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文鴶(桃源人颖异博学早岁以通五经补诸生后/授永兴训导课士必先德义士林则之祀乡)
(贤子志鲸康熙进士授检讨督学浙江典/广西顺天乡试得人称盛累官顺天府尹)罗江鳞
(桃源人乾隆武举由贵州千总从征大小金川累/官主鹤丽镇总兵嗣逆回不靖调赴兰州攻贼营)
(生擒六十人尽歼馀党寻以积年创发/卒于官事/闻荫一子祀昭忠祠)陈长镇(养/元)
(子雍正中举孝廉方正乾隆中举博学鸿词成进/士改庶吉士乞假省视至家闻母丧大恸呕血数)
(升卒长镇幼笃学博览群书与人处有回/规无后言卒之日识与不识俱悼惜之) 朱景英
(武陵人乾隆庚午乡试第一少精文选之学已而/窥寻夹漈伯厚诸书著作甚夥官至台湾同知撰)
(海东日札于习俗移易利/弊因革之原尤拳拳致意)
邬翼麟(武陵人乾隆三/十八年由候补)
(守备随征金川殁于阵同县人官黄平营把总郭/岷官右营把总姚应凤均 (第 30b 页)
海东札记卷一
                          武陵 朱景英幼芝

   记方隅

  以海中荒岛而置郡邑,实创所未有。其以台湾名者,袭乎旧,第未知昉自何时。或曰地 (第 1 页)
  六合以外,圣人有所不知。不知之,则不敢言之也。东坡官登州,五日而将去,以不见海市为恨,祷于神而得见,乃作诗歌以纪之。故凡风土人情之变,山川草木之奇,属在海隅,非中土可例,不身亲其地而历有年所,其能了然于心胸、笔之于简册乎?
  吾友 朱君研北
为台湾司马三年,秩满来京,出海东札记一编见示。夫台之隶我版图久矣。官斯土者,孰不真知之而能言之,顾待 …… (第 1 页)
  台湾孤悬海裔。入版图、置郡县,自我朝康熙始,阅今百馀年。六谷时熟,犵姥如家人。官兹土者,怡怡于于,涉洪涛如履平地。盖太和翔洽,非一朝夕效也。若其土俗民风,载郡邑志者,亦屡经修辑,而览者犹有弗全、弗备之憾;何耶?程之以在官,縻之以常俸,迫之以岁月,不能事事考而物物辨也。
  武陵 朱研北
司马,深思笃古,酿于平时。乃以佐守是邦,行部所经,得遍其境。至辄延览形胜,诹询名物,暇日记所见闻,釐 (第 3 页)
为四卷,名之曰海东札记。岁癸巳,秩满来京师,手以示余。余受而卒业,因叹曰:昔人谓一茎草化万丈金身,不信然欤!
  夫台湾蕞尔地,而外障生番,内屏中国,屹然为东南重镇;岂所谓地险者非邪?观 研北
是编,岛夷之延亘,风涛之险夷,不待按图,瞭然在目前。其地田亩、军营,下及鸟兽、卉木,钜细悉具。其立言 (第 3 页)
简而峭,其叙事约而尽,其体物核而精;即起郦生、柳子为之,奚以易此?至其习俗之骤难移易,利弊之所当因革,尤拳拳致意,寓以箴规,重以激劝,且有深望于来者;仁人用心,无往不厚如是。 研北
洽绩循茂,读是编者其亦可想见矣,毋徒作岭外代答诸书观也可。
  乾隆癸巳长至后治学弟郑际唐撰。 …… (第 3 页)
    (余贰守海东,逾三岁,南北路遍焉。凡所听睹,拾纸杂然记之,日积以多,遂析为八类,钞存四卷。随笔件系,藉备遗忘,要无当于郡邑志体,故挂漏不免,览者谅之!乾隆壬辰岁冬十月朔日,武陵 朱景英幼芝
自识。) (第 4 页)
海东札记卷二
                         武陵 朱景英幼芝

   记洋澳

  厦门达台湾七百馀里中,巨溟界之,或曰「岐海」,一曰「横洋」。自大嶝乘西北风, (第 11 页)
海东札记卷三
                          武陵 朱景英幼芝

   记气习

  具四方之风谓之飓,字从具。今群然作,讹从贝,呼亦贝音,且转为暴音矣。字书无 (第 25 页)
海东札记卷四
                         武陵 朱景英幼芝

   记丛璅

  郡无城郭,四周树栅,藩以竹木,望之深郁;惟七门甃石,粗具楼堞而已。凤山、彰化 …… (第 49 页)
  郡中文武廨宇,布置四坊中,历有脩葺。近时章镇帅绅辟大树园,构清荫堂、倚青亭于署侧;蒋观察亦于署后构禔室,又创延薰阁、挹爽廊、舣月楼、鱼乐槛、接叶亭、花南小筑、花韵栏,复辟丛桂径、得树庭、小仇池、瑞芝岩、叠云峰、醉翁石,仍增饰澄台旧迹,更移构斐亭于其东偏。郡署鸿指园,往时蒋观察所辟者,邹太守应元复葺治之。城守白参将世傥构凝香居;左营余游击大进构镜清堂、岸舫;右营任游击承恩构师慎堂、栋花书屋,又辟俗桐园;台湾王令右弼构古春小筑;而余亦就署后隙地构澹怀轩

研北
书屋;皆一岁中兴工蒇事者,颇增海外之胜。
  郡举秩祀,所在咸饬,外此尚无多。淫祠寺观亦寥寥。北郊海 (第 50 页)
  台湾在福建布政使司东南大海中.自泉州同安之厦门乱流经澎湖抵鹿耳门至治,计水陆程一千二百六十里(陆自省城五百四十里至同安,又六十里至厦门;自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自澎湖至台湾水程四更,旧志以六十里为一更,则六百六十里).为古荒裔地,不入版图.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中国之建置于是始 (朱景英
海东札记云:『文献通考:琉球国居海岛,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水行五日而至.隋大业中,曾令羽骑尉朱宽 (第 1 页)
      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等十二篇(丁曰健)
      请恤清单等二十一篇(丁曰健)
第一八种 台湾志略(李元春)
第一九种 海东札记 (朱景英)
第二0种 台阳笔记(翟灏) (第 5 页)
  本书(一册八八面五二、八00字)分二卷,李元春辑。元春字时斋,陕西朝邑人。清嘉庆三年,举乡荐。咸丰四年卒,年八十六。此书原为「青照楼丛书」之一种,无序跋。卷一首述地志,次风俗,又次物产,又次胜迹,末原事(杂记林道乾、颜思齐、红毛番暨郑氏先后据台之事);卷二首述军政,次兵燹(列举康熙三十五年吴球事变、六十年朱一贵事变、乾隆三十五年黄教事变、五十一年林爽文事变及嘉庆十年至十一年海上蔡牵两次之侵台),又次戎略(凡记姚启圣、施琅、吴英、朱天贵、觉罗满保、施世骠、蓝廷珍及福康安等先后对台用兵之事迹),末丛谈。按本书大都取材于郡县旧志及前人著作。
       第一九种「海东札记」

  本书(一册六三面三七、八00字)凡四卷, 朱景英
撰。 (第 13 页)
景英
字幼芝,一字梅冶,号研北;湖南武陵人。清乾隆庚午(十五年),举解元。三十四年,由宁德知县,擢台湾海防 (第 13 页)
    地有垦,即粮有升豁;且移新抵旧、析彼益兹,数目纠纷,不能以意断也。奈稽之志乘,嘉义之诸罗志编自雍正初年,已无可觅;府志与澎湖纪略、凤山县志,咸修自乾隆三十年以前;仅彰化、台湾二县志,刊于嘉庆、道光间;淡水、噶玛兰均尚无志。他若无锡季蓉洲大令麒光海外集、宛平黄玉圃观察叔璥赤崁笔谈、武陵 朱幼芝
太守 (第 18 页)
景英
海东札记、侯官谢退谷广文金銮蛤仔难记略、邵武朱筠园广文仕玠小琉球漫志、马平杨双梧观察廷理开兰节略、蓝 (第 18 页)
  小琉球谩志十卷:邵武朱仕价撰(内分六编:曰泛海纪程、曰海东纪胜、曰瀛渔唱、曰海东誊语、曰海东月令、曰下淡水寄语)
  海东札记二卷:武陵 朱景英
撰。
  东瀛祀典一卷:贵阳蒋允焄撰。
  台湾志略三卷:济宁尹士俍撰。
  噶玛兰说略一卷、东游诗 (第 621 页)
  吴廷华,字中林,号东璧,浙江仁和举人.雍正初,由中书舍人任海防同知,寻以原衔通判兴化.所至以经学饬吏事.尝奉檄至台湾,值诸罗奸民揭竿,事起仓卒,令弁皆束手;廷华为按形势,纠兵民,分督防守.诛其魁,卒以安集(「福建通志」)


   朱景英,
字幼芝,湖南武陵人,乾隆庚午解元,知宁德县,擢鹿耳门同知.地为台湾门户,同知司海口商舶出入,兼管四县 (第 430 页)
.旧例:凡商舶来自厦门者,分配大小为六等;转输厦门已运者,免运一次.前运有卖放,不配运者,积三十馀万. 景英
令如前带运,积压一次(?).尝以台地辽阔,南北路兵单汛薄,请派兵防卫.当事韪其言,迁北路理番同知,署 (第 430 页)
汀州邵武府.告归,图书外,无馀蓄. 景英
以文学饬吏治,书工汉隶(「湖南通志」);天怀畅朗,为政行所无事.雅爱士.士有通十三经者,不惜奖 借; (第 430 页)
湾采风图考」、「番社采风图考」各一卷(六十七撰)、「海录碎事」一卷(吴应造钧大撰)、「海东札记」二卷 (朱景英幼芝
撰)、「赤嵌集」四卷(孙元衡湘南撰)、「瀛壖百咏」一卷(张湄鹭洲撰)、「蠡测汇钞」一卷(邓传安菽原撰 (第 18 页)
  胡建伟,广东三水人,进士.三十八年五月任.
  张可传,山东平定人,举人.三十九年四月护.
   朱景英,
湖南武陵人,举人.三十九年八月任.
  沈荣勋,浙江仁和人,举人.四十二年十一月兼署.
  成履泰, (第 72 页)
  王公名右弼,字万长,号亮齐;山东济东县人.
  乾隆四十二年(岁次丁酉)仲春之吉,福建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武陵 朱景英
撰. (第 176 页)
  台湾县在福建布政使司东南大海中,自泉州同安之厦门,乱流经澎湖抵鹿耳门至治,计水陆程一千二百六十里(陆自省城五百四十里至同安,又六十里至厦门.自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自澎湖至台湾水程四更.旧志以六十里为一更,则六百六十里)为古荒裔地,不入版图.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中国之建置于是始 (朱景英
「海 (第 1 页)
  海防厅署:在西定坊,西向(旧在鹿耳门,雍正八年移驻于此).署后有内省轩,(同知何恺建)、澹怀轩、研北书屋(俱 同知朱景英
建)
  教授署、训导署(俱见「学志」)
  经厅署:在府署东南,南向.
  县署:在镇北坊赤嵌 …… (第 88 页)
  鲁楷,浙江会稽人.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任.
  韩琮,通州举人.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任.    .
   朱景英,
湖南武陵举人.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任(有传)
  成城,见上,知府.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任.
  邬 …… (第 137 页)
见.八月渡海遭飓,舟覆于福清之南日.事闻,予恤,赠朝议大夫、布政使司参议,赐祭葬(「旧志」)
   朱景英,
字幼芝,号研北,湖南武陵人,乡举第一,乾隆三十四年同知台湾府.天怀爽朗,气度雍容.其敷政宁人,皆行所 (第 140 页)
    (旧志云:右自「东番记」以下,作者二十一家,为书三十八种.邑无藏版,亦少悬签.年代未遥,散轶过半.统列其目,庶使庋阁之遗,知所护惜耳.又载「瀛壖百咏」末章云:『福台新咏萃群英,调绝音希孰继声』?注云:『「东宁诗」一名「福台新咏」,四明沈光文、宛陵韩又琦、关中赵行可、会稽陈元图、无锡华衮、郑廷桂、榕城林奕丹、吴蕖、轮山杨宗城、螺阳王际慧前后唱和之作.吴有「桴园诗集」、杨有「碧浪园诗」,又诸罗令季麒光、台令沈朝聘「海外」、「郊行」等集,今皆湮灭,不可复见』.)
  「闽越纪略」(附「澎湖台湾」)一卷:工部尚书杜臻、内阁学士石柱著.
  「海东札记」二卷:台防 同知朱景英
著.
  「草庐草」二卷、「东宁游草」一卷:邑人黄佺著.
  「东宁自娱集」一卷:邑人陈斗南著.
  (第 395 页)
  鲁 楷(浙江会稽人,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任)
  韩 琮(通州举人,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任)
   朱景英(湖南武陵举人,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任,有传见县志)

  成 城(见上知府,三十七年四月十五日任)
  邬维肃(四十一年四月初九日任)
  刘亨 (第 87 页)
 衙署在西定坊西向(旧在鹿耳门,雍正八年移驻于此),署后有内省轩(同知何恺建)、澹怀轩、研北书屋(俱 同知朱景英
建,录县志).按分府署前为照墙,环以木栅,有东西两辕门,对墙者为仪门,仪门内左为礼房、工房、福德祠, (第 38 页)
右为兵房、承发房、皂快班房,中为大堂,大堂后为川堂,川堂后为花厅,花厅后为内眷住宿之所.澹怀轩即花厅. 研北
书屋在花厅之左,内省轩在内署后. (第 38 页)
研北
书屋之左有妈祖厅,奉祀天上圣母.光绪元年,台防同知改为卑南同知,移驻卑南,台湾镇军暂借为行台(因抚军 (第 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