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曰伐彼得晋宋之情矣直言以责其曲耳宋负瑕而
 敌为战之主遂至师崩将获为效如是亦可创矣乃
 赵盾复因救焦而侵 郑潜
师掠境稍欲洗大棘之耻
 塞宋意而还耳而不虞楚师之遽出也彼曰能欲诸
 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先我 (第 15b 页)
 归生受命于楚以伐宋声其罪曰伐而直词以责其
 曲宋负瑕而敌为战之主遂至师崩将获为效如此
 亦可创矣乃赵盾复因救焦而侵 郑潜
师掠境稍欲
 洗大棘之耻塞宋意而还耳而不虞楚师之遽出也
 斗椒次郑以待晋师先我师之未至也先人有夺人 (第 10b 页)
 (中爻先儒以为卦之/用愚窃以为卦之体)

  (郑潜
谷曰大过阳中阴外象坎颐外实中虚象离于/以启坎离之先收上经之终颐震艮合男大过巽兑)
 (合女又以成咸恒 (第 38b 页)
 晋国遂分诗人早已虑之矣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羔裘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序曰刺时也 郑潜
谷曰刺眤也眤故与好私人在位 (第 51a 页)
 周兴之请入瓮非独天道之好还也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
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郑潜
谷曰投畀有昊听断制其命于天也于是知其 (第 14b 页)
 要道以不嗜杀人对太祖大悦因力陈筑城之苦
  即为罢役命摄紫阳书院山长著武夷小槁白云
  集略
   郑潜
(第 20b 页)
彦昭
歙人有学行以诗名元末由内台掾
  仕至泉州路总管入明官潞州同知所著有白沙
  槁樗庵集 (第 20b 页)
  怡庵集(歙县/方勉)

  白沙稿
  樗庵集(俱歙县 郑潜)
  南冈集(歙县/唐泽)
  素园稿(歙县方/弘静)
  文穆集二十卷(歙县/许国)
  桃源集( …… (第 66a 页)
  堪斋诗存八卷(华亭顾/大申)

  苔月轩稿(华亭彭 彦昭)
  瀼西草堂集二卷(华亭孙/承恩)
  鹤静堂集十九卷(华亭周/茂源)
  画舫斋集(华亭王/顼龄 …… (第 84b 页)
  保素堂集(华亭钱/金甫)

  椒岩集(华亭彭开/祜 彦昭
子)
  菰庐集(华亭/夏云)
  四香楼集六卷(娄县/范缵)
  且兰集四卷(上海/周彝)
  半 (第 85b 页)
  能继其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亦载有李辕筠谷
  集注为李煜之子官宜纶县丞盖编录者以卷帙
  无多附其父集之后 郑潜
樗庵类稿二卷 (第 4a 页)
 (被诬子孙二年十二上书/讼冤得白几一作秋南集)
张率张嘉定集八卷(字孟循广信人吴/元年徵知嘉定州)
吴文泰愚庵集(字文度吴县/人涿州同知) 郑潜
白沙稿(字 (第 27b 页)
彦昭
歙人元泉州路总管洪武初以/故官起除授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
又樗庵集
朱模白沙稿二卷(字子范休宁人元 (第 27b 页)
 (人诗文末有鉴湖集一卷则/其裔孙明人方质学者著作)
陈朴味道编(奉化人陈桱/兄家于吴)
又云轩集
唐元诗文五十卷(字长孺歙人徽州府学/教授别号筠轩先生)

汪可孙云匆法语一卷(绩溪/人)
方澜诗一卷(字叔渊本莆/田人居于吴)
王元杰水云清啸集(诗乡字子英吴江人至正中/领 荐值兵乱遂不仕隐居)
又贞白英华集(文/)
卫培遇耳集十卷(家于吴字宁深延祐七年乡举赋龙/虎台赋文不起草后聘为州训导)
师馀缕裂集一卷(字学翁本眉/州人居于吴)
陈铎壮游集八卷(字子振/吴人) 郑潜
樗庵类稿二卷( (第 41a 页)
彦昭
歙人/明郑居贞父) …… (第 41a 页)
(以上皆无爵/里及名氏者)
余阙青阳集六卷附录二卷
黄冔黄殷士诗(缺/)
郑玉馀力稿五卷(字子美 郑潜
子至正十四年徵为翰/林待制道阻归明兵至强起之自缢)
 (死/)
又遗文六卷
又师山集八卷附录一卷
(第 49b 页)
东/古/又/宕/西/渠/南/水)
(也汉/渠水/书/即/地/潜/理/水/志/也/宕/出/渠/南/县 郑/潜/
县/水/巴/西/岭/南/南/入/流/江水/谓之/经/北/注宕/水又) (第 53a 页)
(在闽县东南峡门风涛险恶元至正中/置渡船两岸有亭为行人憩息之所)阳崎渡(在/侯)
(官县西南波流最险 元郑潜
造舟济之有石刻/曰 (第 2b 页)
郑公渡
又泽苗渡一名白苗渡亦潜所置)
 ︹堤堰︺海堤(在闽县新唐书志在闽县东五里太和二/年令李茸筑先是每六月 (第 2b 页)
 (闽人德祐初元兵迫临安琦结集忠义捍御海道以/功补宣教郎文天祥开府南剑琦佐之琦外文采内)
 (忠实数涉患难无怨怼辞/后被执至建康以忧愤死) 元郑潜(怀安人至正中为/海北廉访司副使)
 (晚居乡邑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于县西南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以给操舟者之食人利之至今)
 (有石刻曰/郑公渡)
林兴祖(罗源人举进士知铅山州诛豪民/吴友文政声遂著继升道州路总)
 (管徭贼以其廉爱三年不犯境虫食麦 (第 27b 页)
 (晚居乡邑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于县西南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以给操舟者之食人利之至今)
 (有石刻曰 郑公渡)
林兴祖(罗源人举进士知铅山州诛豪民/吴友文政声遂著继升道州路总)
 (管徭贼以其廉爱三年不犯境虫食麦 (第 27b 页)
早晚阴成比 丨九霄还放䌽雏来 苏轼送家)
(安国教授归成都诗岷峨有雏凤丨丨养修翎风黄镇/成同御史 郑彦昭
登丹台韵诗雨洗炎埃净凉 动丨)
(丨年纳新徐伯敬哀诗呜呼徐徵君仪表冠丨丨丨丁/鹤 题方氏丨丨轩诗 (第 37a 页)
 鲍原弘(名仁济以字行博通群书为文精密雄健一主于理洪武间以荐授乐清训导永乐初升)

(伊府纪善进治国要道十二章遇事辄面争不少隐王不悦遂欲坐以他事逐之公往溯于朝)


(以疾卒先是陈铿翁以女孙妻公已而陈被诬籍其家无后公为文招其魂祠于家之别馆俾)


(妻陈氏主之终其身论者与之)

 鲍颎(字尚絅歙人元山长深之子从学乡先正张子经胡孟成 郑彦昭
诸先辈洪武初荐入尚宾馆)

(编修元史授博士厅典签改除编修官升翰林脩撰承直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出 (第 6b 页)
   素绢本著色画卷后款署伯驹二字缺其半卷

   前蕉林玉立氏图书一印前隔水有蕉林书屋
   一印后隔水押缝有蕉林冶溪渔隐二印拖尾
    郑潜
题云万柄新荷接柳阴小舟高卧碧波心
   相知惟有云端月长照清尊酒满斟江东 (第 52a 页)
郑潜
   
又韩玙题云柳云青青天在水开遍朱华三十
   里叶舟荡漾神仙翁云是濂溪子周子光风霁
   月清无边引壶 (第 52a 页)
 于民众皆悦之
宋李复闽人绍圣间为西边使者博记能文尝论孟子

 养气之说朱文公称其得大旨
   郑潜

(第 47a 页)
郑潜
右仆射郑朗之弟登进士第 (第 47a 页)
元郑潜
怀安人至正中为海北廉访副使晚居乡邑买
 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于县西南立二渡买田以
 给操舟者至今利之 (第 47a 页)
有石刻曰 郑公渡
  韩伦二
唐韩伦御史大夫思复之祖贞观中为左卫率赐爵长 (第 47a 页)
  戴弁士章       布政 成 江

梅 赵琬叔琰       司业 顺 常
樗  郑潜彦昭       
同知 初 歙
  谢绶维章       礼书 成 江
  王晔韬孟       佥事 庆 江
蓬 成 (第 5b 页)
 诘问再三应对毅然遂释德成载与俱归有诗曰耕

 隐藁
鲍尚褧(颎/)山长深之子从学张子经 郑彦昭
洪武初以
 荐起历官翰林修撰承直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
 修官出同知耀州卒(见行/状)
黄后圃(枢/) (第 48b 页)
在况赠言者不贵诞而贵有闻非以道其孰与言哉
   送 郑彦昭
侍亲归西江序  唐 元
虞廷用贤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盖奏言匪文不彰实
以开后世词章取士之原汉世策士如晁 (第 13b 页)
董诸公荐名
奏对事犹近古异时风益颓靡糊名搜挟周防百端待
士之意寖薄向使不世之豪有如荀王庄屈辈尚肯低
眉俛首于其间哉同里 郑君彦昭
吾友称隐汪先生外
孙也其气有自其学有传早岁己负诗声力穷经术自 (第 13b 页)
试久矣秋场不利于是吟啸湖山间意似有不释然者
予告之曰孟氏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与易言
致命遂志皆始困终亨之义今而省亲归南安养志之
馀拔置凡近淬励旧闻他日一第溷子又何晚哉迩者
宣文检讨太朴危公奉敕以三朝史事来徽过予具言 彦昭
材谞当荐名于朝观光上国有在此不在彼者矣
科名一途安足以尽天下士哉
   徽国文公生旦致祭诗序  唐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