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之宜君道如五既成其大又无不宜故吉坤无不顺
 又益以说似非大君所宜五以宜言谓不自为中而
 能行二中乃所以成其大成其知象故 明行中
之谓
上六敦临吉无咎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二刚在内上远而无应以坤重坤厚为五遂亦应二 (第 34a 页)
 寱言(明诗综释明怀著字/墨浪山阴云门寺僧)
 萍踪道人岩艇草(明诗综释如晓著字萍踪萧山人栖/隐天台石梁下晚居湖上往来嘉禾)
 澹居稿(明诗综 释至仁
著字 (第 37a 页)
行中/
番阳人住绍兴崇报寺)
 全室外集十卷(径山志释宗泐著字季/潭临海人朱右王达序)
 望云集(列朝诗集释 (第 37a 页)
  知乐亭在青浦县大小蒸之间宋邵桂子凿池养
  鱼筑亭其上以知者乐水知鱼之乐二义名之
  醉眠亭在福泉县青龙江上宋 僧行中
无悔所筑
  苏轼名之有诗 (第 51a 页)
昌路赣州路升宁都会昌为州南安路升南丰县为州
(元史志)

  明初壬寅陈友谅平仍袭 元行中
书省建行省于南昌
子城内洪武九年革中书省置承宣布政使司(嘉靖林志)
置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十三府置 (第 10a 页)
  特差四川道监察御史杨颙提督江西学政因改建为
院署


  布政使司

  署在章江门内即明初南昌府治也司治旧在子城
内宋隆兴府 元行中
书省故址永乐元年以其地创
宁府迁司治于今处宣德四年布政使孟桓重修正
统九年布政使吴润充拓甬道护以石栏 …… (第 4a 页)
  南昌府署在司马巷即新建县旧治按汉晋豫章郡署
在城南有子城东西双阙门唐洪州为都督观察节

度使治所宋仍州置镇南军后升为隆兴府太平兴
国中郡守张继则重修施元长书名揭于中门之楣
杨杰有记元仍宋旧基改为 行中
书省移龙兴路署
于章江门内明洪武三年知府赵文奎并司府二县
地重建永乐元年改为布政司治迁府治于今处正 (第 9b 页)
  大中祥符寺(在南康县治东北宋建邑人钟福肄业于此手植小松一夕梦朱衣元冠者告曰松
围三尺子当策名既而累举不第垂三十年登科南归视松果如所梦)


  祖印禅寺(在南康县西青泥铺 本朝顺治十六年 僧行中
建推官刘鲁桧知县陈晖俱有记)

  净慧院(在南康县传法寺右唐贞观中建)

  显圣院(在南康县治西 (第 30a 页)
  附于枢密院行台督抚附于御史台分省分院亦
  各附载如此变通旧例𣲖别支分各从其类则近
  代之沿革损益庶秩然有条而不紊云 元行中
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每省丞相一人平章二人右丞左丞各一人参知政事
二人
 国初有征伐 (第 55a 页)
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
 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 行中
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 (第 55a 页)
 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
 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 行中
书省凡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
 行尚书省寻复如旧至大二年又改行尚书省四年 …… (第 55b 页)
 复如旧旧制参政之下有签省之属后罢不置丞相
 或置或不置尤慎于择人故往往缺焉
 所属郎中员外郎都事各二人
 河南江北等处 行中
书省(至元五年罢随路鄂啰官/设参政阿里签行省事于) …… (第 55b 页)
 (河南等路立省二十八年以河南江北系冲要之地/又新入版图宜于汴梁立省以控治之遂署其地统)
 (有河南十/二路七府)江浙等处 行中
书省(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
 (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边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 (第 56a 页)
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
 西等处 行中
书省(至元十四年置十五年并入福建/行省十七年仍置省于龙兴府而)
 (福建自为行省治泉州二十二年以福建 (第 56a 页)
行省并入/江西二十三年又以福建省并入江浙本省统有十)
 (八/路)湖广等处 行中
书省(至元十一年右丞相巴延伐/宋 (第 56a 页)
行中
书省事于襄阳寻以)
 (别将分省鄂州为荆湖等路 (第 56a 页)
行中
书省十三年取潭/州即署省治之十八年复徒置鄂州统有三十路三)
 (府/)陜西等处 (第 56a 页)
行中
书省(中统元年以商挺领秦蜀五/路四川行省事三年改立陜) …… (第 56a 页)
 (西四川行中书省治京兆至元三年移治利州十七/年复还京兆十八年分省四川寻改立四川宣慰司)
 (二十一年仍合为陜西四川行省三十三年/四川立省本省所辖之地惟陜西四路五府)四川等
 处 行中
书省(国初其地总于陜西至元十八年以陜/西行中书分省四川二十三年始置四)
 (川行省署成都/统有九路五 (第 56b 页)
府)辽阳等处 行中
书省(至元二十四年/置治辽阳统有)
 (七路/一府)甘肃等处 (第 56b 页)
行中
书省(中统二年立行省于中兴/十年罢之十八年复立二)
 (十二年复罢改立宣慰司二十三年徙置中兴省于/甘 …… (第 56b 页)
 (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各一人至大/四年省右丞相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设)
 (官如上治和宁路/统有北边等处)云南等处 行中
书省(即古南诏之取/地初世祖征)
 (以为郡县尝封建宗王镇抚其军民至元十一/年始置行省治中庆路统有三 (第 57a 页)
十七路五府)征东
 等处 行中
书省(至元二十年以征日本国命高丽王/置省典军兴之务师还而罢大德三)
 (年复立行省以中国之法治之既而 …… (第 57a 页)
  又百官志曰顺帝至正十二年正月江西江浙行
  省皆除添设平章陜西行省除添设右丞闰三月
  置淮南江北等处 行中
书省于剔州以淮西宣慰 …… (第 57b 页)
  司两淮盐运司扬州淮安徐州唐州安丰蕲黄皆
  隶焉除平章二人右丞左丞各一人参政二人及
  首领官以下共二十五人至十一月始铸淮南江
  北等处 行中
书省印给之是年江浙行省添设右
  丞参政四川行省添设参政十六年五月置福建
  等处 (第 58a 页)
行中
书省于福州铸印设官一如各处行省
  之制罢帅府开省署十年九月置山东行省铸印
  与之十八年福建行省右 (第 58a 页)
丞分省建宁参政分省

  泉州二十三年三月置广西行省又置胶东行省
  于莱阳总制东方事二十六年八月置福建江西
  等处 行中
书省
中书分省
 济宁分省(至正十/一年置)彰德分省(十二年二月置十五年/四月除右丞相左丞相)
 ( …… (第 58b 页)
 省(二十七年/十月置)
明初置中书分省自平章政事以下略同中书省寻改
为承宣布政使司(官数职掌详/布政使司门)
 初太祖下集庆自领江南 行中
书省戊戌岁置中书
 分省于婺州后每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有平章
 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其属有左右司郎中员 …… (第 59a 页)
 武九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

 河南陜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遂
 罢 行中
书省
  尚书省
宋理宗宝祐元年二月罢尚书省创置呈白房
  (臣/)等谨按呈白房似不可以当尚书省亦犹 (第 59b 页)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有承宣使始于唐迄于宋似
  同于今之承宣布政使然考政和时改观察留后
  为承宣使实非今之布政使司比也今之布政司
  昉于 明初行中
书省唐书百官志官司之别为省 …… (第 1a 页)
  如尚书黄门中书秘书殿中尚侍六省是也明既
  改行中书省为十三承宣布政司而向所称各道
  各路者遂创为十三省之名是布政司固当列于
   行中
书省之后然明代改设以来布政司为一方
  守土官之首与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称三司或
  布按并称则曰藩臬 (第 1b 页)
中书省参议 (元/)     行中
书省理问(元/)
奎章阁供奉学士(元/)   群玉内司亚尉(元/)
太子家令司令(元/)    詹事 (第 14a 页)
  明太祖起淮右首定金陵以次削平诸夏其地东
  极朝鲜西接土蕃南至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
  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九百里于是改 元行
  中
书省为布政使司凡为直𨽻者二为布政司者
  十三府百有四十州百有九十三县一千一百三
  十八又羁縻府 (第 20a 页)
 北峰寺(在吴县支硎山/晋支道林开山)
 华山寺(在华山莲花峰下/晋支道林开山)
 觉林院(在长洲县一都元/至元间 僧至仁
建)
 寿慈庵(在吴县西北四十里宋/咸淳五年僧如葵建) (第 82a 页)
  恩津至砺山三十里

  砺山至参礼四十里

  参礼至全州三十五里

  全州至英元五十里

  英 元至仁
实三十里

  仁实至熬树三十里 (第 41a 页)
   万寿禅寺重构佛殿记(宋濂/)
苏之长洲东北二里万寿报恩光孝禅寺在内焉初晋
义熙中有沙门法愔自西域至中夏与慧远法师结社
庐山已而来苏以念佛三昧化道有情苏人翕然归之
为建净寿院梁时更名安国长寿二年又更名长寿寻
燬于兵吴越钱氏有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重作之

又更名安国长寿禅院始易禅僧明彦主之宋大中祥
符二年丁晋公谓奏改为万寿崇宁二年始加崇宁于
万寿之上政和初又更名天宁绍兴七年复诏更今额
为徽宗荐严之所元至正末天下大乱寺为兵所燬群
僧散鞠为椔翳之场国朝洪武癸丑蒲圻魏观来吴为
郡周视废基蹙頞而言曰是刹之废不得名浮图不足
以起之 行中禅师
仁公乃寂照和尚世嫡今住虎丘德
涵道融堪为人天师且兼道儒家经史发为文章严简 (第 9b 页)
   云山楼(在金山县张溪元杨/谦隐居杨维桢有记)云锦楼(在上海县治/北下瞰莲池)
(费雄夏月/饮宾于此)泳波亭(在娄县西明统志在昆山县养/鱼池宋嘉祐间太常丞吴及宰)

(华亭时建后令刘鹏增大/之因民所誉榜曰思吴)谷阳亭(杨潜云间志在/华亭县西门外)
(五里宋乾/道时建)古华亭(在娄县西三国吴志陆逊传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元和郡县)
(志华亭谷在华亭县西三十五里陆逊陆/抗宅在其侧吴地记云谷周四二百馀里)光渌亭
(在华亭县泖湖上元谢伯理/构为宴乐之所杨维桢有诗)鹤唳亭(在娄县西二/里今为接官)
(亭)醉眠亭(在青浦县青龙江上宋 僧行中
所筑苏轼名之)小蓬台(在华亭/县百花)
(潭上元杨维桢寓此别有拄颊/楼草元阁明贝琼有小蓬台志)阅耕 (第 19b 页)
 (亭/)泳波亭(在养鱼池宋嘉祐间太常丞吴及宰华亭/时建后令刘鹏增大之因民所誉榜曰思)

 (吴/)醉眠亭(在青龙江□宋 僧行中
建苏轼名陈舜俞/诗酒担长轻六印腰醉中一枕敌千朝兴)
 (亡藐比荣枯柳聚散看同旦暮湖醉法本应尘外有/醒 (第 8a 页)
 (物产之丨丨李鼍大云寺/碑像设巨丽法供丨丨)骋殊(唐明皇孝经序攀逸驾者必丨/丨轨辙注驰丨丨异之轨辙)

(苏轼诗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琴聪与/丨丨自注僧思聪善琴仲殊好啖蜜)文殊(头陀寺碑文金粟/来仪丨丨戾止维)
(摩经佛在毗离庵罗𣗳园告丨丨师利汝诣维摩诘问疾翻译名/义丨丨师利此云妙德西域记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五灯会)
(元丰干入五台山逢一老人师曰莫是丨丨否曰岂有两丨丨师/作礼未起忽然不见元稹诗时学丨丨一问来苏轼诗要令卧疾)
(致丨丨 僧至仁
诗不二门开惟一默对谈还有老丨丨又南史王/训小字丨丨父暕曰不坠基业其在丨丨又南齐书王丨丨故邻)
(人父 (第 41a 页)
云繁(王勃别宴序丨丨/雨骤气爽风驰韩)
(愈贺雪表春丨始丨时雪遂降吴融花村诗已怜梁雪重仍愧/楚丨丨又 释至仁
移居诗借屋藏书避世喧地偏尘远水丨丨)(第 22b 页)
馀甘蔡圭诗丨丨空翠聚山光王寂诗)
(十里藕花红步障丨丨松荫碧油幢许衡诗百亩桑麻/负城邑丨丨花竹对烟岚 释至仁
诗丨丨凉雨读楞伽)山轩(释皎/然诗)
(丨丨日色/在阑干)盈轩(邵子诗嵩岑/皓月夜丨丨)荫轩(晏殊中 (第 36a 页)
千屯(李汾诗差差戈剑隐/一敌落落旗鼓严丨)
(丨/)高屯(袁桷诗襄阳丨丨十万/卒武昌金埒饶军资)蚁屯 (释至仁
诗篱前沙渚群/鸥卧村外人家万丨丨)天屯
(真诰雷震东/西丨丨见矣)
前后屯(周礼大司马旗居卒间以分地 (第 18b 页)
慈竹盖兹数)
(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之致)巢安(白居易池上篇如鸟择木姑务丨丨杜牧诗/莫道丨成却不丨又 僧至仁
诗故丨何处丨)
饱安(陆龟蒙诗丨而/丨兮惟编是伍)易安(释清江诗禅客归山意山深定丨丨续/文献通考漱王 (第 4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