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書類
詩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正一部
續道藏
敢以已爵加父帝纳之
元帝本纪太兴三年八月戊午尊敬王后虞氏为敬皇
后辛酉迁神主于太庙
礼志武帝崩则迁征西及惠帝崩又迁豫章而惠帝世 悯怀太子 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庙元帝世怀
帝殇太子又祔庙号为阴室四殇怀帝初又策谥武后
杨后曰武悼皇后改葬峻 (第 9a 页)
元帝本纪太兴三年八月戊午尊敬王后虞氏为敬皇
后辛酉迁神主于太庙
礼志武帝崩则迁征西及惠帝崩又迁豫章而惠帝世 悯怀太子 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庙元帝世怀
帝殇太子又祔庙号为阴室四殇怀帝初又策谥武后
杨后曰武悼皇后改葬峻 (第 9a 页)
右王下祭殇
吴志孙登传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
为吴王是岁立登为太子立凡二十二年年三十三卒
谥曰宣太子
吴书曰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
陵
晋书惠帝纪永熙元年秋八月壬午立 广陵王遹 为皇
太子元康九年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
三子幽于金墉城永康元年三月癸未贾后矫诏害庶
人遹于 (第 4b 页)
许昌夏四月甲午追复故皇太子位五月己巳
立皇孙臧为皇太孙六月壬寅葬 悯怀太子 于显平陵
永宁元年正月乙亥赵王伦篡帝位废皇太孙臧为濮
阳王癸酉伦害濮阳王臧乘舆反正五月立襄阳王尚
为 (第 5a 页)
皇太孙太安元年三月皇太孙尚薨
怀帝本纪永嘉元年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诠为皇太子
元帝纪大兴三年五月景寅孝怀太子诠遇害于平阳
帝三日哭
礼志惠帝世 悯怀太子 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 …… (第 5a 页)
帝太元十二年祠部郎中徐邈议太子太孙阴室
四主储嗣之重升祔皇祖所托之庙世远应迁然后从
食之孙与之俱毁 悯怀太子 传 (第 5b 页)
悯怀太子 遹字 (第 5b 页)
熙祖 惠帝长子母曰谢才
人惠帝即位立为皇太子元康九年十二月废太子为
庶人明年幽于许昌宫之别坊贾后使太医令程 …… (第 5b 页)
年二十三诏以 广陵王 礼葬之及贾庶人死乃册复太
子谥曰 (第 6a 页)
悯怀 六月己卯葬于显平陵三子霦臧尚并与
父同幽金墉
臧字敬文永康元年四月封临淮王己巳立为皇太孙
永宁元年正 …… (第 6a 页)
引以为例
南齐书礼志永明十一年文惠太子薨卒哭祔于太庙
梁书昭明太子传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
曰丁贵嫔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天监元年十一月立
为皇太子大通三年四月乙巳薨敛以衮冕谥曰昭明
五月庚寅葬安宁陵
哀太子傅哀太子大器字仁宗太宗嫡长子也普通四
年五月丁酉生太清三年五月太宗即位六月癸酉立
为皇太子大宝二年八月贼景废太宗以太子有器度
每常惮之恐为后患故先及祸承圣元年四月追谥哀
太子 悯怀太子 传 (第 8a 页)
悯怀太子 方矩字德规世祖第四子也承
圣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及西魏师陷荆城太子与
世祖同为魏人所害敬帝承制追谥悯 (第 8a 页)
吴志孙登传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
为吴王是岁立登为太子立凡二十二年年三十三卒
谥曰宣太子
吴书曰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
陵
晋书惠帝纪永熙元年秋八月壬午立 广陵王遹 为皇
太子元康九年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
三子幽于金墉城永康元年三月癸未贾后矫诏害庶
人遹于 (第 4b 页)
许昌夏四月甲午追复故皇太子位五月己巳
立皇孙臧为皇太孙六月壬寅葬 悯怀太子 于显平陵
永宁元年正月乙亥赵王伦篡帝位废皇太孙臧为濮
阳王癸酉伦害濮阳王臧乘舆反正五月立襄阳王尚
为 (第 5a 页)
皇太孙太安元年三月皇太孙尚薨
怀帝本纪永嘉元年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诠为皇太子
元帝纪大兴三年五月景寅孝怀太子诠遇害于平阳
帝三日哭
礼志惠帝世 悯怀太子 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 …… (第 5a 页)
帝太元十二年祠部郎中徐邈议太子太孙阴室
四主储嗣之重升祔皇祖所托之庙世远应迁然后从
食之孙与之俱毁 悯怀太子 传 (第 5b 页)
悯怀太子 遹字 (第 5b 页)
熙祖 惠帝长子母曰谢才
人惠帝即位立为皇太子元康九年十二月废太子为
庶人明年幽于许昌宫之别坊贾后使太医令程 …… (第 5b 页)
年二十三诏以 广陵王 礼葬之及贾庶人死乃册复太
子谥曰 (第 6a 页)
悯怀 六月己卯葬于显平陵三子霦臧尚并与
父同幽金墉
臧字敬文永康元年四月封临淮王己巳立为皇太孙
永宁元年正 …… (第 6a 页)
引以为例
南齐书礼志永明十一年文惠太子薨卒哭祔于太庙
梁书昭明太子传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
曰丁贵嫔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天监元年十一月立
为皇太子大通三年四月乙巳薨敛以衮冕谥曰昭明
五月庚寅葬安宁陵
哀太子傅哀太子大器字仁宗太宗嫡长子也普通四
年五月丁酉生太清三年五月太宗即位六月癸酉立
为皇太子大宝二年八月贼景废太宗以太子有器度
每常惮之恐为后患故先及祸承圣元年四月追谥哀
太子 悯怀太子 传 (第 8a 页)
悯怀太子 方矩字德规世祖第四子也承
圣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及西魏师陷荆城太子与
世祖同为魏人所害敬帝承制追谥悯 (第 8a 页)
太学
武帝泰始三年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
武帝本纪咸康元年二月甲子帝亲释奠
穆帝本纪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
堂
孝武帝本纪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冬十月癸巳帝
释奠于中堂祠孔子以颜回配
礼志武帝泰始七年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讲诗
通太康三年讲礼记通惠帝元康三年皇太子讲论语
通元帝太兴二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太子并亲释奠以
太牢祀孔子以颜回配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穆帝
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通孝武宁康三年七月帝讲
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穆帝孝武并权以中堂为太学
宋书礼志魏齐王正始中齐王每讲经使太常释奠于
先圣先师于辟雍弗躬亲晋惠帝明帝之为太子及 悯
怀太子 讲经竟并亲释奠于太学太子进爵于先师中
庶子进爵于颜回成穆孝武三帝亦皆亲释奠孝武时 (第 17b 页)
武帝泰始三年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
武帝本纪咸康元年二月甲子帝亲释奠
穆帝本纪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
堂
孝武帝本纪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冬十月癸巳帝
释奠于中堂祠孔子以颜回配
礼志武帝泰始七年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讲诗
通太康三年讲礼记通惠帝元康三年皇太子讲论语
通元帝太兴二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太子并亲释奠以
太牢祀孔子以颜回配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穆帝
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通孝武宁康三年七月帝讲
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穆帝孝武并权以中堂为太学
宋书礼志魏齐王正始中齐王每讲经使太常释奠于
先圣先师于辟雍弗躬亲晋惠帝明帝之为太子及 悯
怀太子 讲经竟并亲释奠于太学太子进爵于先师中
庶子进爵于颜回成穆孝武三帝亦皆亲释奠孝武时 (第 17b 页)
(通典注后汉荀悦曰孝经曰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父事三老以示天下所以明孝也无父)
(犹设三老之礼况其存者乎孝莫大于严父故子尊/不加于父母家令之言于是过矣 晋悯怀太子 令问)
(中庶子刘宝云太公家令说太公为是为非对曰苟/悦论贬家令为非臣以为悦不识高帝意高帝虽贵) (第 21b 页)
(犹设三老之礼况其存者乎孝莫大于严父故子尊/不加于父母家令之言于是过矣 晋悯怀太子 令问)
(中庶子刘宝云太公家令说太公为是为非对曰苟/悦论贬家令为非臣以为悦不识高帝意高帝虽贵) (第 21b 页)
(言同姓相娶吝道也即犯诛绝之罪言五属之内禽/兽行乃当绝 汉吕后妹嫁吕平王莽取宜春侯王)
(咸女后称曰宜春氏颂晋刘颂为汉 广陵王 后临淮/陈矫本刘氏子矫与 为近亲出养始改姓陈颂女)
(适陈氏时人讥之若同姓得昏论如虞陈之类礼所 (第 16a 页)
(咸女后称曰宜春氏颂晋刘颂为汉 广陵王 后临淮/陈矫本刘氏子矫与 为近亲出养始改姓陈颂女)
(适陈氏时人讥之若同姓得昏论如虞陈之类礼所 (第 16a 页)
右周
汉书高帝本纪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
未央宫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荆王梁王楚王齐
王长沙王来朝
惠帝本纪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
文三王传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立孝王十四年入朝
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二十一年入朝二十四年
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二十九年十月入朝三十五年
冬复入朝
代孝王参五年一朝凡三朝
梁怀王揖五年一朝凡再入朝
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武帝时来朝献雅乐对三雍
宫
武帝本纪元朔二年冬赐淮南王菑川王几杖毋朝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后元二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昭帝本纪元凤五年春正月 广陵王 来朝
哀帝本纪帝定陶恭王子也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延四
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
独从傅 (第 20a 页)
汉书高帝本纪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
未央宫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荆王梁王楚王齐
王长沙王来朝
惠帝本纪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
文三王传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立孝王十四年入朝
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二十一年入朝二十四年
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二十九年十月入朝三十五年
冬复入朝
代孝王参五年一朝凡三朝
梁怀王揖五年一朝凡再入朝
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武帝时来朝献雅乐对三雍
宫
武帝本纪元朔二年冬赐淮南王菑川王几杖毋朝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后元二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昭帝本纪元凤五年春正月 广陵王 来朝
哀帝本纪帝定陶恭王子也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延四
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
独从傅 (第 20a 页)
妇女御视大夫士尚唯其人则三夫人九嫔官不必
备可知矣曲礼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言以广子姓
耳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母子传类亦不可忽 晋悯怀
太子 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盖其
母屠家女也先王之制百二十人犹以无人而阙之
至难至慎若此武帝 (第 26a 页)
备可知矣曲礼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言以广子姓
耳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母子传类亦不可忽 晋悯怀
太子 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盖其
母屠家女也先王之制百二十人犹以无人而阙之
至难至慎若此武帝 (第 26a 页)
非也止有油幢车油軿车见晋志且晋志原
文原有细犊车至粗犊车见 悯怀太子 传
魏书礼志魏自太祖至于武泰帝及太皇太后皇太后
皇后崩悉依汉魏既葬公除惟高祖太和十四年文明
太后崩将 (第 2b 页)
文原有细犊车至粗犊车见 悯怀太子 传
魏书礼志魏自太祖至于武泰帝及太皇太后皇太后
皇后崩悉依汉魏既葬公除惟高祖太和十四年文明
太后崩将 (第 2b 页)
宋庾蔚之谓马融以童子为未成人郑玄以为未成
人之称并不明下至几岁戴德以童子当室十五至十
九谯周云十四以下不堪麻则不记云十五成童舞象
尔岂是经所云童子当室者邪案礼称童子参差不一
以事推之则大小可知矣愚谓当室与族人为礼若是
八岁以上及礼之人以其当室故令与成人同昔射慈
以为未八岁者服其近属布深衣或合礼意
宗室童子为天子服制议魏晋故事皇子 广陵王 年十 (第 9b 页)
一孙为祖服周当为臣服从本亲服皇弟吴王年十章
郡王年七又当倚庐服成人礼著何帻服应琳议案礼
丧服诸侯为天子斩今 广陵王 列土建国古之诸侯宜
从臣例又礼童子不居庐不杖不菲 (第 10a 页)
广陵王 未冠吴王
章郡王卑幼不应居庐古但有冠无帻汉始制帻可如
今服卷帻
(万斯同曰礼所谓童子不偯云云者自指 (第 10a 页)
人之称并不明下至几岁戴德以童子当室十五至十
九谯周云十四以下不堪麻则不记云十五成童舞象
尔岂是经所云童子当室者邪案礼称童子参差不一
以事推之则大小可知矣愚谓当室与族人为礼若是
八岁以上及礼之人以其当室故令与成人同昔射慈
以为未八岁者服其近属布深衣或合礼意
宗室童子为天子服制议魏晋故事皇子 广陵王 年十 (第 9b 页)
一孙为祖服周当为臣服从本亲服皇弟吴王年十章
郡王年七又当倚庐服成人礼著何帻服应琳议案礼
丧服诸侯为天子斩今 广陵王 列土建国古之诸侯宜
从臣例又礼童子不居庐不杖不菲 (第 10a 页)
广陵王 未冠吴王
章郡王卑幼不应居庐古但有冠无帻汉始制帻可如
今服卷帻
(万斯同曰礼所谓童子不偯云云者自指 (第 10a 页)
后又曰
一之日觱𤼵鲁庄公名同春秋曰同盟于幽宣公名午
书曰陈侯午卒之类是也今古时变故广避焉初宪宗
为 广陵王 顺宗诏下将册为皇太子数日兵部尚书王
诏上陈请改名绍本名与宪宗讳同时君子非之曰皇
太子亦人臣也东宫之臣 (第 19b 页)
一之日觱𤼵鲁庄公名同春秋曰同盟于幽宣公名午
书曰陈侯午卒之类是也今古时变故广避焉初宪宗
为 广陵王 顺宗诏下将册为皇太子数日兵部尚书王
诏上陈请改名绍本名与宪宗讳同时君子非之曰皇
太子亦人臣也东宫之臣 (第 19b 页)
不择德而以色甚者或取之倡优下贱如汉赵飞燕
李夫人之属是也曲礼纳女子于天子曰备百姓言
以广子姓耳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母子传类亦不可
忽 晋悯怀太子 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
不差其母屠家女也先王之制百二十人犹以无人
而阙之其至难至谨如此
女 (第 9a 页)
李夫人之属是也曲礼纳女子于天子曰备百姓言
以广子姓耳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母子传类亦不可
忽 晋悯怀太子 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
不差其母屠家女也先王之制百二十人犹以无人
而阙之其至难至谨如此
女 (第 9a 页)
亲甚或取之倡优下贱如汉赵飞燕李夫人之属是
也曲礼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言以广子姓耳深山
大泽实生龙蛇母子传类亦不可忽 晋悯怀太子 宫
中为市使人屠沽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母本屠家
女也先王之制百二十人犹以无人而阙之至难至 (第 45b 页)
也曲礼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言以广子姓耳深山
大泽实生龙蛇母子传类亦不可忽 晋悯怀太子 宫
中为市使人屠沽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母本屠家
女也先王之制百二十人犹以无人而阙之至难至 (第 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