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洞玄部
昌政本治乱攸在臣故冒死而言夫明鉴所以照形往
事所以知今臣请借近以为谕贞观中万年尉 司马玄
景舞文饰智以邀乾没太宗弃之都市后征高丽总管
张君乂不进击贼斩之旗下臣以为伪勋之罪多于玄
景仁贵等败重 (第 21b 页)
 士卒赠著作郎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隋散骑侍郎儦之曾孙解褐左玉
 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图惠范倚
 太平公主胁人之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
 马玄
宗立擢汾州长史兼河东道支度营田使累迁
 刑部尚书东都留守封清河郡公谥忠所至介洁自
 守明吏治以强正称 (第 10b 页)
(从才/用翻)封其子粲为河内王易为河间王翼为 彭城王
悝为高平王(悝苦/回翻)仍以粲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
军事以石勒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 略阳临渭氐酋
(第 14a 页)
王昙之子国璠叔璠奔南燕(河间王颙死无后元帝以 彭/城王
植子融为颙嗣薨又)
(无子帝复寻以彭城王释子钦为融嗣钦薨昙之嗣昙/之薨国镇嗣国璠盖国镇兄弟刘裕兴复篡 (第 13b 页)
此事今不取)及罢州还至淮阴严军直过至建康启
太宗称上有异志及上为骠骑(苍梧既弑上进/骠骑大将军)引为
马玄
邈甚惧而上待之如初及破乌奴上曰玄邈果不
负吾意遇也叔安为宁蜀太守(宋永初中分广/汉为宁蜀郡)上赏其 (第 13b 页)
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均州刺史崔玄炜与王同皎通
谋六月戊寅贬晖崖州司马彦范泷州司马柬之新州
司马恕己窦州 司马玄
炜白州司马(泷所江翻白州汉/合浦县地武德初)
(置南州仍分合浦置慱白县六年改曰白州州考异曰/唐历统纪 (第 23a 页)
 五月武三思使郑愔告朗州刺史敬晖亳州刺史韦

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均州刺史崔
玄炜与王同皎通谋六月戊寅贬晖崖州司马彦范泷
州司马柬之新州司马恕己窦州 司马玄
炜白州司马
并员外置仍长任削其勋封复彦范姓□氏 秋七月
戊申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 武三思阴令人疏皇后 …… (第 115a 页)
右卫大将军巴陵王隆范为左羽林大将军 彭城王

业为右羽林大将军光禄少卿嗣道王微检校右金吾
卫大将军微元庆 (第 133b 页)
 (东海而死耳不敢随将军也玄邈乃不答书及罢州/还至淮阴严军直过至建康启太宗称道成有异志)
 (及齐主为骠骑引为 司马玄
邈甚惧齐主待/之如初赏叔安忠正欲用为梁州会病卒)集览(宁/蹈) (第 70b 页)
  军胜掳掠被追袭多败
唐李晟与李怀光同讨朱泚怀光军辄掳掠驱牛马百
姓苦之晟军无所侵犯收复京城告谕于众百姓安堵
如故
明傅友德守 彭城王
保保遣将李二来攻势甚张友德
度多寡不敌诇其众方肆掠率步骑自吕梁渡直趋击
之单骑奋槊刺其骁将韩乙师乘而 (第 5b 页)
 (大异累官至安西副大都护守边四年抚戎练/士中外戢安进吏部尚书谥贞肃更谥贞孝)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明于吏治介洁自守为殿中侍/御史以劾浮屠惠范贬邛州 司马玄
宗立擢)
 (汾州长史迁洛阳令按治乐工胡雏罪抵死赐百缣/累进御史大夫弹击益力帝尝诏校外官岁考异特) (第 11a 页)
 (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木牛亭在移忠禅院路西亭废名存图经不载不详所

立之始(旧/志)地属江宁县七十里处真乡旧传有香木浮
而上土人迎之以为亭又号木龙亭
五马亭地属金陵乡去城西二十五里幕府山之侧亭
今废
 考證晋元帝与 彭城王玄
西阳王羕南顿王宗汝南
 王宏南渡之所当时谶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谓此亭
征虏亭在石头坞东晋太元中 (第 20a 页)
(云弟贤今/从其说)十二月遣成及归两浙以易魏约等 彭城王
镠许焉
光化二年王与朱瑾将兵数万攻徐州军于吕梁东平
王全忠遣骑将张归厚救之(欧阳氏牛存节传云朱瑾/召 (第 21b 页)
子胤为太原王明为 彭城王
裕为武兴王以司马李农
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农诸子皆封为县公
文武进位三等封爵有差遣使者持节赦诸 (第 2b 页)
  彭城 萧 丰 沛 滕
彭城县(望郭下/)
古大彭氏国也汉为彭城县属楚国后汉属彭城国宋
属彭城郡隋文帝罢郡为县属徐州
定国山在县东四里后魏武定五年慕容绍宗欲击梁

贞阳侯萧明营于此山
泗水在县东去县十步
州理城贞观五年筑其外城即古大彭氏国汉高祖定
天下以为楚国封弟交为楚王东晋封刘裕为宋公至
宋武帝以皇子义康为 彭城王
并都于此后宋平北将
军徐州刺史薛安都乃举城归魏
吕梁故城在县东五十七里春秋时宋之吕邑至汉以
为吕县城 (第 3b 页)
香)
(木浮而上土人迎之/以为亭又号木龙亭)
化龙亭(地属金陵乡城西二十五里幕府山之侧考證/晋元帝与 彭城王玄
西阳王羕南顿王宗汝南)
(王宏南渡之所当时谶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亭所以名也) (第 34b 页)
因而寝疾
四月薨于金华殿(晋书曰季龙始咸康元年僣位/立此太和六年计在位十五年)世子
即位尊刘后为太后 彭城王
遵先镇关右至是勒兵而
还戎卒九万次于荡阴石闵为前锋都督太后授遵丞 (第 11a 页)
  新亭

晋初元帝渡江仆射周顗与群臣游宴坐中叹云虽风
土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因而流涕王导曰诸公当须
戮力中原以壮王室何为作楚囚悲邪众皆肃然整容
宋孝武即位于新亭仆射王僧达改为中兴亭城南十
五里俯近江渚杨修有诗云满目江山异洛阳北人怀
土泪千行不如亡国中书令归老新亭是故乡
  五马亭
晋元帝与 彭城王玄
西阳王羕南顿王宗汝南王宏南 (第 51b 页)
 (书舍/人)崔隐甫(武城人为殿中侍御史时浮屠慧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之反为所)
 (挤贬邛州 司马玄
宗立擢汾州刺史以廉洁自守累/迁御史大夫多所劾正威名赫然后迁刑部尚书封)
 (清河/郡公)孙逖(博州武 (第 22b 页)
贞观五年筑其外城即古大彭国汉高祖定天下以为
楚国封弟交为王东晋封刘裕为宋公至宋武帝以皇
子义康为 彭城王
并都于此后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
薛安都乃以城归魏也 竹邑续汉书郡国志云沛郡
有竹邑县 廉里汉书龚胜居彭 (第 6a 页)
 浮墩在县西七里今号四望墩按舆地志云其墩下
有古人作石羊狮子尚存又王烈之安城记有落亭与
浮墩相近县曹童翔得仙之所 龙陂水郡国志云即
樟树木倒此没水引之不出即此陂 新茨山王烈之
安城记云豫章太守曹萌与安城侯张普争战于新茨
之野今县侧有新茨亭 封溪郡国志云溪有大樟树
即聂支系樟舸处今邑有聂支祠墓存 废安城郡舆

地志云晋惠帝元年太守朱居所筑凡阔八里而置入
门即此城 安城郡池按安城记云晋殷仲堪为安城
太守于郡西太池之上筑室读书今遗址尚存颇有胜
境 司马道子墓王烈之安城记云桓元徙司马道子
于安城元兴元年九月至平都十二月晦鸩之墓在县
东 苻表墓按舆地志云是即朗兄子徙于安郡太元
中表年十六毋姜氏疾数年表不忍见将尽一痛而绝
太守为邱墓于四望墩之南  彭城王
墓即义康也宋 (第 19a 页)