城拒敌汀
守黄去疾闻车驾航海拥兵有异志天祥乃移军漳州
时赵孟瀯等军还吴浚不至未几浚与去疾叛降元
嗣汉天师张宗演赴元召至大都元主命百官郊劳待
以客礼因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领江西诸路道教
寻令修周天醮于长春宫事毕还龙虎山留弟子 张留
孙 于大都 癸卯元复立诸道提刑按察司 知循州
刘兴知梅州钱荣之并以城降元 二月癸亥彗出东
北长四丈馀 元 …… (第 1b 页)
运
司归行省 辛亥元改京兆府为安西府 元诏江南
浙西等处毋非理征科扰民 元建汉祖天师正一祠
于大都令 张留孙 居之 八月庚申月贯南斗有星堕
广州南初陨色红大如箕中爆裂为五既坠地声如鼓
一时顷止 己巳加文天祥少保 …… (第 12b 页)
察司搜索之 丙寅敕江南僧司文移毋辄入递 丙子
命宗师 张留孙 即行官作醮事奏赤章于天凡五昼
夜 初元军破江西南安守臣迎降独南安县不下县
人李梓发黄贤共推县尉叶茂为 (第 25b 页)
贼子无代无之岂科目不足以得人哉
丁亥江南行省平章额森巴哈言斡玛噜有两夷未附
金齿亦叛服不常乞调兵六千镇抚金齿置驿入缅从
之 丁酉帝如上都 癸卯以吕天麟为参知政事
立云州银场都提举司 中书省臣言近者阿哈玛特僧
格怙势卖官不别能否止凭解由选调由是选法大坏
宜令廉访司体覆以闻省台选官覈实定其殿最以明
黜陟其廉访司官亦令省台同选为宜从之 以醮延
春阁赐天师张与棣宗师 张留孙 真人张志仙等十三
人玉圭各一制宝玉五方佛冠赐帝师 三月乙巳朔 (第 15a 页)
丁亥江南行省平章额森巴哈言斡玛噜有两夷未附
金齿亦叛服不常乞调兵六千镇抚金齿置驿入缅从
之 丁酉帝如上都 癸卯以吕天麟为参知政事
立云州银场都提举司 中书省臣言近者阿哈玛特僧
格怙势卖官不别能否止凭解由选调由是选法大坏
宜令廉访司体覆以闻省台选官覈实定其殿最以明
黜陟其廉访司官亦令省台同选为宜从之 以醮延
春阁赐天师张与棣宗师 张留孙 真人张志仙等十三
人玉圭各一制宝玉五方佛冠赐帝师 三月乙巳朔 (第 15a 页)
子达喇海言比蒙圣恩赐臣江南田百顷今诸王公主
驸马赐田还官臣等请还所赐从之仍谕诸人赐田悉
令还官 命 张留孙 知集贤院事位大学士上仍领诸
路道教事 丁丑中书省臣言比议省臣员数奉旨依
旧制定为十二员右丞相达喇海左 (第 25b 页)
驸马赐田还官臣等请还所赐从之仍谕诸人赐田悉
令还官 命 张留孙 知集贤院事位大学士上仍领诸
路道教事 丁丑中书省臣言比议省臣员数奉旨依
旧制定为十二员右丞相达喇海左 (第 25b 页)
成
书闻奏颁行 乙巳帝如上都 宣徽院以供尚膳遣
人猎于归德敇以其扰民特罢之 加授特进上卿玄
教大宗师 张留孙 开府仪同三司 五月戊申朔改给
各道廉访司银印 复立陜西诸道行御史台 乙丑
秦州成纪县山移是夜疾风电雹 (第 5b 页)
书闻奏颁行 乙巳帝如上都 宣徽院以供尚膳遣
人猎于归德敇以其扰民特罢之 加授特进上卿玄
教大宗师 张留孙 开府仪同三司 五月戊申朔改给
各道廉访司银印 复立陜西诸道行御史台 乙丑
秦州成纪县山移是夜疾风电雹 (第 5b 页)
广东采珠提举司罢以有司领其事 庚申赐角抵
百二十人钞各千贯 壬戌敇诸使入京者大事五日
小事三日遣还 是夜月食既 乙丑新作太祖幄殿
秋七月戊寅命玄教宗师 张留孙 修醮事于崇真宫
甲申车驾将北幸调左右翊军赴北边浚井以知枢
密院事玛噜哈坦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壬辰 (第 10b 页)
百二十人钞各千贯 壬戌敇诸使入京者大事五日
小事三日遣还 是夜月食既 乙丑新作太祖幄殿
秋七月戊寅命玄教宗师 张留孙 修醮事于崇真宫
甲申车驾将北幸调左右翊军赴北边浚井以知枢
密院事玛噜哈坦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壬辰 (第 10b 页)
临朔宫 在大兴县界唐王远知传隋焬帝幸涿郡
召远知见临朔宫
崇真宫 在大兴县南元至元中建真人 张留孙 吴
全节相继居此俗呼为天师庵泰定元年有瑞鹤
临祠坛学士吴澄有瑞鹤记
碣石宫 在宛平县西史记正义 (第 16b 页)
召远知见临朔宫
崇真宫 在大兴县南元至元中建真人 张留孙 吴
全节相继居此俗呼为天师庵泰定元年有瑞鹤
临祠坛学士吴澄有瑞鹤记
碣石宫 在宛平县西史记正义 (第 16b 页)
现在地面详勘当以保大坊为是
补兴福院在都城保大坊北其主僧尼舍尘至元中平
章政事王公毅枢密副使吴公圭福建宣慰使李公果
始买今院地至大德中平章政事贾公与其夫人林氏
引见于皇后下教出财帛建其殿曰慈尊延祐五年告
成奉旨禁护掌教者钖名清修妙行以褒美之(清容居/士集)
(臣/)等谨按兴福院今无考
原崇真万寿宫在府南蓬莱坊元至元中建翰林学士
王构为记真人 张留孙 吴全节相继居此俗名天师庵
(明一/统志) (第 13b 页)
(补崇真万寿宫有五色蔷薇是□□吴真人手种/睫集) (巢/)
(增 张留孙 字 (第 14a 页)
师汉 信州贵溪人少时入龙虎山为道士/有道人相之曰神仙宰相也至元十三年从天师张宗)
(演入朝世祖与语称旨遂留 (第 14a 页)
侍阙下建崇真宫于两京/俾 留孙 居之其徒吴全节字戍季饶州安仁人至元二)
(十四年至京师从 (第 14a 页)
留孙 见世祖每岁侍从行幸所司给/庐帐车马衣服廪饩著为令 元史释老传)
(原延祐七年七月命元教宗师 (第 14a 页)
张留孙 修熙事于崇真/宫 元史英宗纪)
(原世祖混同海宇而神德真君张公入觐上悦即两都/皆建崇真宫居之号公天 (第 14a 页)
补兴福院在都城保大坊北其主僧尼舍尘至元中平
章政事王公毅枢密副使吴公圭福建宣慰使李公果
始买今院地至大德中平章政事贾公与其夫人林氏
引见于皇后下教出财帛建其殿曰慈尊延祐五年告
成奉旨禁护掌教者钖名清修妙行以褒美之(清容居/士集)
(臣/)等谨按兴福院今无考
原崇真万寿宫在府南蓬莱坊元至元中建翰林学士
王构为记真人 张留孙 吴全节相继居此俗名天师庵
(明一/统志) (第 13b 页)
(补崇真万寿宫有五色蔷薇是□□吴真人手种/睫集) (巢/)
(增 张留孙 字 (第 14a 页)
师汉 信州贵溪人少时入龙虎山为道士/有道人相之曰神仙宰相也至元十三年从天师张宗)
(演入朝世祖与语称旨遂留 (第 14a 页)
侍阙下建崇真宫于两京/俾 留孙 居之其徒吴全节字戍季饶州安仁人至元二)
(十四年至京师从 (第 14a 页)
留孙 见世祖每岁侍从行幸所司给/庐帐车马衣服廪饩著为令 元史释老传)
(原延祐七年七月命元教宗师 (第 14a 页)
张留孙 修熙事于崇真/宫 元史英宗纪)
(原世祖混同海宇而神德真君张公入觐上悦即两都/皆建崇真宫居之号公天 (第 14a 页)
录及陶宗仪辍耕录可證其误至銮在元前别是
一人详见
皇城天庆宫所引周筼析津日记条下庙内赵孟頫书
张留孙 神道碑今存虞集书仁圣宫碑赵世延书 …… (第 12a 页)
肸蚃佑民蒸便途瞻礼钦
明赫时若虔祈锡福仍
(原虞集东岳仁圣宫碑买延祐中故开府仪同三司上/卿元教大宗师 张留孙 地于大都齐化门外规以为) …… (第 18b 页)
(宫奉祀东岳天齐仁圣帝仁宗皇帝闻之给以大农之/财辞不拜第降诏书护作方鸠工而 留孙 殁后阙年今)
(特进上卿元教大宗师吴全节大发累朝赐金以成其/先师之志至治壬戌作大殿作大门殿以祀大生帝 …… (第 19a 页)
纯嘏以永皇图鬯百/嘉以厚民生也国初城大都规模宏远祖社朝市庙学)
(官署无一不备独东岳庙未建元教大宗师 张开府留/孙 于延祐末买地城东拟建东岳庙事既开仁宗命政)
(府庀役开府辞曰臣愿以私钱为之傥费国财劳民力/非臣之所以 …… (第 20a 页)
(新筑规模宏远祖社朝市庙学官署无一不备独东岳/庙未建元教大宗师 张开府留孙 职掌祷祀晨夕亲密)
(钦承上意买地城东拟建东岳庙事既彻闻仁宗命政/府庀役开府辞曰臣愿以私钱为之倘费国 …… (第 21b 页)
吴澄李廷机碑俱无考
原元董宇定杏花园在上东门外植杏千馀株至顺辛
未王用亨与华阴杨廷镇高安张质夫莆阳陈众仲宴
集是日风气清美飞英时至巾袖杯盘上人皆有诗虞
集为之记周伯琦揭徯斯欧阳原功和其诗(春明梦/馀录)
(补元东岳庙有石坛绕坛皆杏花道士董宇定王用亨/先后居之 张留孙 弟子三十八人之二也虞道园城东) …… (第 23a 页)
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吴礼部集)
(臣/)等谨案杏花园今已无存
增东岳庙真人 张留孙 碑为集贤修撰虞集篹学士承 (第 24a 页)
一人详见
皇城天庆宫所引周筼析津日记条下庙内赵孟頫书
张留孙 神道碑今存虞集书仁圣宫碑赵世延书 …… (第 12a 页)
肸蚃佑民蒸便途瞻礼钦
明赫时若虔祈锡福仍
(原虞集东岳仁圣宫碑买延祐中故开府仪同三司上/卿元教大宗师 张留孙 地于大都齐化门外规以为) …… (第 18b 页)
(宫奉祀东岳天齐仁圣帝仁宗皇帝闻之给以大农之/财辞不拜第降诏书护作方鸠工而 留孙 殁后阙年今)
(特进上卿元教大宗师吴全节大发累朝赐金以成其/先师之志至治壬戌作大殿作大门殿以祀大生帝 …… (第 19a 页)
纯嘏以永皇图鬯百/嘉以厚民生也国初城大都规模宏远祖社朝市庙学)
(官署无一不备独东岳庙未建元教大宗师 张开府留/孙 于延祐末买地城东拟建东岳庙事既开仁宗命政)
(府庀役开府辞曰臣愿以私钱为之傥费国财劳民力/非臣之所以 …… (第 20a 页)
(新筑规模宏远祖社朝市庙学官署无一不备独东岳/庙未建元教大宗师 张开府留孙 职掌祷祀晨夕亲密)
(钦承上意买地城东拟建东岳庙事既彻闻仁宗命政/府庀役开府辞曰臣愿以私钱为之倘费国 …… (第 21b 页)
吴澄李廷机碑俱无考
原元董宇定杏花园在上东门外植杏千馀株至顺辛
未王用亨与华阴杨廷镇高安张质夫莆阳陈众仲宴
集是日风气清美飞英时至巾袖杯盘上人皆有诗虞
集为之记周伯琦揭徯斯欧阳原功和其诗(春明梦/馀录)
(补元东岳庙有石坛绕坛皆杏花道士董宇定王用亨/先后居之 张留孙 弟子三十八人之二也虞道园城东) …… (第 23a 页)
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吴礼部集)
(臣/)等谨案杏花园今已无存
增东岳庙真人 张留孙 碑为集贤修撰虞集篹学士承 (第 24a 页)
者
增杜康庙在北城光禄寺内居西偏内有天师宫奉礼
部标拨道士一人在内提点看经专一焚修香火盖为
酝造御酒每日于上位玉押槽内支酒一瓶以供杜康
提点者自行收贮(析津/志)
(臣/)等谨按元至元间建崇真万寿宫以处道流 张
留孙 俗名天师庵亦曰天师宫明图经志书云在
蓬莱坊相传今显佑宫及步军统领衙门即其地 (第 6b 页)
增杜康庙在北城光禄寺内居西偏内有天师宫奉礼
部标拨道士一人在内提点看经专一焚修香火盖为
酝造御酒每日于上位玉押槽内支酒一瓶以供杜康
提点者自行收贮(析津/志)
(臣/)等谨按元至元间建崇真万寿宫以处道流 张
留孙 俗名天师庵亦曰天师宫明图经志书云在
蓬莱坊相传今显佑宫及步军统领衙门即其地 (第 6b 页)
大学士学士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并不典司图
籍与三馆旧制不同且 张留孙 吴全节辈皆以
道流而充集贤大学士尤为非体今故不著于
表附见于此
明
明史职官志秘书 (第 30b 页)
籍与三馆旧制不同且 张留孙 吴全节辈皆以
道流而充集贤大学士尤为非体今故不著于
表附见于此
明
明史职官志秘书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