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祠一首(自注在南京三山门外栅洪桥侍中名观洪武二十/四年殿试第一建文末奉诏募兵安庆闻南京不守)
(自沈于江其妻翁氏及二女为官所簿录将给配/象奴亦皆赴水死后人即其葬地为侍中立祠)王徵君潢
(车谱<折 t="33"/>潢字元倬上元人父之藩慷慨好义潢能色养崇祯/丙子举于乡先是户部郎中倪笃之荐于朝以贤良徵不就)
(念世乱亲老赋南陔诗/以见志著有南陔集)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原注熊君开/元明史列传)
(开元字鱼山嘉鱼人唐王时东阁大学士汀州破弃家为僧/名正志号蘖庵其一释名 髡残/
桐阴论画云 (第 26b 页)
髡残
一曰 (第 26b 页)
石)
(道人
姓刘惟与/数遗逸往还)小坐栅洪桥下一首(原注此桥盖古时立栅/处本当名栅江后讹为)
(栅洪犹射江/之为 (第 26b 页)
  山中寄吴磻十韵
莫问终休否林中事已成盘飧怜火种岁计付刀耕掬
水皆花气听松似雨声书空翘足卧避险侧身行果傍
閒轩落蒲连湿岸生禅僧知见理妻子笑无名更拟教
诗苦何曾待酒 清石溪
鱼不大月树雀多惊砌下通樵
路窗间见县城云山任重叠难隔故交情
  赠许牍山人
才子醉更逸一吟倾一觞支颐 (第 76b 页)
妻子笑无名更拟教诗苦何曾待酒 清石溪
鱼不大月
树鹊频惊砌下通樵路窗间见县城云山任重叠难隔
故交情
赠许牍山人 才子醉更逸一吟倾一觞支颐忽 (第 34a 页)
  下
大江从西来东抵长干冈至今号栅洪对城横石梁
(此桥盖古时立栅处本当名栅江/后讹为洪耳犹射江之为射洪也)落日照金陵火旻生秋凉都城
久尘坌出郊且相羊客有五六人鼓枻歌沧浪盘中
设瓜果几案罗酒浆上坐老沙门旧日名省郎(熊君/开元)
折帝廷槛几死丹陛旁天子自明圣毕竟诛安昌南
走侍密勿一身再奔亡复有一少者沈毅尤非常(释名 髡残)
不肯道姓名世莫知行藏其馀数君子须眉各轩昂 (第 21b 页)
  二
一缭诸山带雨㾗遥从龙尾失沙村濒年减灶渔盐徙是处降

旗盗贼尊柱破洪濛三白塔中分翕辟九黄门应怜人作填河
鹊下𣓉 髡残
淇上园
  过藏琳上人精舍用壁间韵
烟萝汀蕊昼冥冥疏竹当阶列翠屏秋到野云萦涧白松声亭
午渡河青閒花石 (第 39b 页)
  玉琴轩

  宁静斋
  荷二首
  午热
  晓凉
  移树
  捕鱼戏言
  雨
  题 僧石溪
茂林秋树卷 (第 41a 页)
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
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余独以为不肰古今书籍之厄不
可胜计以余所见者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 石溪
世学楼
其著也余见其小说家目录亦数百种商氏之稗海皆从
彼借刻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馀部 (第 18b 页)
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
王时敏族侄鉴子撰孙原祁原祁曾孙宸

陈洪绶崔子忠禹之鼎余集改琦费丹旭

释道济 髡残
朱耷弘仁王翚吴历杨晋黄鼎方士庶

恽格马元驭王武沈铨龚贤赵左项圣谟查士标

高其佩李世倬朱伦瀚张鹏翀 ……定称。国变后为僧,画笔纵恣,脱尽窠臼,而实与古人相合。晚游江、淮,人争重之。著论画一卷,词议玄妙。与 髡残
齐名,号「二石」。 髡残,
字石溪,湖南武陵人。幼孤,自剪发投龙三三家庵。遍游名山,后至江宁,住牛首,为堂头和尚。画山水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道济排奡纵横,以奔放胜; 髡残
沉著痛快,以谨严胜;皆独绝。

朱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其书
十五里。
黄埭坝桥 在州东北二十里。
东河村桥 在州北十五里。
西河村桥 在州北十五里,康熙三年易以 石道人
董奉、太守杨继芳募造。
黄梁桥 在州西三十里。
迎恩桥 在州南一里。
金家桥 在州西三十五里,庠生尹
上杭县
天王寺 在县治西南。唐保大间建于钟寮场,号天王院。宋康定间,僧戒馀重刱。乾道三年,随县迁今所。元至大间, 僧石溪
改建为寺。至正二十五年,僧无尽重建。明洪武九年,僧正明广建佛殿五间,藏一轮。十八年,僧永隆建两廊。二 ……铺
杨梅铺   安乐铺 俱在县南。
下沙铺   杨家铺 俱在县北。
沙坪铺   安远铺 俱有公馆。 石溪
铺 旧在寨前。以上俱在县北,通邵武。柏坑铺 在县东。住清流邑,《志》作北坑。
上杭县
平西驿 旧在县
     晞容(海明) 邳州石屋僧 项缸(景口、一泓)
     丹竹 德宗 南狱和尚 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寿)
     
 髡残(傅良、大成、知休) 桑山人 陈仙者
     松仙(清凝上人) 狗皮道人(铜袍道人等)

  …… (第 833 页)
  明光姓王,号上中;事母孝。后为僧厦门之开元寺,与阮文锡唱和。文锡选其诗三百首,名「偶然草」。同寺僧如寿姓傅,字济翁;亦能诗。明光工草书、如寿精楷法,人称「明光草、如寿真」。
 
 髡残字介邱,号石溪;武陵刘氏子。母梦僧入室而生。一夕,大哭不已,引刀自薙其头,血流被面。同里教谕龙 (第 837 页)
人俨,儒而禅者也;一见绝爱之,令游江南参学。至白门,遇一僧,言已得云栖大师为薙度;因请大师遗像,拜为师。返楚,居桃源某庵。久之

,忽有所悟,心地豁然;再往白门谒浪杖人,一见皈依。所交游皆前朝遗逸,顾炎武其一也。
 
 髡残脱略一切,独嗔怒不可解;在祖堂,与众僧不合。少受寒湿,身臂作痛,厌苦之。疾革,语大众:『死后, (第 838 页)
焚骨灰投江流中』。众有疑色;复大叫曰:『不以吾骨投江者,死去与他开交不得』!众从之。殁后十馀年,有瞽僧至燕子矶,募工升绝 壁刻「石
溪禅师沈骨处」。
  又有傅良字去六,攸人。以诗见知于祁阳王。王奇其才,欲以汤休、贾岛故事擢之;不可 (第 838 页)
非俗儒之所能及也。公既不得伸义于天下。则遂绝意仕进。矢志考槃。扁其堂曰三清。三清者何。苍松之清坞竹之 清石溪
之清也。堂在昌平郡之分香里。万丈瑞石。崒嵂而临其上。一道细涧。淙铮而泻其傍。重之以松阴竹影。掩翳交映 (第 212H 页)
清湘老人等。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系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书画大家,亦善诗,在画史上与清初的弘仁、 髡残
、朱耷并称“四僧”。康熙元年(1662)深秋抵武昌登上黄鹤楼,被名山胜景吸引,作诗《登黄鹤楼》,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