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徐受(开化/人) 沈寅(萧山人/御史)
杨宾(龙泉人沔/阳教谕) 李惠(鄞人/县丞)
朱廉(青田人都/督府经历) 郑庭璧(鄞人/主事)
姜孜(金华/人) 朱瑛(新城人戊/戌进士)
陆亮(仁 (第 34b 页)
杨宾(龙泉人沔/阳教谕) 李惠(鄞人/县丞)
朱廉(青田人都/督府经历) 郑庭璧(鄞人/主事)
姜孜(金华/人) 朱瑛(新城人戊/戌进士)
陆亮(仁 (第 34b 页)
苏贞女(旧浙江通志许字庄大成年十四未婚夫亡/矢志守节翁姑以礼迎归拜庙受笄坐卧一)
(室不窥户庭/者五十馀年)
朱廉 妻茅氏(桐乡县志年十八而廉病婚未成妇未/几廉殁翁姑欲夺其志勿动诟厉之饥)
(饿之勿动哀毁/而卒或 (第 19a 页)
(室不窥户庭/者五十馀年)
朱廉 妻茅氏(桐乡县志年十八而廉病婚未成妇未/几廉殁翁姑欲夺其志勿动诟厉之饥)
(饿之勿动哀毁/而卒或 (第 19a 页)
赵埙字伯友新喻人元至正中举于乡为上犹教谕洪
武二年将修元史命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官前起
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官徵山林遗逸
之士汪克宽胡翰宋僖陶凯陈基曾鲁高启赵汸张
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谢徽为纂修官埙
与焉开局天界寺取元经世大典诸书用资参考书
成诸儒并赐赉遣归而顺帝一朝史犹未备乃命欧
阳佑等往北平采其遗事还朝诏重开史局仍以宋
濂王祎为总裁徵四方文学士十四人为纂修十四
人者埙及朱右贝琼 朱廉 王彝张益兼高逊志李懋
李汶张宣张简杜寅殷弼俞寅也先后纂修三十人 (第 10b 页)
两局并与者埙一人而已阅六月书成诸儒多授官
惟埙及朱右 朱廉 不受归寻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
高丽遣使朝贡赐宴乐作使者以国丧辞埙进曰小
国之丧不废大国之礼太祖甚悦命与 (第 11a 页)
武二年将修元史命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官前起
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官徵山林遗逸
之士汪克宽胡翰宋僖陶凯陈基曾鲁高启赵汸张
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谢徽为纂修官埙
与焉开局天界寺取元经世大典诸书用资参考书
成诸儒并赐赉遣归而顺帝一朝史犹未备乃命欧
阳佑等往北平采其遗事还朝诏重开史局仍以宋
濂王祎为总裁徵四方文学士十四人为纂修十四
人者埙及朱右贝琼 朱廉 王彝张益兼高逊志李懋
李汶张宣张简杜寅殷弼俞寅也先后纂修三十人 (第 10b 页)
两局并与者埙一人而已阅六月书成诸儒多授官
惟埙及朱右 朱廉 不受归寻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
高丽遣使朝贡赐宴乐作使者以国丧辞埙进曰小
国之丧不废大国之礼太祖甚悦命与 (第 11a 页)
王 珩(孝感人/知州) 刘 冕(孝感人/) 柯文显(孝感人/)
丁 贤(江陵人/知府) 李 茂(公安人/) 朱 廉(公安人/知县) 王 吉(公安人/) 王 沔(石首人/) 李 瓒(石首人/知县)
黄 晟(石首人/) 杨允恭(夷 (第 56b 页)
丁 贤(江陵人/知府) 李 茂(公安人/) 朱 廉(公安人/知县) 王 吉(公安人/) 王 沔(石首人/) 李 瓒(石首人/知县)
黄 晟(石首人/) 杨允恭(夷 (第 56b 页)
田正春(四川人/进士) 梁以樟(北直保定/人进士)
魏令望(山西武乡/人进士) 魏文烜(北直柏乡/人进士)
尉氏县
朱伯清(浙江缙云人/洪武六年任) 黎季枢(江西进贤人洪/武十二年任)
齐 勉(山东阳谷人洪/武十二年任)李 彧(洪武十/七年任 (第 15a 页)
魏令望(山西武乡/人进士) 魏文烜(北直柏乡/人进士)
尉氏县
朱伯清(浙江缙云人/洪武六年任) 黎季枢(江西进贤人洪/武十二年任)
齐 勉(山东阳谷人洪/武十二年任)李 彧(洪武十/七年任 (第 15a 页)
张 庸(化州人/知县)陈 保(吴川人/知县)李 泽(石城人/登进士)
李 俊(石城人/通判) 朱 廉(合浦人/教谕) 李 斌(合浦人/知州)
彭 仪(合浦人/通判)包志道(合浦人/)罗 渊(合浦人/) (第 13b 页)
李 俊(石城人/通判) 朱 廉(合浦人/教谕) 李 斌(合浦人/知州)
彭 仪(合浦人/通判)包志道(合浦人/)罗 渊(合浦人/) (第 13b 页)
但白云茅屋老者哉
吴沉
吴沉字浚仲浙江兰溪人父师道元礼部郎中国初沉累
辟为训导不就王宗显知婺州辟沉及 朱廉 徐原教士洪
武十二年除翰林侍制陪议论是时学士濂最亲重其他
诸儒次莫若詹同及沉刘三吾等颇得将顺称旨踰年 (第 31b 页)
吴沉
吴沉字浚仲浙江兰溪人父师道元礼部郎中国初沉累
辟为训导不就王宗显知婺州辟沉及 朱廉 徐原教士洪
武十二年除翰林侍制陪议论是时学士濂最亲重其他
诸儒次莫若詹同及沉刘三吾等颇得将顺称旨踰年 (第 31b 页)
(官摹刻于府州县使天下士人服/膺圣训有所兴起上命如议行)
朱右性理本原三卷(揭河图洛书于卷首本诸天以复/乎人次录太极图说定性书理学)
(论东西二铭扩诸人以复乎天附以通书一卷感/兴诗一卷于后若正蒙诸书或有未纯故不录) 朱廉 理学纂言(义乌人预修明史取/朱子语类摘其精义) (第 1b 页)
朱右性理本原三卷(揭河图洛书于卷首本诸天以复/乎人次录太极图说定性书理学)
(论东西二铭扩诸人以复乎天附以通书一卷感/兴诗一卷于后若正蒙诸书或有未纯故不录) 朱廉 理学纂言(义乌人预修明史取/朱子语类摘其精义) (第 1b 页)
卿等当广询通音韵者
重刋定之于是翰林侍讲学士臣乐韶凤臣宋濂待制
臣王僎修撰臣李叔允编修臣朱右臣赵埙臣 朱廉 典
簿臣瞿庄臣邹孟逵典籍臣孙□臣荅禄与权钦遵明
诏研精覃思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复恐拘于方言无以 (第 7a 页)
重刋定之于是翰林侍讲学士臣乐韶凤臣宋濂待制
臣王僎修撰臣李叔允编修臣朱右臣赵埙臣 朱廉 典
簿臣瞿庄臣邹孟逵典籍臣孙□臣荅禄与权钦遵明
诏研精覃思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复恐拘于方言无以 (第 7a 页)
代董学士谢表 上蜀府笺启十七首
谢太史公书 上胡先生书二首
与苏先生书三首 上范先生书
与 朱伯清长史 书 寄徐教授先生书
与王先生书 与叶夷仲先生书
与潘择可先生书 荅林公辅书
与士修书二首 (第 24a 页)
谢太史公书 上胡先生书二首
与苏先生书三首 上范先生书
与 朱伯清长史 书 寄徐教授先生书
与王先生书 与叶夷仲先生书
与潘择可先生书 荅林公辅书
与士修书二首 (第 24a 页)
,毋以仪、秦纵横。俶请以正定《十三经》颁示天下,屏《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勿列学官。
洪武八年,以 朱廉 授楚王经。
按《明外史·文苑赵埙附传》: 朱廉, 字伯清,义乌人。洪武初,除翰林编修。八年,授楚王经,迁楚府右长史。洪武十四年三月,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
洪武八年,以 朱廉 授楚王经。
按《明外史·文苑赵埙附传》: 朱廉, 字伯清,义乌人。洪武初,除翰林编修。八年,授楚王经,迁楚府右长史。洪武十四年三月,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